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第258章


相验,准度追元,乃立历数。天难谌斯,是以五、三,迄于来今,各有改作,不
通用。故黄帝造历,元起辛卯,而颛顼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
周用丁巳,鲁用庚子。汉兴承秦,初用乙卯,至武帝元封,不与天合,乃会术士
作《太初历》,元以丁丑。王莽之际,刘歆作《三统》,追《太初》前卅一元,
得五星会庚戌之岁,以为上元。《太初历》到章帝元和,旋复疏阔,征能术者课
校诸历,定朔稽元,追汉四十五年庚辰之岁,追朔一日,乃与天合,以为《四分
历》元。加六百五元一纪,上得庚申。有近于纬,而岁不摄提,以辨历者得开其
说,而其元鲜与纬同,同则或不得于天。然历之兴废,以疏密课,固不主于元。
光和元年中,议郎蔡邕、郎中刘洪补续《律历志》。邕能著文,清浊钟律;洪能
为算,述叙三光。今考论其业,义指博通,术数略举,是以集录为上下篇,放续
《前志》,以备一家。
赞曰:象因物生,数本杪曶。律均前起,准调后发。该核衡璇,检会日月。
志第四 礼仪上
合朔 立春 五供 上陵 冠 夕牲 耕 高禖 养老 先蚕 祓禊
夫威仪,所以与君臣,序六亲也。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
此谓大乱。大乱作,则群生受其殃,可不慎哉!故记施行威仪,以为《礼仪志》。
礼威仪,每月朔旦,太史上其月历,有司、侍郎、尚书见读其令,奉行其政。
朔前后各二日,皆牵羊酒至社下以祭日。日有变,割羊以祠社,用救日变。执事
者冠长冠,衣皂单衣,绛领袖缘中衣,绛裤袜,以行礼,如故事。
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
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唯武官不。立春之日,
下宽大书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慎微,动作从之。罪非殊死,且勿案
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下当用者,如故事。”
正月上丁,祠南郊。礼毕,次北郊,明堂,高庙,世祖庙,谓之五供。五供
毕,以次上陵。
西都旧有上陵。东都之仪,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
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昼漏上水,大鸿胪设九宾,随立寝殿前。钟鸣,谒者治
礼引客,群臣就位如仪。乘舆自东厢下,太常导出,西向拜,折旋升阼阶,拜神
坐。退坐东厢,西向。侍中、尚书、陛者皆神坐后。公卿群臣谒神坐,太官上食,
太常乐奏食举,舞《文始》、《五行》之舞。乐阕,群臣受赐食毕,郡国上计吏
以次前,当神轩占其郡国谷价,民所疾苦,欲神知其动静。孝子事亲尽礼,敬爱
之心也。周遍如礼。最后亲陵,遣计吏,赐之带佩。八月饮酎,上陵,礼亦如之。
凡斋,天地七日,宗庙、山川五日,小祠三日。斋日内有污染,解斋,副倅
行礼。先斋一日,有污秽灾变,斋祀如仪。大丧,唯天郊越绋而斋,地以下皆百
日后乃斋,如故事。
正月甲子若丙子为吉日,可加元服,仪从《冠礼》。乘舆初加缁布进贤,次
爵弁,次武弁,次通天。冠讫,皆于高祖庙如礼谒。王公以下,初加进贤而已。
正月,天郊,夕牲。昼漏未尽十八刻初纳,夜漏未尽八刻初纳,进孰献,太
祝送,旋,皆就燎位,宰祝举火燔柴,火然,天子再拜,兴,有司告事毕也。明
堂、五郊、宗庙、太社稷、六宗夕牲,皆以昼漏未尽十四刻初纳,夜漏未尽七刻
初纳,进熟献,送神,还,有司告事毕。六宗燔燎,火大然,有司告事毕。
正月始耕。昼漏上水初纳,执事告祠先农,已享。耕时,有司请行事,就耕
位,天子、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以次耕。力田种各耰讫,有司告事毕。是月,
令曰:“郡国守相皆劝民始耕,如仪。诸行出入皆鸣钟,皆作乐。其有灾眚,有
他故,若请雨、止雨,皆不鸣钟,不作乐。”
仲春之月,立高礻某祠于城南,祀以特牲。
明帝永平二年三月,上始帅群臣躬养三老、五更于辟雍。行大射之礼。郡、
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于是七郊礼乐三雍之义
备矣。
养三老、五更之仪,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
高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也。皆服都纻大袍单衣,皂缘领袖中衣,冠进贤,扶
王杖。五更一如之,不杖。皆斋于太学讲堂。其日,乘舆先到辟雍礼殿,御坐东
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交礼,道自阼阶,三老升自宾阶。
