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忠臣拐上床 作者:倚岸听涛》第25章


“王爷,有人将马车拦住,来人说是要见王爷您。”赵构正在沉思的思路被岳飞的声音打断了,肖四儿已经是昏昏欲睡了,突然发生了有人拦马车的事情,先不管是好是还是坏事,他都是很兴奋的,肖四儿一下子跳起来。“王爷,我去看看,到底是何人如此大胆。”
“慢着,肖四儿你坐下。”赵构制止了肖四儿的举动。“鹏举,来人是何人?”这几日快马加鞭,几个人已经快走到山西境内了,在这里赵构完全不担心会有金人来捣乱,更何况自己的行踪从来没有败露过,更是没人知道这马车里坐的就是康王。
“回王爷,来人说他名叫赵鼎,是山西人,他声明说一定要见到王爷,否则今日绝不让王爷的马车离开。”
“他如何知道本王是康王?”赵构一听是赵鼎,想到了此人是自己前世当皇帝事情的宰相,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知为何会在此阻拦自己的马车。
“让他进来。”
“可是王爷。”岳飞不放心,那赵鼎长得文文弱弱的,看起来年纪很小,十三四岁的样子但谁知道他到底安的什么心?穿着十分破烂,不知道为何王爷会让他进马车。
“无事,鹏举让他进来吧。”上一世好多忠臣名相自己都没有好好珍惜,现在满朝奸佞,只有李纲自己信得过,如果自己要提前掌握皇权,现在还只是求贤若渴的时候,所以,既然赵鼎自己送上门来,就不能放过。
赵鼎看到赵构的时候,吃了一惊,没想到传言中那个敢于和金人抗衡的王爷就是长得这般文弱秀气。
“请问,你果真是康王?”赵鼎第一句话便是质疑,惹得身旁的肖四儿一直朝他翻白眼。
“是,本王就是九王爷,康王赵构,你是如何知道本王的行踪?”
“现在宋朝百姓都知道了,这有何难?”赵鼎撇了撇嘴,他开始有些不相信乡亲们流传的事情了。
“那今天小兄弟你来见本王,是有何事?”
“王爷,您是高高在上的王爷,草民可不敢和王爷攀兄弟啊。”赵鼎撇了撇嘴,对赵构充满了不屑。
赵构也不生气,继续问他道“你今日拦住本王的马车,不会就是来给本王脸色看的吧?”
“当然不是。”赵鼎这才想起来自己此行来的目的。“现在人人都传康王是贤王,希望康王来拯救大宋,我今天来就是想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赵构想笑,他想起了前世那个不苟言笑的赵元镇,他小时候还是挺有意思的。
“你笑什么?”赵鼎很奇怪,这个王爷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却一点儿也不像个王爷,自己顶撞他他都不生气,反而还笑,真是个奇怪的人。
“没什么,只是觉得你这孩子很有趣,那本王想知道,乡亲们到底是怎么传我的?在你心中,贤王又应该是怎样一个形象?”
“乡亲们传的自然是三分实七分虚,我自然是不能全信,所以我今日才来,所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又没有见过真正的康王,如何知道康王到底是怎样一个王爷。”赵鼎顿了顿,然后抬起头看赵构。
赵构很满意,在百姓中,三人成虎的事儿常有发生,虽然自己在金国发生的事儿不是什么坏事儿,但是难免在以后自己发生不好的事儿的时候,大家的传言会非常难听。
“好,比较有见解,你继续。”想着赵鼎才十三岁的年纪,便知流言不可全信,便觉得他果然有过人之处。
“草民心中的贤王,就应当如太祖次子赵德芳。”赵鼎掷地有声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信用问题(倒V)
“哦?那你觉得本王距离八贤王还差多远?”
“差得远呢,现在朝廷中奸臣当道;八贤王就不惧怕奸臣;每当奸臣对杨家将不利的情况下;他就会站出来对杨业施以援手;只可惜太祖没有将皇位传给八贤王;不然大宋现在肯会落得这样一个境地。”
肖四儿不满的看了看赵鼎;肖四儿没读过书;认字也是跟了康王之后学习的;看到眼前这个小孩儿却敢在王爷面前这样诋毁当朝;简直是不要命了。
“说的不错;本王是有点惧怕当朝奸臣,这是因为八贤王是太祖宠爱的次子,而本王出身不好,母妃本就不受宠,加之本王兄弟众多,本王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所以本王跟着也不受宠,既然人微,所以言轻。”
“王爷缘何妄自菲薄,王爷有他们所无法比拟的胆识,我知道王爷这次去金国当质子是自愿的,而那肃王是被迫的,我们村有个人就是开客栈的,他亲眼看到了肃王那副模样,所以乡亲们当中才会传诵王爷的事情。”
“赵鼎,你可读过书?可曾想过入朝为官?”
