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一皇帝》第90章


,看老子不狠狠地给他一个教训!”
“将军,南边有车队过来了,上面打着是我大明的旗号。”城楼上一个负责瞭望的士兵说道。
“不用问了,这个肯定是新任经略来了,走吧,我们赶紧去接接吧。”赵率教松了一口气。
“不去,要去你自己去,老子可没有那闲工夫……喂……等等我!”
赵率教与满桂骑上战马,带上一队三十人的骑兵向高第的马车飞奔而去。
“经……经……经……经略大人,前面有骑兵向我们过来了,我们怎么办!”
正骑在高头大马上瞻望锦州城的高第闻言一慌,一下子从大马上摔了下来。
“哎呦,疼死我了,快……快扶起本官,咱们赶紧逃命去吧!”
高第心道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呢,这才刚到辽东就碰上了女真人的骑兵,这运气也太背了些吧!
“大人,那这些银两该怎么办呢?”
“还管什么银两,快给本官驾车,咱们去锦州城!”
那个士兵拔出刀来,疑惑的向那队骑兵看了一眼。
“这里是锦州城的地界,应该不会有女真人的骑兵大胆的在这里出没才对。咦?他们身上穿的是大明士兵的军服!”士兵说道。“大人,咱们不用躲了,他们是大明的军队。”
很快的,赵率教的三十名骑兵就到了高第的马车前,将车队给包围了起来。
“吁……”
赵率教拉住马缰绳,环顾了一下车队,皱眉问道。“敢问新上任的辽东经略是哪位?”
听到是自己人,躲在马车里的高第拍了拍胸口,还以为真的那么背呢,原来是自己人!谢天谢地!
衣衫不整的高第从马车里钻了出来,帽子都歪了。
高第挺起胸膛,大摇大摆的说道。“在下就是新上任的辽东经略高第,把东西给他。”
士兵将一封圣旨交到了赵率教手上,赵率教看都没看,笑着说道。“原来是高经略,在下辽东游击将军赵率教,这位是满桂。”
满桂不屑的看了高第一眼,第一次见面就对他没有好感。
“我等特地来此迎接高大人,半月前就已经接到了高大人经略辽东消息了。只是却不知高大人为何走了半月有余?”
满桂哼了一声,“哼,肯定是被金兵给吓得不敢来了!”
“满将军,不得无礼!”赵率教歉意的说道。“对不住了高大人,满将军就是这个脾气,还请不要见怪!”
高第连忙说。“不介意,不介意,满将军是性情之人,心直口快,这个本官明白。”
高第嘴上说的不在乎,心里很不痛快!
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竟然敢对一把手嘲讽,要不是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早就将你给斩了!
“高大人,我们进城去吧。”
赵率教护送着车队进了锦州城,高第问道。“赵将军,早就听闻,凡是有新任将军上任,这都是要鸣炮欢迎的,这都已经进城了,怎么还不见炮响,难不成是看不起本官?”
这个当官要的就是一个面子,这个面子也是高第一生的追求。
刚刚第一次见面高第胆小如鼠的这副模样让赵率教很是反感,现在却又提出这么一个无礼的要求。不是无礼,鸣炮是应该的,只不过这里不是地方。
“回大人的话,锦州这里炮小炮弹少,而且打炮容易炸膛,臣觉得还是不要冒险比较好。”
高第没有再说话,一脸的不悦。
进了经略府,舒服的坐在孙承宗留下的虎皮坐垫上,兴奋的看着府上的光景。
“来人!快去将赵将军请来。”
高第初任高官,根据混了三十三年的经验来说,这个做好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
赵率教个满桂认为他是一个胆小鬼,但高第也看他们不爽,一点儿礼貌也不懂。
毕竟这辽东还需要他们来守,离不开他们,所以高第打算与他们缓和一下关系。
“末将赵率教。”
“满桂。”
“参见高大人!”
高第四处望了望。“这怎地,整个锦州城就只有你们两个?其他的人呢?”
