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群英》第135章


马燧看在眼里,问阎崇礼:“阎刺史有为难之处?”
阎崇礼回答:“将军有所不知,江阜春是清河镇的反贼头目,已经刑部核准,过几天就要斩首示众。”
马燧质问道:“阎刺史之前不是对殿下说,洪州境内没有反贼吗?”
阎崇礼解释说:“阎某并非有意欺瞒殿下。贼首江阜春归案后,洪州境内反贼尽除,可说是朗朗乾坤,清平世界。”
马燧不想听阎崇礼说官话:“以前的事情不必再提,为了确保殿下安全,请刺史立刻放人。”
“这个…”阎崇礼并不买马燧的帐。
马燧看着阎崇礼。
阎崇礼解释道:“将军千万别误会,江阜春是朝廷钦犯,阎某私自放人,万一陛下追究起来,下官无法交代。”
马燧:“刺史把江阜春移交给本将,这样可以吧?”
阎崇礼连忙答应:“如此甚好。钦犯交给将军,下官就放心了。”阎崇礼心想:钦犯交给你,如何处置便与我无关。阎崇礼问马燧:“将军是否需要下官调兵相助?”
马燧回答:“多谢刺史。此次行动不必兴师动众,反贼一旦得知殿下身份,殿下危矣。有劳刺史派一名熟悉当地的差役给我们带路。”
阎崇礼:“将军思虑周全,殿下的安危就托付给将军了,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将军尽管开口,下官必定全力相助。”
马燧拱手送客。
第百六十一章 平定江西(下)
阎崇礼离去不多时,州府捕头付红宾押来钦犯江阜春。
江阜春蓬头散发,面色惨白,全身是伤。让马燧吃惊的是,反贼头目竟是一个身体瘦弱、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不是被兵士左右架着,此刻根本无法站立。
马燧问江阜春:“你即是读书人,应该知道忠君体国,为何公然聚众作乱?”
江阜春不屑的看着马燧,反问道:“看将军英武不凡,不在前方报国杀敌,反而来此荼毒百姓!”
“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质问将军。”付红宾狠狠地照着江阜春肚子一拳。
见江阜春被打得干呕起来,马燧连忙制止。
付红宾说:“这厮竟敢对将军不敬,给他一拳算是便宜他。”
马燧对手下说:“摘去此人身上的镣铐,让医官处理一下伤口,换身干净衣服。”
马燧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劫持李豫的贼人要是看见江阜春现在这个样子,还不把李豫的皮给拔了。马燧和贺拔楚岳带了四名亲兵,由付红宾领路,带着江阜春前往清河镇。为了预防万一,马燧安排一队骑兵走旱路前往清河,到时以烟火为号,随时接应。
清河镇位于赣水支流米河上,距离洪州城有一天水路。马燧、贺拔楚岳到达清河,住进小镇上唯一一家客栈。
马燧问江阜春:“你们的人在何处?”
江阜春已经知道此行的原由,回答说:“把我送到河边码头就是。”见马燧不放心,江阜春说:“将军尽管放心,我等言出必行,明日定将你们的人毫发无损的送来。”
马燧、贺拔楚岳和付红宾带着江阜春来到码头。江阜春上了一条乌蓬小船,小船向上游驶去。
付红宾对马燧说:“将军,就这样放了这厮,万一他们食言怎么办?”→文·冇·人·冇·书·冇·屋←
付红宾并不知道,出发之前,贺拔楚岳已经联络驻留洪州的江南西道暗隼头领,命其派出几名高手,暗中跟随江阜春。
马燧:“如今殿下在他们手上,也只能如此。我看江阜春不是背信弃义之人,让我非常不解的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怎么成了这一带的反贼首领?”
付红宾:“将军有所不知,上月十五,江阜春领着数百县民来到州衙门口请愿,要求官府减免税赋。将军您也知道,朝廷税赋哪能说减就减,眼看冲突一触即发,阎刺史急中生智,假意答应县民,请江阜春入府商议。”
马燧:“后来呢?”
付红宾:“阎刺史调来府兵驱散县民,并将江阜春作为贼首逮捕下狱。”
马燧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次日一早,马燧和贺拔楚岳来到码头边的茶馆,等待李豫出现。付红宾去找当地地保了解情况。
中午,从上游驶来一条乌蓬小船,马燧一眼认出,就是昨日江阜春上的那条船。小船缓缓靠岸,一名船工跳下船,系好缆绳。另一名船工带着一个黑布蒙眼的人走下船,此人正是李豫。贺拔楚岳立刻迎上去,揭开李豫头上的黑布。李豫看到马燧和贺拔楚岳,欣喜不已。正在此时,码头上突然杀出一队官兵,有二三十人,领头的正是付红宾。
付红宾拔刀喊道:“大胆反贼。你们已被包围,赶快跪地就擒,否则格杀勿论!”
