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妇的重生》第120章


刚到了铁铺的大堂,就看到单长青也在,看到秋喜儿到来,他连忙上前行礼,接着就带秋喜儿到了后院的一个大房子去了。
因为保密原因,外人是不能进入这屋子的。
所以看着单长青恭敬地带着秋喜儿等人进了那屋子,大堂几个铁匠都惊讶了,都很好奇秋喜儿的身份。
秋坚还在里面忙着,看着秋喜儿到来,连忙上前行了礼。
秋喜儿免了礼后,目光微热地看着这几台收稻机,没想到还真做了出来。
“夫人,你觉得这是你所说的收稻机吗?”秋坚问。
“这看着很像。”秋喜儿道,然后站了上去,把脚放在踩板上,看看踩动的效果如何。
秋坚看出秋喜儿的目的,忙道:“夫人,这奴来踩吧,这要很用力才能踩得动,奴做不出像夫人所说那么的轻,而且踩动起来,铁磨损得厉害。”
☆、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粱
“慧欣,把我让你拿着的东西给我。”秋喜儿道。
慧欣连忙应下,然后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瓷瓶给秋喜儿,秋喜儿接过,打开塞子,一股不是很好闻的味道飘出。
这就是机油,是秋喜儿从界域之商里带出来,暂时用一下。
大家都很好奇地看着秋喜儿手中的物品。
秋喜儿把机油给收稻机各处涂上,然后对秋坚道:“你现在试试。”
秋坚站了上去,一试,踩板轻了很多,而且声音也小了,他兴奋地朝秋喜儿问道“夫人,您放的是什么东西?”
“这叫机油,这东西还可以让铁少磨损。”秋喜儿道。
“单总管,你快给我递几把稻谷来试试。”秋坚对旁边的单长青兴奋地道。因为实验用,旁边备了一车的稻谷。
单长青连忙抓了大大一把稻谷递了上去了。
那把稻谷一放在大滚轮上,再翻两番,稻谷就轻松落下了。
“夫人,用这个收稻机,真的省了很多功夫,只是,这东西我们能守得住吗。”单长青有些担心地道。
秋喜儿自然明白,这东西可不同别的,要只是能赚些钱的还好说,这还关系到民生的问题,要是大鼎国家家都用了这东西,那就省了下了很多时间,那就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事关粮食,朝廷肯定会出面的,不过,她也早就想到解决的办法了。对朱景家的说道:“朱景家的,你去趟崔家,让崔老爷帮忙帮约一下崔大公子,时间越快越好。”
她现在认识得也只有这崔浩谨和那不明身份的白衣公子是权贵人士。也比较有好感,和他们合作再合适不过了。
单长青微愣,崔老爷不就是县里的首富吗?而那崔大公子又是谁?
他虽然很迷惑,但是还是没有问出来。
秋喜儿带着单总管和秋坚找地方坐下,商量着接下来的事,怎么把这收稻机做出更多。还有推广出去。
半个时辰后,朱景家的回来了,其中还有依然是一身白衣的白衣男子,还有崔浩谨。
原来朱景家去崔家的时候,刚好两人也在,因为这两人现在就是住在崔家的,得知秋喜儿找,也就来了。
如此很好,秋喜儿笑着给两人介绍起收稻机,还让秋坚做了示范。看着一把大大的稻谷一下子就轻松落下,两人都惊讶地看向秋喜儿。
“好东西,要是大鼎国有了这东西,收粮再轻松不过了。”白衣男子先出声道。
“秋夫人,你让我们来看,肯定还有别的事吧。不如我们去崔家好好谈谈。”崔浩谨看向秋喜儿微笑着。
秋喜儿自然同意了下来。
一行人去了崔家,崔鑫挂清了场,备上茶点,让他们三人在书房谈,不过,秋喜儿必定是个妇人,这书房的门是开着的,慧欣也守在门外,下人也退到院子去。
秋喜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由她生产。崔浩谨他们给她做靠山,保住这收稻机,给他们占份子。
“不,秋夫人。”白衣男子先出声打断了秋喜儿的计划,继续道:“你把这收稻机给我吧。我把它交给朝廷,当然,我会用你的名义提上去,让朝廷给你赏赐。”
秋喜儿微愣。
“秋夫人,我知道你为什么找我们来,就算是我们出面,这收稻机也不可能完全保留下来,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百姓,有了这个,百姓们就容易种出稻谷,国家的粮食才能更多,不能成为获利的工具,如今北域越来越不平静,朝廷需要更多的粮食补充北域,以备战争之用。”
北域?交给朝廷?
