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牧色》第55章


看着笼子里毛茸茸的小鹅,心情又一下子好了起来,你们放心了,姐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们的。
一来到这里,就跟牛羊鸡鸭鹅什么的纠缠上了。
冥冥注定,她要靠这些来生存呢!
憧憬了一气,欣然回了屋,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不急。
这时,门响了一下,一个身穿蓝卦黑裤的身影走进来,是隔壁邻居那个麦花。
一进门,便直奔正在灶间忙碌的罗氏,上前神秘地打着招呼,笑笑:“嫂子做饭呢!”
罗氏应了一声,见她不住地打量着屋里,心里有些不悦,问道:“有事吗?”
“没啥事,就是过来看看你们,往后,咱们都是邻居了,我高兴!”麦花眉开眼笑地说道,“这房子空了十几年,我们家孤零零地在这里住了十几年,甭提多寂寞了,这些好了,哈哈。”
罗氏也跟着笑笑,知道她说的是实情,毕竟他们两家的房子都是在村边上了。
哪像原来那个大宅子……
想着想着,心里又一阵不舒服。
两人闲聊了几句。
“嫂子,有件事情,我可得提醒你一句。”麦花试探地看着她,眸子里闪出一阵自以为很是精明的笑意。
“你说。”罗氏嘴角微翘,她知道这人跟吴氏关系不错。
“咱村前面那片山坡,听说郑家要买下呢!”麦花小声道。
“郑家买那些山坡干什么?”罗氏随口问道,那些山坡她自然知道,没几棵树,全是些杂草,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有早些年遗留下来的一片墓地。
早在二十几年前,卢家村的坟地就搬到后山那观音庙旁的山坡上去了,说是先人在得到观音菩萨的照拂,后人们也跟着享福。
渐渐地,牧场旁边的那片山坡,就没人过去下葬了。
“当然是扩建牧场了。”麦花笑笑,眼角的皱纹也起了层层波澜,悄声道,“现在村里人都打算好了,等郑家一买下那片山坡,就去牧场跟他们家要银子呢!”
“要什么银子?”罗氏一头雾水。
“你想,谁能看着自己祖坟被牛羊踩来踩去的?”麦花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道,“他们若是在那山坡上建牧场,得先把那片坟给迁走吧?迁坟就得给钱,这是规矩。”
没人知道那山坡上一共有多少坟。
可劲要吧!
不要白不要。
卢晓娴坐在里屋,静静地听着外面的谈话,心里一沉,看来,卢家村的人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呢!
只是,这些事情,郑仕奇知道吗?
现在他家里现在已经够乱了,若是因为那些坟地,村里人再去闹上一场,那岂不是更让人抓狂?
那,她要不要去跟他说一声呢?
ps:
上架求首订,求粉红,各种求,么么!
☆、第六十七章 缘分(二更求首订)
罗氏是个谨慎的性子,压根没想再让女儿去牧场。
找了个空闲,自顾自地拿了银票,直奔牧场,见了胖头,二话不说,扔下银票就走。
胖头拿着银票追出来,连说他做不了主。
罗氏也不跟他啰嗦,只是说羊和鹅收下就好,若是再提银票,那羊和鹅也不要了。
胖头只好作罢。
心里却对罗氏暗暗钦佩,落魄之家,有这样的胸襟,实属难得。
还了银票,罗氏一身轻松地回了村。
走到半路,却被卢晓彤喊了去,说孟老太太有事找她。
孟老太太正在迎着窗户缝补衣裳,见罗氏进来,抬头看了看这个媳妇,面无表情地说道:“老三那里来消息了,说郑老爷子压根没放话,人家根本就没把此事放在心上,所以,这事,娘也没法子了,总不能逼着人家娶吧?”
就知道会是这个样子。
郑家岂是能轻易嫁进去的?
“我知道了娘。”罗氏垂眸道,“晓娴的事情,先过了这阵子再说吧!急不得。”心里却是一阵轻松。
这门不当户不对的。
原本就不该有什么牵连。
“嗯,你们心里有数就行,王家因为此事还特意到村里人来打听过,所幸没有说什么,要不然,事情可就闹大了。”孟老太太手指翻飞地缝着手里的衣裳,不时地拿针在头上划了划。
“只要不牵扯到晓彤和晓红就好。”罗氏心里一阵黯淡。
这时,吴氏端着个针线箩筐走进来,在炕边坐下来,见罗氏一脸愁容,笑笑,开了口:“他婶娘,你不用愁,咱家晓娴要个头有个头,要相貌有相貌。还愁找不到好婆家,依我看,上次来那个槐乡的年轻人很不错,跟晓娴也能谈得来。还不如做门亲,招个上门女婿也行啊!”
