《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第5章


“怎么说?”
“你以为那孩子是他家的孩子吗?”
“不是他家的孩子,还有谁家肯把病重的婴儿交给这样的人满世界跑?”我一惊。
“说那中年人缺德就缺在这儿,他把这些垂死的孩子当做摇钱树,像你这好心人不知其故,他可怜兮兮地抱着病孩伸手向你要钱,你不就给他了吗?”姑娘一脸鄙视地说。
“这也不失为一招,若能要到钱,就可以给孩子看病,总比见死不救好些吧?”
不想那姑娘瞪了我一眼,说:“我说这世界怪就怪在这儿。明明有人是骗子,偏偏有人傻呼呼地给他提供机会嘛!”
“话不能这么说,我给他钱总比没人给他要好吧?”我依然认为自己方才的做法并没有多少错。要说错也该是那抱孩子的人不该采取这种办法,说不定就把孩子耽误了,如果他要不到那么多钱看病呢。
不想我的话引来姑娘的一阵讥讽:“看你戴一副眼镜的模样,大概也是属于那类书呆子吧?我实话告诉你吧,那人抱的孩子根本不是他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说他太缺德。”
“真不是他自己的孩子?”我再次惊诧起来:“世上竞然会有这样丧尽天良的人呀?”
“这还用说嘛!这年头啥样的人没有?”姑娘一副很懂世故的样子教导我:“所以你今天是上当了,那100块钱又可以让骗子美餐一顿了。”
我当时脸色一定很难看。“这真是见鬼了!”
我常在这儿乘火车,所以见得多了,这样见鬼的事多了。姑娘开始有些友好地对我说:“在石家庄火车站这些年经常看到一些装得可怜兮兮的人或者抱着少胳膊少腿的孩子或者拖个像刚才那祥半死不活的婴儿在车站行骗。我也被他们骗过几次,但现在本地人都不会上他们的当了。他们能骗的也就是你们这样的外地人……”
“可我不懂,既然孩子不是他们的,那谁家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们这些骗子呢?再怎么着,就是看不好病,人家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嘛!”我始终不明白。
“那当然。换谁也不会把那么可怜的孩子交给这些骗子。”姑娘告诉我:“他们这些骗子的手段多着呢。通常是在一些公园和垃圾堆等地方捡的孩子,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别人丢下的,要么是私生子,要么就是生下后见有残疾便不要了,还有一些是属于超生的……”
“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你是……”我对身边的这位姑娘产生了某种好奇。
“职业关系。因为我是报社记者。”她向我掏出一张名片:“看样子你也是同行?”
“算是吧。我出于礼貌也递给她一张名片。”
“噢——,是何先生呀?《落泪是金》是你写的吧?”
我点点头。
“太好了!那书在社会上反响可大呢!你这回又是来石家庄采访的?”
“不,是出差。”
“噢,是这样。”女记者马上一副很认真的样子:“我建议你写写刚才我们说到的这个题材。应该向社会呼吁呼吁。这帮拿孩子当做摇钱树的人太可恶了,连起码的人性都没有。我曾经追踪采访过,有几个人竟然还抱着自己家的孩子出来骗钱,整个儿一点亲情都不讲,能把人气死!”
“能举个例吗?”
