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灿烂》第291章


春花由衷地笑了,“可能是我命好吧,遇到了很多好人。”
毕竟春花以前的事情是隐秘,邓夫人心里有了数也就不多问,与春花谈起了桃花面。
春花想起邓夫人是从桃花面过来的,就说:“夫人这样的热天还要去看看,无怪桃花面经营得好。”
邓夫人笑着说:“你不是不知道侯府的底子,现在侯府里有出息的产业除了功臣田就是这处,又是给郭茵的嫁妆,我哪里能不上心呢?每隔几天我就要去看一次。”
春花关心地问:“我现在有几家铺子都不错,若是邓夫人银钱紧,可以到我这里取些。”
邓夫人笑着告诉她,“那倒用不着了,这几年我已经把良儿成亲的银子攒出来了。等他成了亲,茵儿也快嫁了,桃花面就给她当嫁妆,这还是当年你给的。我又有一个女儿,叫茱儿,才两岁,以后再攒的银子就是茱姐儿的嫁妆。”
“算计得极好,可再会算计银钱也是死的,”春花问:“为什么不再开一家新铺子?”
“我来可不就是这个目的?”侯夫人笑着拍着巴掌说:“我自己做总是怕失了本钱,就想与少奶奶合开一项生意。”
“我刚开了一家酒楼,”春花说:“再做什么生意还没想好,不如我们一起想想?”
说了会儿生意上的事,可她们都没想到什么好好主意,便约好了以后再仔细思量。
到了中午,春花留饭,邓夫人也不推辞,尝了春花亲自做的几个小菜,犹有不信地问:“真是你做的?”
春花笑道:“刚刚你不是亲自去厨房看了?”
“你竟然真会做菜!”世子夫人每样都吃了些,赞不绝口,又赞道:“你们家的米也极好。”
春花脑子里灵光一闪,“我想到我们应该做什么生意了!”
还在靖远堡时,春花就让顾梦生种稻。最初顾梦生根本不信,辽东从来没有种稻的。但他还是先拿出一小片地试种了一下,结果真就成功了。后来靖远堡能引水种稻的地方就都种了稻米,要知道稻米的价格要比麦贵不少。
而且辽东所产的稻米味道特别的好,春花家里一直就吃这个,她还把辽东的稻米作为礼物送人。
如今京城还没有专门经营辽东稻米的店,她们正可以做起来,而且也可以同时经营辽东的其它农产品,黄豆、赤豆、向日葵子等。刘掌柜就是专门做粮食生意的,可以从他那里进货。
听了春花的规划,邓夫人马上赞同,两人分了工,邓夫人负责找铺子,春花联系货源。
邓夫人就要告辞了,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春花:“你们府上的三小姐许了人家不曾?”
春花刚刚见邓夫人很喜欢三小姐的样子,又跟她说了好几句话,如今才醍醐灌顶般地明白过来,马上问:“是良哥儿?”
“正是。”邓夫人见春花直到说得这样清楚了才听懂,也不禁笑了。
“我正想帮三小姐说一门亲事呢。”春花一向对这些事情有些迟钝,现在送上门的亲事自然关心,拉住了邓夫人重新坐下详细说了三小姐的情况。
“庶女倒没什么,毕竟是泰宁侯府上的,比别人家的嫡女都要金贵呢!何况将来是泰宁侯世子的妹妹,与世子夫人也亲近。”
“等等,”春花奇怪地问:“你知道泰宁侯世子是谁吗?”
“那还用说,还能是别人吗?自然是你们家的指挥使大人!”邓夫人肯定地说:“爵位传承立嫡立长,三爷肯定是不行了,指挥使大人居长,哪里有疑问!”
“你弄错了,”春花赶紧解释说:“梦生早就说不会袭爵了,侯府的人都知道,就是外面也有不少人听说过。”
“可还有皇上呢?”邓夫人问:“虽说是家事,但若圣旨下来,泰宁侯府岂不尊从?”
武成侯夫人的想法并不稀奇,京城里一定有很多人都这样想,春花也曾听过有人隐晦地说起。但别人不挑明了说,她也无从反驳,眼下她断然说:“梦生言出必行,我信他不会反悔的。你若是因此与三小姐结亲,还是不要了,我看府里世子的事还有得磨呢。”
“那她也是你的小姑子,我也愿意和你结成亲家。”邓夫人很爽快地说:“再说,如今上面倒是不再讨厌武成侯府,可是却被五爷把名声败得差不多了,良儿想订一门好亲事也不容易。”
“五爷虽然是侯爷的亲弟弟,但还能一辈子不分家?”春花也知道郭少怀的德行,就笑着劝邓夫人,“等分了家各过各的就好了。”
“我也盼着熬到那一天呢。不过上面有继母,侯爷又不是个能狠下心肠的人,我看弄不好就这样过一辈子了。”邓夫人挥了挥手,再也不想提郭少怀,又问春花,“三小姐性情怎么样?”
