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夫人奋斗记》第103章


可戚将军成亲那日,还是碰见了,他忍不住看了过去,看她神采飞扬笑脸明媚,她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忧伤吗?身旁跟着的宦官一声轻咳,他方回过神来,端起架势宣旨,宣旨后一刻也不敢停留,疾步离去,不想迎面看到乔安,他想也没想伸手拍在他肩头,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出了尹家大门,满心都是懊恼,为何那样去做?疯了吗?
他少时险些为女子所惑,诱使他坠入永不见天日的深渊,是以避开所有的女子,避不开的就用心提防,只有她,在那刀光剑影的客栈中,冲出来站在他面前,快人快语,喜怒皆形于色,本不想理她的,偏偏就理了,有意与她邂逅,并对她解释,似乎怕她对自己有了误会并厌恶自己。
他第一次知道,这天底下有这样一位明媚的女子,他无需提防,可以去相信,并在心中升起浅浅的依赖,可她是有夫之妇,且夫妻情深恩爱非常,他几番试探后,选择躲避。
可她却找上门来,他沉默着起身往外,唤来百里问道,“派人速去打听,乔安出了何事。”百里答应着去了,他看一眼明心,这会儿见了她,难免给她希望,若有任何不测,她的苦痛将会加倍,摆手对明心道,“让她回去吧,别给她希望。”
夜里乘画舫沿河游荡等候百里最后的消息,见一乘小轿沿河尾随,知道是她,此时已知乔安行踪,可以见她了,吩咐停船靠岸,又听到秀禾说她有了身孕,忍不住气闷,乔安啊乔安,你害她如此,本王是不是该派人剐了你?或者促成你这桩姻缘?却狠不下心,只做麦穗期盼的,让乔安回到她身边来。
麦穗躲开他的目光,就听秦王说道,“若是他被捉去,女方软硬兼施,生米煮成了熟饭,麦穗当如何?”麦穗咬了咬唇,“先剁了逼迫他的女子,再和他同死。”秦王交握的双手猛然用力,自己弄疼了自己,微不可察嘶了一声,不是原谅与不原谅,竟是关乎生死的大事吗?
麦穗会错了意,笑了一笑,“王爷莫笑我鲁莽,我会智取,徐徐图之。”秦王瞬间没了任何脾气,唤一声百里,钱百里跃了上来,躬身道,“打听清楚了,人就在柳大人家京郊别院。”
麦穗的心突突跳了起来,抬眸看向秦王,秦王并未看她,只问道,“可成亲了?”钱百里摇头,“柳姑娘心高气傲,自然不会行逼迫之举。”秦王一笑,“明知使君有妇,女扮男装入太学有意接近,又设计榜下捉婿,还心高气傲?”
麦穗听得有些明白,却依然糊涂,忙恭敬问道,“钱先生,这柳姑娘是谁?她们家将乔安捉去了?”钱百里看一眼秦王,秦王摆手道,“去吧,将人抢回来。”
钱百里跳到小舟上,突然唤一声乔娘子,麦穗忙扶着船舷道,“钱先生有何吩咐?”钱百里说声不敢,秦王说声快去,小舟划动,钱百里说道,“乔娘子可知,榜下捉婿若是你情我愿,就是皇上也不会阻拦,王爷……”秦王喝一声多嘴,钱百里一躬身,小舟飞一般远去了。
麦穗回了船舱低头呆坐片刻,抬眸看向秦王,“本以为王爷是举手之劳,并不想给王爷带来麻烦,对方是怎样的人物?”秦王笑笑,“对方来头再大,能有我大吗?麦穗勿要多想,于本王,确是举手之劳。”
麦穗起身一福,“昔日恭王之事……”秦王摆摆手,“恭王之事,乔安知道的更为详细,回头让他到王府来。”麦穗点点头,秦王瞧着她,“乔安会无虞归来,且放宽心。”
麦穗福身称谢,秦王轻轻一叹,指指船舱一侧的靠榻,命令道,“你去那边呆着,不许有任何动静,勿要扰了本王清净。”麦穗忙乖乖去了,靠榻十分舒适,厚实绵软,因放下心头大石,在划桨声中,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秦王起身闭了舷窗,拿锦被为她盖在身上,小心翼翼连她的衣角都不敢碰到,直起身子看着她的睡颜,站立良久,不觉东方已露出白来。
钱百里来了又去,秦王听到动静,轻手轻脚出了船舱,吩咐道,“小声说话。”听了钱百里禀报,点头说声甚好,回头看着舱中再无言语,钱百里恭谨提醒道,“王爷,该上朝了。”秦王凝神看着,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身形方动,一笑说道,“走吧,再不走,真的要迟了。”
钱百里吩咐一声,秦王摆手,“百里用小舟送我,吩咐人将船开到离帛财坊最近的码头。”钱百里低声道,“王爷近日正争取柳尚书势力,这次坏了柳姑娘的亲事,只怕……”秦王摇头,“无妨。”
钱百里又道,“王爷此乃因小失大。”秦王已跳到小舟之上,静默中皇宫的飞檐已在眼前,背对着钱百里说道,“百里,本王需要喘息之机,她就是。”钱百里看着他高瘦的背影,心中一叹,明知不可而为之,再过数月,燕王二十岁生辰一过,王爷可会死心吗?