至阶,天子揖如礼。三老升,东面,三公设几,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牲,执酱
而馈,执爵而酳,祝鲠在前,祝饐在后。五更南面,公进供礼,亦如之。明日
皆诣阙谢恩,以见礼遇大尊显故也。
是月,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
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騊为大洁。洁者,
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矣。
志第五 礼仪中
立夏 请雨 拜皇太子 拜王公 桃印 黄郊 立秋 貙刘 案户 祠星
立冬 冬至 腊 大傩 土牛 遣卫士 朝会
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
祭灶。
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若少。郡县各扫除社稷;其旱也,公卿
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闭诸阳,衣皂,兴土龙,立土人舞憧二佾,七日一变如故
事。反拘朱索萦社,伐朱鼓。祷赛以少牢如礼。
拜皇太子之仪:百官会,位定,谒者引皇太子当御坐殿下,北面;司空当太
子西北,东面立。读策书毕,中常侍持皇太子玺绶东向授太子。太子再拜,三稽
首。谒者赞皇太子臣某,中谒者称制曰“可”。三公升阶上殿,贺寿万岁。因大
赦天下。供赐礼毕,罢。
拜诸侯王公之仪:百官会,位定,谒者引光禄勋前。谒者引当拜者前,当坐
伏殿下。光禄勋前,一拜,举手曰:“制诏其以某为某。”读策书毕,谒者称臣
某再拜。尚书郎以玺印绶付侍御史。侍御史前,东面立,授玺印绶。王公再拜顿
首三。赞谒者曰:“某王臣某新封,某公某初除,谢。”中谒者报谨谢。赞者立
曰:“皇帝为公兴。”重坐,受策者拜谢,起就位。供赐礼毕。罢。
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
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
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周
人木德,以桃为更,言气相更也。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
饰,以难止恶气。日夏至,禁举大火,止炭鼓铸,消石冶皆绝止。至立秋,如故
事。是日浚井改水,日冬至。钻燧改火云。
先立秋十八日,郊黄帝。是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黄。至立秋,迎
气于黄郊,乐奏黄钟之宫,歌《帝临》,冕而执干戚,舞《云翘》、《育命》,
所以养时训也。
立秋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白,施皂领缘中衣,迎气于白郊。
礼毕,皆衣绛,至立冬。
立秋之日,白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以荐陵庙。其仪:乘舆御
戎路,白马朱鬛,躬执弩射牲,牲以鹿麛。太宰令、谒者各一人,载以获车,驰
驷送陵庙。于是乘舆还宫,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斩
牲之礼,名曰貙刘。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名曰乘之。立春,遣使者
赍束帛以赐文官。貙刘之礼:祠先虞,执事告先虞已,烹鲜时,有司告,乃逡巡
射牲。获车毕,有司告事毕。
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弱。八十九
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
季秋之月,祠星于城南坛心星庙。
立冬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皂,迎气于黑郊。礼毕,皆衣绛,
至冬至绝事。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绝事之日,
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绛,至立春。诸王时变服,执事者先后其时皆一日。
日冬至、夏至,阴阳晷景长短之极,微气之所生也。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
吹黄钟之律间竽;或撞黄钟之钟;或度晷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