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说:“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勇气自然就有了。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如果很容易就能取胜,那就是大贤人了。”
九川问:“致良知的功夫只能在心里体验明白,光读书是读不通的吧。”
先生说:“只需要在心上理解体会。心里明白了,书上的文句意思自然能融会贯通。如果心里不明白,只是通晓了书上的文句意思,还是会生出歧见的。”
【解读】
阳明先生认为,无论是让自己快乐起来,还是除掉私欲,都只需要在致良知上下工夫就行了。致良知的功夫,要从心上去求,读书时要从心上理解书上的文义。
第14章 事上为学
【原典】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有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唯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
【译文】
有一位下属官员,常听先生讲学,他说:“先生的学说的确很好,只是我日常工作太繁重,没时间跟他学习。”
先生听了对他说:“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日常工作悬空去研究学问了?你既然日常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譬如你审一个案子,不可因为原被告任何一方的发言礼数不周,就憎恶他;不能因为对方措辞婉转周密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他的请托,而故意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繁巨,而草率结案;不能因为旁人诋毁罗织,而按别人的意思去处理。以上讲的情况都是私心杂念,只有你自己知道,必须仔细反省体察克治,唯恐心中有丝毫偏倚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文件与审理案件,无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悬空去做学问,反而是空谈不着边际。”
【解读】
王阳明反对空谈,主张事上为学。他的“格物致知”,实际上是从日常生活和行事中认识及实践“理”,在一言一行当中表现出来,把良知直接地贯注到日常生活之中。
第15章 有诗别先生
【原典】
虔州将归,有诗别先生云:“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
先生曰:“若未来讲此学,不知说‘好恶从之’从个什么。”
敷英在座曰:“诚然。尝读先生《大学古本序》,不知所说何事。及来听讲许时,乃稍知大意。”
【译文】
九川将要从虔州回家时,作了一首诗向先生告别:“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
先生看后说:“你若没来此处讲论良知,就不会理解‘好恶从之’从的是什么。”
在座的敷英在旁边说:“的确是这样。我曾经读了先生的《大学古本序》,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后来到这里听讲了一段时间,才稍微明白了大概意思。”
【解读】
陈九川离开虔州(赣州)时,写了一首告别诗给王阳明先生,这首诗是他本人对阳明先生之学的理解。
第16章 伤食之病
【原典】
于中、国裳辈同侍食。
先生曰:“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译文】
于中、国裳等人陪同先生就餐。
先生说:“吃饭只是为了滋养我们的身体,吃了要能够消化。如果只是把食物积在肚子里,就会成为痞病,如何能滋养身体呢?后世的学者博学多识,把学问都滞留在胸中,都是患了吃而不消化的痞病。”
【解读】
王阳明主张学致良知者参与种种事务的、学习的实际活动,如果知行分离,就势必像人多吃了东西而不消化一样,产生知识上的“伤食之病”。
第17章 学知与生知
【原典】
先生曰:“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亦是‘生知’。”
问曰:“何如?”
曰:“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只是生的分数多,所以谓之‘生知安行’。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只是障蔽多,然本体之知难泯息,虽问学克治,也只凭他,只是学的分数多,所以谓之‘学知利行’。”
【译文】
先生说:“圣人也是学而知之,普通人也是生而知之。”
九川问:“为何这样说?”
先生说:“良知是人人天生都有的。圣人也不过是保全得好不被障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会不停息,这也是学习。只是‘生知’的成分比较多,所以称生知安行。普通人在还是孩子时也都完全具备良知,只是障蔽多了一些,可他的根本良知是不会泯灭的,即便求学克制,也只是依循良知。只是学知的成分多,所以说普通人是学知利行。”
【解读】
阳明曾多次将孔子所区分的“生知者”和“学知者”从实践的角度合并为一,认为“生知”与“学知”并非是圣人与凡人的本体上的区别,而只是人成圣的天资限制的大与小。因此,圣人可以是学而知之者,凡人亦可以是生而知之者。这种圣凡平等观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卷 黄直录——阳明四句教
黄直,字以方,江西金溪人,明中期学者、诤臣,王阳明的学生。黄直所录的内容,虽未经王阳明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阳明先生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有些版本的《传习录》分为“黄以方录”(本节前28条)和“黄直录”,本书将之合二为一,统一称之为“黄直录”。
第1章 学存此天理
【原典】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余力学文,亦只博学于文中事。”
【译文】
黄以方问:“孔子说的‘博学于文’是说随时随地学习存养天理,可是他又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两种说法似乎不合?”