“性情很温和,对阿瓦极有耐心,针线也做得好。”春花说着把自己手边的一块罗纱帕子拿出来给邓夫人看,“这是她给我绣的。”
这块半透明的罗纱上绣着很鲜活的花朵,三小姐的针线确实出色。
☆、第二百六十二章
春花在千户所时当过很多次媒人;她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从不把青年男女夸成一朵花。想了想后;还是说:“就是有点小心机。”
“什么心机?”邓夫人感兴趣地问。
“比如说府里有什么事;我不知道,她却能打听到,还有;知道为自己谋划。”
“可有什么坏心?”
春花又想了想说:“那倒没有。”
“哈哈;要论有心机;谁也没有你有心机;多少人被你骗了?” 邓夫人笑了起来;“过日子有点心机才能过好;只要没坏心就行。”
春花本不肯承认自己有心机的;但想了想;却又辩不过邓夫人,最后也只好避重就轻地问;“想好了?”
“我自然愿意;”邓夫人说着指了指案几上放着的那碗拌了碎冰块的奶酪说:“府里这样的富贵;只怕看不上良哥呢。”
夏天里能用上冰,京城里也没有几家!
“富贵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春花很有心得地说,“不过,挑夫婿最重要的还是人品。”
邓夫人又笑了起来,“谁也不如你有慧眼。”
春花急了,“你再打趣我,我就不管了!”
“好,我不打趣你了。”邓夫人说:“侯爷只等国丧一过,就给良哥请封世子,应该能顺利批下来,到成亲时说出去也好听。”
郭良的情况春花比较了解,虽说很快是侯府的世子,但郭家的名声这几年实在不怎么样,侯府的嫡出小姐基本不可能娶到,三小姐就满合适了,但她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问:“良哥身边有人了吗?”
“有五爷的事在前,我怎么能不小心呢。”邓夫人告诉春花,“良哥我一直看得很紧,到了十六岁,才在他身边放了一个极老实听话的丫头。我又总拿五爷的事说良哥,断不会闹什么宠妾灭妻!”
大户人家都这样,成亲前房里就有人,三小姐应该也能接受,春花就说:“哪天,你打发良哥给我送点东西来,我让他们见一面,相看一下。”
“瞧你做事,还真像辽东人了。”邓夫人笑着说:“就依你。”
待邓夫人走了,春花悄悄地对三小姐说了武成侯府和郭良的情况,“好的坏的我都告诉你了,过两天我请良哥儿过来,你亲自看一眼,愿不愿的你看过后告诉我。”
“嫂子,我是实在没办法,才求到了你这里,”三小姐红着脸说:“我既然信嫂子,就请嫂子替我决定吧。”
春花想到三小姐所受的教育,开导她说:“将来成亲的是你自己,日子也是你自己过,怎么能不挑个满意的呢?”又告诉她,“你大哥就是我自己挑的,所以日子才过得这样好。”
三小姐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过了两天,郭良替邓夫人给春花送了新鲜的瓜果过来,进内院给春花请安。
十几岁的少年郎如同挺拔的小杨树一样,充满着朝气和生机。春花从郭良脸上还依稀能看出小时候的一点影子,但又有了很大的不同。他长得很像世子夫人,眼睛明亮,轮廓清晰,身穿红色箭袖袍服,比平庸的武成侯相貌要出众。
郭良虽然看出来春花与他原来的五婶娘很像,但因为他一点也不知情,所以也并没有多想,只是行礼问好。
三小姐当然也在场,与郭良打了个照面就匆匆福了一礼进了里间。然后郭良也红了脸,语无轮次地与春花道了别。
郭良走后,春花进里间看三小姐脸上还带着红晕,就问她,“怎么样?”
“都凭嫂子做主。”三小姐说过这句话就再也不肯开口,春花已经明白她的心意了,到了晚上告诉了顾梦生。
顾梦生早认识了武成侯,认为他是个老实人,因此并不反对这门亲事,“不管怎么说,郭良将来也能继承爵位,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