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警花》第111章


“噢!”
马汉跑出去没多会儿工夫,沥沥拉拉进来四五个丫头。柳涵起身,如同一个挥斥方遒的女将军,指挥道:“你们分头行动,多打几盆清水来,再拿一些干净的棉布,一定要是干净的。还有。。。。还有什么?”
柳涵实在是想不出还需要什么,她自己本身没有经验,这些也都是凭感觉想出来的。柳涵想了会儿,对丫头们挥挥手:“就这些,先去准备吧。”
丫头们听从吩咐,纷纷跑了出去。柳涵焦心着急,转回安平床前,掏出手绢为她拭汗。安平纤细的手指握紧被单,气息微弱的叫道;“姐。。。。我疼。。。。。”
柳涵听了这声音,鼻子登时就算了,连忙抓住她的手,颤声道:“再忍一会儿,就一会儿。”
安平细着声音问:“马大哥呢。。。。”
柳涵淡笑着道:“去找稳婆去了,你等一会儿,他就回来了。”
安平点点头,过一会儿疼痛又加剧了,啜泣了两声,捏着柳涵的手也愈发收紧了。柳涵正焦急着,听见门响了,回头看时,却是那几个丫头端了水,干布之类的东西正往房间里进。柳涵叹了口气,焦急马汉怎么还没把稳婆请回来。
又等了不知多长时间,马汉终于把人带了回来。此时全府的人都惊动了,包拯期待着这个小生命的降临,也匆匆赶了来,只是跟众人一起等在门外。
安平已经憋到了最极限,稳婆刚到,就把所有多余的人都赶了出去,只留下柳涵和一个丫头打下手。
稳婆为安平褪下裤子,用冷静的声音引导道:“呼吸,呼吸,呼吸,使劲!”
柳涵跪在床边,使劲的抓着安平的手,恨不能传给她力量。
马汉守在房间外,听见安平痛苦的叫声和稳婆的指挥声,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门前转来转去。
包拯沉稳的笑着,对马汉说:“放心吧,有稳婆,还有小涵在一边陪着,不会有事的。”
房间里,稳婆还握紧拳头给安平打气:“加把劲,快出来了!快,使劲!”
安平痛苦的叫着,攥紧柳涵手哭喊道:“姐。。。。姐!。。。。”
柳涵连声答应:“我在,我在。”
稳婆将安平的双腿扳开了一点,道:“快点,使劲啊!加把劲,孩子就快出来了!”
柳涵的眼泪唰唰的流下来,她颤着声音道;“安平,坚强点,我知道你肯定行的,坚强点!”
安平突然抬起头,瞪着眼睛喊了一声:“姐姐!!。。。。。!”
柳涵看见她眼泪从眼角坠落,只喊了这一声,安平突然厥了过去。柳涵大惊,扑上前去喊道:“安平!”
稳婆皱眉叫道:“哎呀,不好了,她晕过去了!”
门外的马汉听见里面这动静,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再也顾不得许多,推门闯了进去。包拯皱着眉,正犹豫要不要进去,却见管家慌慌张张的跑过来,惶恐的说:“老爷,宫里来人了。”
包拯愣了一愣,问道;“来干什么?”
管家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颤颤巍巍的答道;“说是请姑娘进宫一趟。”
包拯心中徒然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忙问道;“有没有说叫她去干什么?”
管家摇摇头:“我。。。。哪敢问啊!”
王朝惊道:“叫小涵去么?”
包拯没有回答,这姑娘说的自然是柳涵,只是包拯十分不解,这个时候要柳涵进宫做什么?难道出了什么事了?
第77章
再入皇宫,柳涵产生了一种时光从未流转的错觉。可是越来越浓重的危险气息却提醒着她,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
柳涵一言不发的跟在老太监身后,迈着沉稳而快速的步伐,一步步走向黑夜中的御书房。
老太监走在前面,正觉着这样走实在太闷,这才惊觉柳涵似乎安静了不少,偷偷回眼看了看,见她面无表情,低垂着眼睑,看不出什么波澜,只感觉她更远,更生疏了。
两人一路无语。老太监将柳涵一路引到御书房前,让柳涵先在外面候着,自己先进去通传。柳涵心里担忧着安平,安安静静的立身于殿外。只片刻功夫,老太监走出来,告诉柳涵可以进去了。
柳涵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冲老太监颔首:“有劳了。”
老太监微笑了一笑:“赶紧进去吧,别让皇上等久了。”
柳涵点点头,微低着头,走进了御书房。仁宗端正的坐在龙椅上,明黄色的龙袍,藏青色的飞龙,处处透着天子的威严。
柳涵眼角瞥见齐冯也立于一旁,暗加了几分小心,毕恭毕敬的跪下请安:“民女叩见皇上。”
仁宗眼神深邃,看了她一眼,淡声道:“平身吧。”
柳涵道:“谢皇上。”
柳涵听言站了起来,还是低着头,不去看仁宗一眼。
仁宗轻声问:“小涵,寡人问你,你要实话实说。”
柳涵心想,这要看你问的是什么事了。在她的印象中,自己实在做了太多在这些古人眼里应该杀头诛九族的大错事,若真的实话实说够她死去活来几百回了。想着,柳涵的心狠狠跳了几下,沉声道:“是。”
仁宗见她这副模样,愣了一会功夫,问道;“寡人问你,展昭去哪了?”