弃舟登岸,钱百里劝道,“属下冒死请王爷,日后切勿再有瓜葛,难免落人口舌。”秦王一笑,“百里,本王会怕口舌吗?”过半晌道,“不过,她足以成为他人拿捏本王的把柄,是以,还是远离吧。”
钱百里心中又是一叹,自家王爷命苦,好不容易有了心动的女子,却是有妇之夫,冤孽啊,好在王爷自己说要远离,不管初衷为何,避开就好。
却没料到自家王爷早朝上一道奏折,令这位老侠客满心都是揍人的冲动,那乔安若是不愿意,以智相拼也好,以命相搏也罢,都是他自己的事,可王爷为了麦穗,抢回了人搅黄了人家的亲事,也就仁至义尽了,嘴上说远离,却满心为她筹谋,将柳尚书逼得险些在金殿上以头撞柱。
☆、第94章 决绝
那日乔安带着墨砚贡院墙下看榜,墨砚眼尖,指着榜单嚷道,“大爷高中了,名列第四。”乔安笑道,“爷披星戴月,头悬梁锥刺股换来的。”听不到应答,回头一瞧,已不见墨砚人影,心想这小子恁地心急,也好,回去给麦穗报个信,省得她牵挂。
将榜单仔细看了一遍,同窗中有榜上有名的,也有名落孙山的,自然想到连生,那样聪明一个人,却坚决不想赴考,他问过原因,连生笑说日后再对他讲,就收拾包袱走了,乔安心中升起些怅然。
正想着,街对面有人唤一声乔兄,看过去正是连生,乔安欣喜跑了过去,连生两眼含笑看着他道,“就知道乔兄定会高中,今日特来看榜的。”乔安笑道,“若是连兄肯赴考,定在我之上。”
连生摇头,“为贺喜乔兄高中,舍下备了薄酒,乔兄若不嫌弃……”乔安欣然应允。
同乘了马车来到城外,进了一所依山傍水的小院,一应伺候的仆人全是婆子丫头,乔安知道连生性情有些古怪,不疑有他,二人对坐喝酒,浅斟慢饮欢声笑语。
酒至半酣,连生笑道,“乔兄既引小弟为知己,若小弟是女子,可肯娶了小弟吗?”乔安摇头,“知己是知己,妻子是妻子。”连生笑容一窒。
她自小迷恋算学,精心钻研之下小有所成,太学中的算学博士都不放在眼里,前年工部有一个测算难题,柳尚书百般无计,拿回来给她看,她测算一日方解,待父亲回来兴冲冲拿着答案进了书房,柳尚书笑道,“今日碰到邱大人一位同乡,名唤乔安,邱大人言说他精于算学,为父当场给他出题,他当场便解,不过盏茶功夫,果真是难得的奇才。”
自此后知道了乔安这个名字,先是不服气后是仰慕,悄悄到太学中去看是何等样人,一看之下心折不已,偏僻小县竟有这样的人物,翩翩君子温润如玉,一举手一投足令她沉迷,打听之下惟剩叹息,使君有妇相见恨晚。
却耐不住心中好奇,从不赴花宴的她,跟着母亲去了邱家,坐在角落中,沉默观察麦穗,看着她在众位夫人中周旋说笑,心中不屑,她做的事,随便一个管家的婆子都能做,又看她不懂诗书,这样一个粗俗的人,何能勘配乔郎?
从此以后着了魔一般,想出主意之时,却得知乔安离京返乡,满心遗憾之下苦苦等候,笃定他还会回来,本以为会等到科考,不曾想提前归来,将当时的主意付诸实施,女扮男装入了太学,果然如自己所料,一见之下,即有知己之感。
放下心思,笑容又浮在脸上,“乔兄,知己如何?妻子又如何?若妻子同时也是知己,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乔安摇头,“知己乃是挚友,若有幸,可以有许多位,除连兄外,我在家乡还有一位知己,叫做容十。而妻子,是彼此融入骨血之人,一生只得一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