岸上的船工正要用柴刀砍断缆绳,付红宾放出飞镖正中其手掌。官兵们一涌而上,抓住两名船夫。
付红宾来到李豫身边,跪在地上拜道:“洪州府捕头付红宾参见太子殿下。”
一名船夫破口大骂:“你们这些当官的,不讲信用,没一个好东西!”
付红宾当即给了那船夫一拳。
李豫制止付红宾:“住手!谁让你这样做的?”
付红宾回答:“临行前阎刺史吩咐卑职,向高安县令调兵,暗中埋伏。一旦殿下脱险,立刻拿下反贼,问出反贼巢穴,将他们一网打尽。”
另一名船夫大声骂道:“做你狗日的美梦,休想从老子口中问出一个字。”
付红宾正要动手,被李豫制止。
李豫对付红宾说:“此二人交给本殿处置,你们回去吧。”见付红宾有些迟疑,李豫质问道:“怎么,付大捕头还有话说?”
付红宾连忙跪在地上回答:“卑职不敢,卑职这就回去复命。”
马燧发出信号召来骑兵,准备护送李豫返回洪州。
李豫对马燧说:“咱们去会会江阜春。”
马燧:“殿下是要亲自率军,剿灭这伙啸聚山林的反贼?”
李豫摇了摇头:“这些人只是走投无路的农民,并非反贼。豫想说服他们放下刀枪,不要与朝廷对抗,豫以前小看了阎崇礼。”
马燧:“阎崇礼此人看似敦厚,处事老练,的确不简单。”
队伍沿河岸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一个码头,前面河水湍急。李豫根据激流发出的水声断定这里就是自己下船的地方。因为当时眼睛被蒙着,李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
马燧命部下带来两名船夫,问:“走哪条路?”
两名船夫被全副武装的骑兵押着走了一个时辰,不免害怕,用颤抖的声音回答:“老,老子,不告诉你。”
贺拔楚岳对兵士说:“给他们解开绳索。”
两名船夫看着贺拔楚岳,目光中充满了畏惧。
贺拔楚岳对两名船夫说:“你们不说没关系,我来告诉你们。沿着右边这条路进山,前面路口遇到桑树往左走,遇到槐树往右走。”
两名船夫惊惧的看着贺拔楚岳:“你,你怎么知道去九岭山的路。”
贺拔楚岳笑道:“这个不能说。”
一个时辰后,众人来到九岭山下一个寨子门口。
寨内铜锣大作,冲出上百名手持棍棒的农夫,警惕的看着唐军骑兵。马燧策马上前,拱手道:“在下太子左卫率马燧,请江阜春江秀才出来说话。”
那日绑架李豫的壮汉扶着江阜春走出来。江阜春对马燧说:“江某原以为将军是新上任洪州都督,没想到竟是李豫老贼手下的鹰犬!”
李豫看着江阜春心想:我什么时候成老贼了。
马燧:“太子殿下忠义仁孝,体恤百姓。”
江阜春:“以前江某也这么认为。但就在五天前,袁州数千义军被太子的骑兵屠戮殆尽,血流如川,渝水尽红。”
李豫很是震惊,战报上只说成功收复袁州,俘虏三千余人。
马燧:“袁州暴民聚众造反,死有余辜。你等啸聚山林对抗官府,国法难容。”
江阜春看了看马燧和其麾下的太子亲卫,说:“江某知道将军手下尽皆精锐,我等反抗有如以卵击石。如果将军天良未泯,请带走江某一人,放过众位乡亲。”
马燧见李豫向其点头示意,回答说:“可以,只要你跟本将回去,本将立刻率兵离去。”
江阜春走到马燧马前,束手就擒。
兵士正要上前,李豫阻止道:“不必了。立刻传本殿谕令至江南西道各州县,不论之前犯过何错,只要放下武器归顺朝廷,一律既往不咎。”
李豫下马走到江阜春面前,拱手道:“在下太子李豫,这两日做客山寨,诸位以礼相待,在此谢过。战场上刀箭无眼,伤亡是难免的事。本殿即刻传令前方,所有俘虏一概释放。”
江阜春和山寨众人都惊讶得目瞪口呆。
李豫继续对江阜春说:“洪州刺史阎崇礼欺下瞒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