“家里穷,只上过一段时间私塾,但是我都没有放弃过学习,每日在地主家做工,空余时间都会拿出书来读。”
“孺子可教,你可否愿意与本王上京?到府里做食客,本王给你提供学习的机会?”
“当然愿意,不过这个得同我娘商量。”赵鼎有些犹豫,这机会固然是好的,但是娘还在生病,家里还有年幼的弟妹,没有父亲的他们生活的十分艰辛,如果自己跟王爷上京去了,家里该怎么办,但是这又是个很好的机会,从小自己就渴望读书,但是家里条件实在不允许,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家里还有些余钱,便送自己去读书了,但是后来父亲因为意外去世,家里一下子就败落了,吃饭都是问题,哪里还有钱去读书啊。
“这个无妨,你可以回去同令堂商议,如果有钱上的问题,尽管开口,本王一并满足你。”现在的赵构可谓是求贤若渴,如果要成大事,那么必然要拥有贤士。
“王爷为何要如此重要我?我现下只有十三岁。”
“甘罗8岁拜相十二岁出事各国游说,孙叔敖十三岁敢斩双头蛇,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司马光7岁便智勇砸缸救人,难道你连这信心都没有?”
“多谢王爷那王爷可否等我一下,我回去和娘亲商议一下。”赵鼎一听便觉心中轻松了许多。
“鹏举,我们先找个地方歇歇。赵鼎,我们就在前面的茶楼里等你,和令堂商量妥当之后,便来寻我们。”
“是。”赵鼎兴奋极了,行了个礼就匆匆忙忙的跑走了。
“可是王爷,现在朝中出事,我们得加快速度回去啊?”岳飞看到一个小孩子竟然让王爷如此上心,自己也看不出这小子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觉得他满是傲气。
“人才可遇不可求,朝中之事你我回去也无能为力。”
“但是王爷。”岳飞还想劝说,但却被赵构制止了。
赵构和岳飞坐在茶楼里等了半天,都不见赵鼎的踪影。
“怎么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是不是不敢跟着王爷进京,所以溜了?”肖四儿本来就看不惯赵鼎那副傲慢的样子,这下赵鼎又失约了,肖四儿心里满是欢喜,他可真不想自家王爷带上他回京。
“肖四儿,不可胡说,本王相信赵鼎是守信之人,可能是家中出什么事让他无法脱身,一时半刻才来不了,我们再等等。”
“他做错事,还怨我。”肖四儿嘴里嘟嘟囔囔的,自从自己跟在王爷身边,王爷还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自己呢,今天却为了一个小屁孩儿这样呵斥自己,肖四儿觉得满腹委屈。齐亮在一旁看到了肖四儿的委屈,但是现在自己有没办法去给他安慰,只能在一旁看着他。
天色渐渐的就暗了下来,赵构看这样子今天是走不成了,就吩咐岳飞就在附近找间客栈定几个房间,然后就在这个小镇上休息。
“王爷,您不去休息?”岳飞看到赵构根本没有离开茶楼的意思。
“本王要做守信之人,如果一会儿赵鼎来了,本王却离开了,那不成了不守信之人了?”
“那末将陪王爷在这里等。”
“奴才也要留下,万一那赵鼎对王爷存有歹心该如何是好,所以,奴才要留下来保护王爷。”
“你们都回去吧,大家都累了一天了,早点回去歇着吧,本王等到赵鼎之后,就带他一起回去。”
“王爷,这。”岳飞还是不放心赵构的安全。
“无事,本王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你放心吧。”赵构先走就想一个人静一静。
“那末将告退。”岳飞也没办法,只好带着肖四儿离开了。
“岳大人,您真的准备离?”走出了茶楼以后,肖四儿觉得这岳将军一直对王爷很上心,今天怎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