先生说:“《诗经》《尚书》、六艺都是天理的发现,字字句句都包含其间,研究《诗经》《尚书》、六艺,都是用来学存天理的,不是只有亲身去实践而获得的才是‘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是‘博学于文’之中的事。”
【解读】
王阳明和孔子一样,把人的道德素养看做是第一位的,阳明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仅有知识而缺乏道德的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文而无行者太多了。所以,他强调:你可以行而无学文,但不可学文而无行。
第2章 学思非两事
【原典】
或问“学而不思”二句。
曰:“此亦有为而言,其实思即学也。学有所疑,便须思之。‘思而不学’者,盖有此等人,只悬空去思,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宜用其力,以学存此天理。思与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
【译文】
有人请教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
先生说:“这两句话也是有的放矢,其实思就是学。学的过程有了疑惑,当然要仔细思考了。‘思而不学’说的是,有的人只是凭空去假想,要想出一个道理来,偏不在身心修炼上适宜用功,学着存天理。把学和思当成两件毫不相干的事,因此才出现‘罔’与‘殆’的问题。其实所谓的思就是思自己的所学,并不是两件事。”
【解读】
学与思相结合,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是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这里,阳明先生在肯定孔子观点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学与思并不是两件事,思是思考自己所学的东西,只不过是学的一个环节。
第3章 四句教
【原典】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
小说推荐
- 习禅录影
- 习禅录影南怀瑾编者的话-习禅录影本书编辑的完成,首先要感谢净名学舍前期同学们的惠赐。他们留给我们从录音带整理下来大部分的记录,以及各人零星片段的笔记,使我们从断简残编中窥见二十年来断断续续的禅七景象,与怀师的开示讲解。这些记录,久已被怀师所废弃在故纸堆里,认为是不值一提的剩语,但却是我们后期同学们所
- 最新章:第93章
- 实习医生艳情录
- 《实习医生艳情录》作者:程栋·符正文第01章 猪脚现世“宝贝,我要“恩“啊…轻点,痛”在一间小洋房里的一张雕花床上,两堆胴体的正象白蛇一样纠缠在一起互相搏斗,云雨之情、呻吟之声如那天籁之音使人沉醉,流连忘返“具体要求我也不多说了,昨天院长开会时都给你们说过了,在这里,但几点我还是要说说,实习的时候,
- 最新章:第174章
- 精神病院实习记录
- 书名《精神病院实习记录 作者:妖怪圆滚滚 文案 你所认为的世界,不过是你所看见的罢了,如果有一次机会,让你可以拉开窗帘,欣赏屋外的景色,你愿意尝试吗 齐汾:请帮我把窗户钉死,谢谢【精神病院二病区 病人C:医生,我觉得我的梦对我有意思 齐汾:什么意思 病人C:就是、就是那个意思嘛 齐汾…滚 为了帮助治
- 最新章:第100章
- 青春不言散之晚风习习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青春不言散之晚风习习》作者:云扰扰文案 羽习习,你拿走了我的心,却在五年前一声不吭的一走了之,你,很好 习习,无论我在哪儿,我都会一直想着你,很想很想 那个时候我才明白,有些人,走进了心里,或许终其一
- 最新章:第28章
- 传仙录
- 作者:大白天说梦话★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振翼篇第一章 鼠盗狗偷-清晨微风袭来,山雾吹进峡谷镇,让镇上的行人有些辨不清路,如果不是在此地居住多年的人,很有可能会被这重重山雾捉弄的辨不清方向。在一间茅草屋后面
- 创风传奇录
- 《创风传奇录》作者:影·灭天第一章主角陈风这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有许多高中生所没有的好胃口之外,也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主儿。平时没什么朋友的他永远喜欢沉浸在自己那无际的幻想,不,应该说是思考中。高一的感情失败的打击,至今还留在心头,陈风想这个记忆是抹不去了。他恨哪个女生,要不是她,他的高中可以快
- 最新章:第88章
- 绝塞传烽录
- 《绝塞传烽录》作者:梁羽生正文第一回 恩仇未了相思债 利害云何骨肉情车如流水马如龙。在北京最热闹的“王府井”街头,出现了一个颜容枯槁的妇人。年纪不算太老,大概不过五十多岁,脸上却已皱纹遍布,刻下她阅尽沧桑的标志。繁华闹市,踽踽独行。车水马龙,在她都不过如同云烟过眼。冠盖满京华,斯人独催恢。为什么她的
- 最新章:第118章
- 空明传烽录
- 《空明传烽录》作者:公子易空明传烽录 前传 昔我往矣楔子 天灾大明天启六年六月丙子。山西大同府蔚州,灵丘县。时候已是三更,县城空廓的道路两旁家家房门紧闭,街道上隐隐扬着一层薄薄的黄尘,夜静得怕人,只是风刮着树叶,不时地刷刷作响,是这个无星无月的夏夜里唯一让人们听得见的声音。整个世界仿佛都沉睡过去了,
- 最新章:第256章
- 战神传奇录
- 战神传奇录 一起看原创文学网作品[作者名 唐晶[类别 西方奇幻[最后更新时间 20111220 19:57:38.0作品相关【谢谢大家[本章字数:218 最新更新时间:20111130 22:05:09.0]战神传奇录【阵容强大【情节交错【英雄壮志【故事悲痛【谁与争疯】看好此书的朋友们,请大家支持我
- 最新章: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