柳涵大吃一惊,她没想到仁宗竟然会问这个问题。刚才发问之前,仁宗已经暗示警告过她,要实话实说,显然是知道了些什么。可是究竟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这些都是未知,若全盘托出不是自己找罪受,可眼下的情况,又实在由不得她耍花招。
一旁的齐冯哼笑了一声,阴森森道:“你不必再耍心机了,皇上既然问你,便是全都知道了。你还是乖乖说出来的好,免得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柳涵对齐冯的话充耳不闻,只是抬起眼睛看着仁宗。仁宗见她望向自己,目光既不想求救,更不像愤恨,只是如水面一般平静,泰然自若。
仁宗道:“展昭去了西夏,护送西夏公主李多兰回去,对不对?”
柳涵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亲耳听见仁宗说出来,还是十分震惊。这消息显然是齐冯告诉他的,那现在展昭身在何处?难道落入齐冯手中?还是已经遇害了?柳涵越想越心惊,问道:“他人呢?”
仁宗对齐冯说;“把展昭带上来。”
齐冯点点头,转身走了出去。柳涵回头见齐冯走了出去,连忙问道:“皇上真的相信内相大人?”
仁宗淡淡一笑:“你不必知道这些。”
柳涵没想到仁宗会这样回答,怔了怔,没有再多言。可是脑中却飞速的转着,如果皇上真的相信齐冯,她现在十有八九已经进了大牢了,所以皇上不完全相信齐冯,当然,也有七分怀疑她。这样想着,柳涵的一颗心稍稍平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齐冯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满面青渣,长发散乱的展昭,再后面是意气风发的章庸。
柳涵回头见这般狼狈的展昭,虽然心疼,却也大感放心。柳涵跪下去道;“请皇上降罪,这一切都是民女的主意。狄大人被奸人冤枉,锒铛入狱。其中虽有隐情,但李多兰西夏人的身份确是事实。柳涵不敢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抓到李多兰,万般无奈,才让展昭跋山涉水,送李多兰回西夏。”
齐冯闻言,怒声喝道:“妖女!还敢危言耸听,混淆是非。如果你们心中无鬼,何必冒这么大的险送李多兰回去。一个区区的李多兰,也值得你们这么多人为她奔走送命?”
柳涵猛然抬起头对上齐冯的视线,冷笑道:“我不知道人命在内相大人眼里值多少钱。别说李多兰跟我们相处了几年,就是毫无瓜葛的陌生人,既然她已经改邪归正,就没必要再要了她的性命。”
齐冯哈哈笑了起来,道:“难道在你的眼里,咱们的皇上是个暴君么,无辜的人还要砍了她的头!”
柳涵哼笑道:“你不必纳这种话压我,皇上自然是千古明君,怕的是有些躲在黑暗处的人,会想尽了法子,要了我们所有人的命,包括我干爹。”
齐冯怒从心头起,直眉怒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柳涵淡然一笑,轻声道:“大人不必动怒,民女这话没有针对您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齐冯见柳涵化为笑脸,满腔的怒火无法发泄,气得脸色铁青,狠狠哼了一声。
仁宗冷眼看着两人争论,待他们不再争吵,才悠然问道:“那天在包爱卿府中,你为何说展昭去了绵州?”
柳涵道:“事到如今,民女不敢再欺瞒皇上。那天展昭在垂拱殿亲眼目睹狄大人被冤叛国,虽然明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却也爱莫能助。后来听说内相大人截获了李多兰所养的信鸽,展昭惊诧之下,匆匆奔出宫去,想带李多兰离开,以免造成更多误会。可刚出了狄大人府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