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警花》第125章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长乐宫顶楼。
冷风扬起静妃火红的衣袂,她美得像一团火,或者说像一点烛,灼灼的燃烧着,又好像随时都会消失。
静妃道;“大概五年前,一天夜晚,我独自一人走上顶楼,坐在暗处乘凉,突然从外间飞进来两个黑衣人,在我西首房檐上鼓捣了一阵儿,安了个什么东西在我房檐之上。那两人动作很快,安了东西之后立刻又飞走了。我觉得奇怪,可是因为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所以就没有声张。”
柳涵惊了惊,明白静妃说的那两个黑衣人正是自己和展昭。当年为了救心柔出宫,她想出了仙女下凡这个拙劣的方法,当时本不打算瞒着静妃,可是行事仓促,过后又立刻出了宫,渐渐的也就忘了这件事。那个大滑轮想必还在房檐上钉着。
柳涵想着,脸色一红,向静妃行了个礼,刚要说话,却被静妃打断:“你听我说完。第二天晚上,就见两个人间绝色从我宫外飞过。后来我听宫女议论说,皇上新近要册封的才人神秘失踪了。有人说是不想嫁给皇上,投井自尽了,还有人说,是被天上下凡的仙女,给接走了。我回来一看,我房檐上竟然有个硕大的手拉葫芦。当即就明白了,是有人利用手拉葫芦,将那才人偷运出宫了。”
柳涵听得心惊胆战,不明白静妃为何突然提起这件陈年往事。
静妃回过头,见柳涵严肃的看着自己,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我越想越觉得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命人唤了皇上来,把那手拉葫芦指给皇上看。然后把我看见的都说给了皇上听。皇上面无表情,沉默了好大一会儿,自己落寞的走了。”
柳涵大吃一惊:“什么,你把这件事告诉皇上了?”
静妃点点头;“我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给皇上知道了。”
柳涵眼皮突突跳起来;“所有的事情?什么所有的事情?”
静妃道:“从我在院子里救了被侍卫追赶的你们,到你们跑到我宫里来安装手拉葫芦,再到你偷偷将才人运送出宫,我一五一十,全都告诉了皇上。”
柳涵五雷轰顶般,又惊又吓,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第85章
静妃全然不顾柳涵的反应,自己流着眼泪继续说道;“那时候我一心想要走出这阴森森的冷宫,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向皇上示好的机会。正巧你的事情给了我见皇上的理由,我便鬼迷心窍,全部都告诉给皇上了。”
柳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可思议的说;“可是。。。。可是你那天晚上救了我们啊。。。。。揭发我们,你不是也逃不脱干系?”
静妃凄然一笑,说:“我那天是不想救你们的。可是我独自一人,你两人武功高强,如果我不救你们,恐怕有性命之忧,与其置自己于险境,不如送个人情给你们。”
柳涵闻言,心疼的不能自己;“也就是说,这么长时间以来,你都是在骗我?”
静妃忙摇头,道;“我本来没想揭发这件事,可后来你又进了宫,并且来寻我。我不能看清楚你是敌是友,对你存有戒防之心。可是四年过去了,你竟然还记着我,每日来与我作伴,每日陪我消愁,我早就把你当做真正的朋友了。本来我不想告诉你,可是我实在是愧疚,我不奢望你能原谅我,只想对你坦白,来减轻我的罪过。”
柳涵已无心追究静妃的过错,只是心惊胆战:“既然皇上知道了,他为什么不治我的罪?如果想就此罢休,现在又为何把我困在宫里?”
静妃见她上了心,连忙安慰道:“可见皇上对你是真心的。当初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他明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可是都没有追究你的责任,如今事过境迁,更加不会治你的罪,你安安心心的,不会有危险的!”
柳涵听了静妃的话,被冷风一吹,渐渐冷静了下来。她别过头看了静妃一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于是低着头走下了楼。
静妃见她沉默着消失在黑暗的楼梯中,突然觉得心头一松,那块积压了几个月的大石头消失殆尽。罢了,无论她原不原谅,一切都过去了。
静妃笑着,脚跟愈发的酸软,经风一吹,扑通一声昏倒在地。
转眼年三十了,柳涵吃的多了,躺在床上不想起。红袖端着水走进来,见柳涵蜷在被窝里只露出鼻子眼睛,不禁好笑道:“姑娘还不起,都下晌了。”
柳涵皱了皱眉,嘟囔道;“懒得起。”
红袖道:“刚刚大公公又来了一趟,问姑娘起了没。奴婢说姑娘昨个睡晚了,这会正打算起呢。大公公交代奴婢,一定要领着姑娘去文德殿,给皇上皇后请安。”
柳涵闻言,心中十二个不情愿。本来她就不愿意见仁宗,想到自己曾经做的那些事,她有什么脸面见仁宗。想着,柳涵问道;“不去不行吗?”
