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修仙》第190章


郭子仪派遣朔方兵马使白元光与回纥会师。吐蕃知道他们的计谋,当天夜里逃跑。回纥与白元光穷追不舍。郭子仪率大军继其后,在灵武台西原大破吐蕃,斩首5万,生擒上万人,收取他们所虏掠的士女4000多人,缴获的牛羊驼马,300里内接连不断。
郭子仪听了玄影的话后还算满意的样子,点着头继续问道:“后人好像对我写了不少的诗词,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我的诗词?”
听了郭子仪的话,擎宇站了出来回答,对于诗词歌赋,擎宇比玄影较为清楚,所有擎宇这才站了出来说道:《汾阳王赞》李白忠武英声振德威,恩光荡荡古今稀。
八男受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微。
半壁宫花歌宴罢,满床牙笏肃朝归。
应知积庆源流远,自有云仍拜锁闱。
《赞汾阳王像》赵普远柱元勋建太平,军容命具上瑶京。
望春楼上君先侍,长乐司前众远迎。
拒虏谨施三妙略,安邦唯尽一忠诚。
国家再造唯卿力,图像凌烟盖宠荣。
《赞辞》王安石翼翼汾阳,子仪始王。
德完道粹,功盖于唐。
宜享世泽,流如海长。
《赞汾阳王像》吕蒙正恩赠荣金紫,重褒禄位高。
文章师孔孟,事业继肖曹。
尊甫优三策,难兄善六韬。
满门俱将相,百世仰勋劳。
《赞汾阳王像》李文靖代国名公事业优,累从尊甫赞嘉猷。
特颁诏命封三职,辞遣声华遍九州。
德被匡戎呈狱旅,威严将相冕貔貅。
争看父子蝉联美,肇启曾玄总拜侯。
《赞汾阳王像》范仲淹令公名望冠萧何,菖毫储勋汝更多。
心服蛮夷都将相,身扶国祚宰山河。
钧衡屡秉分轻重,鼎鼐端居召致和。
国像凌烟为第一,名镌金石永难磨。
《赞汾阳王像》欧阳修当年郭相智谋深,提策乾纲尽此心。
盖世勋劳昭汗简,传家文献蔼儒林。
生前义重明时宝,没后名优上国珍。
今日展图如在目,恍从鸣佩听纶音。
《怀郭汾阳》何乔新华清春昼长,羯鼓声方竞。
铁骑来渔阳,翠华遽四幸。
郭公真雄才,仗钺事戡定。
北征扫狄枪,东讨戮枭獍。
回鹘请受盟,吐蕃夜奔迸。
从容进退间,顺人且安命。
奸阉亦革面,洒涕起深敬。
汾阳启茅土,宠眷一何盛!
安危系一身,夷虏知名姓。
中兴多英贤,福履谁能并?
茂绩纪汗青,千秋尚辉映。
《谒汾阳王祠》辛显祖继唐七叶山逢鬼,天子蒙尘狼烟尾。
令公手扶半壁天,克复两京绩何伟!
吐蕃突尔兵氛起,仓皇敕公一幅纸。
夺海内于群盗区,大河南北复姓李。
蓦地酋兵惊若雷,都讶令公天上来。
罗拜欢呼还起舞,灵台单骑捷音回。
呜呼!
补天浴日功如此,血食千秋应不死。
下马擎觞酎断碑,庙貌嵯峨俨仰企。
《汾阳王赞》周敦颐国家唯赖老汾阳,盖世勋名树远疆。
将吏智谋遵德化,官僚听命肃朝纲。
虏人罗拜齐称父,黎庶闻过总称王。
铁卷图形传宦谱,儿孙世世宠恩光。
擎宇一下子说出了不少关于郭子仪的诗词,这让郭子仪很是心喜。最后郭子仪又问了一个问题,雪舞站出来回答的。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认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郭子仪处处做士兵的榜样。他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确实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事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方临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幸臣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10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他还说,自己早巳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惧怕盈满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但这位四朝柱石,卫国功臣,理应受到宠遇。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7月9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在回答完郭子仪提出的三个问题之后,玄影他们便得到了郭子仪的许可,不过这并不代表玄影他们三个人通过了郭子仪的考验,郭子仪是武将出身,开始的考验是文考,只能全当是热热身,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只见玄影他们三个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武器,开始和郭子仪展开了大战,郭子仪使用的兵器是一把大刀,而玄影拿出的不是冥渊剑,而是虎骨剑,而擎宇也是拿出了蛇骨刀,雪舞拿出的是冰晶软剑,这一把软剑是玄影为雪舞打造的另一把武器,次武器全身通透,犹如冰晶,而且薄如羽翼,柔软适中,可随意弯曲,如果掌握不到要领,便会被其所伤,不过雪舞使用起冰晶软剑来游刃有余,完全不会被其所伤。
为了尽快的打完比试,玄影他们三个人一上来就使出了各自的绝招,玄影使出的虎骨突刺,犹如猛虎下山之势,势不可挡,势如破竹,以强悍威猛的攻势,直冲敌人要害,而擎宇的蛇骨刀,擅长远距离攻击,一招蛇行天下便从擎宇的蛇骨刀之中滑行而出,蛇骨刀层层叠叠的弯刀飞射而出,行动诡秘,让人防不胜防,完全不按牌理出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