秋喜儿定定地看着白衣男子,问道:“你是谁?”
秋喜儿从不知道白衣男子是谁,只知道他的身份尊贵,人家不说,自然不想暴露身份,她自然也没有问,也没有查。
白衣男子笑了,轻声道:“本王排行第七。”
秋喜儿愣住,本王?王爷!第七?七王爷?!
是他,怪不得之前她会觉得眼熟,因为她曾经见过一面,想到这,她神情有些恍惚,那时认识七王爷,是那人介绍的,他说,他们是生死之交的兄弟,后来证明,他们真的是!
那么,那件事交这七王爷应该是可以的,只要他相信的人,她也愿意去相信。
“命妇拜见王爷。”秋喜儿跪下行了大礼,不亢不卑的。
“免礼。”七王爷说道。
秋喜儿站了起来,看向七王爷,说道:“民妇可以把这收稻机交给王爷,同时民妇还有一养女东西,可以解决北域缺粮的难题。”
七王爷和崔浩谨脸上明显出现了不相信。
也是,北域地广,但是多是丘陵,而且还是干旱,瘠薄,根本无法种植食物,就是种下了,也是很少有收获,因此北域是大鼎国最大的荒地,北域成了大鼎国最头疼的事。
除非能改变北域的地的本质,否则休想种出东西,这可不是人为可以做到的。
秋喜儿继续道:“有一种粮食叫高粱,高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能力,无论平原肥地,还是干旱丘陵、瘠薄山区,均可种植,如果北域种植上就能解决北域不能种植粮食的问题。”
对于北域无法种植的问题,秋喜儿一直都在界域之商里找质料,只要解决这问题,将会改变很多事。
崔浩谨和七王爷依然不相信,该是食物东西都在北域试种过了,后果依然是失望,这世界上又怎么会有秋喜儿所说的高粱,这食物他们连听也没听过。
“秋夫人,你怎么确定高粱能在北域种植?高粱又是何物?”崔浩谨问。
秋喜儿又详细地说了高粱的形态、生长习性和食用价值。
崔浩谨和七王爷见秋喜儿说得很认真,也很详细,面面相视,难道这世上还真的有高粱这东西。如果真如秋喜儿所说,北域就能种下粮食,可以养活大鼎国一半的人了,北域又怎么会有缺粮的事。
“秋夫人,你虽然有着过人之处,但是我们还是很怀疑,这高粱可否给我们看看,秋夫人那来的种子。”崔浩谨问道。
“我手上没有高粱,也没有种子。”秋喜儿道。
“那夫人是寻我们开心了。”七王爷笑道,只是笑容有点冷。
☆、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妇不敢,来年春民妇就能找到一些高粱苗子,但是不多,只能由民妇种上一年,才能有足够的种子,不过秋作之时可以给出些种子到北域试种,明年王爷可以派出信得过的人,民妇会把种高粱的法子一一教会,口说无凭,三天后,民妇会呈上详细的章程和证据。”秋喜儿说道。
“好,本王就等你三天,下面我们就说说收稻机的事。”七王爷合起扇,定定地看着秋喜儿。
秋喜儿松了口气,这北域种粮的事提前了,自然是最好的,有七王爷插手,这就简单多了。
最后,收稻机无意保留地给了七王爷,但是机油秋喜儿得保留了下来,由她按一定优惠的价格提供给朝廷,对于这样的结果,秋喜儿还是比较满意的。
秋喜儿离开后,七王爷看向崔浩谨不置可否地问:“这秋氏难道还真的有高粱这种东西?”
“她不像说慌,也许她真的有,她之前可是连那种留音机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况且还有这次的收稻机,这妇人不简单。”崔浩谨回道。
“说起这留音机我现在还想着那,高僧也够狡猾的,就这样给他溜了,连我想看看的机会都没有,下次,我不可能再让他溜走了的。”七王爷一脸遗憾地道。
“高僧去云游了,不出几年,我们也别想见到他了。”崔浩谨脸上也露出了遗憾,随后又问:“诸葛家如今可安分?”
“还行,默现在玩失踪。他们能不安分吗?”七王爷似笑非笑,露出了嘲讽,又道:“北域那边情况不妙,顶不了多久了。父皇也追着我要人,默最多也就一年就得回去了。”
崔浩谨露出了惊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