“我有儿子,招什么上门女婿?”罗氏嘴角动了动,难道就因为这点事情,女儿就嫁不出去了吗?
在当地,上门女婿可不是惹人爱的话。
顿了顿,又道:“对了大嫂,三多什么时候娶媳妇?这年前也没多长时间了呢!”
还有脸说人家。
“快了快了,年底就娶了。”吴氏皱眉道。。
虽然吴家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三多铁了心要娶那个女人。实在是没办法呢!
若是再闹出点别的事情来,那他们在这个村,也抬不起头来了。
“只要成了就好,日后谁还记得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不成。才落人话柄呢!”孟老太太不冷不热地瞥了罗氏一眼。
你家晓娴就够令人头痛的了,就不要拐着弯说人家了。
罗氏会意,只是笑,如坐针毡地坐了一会儿,才告辞回家,走到门口,回头望了望住了十几年的大院子。心里顿时百味纷杂。
刚走门口,却看见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妇人满脸笑容地走进来,竟然是隔壁村的刘媒婆,她一进门,便高声笑道:“老太太,你家大喜啊!”
罗氏不由地放慢了脚步。
“是刘婆婆啊!快请。”吴氏眉开眼笑地把她迎进屋。又喊住罗氏,“他二婶,不用忙着走,回来坐一坐吧!”不用说,肯定是来给晓红提亲的。
分了家就是好,
这喜事一桩接着一桩。
罗氏只得回来,重新坐下。
“老太太。”刘媒婆盘腿上了炕,笑道,“老身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了,便是喜事,先恭喜了,范家村的范老爷家那可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家里的银子那叫一个数不清,你们家有福了。”
吴氏闻言,眼前顿时一亮。
“老嫂子。”孟老太太表情淡淡地开了口,抚摸着自己的手指,轻笑道,“我们家如今是没落了,可是我们家的闺女也是有骨气的,当妾当姨娘什么的,我们可是不应的。”
见吴氏神采飞扬的样子,暗骂眼皮子浅。
也不想想,世上哪有那么多好事论你头上。
那个范老爷怕是跟她年纪相仿吧!蠢货。
“哎呀,你看我这个嘴。”刘媒婆笑着打了一下自己的嘴,说道,“自然不是给范老爷说媒的,而是给范家的四公子,范公子今年才十九岁,从未婚配过呢!”
罗氏心头一紧,难道是上次给晓娴说亲的哪家?
疑惑地看了看那媒婆,问道:“可是中了秀才的那个范公子?”
“自然是的,范家村就范四公子中了秀才呢!”刘媒婆拍着腿问道,“怎么?这位娘子听说过?”
“嗯,我娘家是凤凰屯的,上次回娘家的时候,听说过。”罗氏不动声色地看着她。
果然是那个范家。虽然听说那个范公子曾经是个有病之身,但是妹妹信誓旦旦地说他好了,再说,她又没有见过人,所以,此时自然不好说什么。
刘媒婆见她再没说什么,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见孟老太太眼里有了笑意,便拍了拍脑袋,又道:“瞧我这脑子,这范公子啊!自幼爱读书,不常出来走动,所以不像其他人那么爱说笑,有些书卷气。”
罗氏垂眸不语,她自然不会说他身体不好吧!
“这个倒无妨。”孟老太太闻言,不以为然地笑道,“读书人都那样,我家梓臣也是爱读书,也是不常出来走动。”顿了顿,又道,“只是范老爷怎么会打听到我们家的?”
“嗨,这说起来也是缘分,前几日范老爷在镇上的悦来饭庄宴请客人,正好见了你家姑娘一面,见她一个人竟然吃了一只鸡,暗道这女子好食量,定是个身体好的,所以,才到听到你们家的。”
吴氏差点晕倒。
晓红向来挑食,唯独喜欢吃鸡,可是没想到,她竟然自己跑到镇上去吃鸡,丢死人了……
孟老太太闻言。脸一下子阴了下来,适才的好心情顿时云消雾散了,都是白眼狼,她忍住怒气瞪了吴氏一眼。敢情不是去了一次两次了吧?
吴氏心虚,忙低下头。
罗氏不由嘴角微翘,上个月,她就听晓娴说过,说她在镇上碰见吴氏带着两个女儿在饭庄吃饭,当时自己还叮嘱晓娴,让她不要声张,免得伤了和气。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