红袖怔了怔,道:“当然不行,五更天起,咱们宫里大大小小的妃嫔才人的就都去请安了,今个大年,不能怠慢。”
柳涵暗道一声麻烦,起身坐了起来。红袖把棉衣拿到柳涵跟前,絮絮叨叨的说道;“过了今个儿,明儿还得去拜年呢,宫里的规矩可多了,大公公再三交代奴婢们,一定要把各种规矩都交给姑娘听,免得有心人知道,又落了个把柄。”
柳涵翻了个白眼,叹气道;“红袖,你真是越来越啰嗦了。”
红袖抿嘴一笑,没有说话。
一番收拾之后,柳涵带着两个丫头去了文德殿。大公公裹着厚厚的棉衣,老远的迎过来,道:“哎呦,姑娘,你可起了,宫里所有人都请过安了,你怎么晚了那么久!”
柳涵低了头,彬彬说了声:“大公公恕罪,柳涵失礼了。”
这可真是抬举了他,他受用一笑,道:“姑娘里面请吧。”
柳涵点点头,随大公公走进文德殿。
仁宗和皇后正坐在暖床上下棋,炉子里烧着熏香,淡淡的,萦绕着一股微甜的香气。大公公上前几步,轻声道;“皇上,柳姑娘来请安了。”
柳涵大步走过去,恭敬的跪下道;“民女给皇上,皇后娘娘请安。”
仁宗抬眼瞥了柳涵一眼,淡淡笑道;“再过会就该吃年夜饭了,你这个丫头还挺能睡的。”
柳涵脸色一红,头愈发的低了,又想起那晚静妃说的话,柳涵兀自紧张。
皇后倒是慈善,笑道;“哪个年轻人不爱玩儿,就是皇上,还不是一大早拉着臣妾下棋。”
仁宗哈哈一笑,对柳涵说;“你面子倒挺大,寡人还没说什么呢,皇后就开始埋怨寡人了。行了,别跪着了,地上那么凉,起来坐着吧。”
柳涵得了令,这才站起身来。大公公从别处搬了一把椅子,又加了个棉垫,这才让柳涵坐下。
下棋的空挡,仁宗仔细的打量了柳涵一下,见她身着浅色的棉衣,清冷中添了几分单薄,才几天没见,下颌好像又尖了一些,眼睛直直的瞅着地面,心不在焉的样子,于是道:“这喜庆的年日,别人都吃胖了,你怎么反倒瘦了?”
柳涵听见仁宗问话,才恍然回过神,淡声答道:“大鱼大肉的,吃的胃不是很舒服,这两天让丫鬟捡清淡的给我吃,也没觉得瘦了。”
皇后呵呵一笑,道;“跟本宫倒有些像,越是逢年过节的,越是觉得鱼肉腻味。”
柳涵小心翼翼的,也跟着皇后干笑,脸上的肌肉都有些僵了。
仁宗又道;“今天那么喜庆的日子,瞧瞧你,穿的这么素,怎么能吉利啊?回头让人给你送两件鲜艳的衣服去。”
皇后闻听连忙道;“巧了,本宫房里还有两件刚做的棉衣,都是鲜艳的颜色,本宫嫌颜色太嫩,姑娘要是不嫌弃,就派人取了穿吧。”
柳涵笑着答道;“多谢皇后娘娘。”
皇后道;“多大的事情啊,还值得谢!”
话说到这儿,柳涵情不自禁的抬起头打量皇后,正巧碰见仁宗深邃的目光。柳涵一惊,想挪开目光,却觉得太突兀了有些不敬,就这么呆呆的看着仁宗,发觉他的眼神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内心最深处。
柳涵额头有些见汗了,连忙起身道;“民女就不打扰皇上和皇后娘娘下棋了,民女告退。”
皇后愣了愣,道;“那么着急啊,再坐一会吧。”
仁宗不明白柳涵因何闪躲,只当她是不想看见自己。挫败之中带着几分气愤,说道;“那就退下吧。”
柳涵大松了一口气,忙答礼出去了。
申时左右,皇城外传来噼噼啪啪的炮竹声。转眼间一岁又过,柳涵站在院子里,往宫门方向眺望,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女警,阴差阳错来到这暗流涌动的北宋,处处被动,处处危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自己爱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想着,柳涵觉得眼角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