“我在公安局里采访过一个人,他是在汽车站行骗长达三个多月后被公安局收容的。那人是内地来的,他孩子生下后,脚先天性残疾。本来是到石家庄来看病的,医院说看病动手术和住院得先交3000元钱。那人口袋里只带了2000多元,钱不够。他就到大街上行乞,后来发现一天下来还真能乞讨到三五百元,于是他每天开始沿街讨钱了,日久天长后他把孩子治病的事反倒扔在脑后,天天打着为孩子治病的幌子在外面乞讨要钱。石家庄的大大小小的街道都讨过后,他便到了车站,发现这儿比大街上更容易讨到钱,于是就干脆在车站里安营扎寨了。在汽车站的那些日子里,他最多一天竟然乞讨到近千元钱,这么多钱可把这位穷惯了的人心也给养黑了,其实给孩子看病的钱他也要够了,但他直到最后也没把看病放在心上。用他自己的话说:看病还要花钱,看好了又能怎么样?于是这位父亲从此把自己残疾的孩子当做了摇钱树,时间一长,他连家都不愿意回了,干脆以此为生。带着孩子走遍了石家庄和邻近的几个城市,就连天津、北京等城市他也都去过。有一次他带着孩子在保定车站时,因为上厕所,结果出来一看自己的孩子不见了,这下他可急坏了——他不是急可怜的孩子,而是急自己的摇钱树没有了。你说,孩子丢了,反正他自己也不喜欢这个孩子,丢就丢吧,可这位已经连良心都被钱吃掉的父亲,怎么也不甘心从此断了财路,于是他千方百计开始寻找别人家的孩子……”
“怎么着,还有谁家甘心情愿把可怜的孩子交给这种人嘛!”我摇头说。
“你是常规思维。”女记者有些讥笑我。她说:“这个没人性的家伙就开始在医院旁边守着,因为在那些小地方的医院里,经常有人把有病或者有残疾的孩子扔掉,或者是那些私生子被偷偷地扔在公园和垃圾堆里。他还真又抱到了自己想要的孩子,令他想不到的是那次他在一个公园抱到一个放在一张坐椅上的婴儿时,竟然还碰上了这样一件好事:等他喜出望外抱起那个襁褓时,突然有人在背后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当时他吓得差点把孩子丢在地上,因为他做缺德的事心虚呀!但后来出现的一幕又令这人简直高兴死了,拍他肩膀的人是那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很年轻的父亲。那个年轻父亲塞给他1000元钱,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要把孩子带好,不要让孩子受苦,即使以后你自己养不起也想法给家好人家。这1000块钱就算是对你的报答。说完那孩子的父亲就走了,再也没有出现。当时这抱孩子的人还真激动了一番,他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好的运气,重新找到了一棵摇钱树不说,还白白得了1000块钱!开始几天他见这捡来的孩子还真是小宝贝哩,比自己那残疾的娃儿不知好看多少,那顆还留存着—点儿人性的心动了一下,想自己抚养。”
“可一想到钱,一想到能通过抱着孩子行骗轻轻松松一天骗回三五百六七百的花花钞票时,这仅存的一点儿人性也丢在了脑后。他继续回到从前:抱着襁褓,装出一副更可怜的样儿出现在车站码头,向那些善良的人们伸出那双罪恶的手,乞讨道:看在这可怜的孩子面上,因为家里穷,这孩子有黄疸住不起医院可怜可怜吧……这个骗子有时还从地摊上买了劣质的黄色化妆品给婴儿脸上涂了厚厚的一层,以此来蒙骗。好心的人看到一个如此可怜的婴儿因为没有钱治病而纷纷伸手相助,于是这骗子的口袋便鼓鼓囊囊起来……日复一日,那孩子后来真的有病了,好端端的孩子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病了,他不仅不给孩子上医院看,相反觉得影响了他的生意,再加上孩子又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用他自己的话说:人家亲生父母也没有把孩子当回事给扔了,我凭什么对这样苦命的弃婴那么上心?他活该可怜!后来孩子死了,他就趁没有人的时候扔在了一个垃圾站里。而在扔掉这死婴时,他又听到了另一个弃婴在垃圾站的一只铁筒里啼哭着,于是他再一次抱起那孩子,脸上带着少有的那种贪婪,开始了他新的行骗生涯……”
“真是丧尽天良。”我感到无比愤慨:“有关部门为什么不对这样的人采取措施?”
“怎么采取呀?”女记者说:“我曾经呼吁过,但人家说我们无凭无据,怎么好抓人家?公安人员曾经在我一再督促下派人跟我追踪过一个这样的拿弃婴骗取钱财的人,但当抓到这个骗子时,那人死不承认自己是在把孩子当摇钱树。他还振振有词地对公安人员讲:我是在乞讨,可我也是准备把讨来的钱给孩子治病的。你们不相信的话,那就把孩子交给你们处理,说完他把已经病得奄奄一息的婴儿往公安人员怀里一塞便完事大吉。这一下让公安局的同志为难了。接吧,把那骗子抓起来,你还真拿不出什么证据能证明他是在做违法的事,更重要的是这奄奄一息的婴儿怎么办呢?”
“公安局有收容所,可对这么小的有重病的孩子也真难处理。有一次某市公安局曾抓到一个用婴儿骗钱的人,在报上登出一则弃婴寻亲启事,结果孩子的亲人还真找上门来,因为那孩子的脖子挂了一个标志物,人家一看启事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公安局。那孩子的家长上门不但没有感谢公安部门的同志,还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