在高第以为,自己初上任,起码要有辽东一半以上的将军回来参拜。
左等不来右等也是不来,从来到锦州城到现在还是这两个人,难不成这整个辽东就这么两个守将了不成?还是赵率教说话,没办法,一共就他们两个,满桂脾气暴躁,本来就不会说话,长的样子也吓人。
还是赵率教靠谱点。“回高大人的话,这辽东城池分的太散,女真人随时都有可能进攻,各位守将们大多不敢在此停留。大人您来的太慢,众位将军们也就回去了,还望高大人多担待几分。”
赵率教这还是往好了说,辽东的将军们都是孙承宗一手提拔起来的,除了孙承宗这个指挥官外是谁也不服气。除了他们两个,再无一个愿意过来参拜高第的人,满桂之所以会过来,那是想看看这新任的辽东经略乃是何许人也,顺便给他一个下马威!
“哼!这分明就是没将我这个经略放在眼里!罢了罢了,念在他们守土有功的份上,姑且饶过他们这次不敬之罪,但是,下不为例!”
高第心中只觉得堵得慌,孙承宗手下的这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一点儿礼貌都没有!堂堂的经略大人居然没人参拜,这个太晃人了!
满桂见他这一副天老大,老子老二的样子就想狠狠地揍他一顿!
“哈哈哈,本官第一次担任辽东经略,对诸多事物不甚了解,还望各位能够尽量的辅佐本官。听说孙承宗大人走之前已经耽误了不少的军饷,具体有多少数目细细报来。让本官一一的发下去!”
难得这个高第这么有心,赵率教二话没说,从怀中掏出一本花名册放在了高第面前,这个军饷的问题就是困扰孙承宗多年的最大问题。
军饷发不下来,士兵没有卖命的心情,这战斗力自然提不上去,这也是屡战屡败的原因。孙承宗纵然是再有深谋远虑,对于这个军饷的问题也是无可奈何。
既然这个新大人难得有心想要发补军饷,这个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了。
没有道理不捧场。
“高大人,辽东现有兵将十二万三千人,其中六万五千人是天启三年新招募的辽人,天启三年九月以后朝廷就再也没有发过一次军饷。朝廷的饷钱迟迟下不来,没有军饷没人愿意为朝廷卖命,孙大人是想进了一切办法都没有解决的了。若是高大人有办法能够解决这十二万大军的军饷问题,那么收复辽东定然不是问题。”
高第捋了捋胡子,打开花名册看了一眼,顿时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十四万九千两!”
手上一个不小心,花名册从手里掉了出来。老天爷!这是在开玩笑嘛!
自己这次过来一共就带了十五万两白银,魏忠贤之所以会如此大方的将银子交到自己的手上,这个高第心里也明白。
自己这次来辽东的劳务费就包括在这里面,能够截流多少这个就是自己的本事了。这也是高第愿意来辽东的一个重要的诱惑条件,当官的没人不喜欢钱。
没想到这辽东一下子拖欠了十四万九千两,这么说的话,自己冒死来这不毛之地就是为了这一千两银子?文人小说下载
那还不如在家里做点儿小买卖,从事最下等的行业,挣得不多,起码小命有的保障,为了一千两,自己就来送死,那这条老命也太不值钱了吧!
第九十一章鸟人心计
“高大人,十四万九千两这只是活着的弟兄们的军饷,还没有算上死去弟兄们应得的那一份,不然一共不下三十万两白银!”
赵率教一见高第这副吃惊的模样,就知道这军饷八成是没戏了。索性直接将具体数目说出来算了。
“怎么了?高大人有难处吗?”
高第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里是颇为无语,三十万还不如去抢呢!活人的军饷都拿不出来,还去管死人的干什么。
高第道。“这个不是有难处,而是本官这次来的匆忙,并没有带够银两,不如这样吧,阵亡将士们军饷,等平定辽东以后另外的再算一份吧,这个由本官亲自上书陛下。还有,咱们辽东有十二万人这么多吗?”
高第这纯属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有没有十二万人?开玩笑,辽东方圆两三千里,大大小小的城池不下数百个,尽管一多半都被女真人给占了去了,现在控制在明军手里也不下几十个之多,尤其是像锦州,宁远这种大中型城池,也有十几个。
每座城池至少需要一万人以上驻扎,单单锦州这一座前线重点单位,这就有不下三万人守在这里。
十二万人单是防守这都不够用的,兵源极度短缺。
“高大人您这是在说笑话吧!这每一个士兵都登记在册,每个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