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第141章


啸桐哪里肯回头。
第二日的时候,啸桐带了小厮来赵主簿家里做客。赵主簿亲自出门迎接。
赵主簿笑道:“以为衣大人不肯赏脸,没想到竟然来了,真是蓬荜生辉啊。”
啸桐道:“主簿太谦虚了。”
赵主簿将啸桐迎到屋里,啸桐见来做客的只有他一人,看来是单请的自己。便知道肯定是有事要求他,于是面有得意之色。
赵主簿吩咐了好酒好菜,先和啸桐绕圈子并不进入正题:“我请了一帮唱小曲儿的姑娘,让她们来助助兴,可好?”
啸桐忙道:“客随主便。”
便有三四个歌女拿了乐器上前来,向他们施了一礼,便开始吹拉弹唱。好酒好菜,好音乐,好歌喉,啸桐也放开了也跟着摇头晃脑起来。啸桐见其间有个吹笛子的长得最好,竟有些呆呆的。
赵主簿在旁边早就看了出来,小声的对啸桐道:“衣大人喜欢那丫头,我送大人如何?”
啸桐一听这话当时就乐开了花,忙道:“果真?”
赵主簿道:“当真。”
啸桐道:“主簿为何送我这样的一份大礼?”啸桐虽然有些醉意了,但脑子可清楚,所谓无功不受禄,这赵主簿的正事可一个字还没说了。
赵主簿便挥退了几个唱曲的姑娘,又让身旁的小厮将准备的另一份厚礼拿出来。赵主簿揭开托盘上的红绸,里面放着金灿灿的二十根金条。啸桐眼睛都看直了,忙道:“主簿有什么事吩咐一声就好,用不着这样。”
赵主簿笑道:“小小的一片心意,还请衣大人笑纳。”
啸桐忙道:“所谓无功不受禄,我怎么好收这些东西。”
赵主簿道:“衣大人是明白人。在下正有一事要求衣大人。”
啸桐忙道:“快请说,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帮上忙。”
赵主簿笑道:“我听说今年秋试的卷子已经送到翰林院了,今年又是你们吏部和翰林院一同评阅试卷,据消息称,衣大人也在阅卷名单之内。所以想求衣大人卖个人情,我有一个表侄,正好参加了考试。试卷的特点等会儿我再告诉衣大人,还麻烦大人特意照顾一下。事成之后还有酬谢。”
啸桐现在眼前只有金灿灿的黄金哪里还想得到其他的,便一口应承下来:“既然主簿求到我跟前来了,我尽量吧。”
赵主簿便知有戏,于是给啸桐说明了试卷的特点,啸桐暗暗记下了。还对赵主簿保证道:“主簿尽管放心,我都记下了。我还要谢谢主簿的厚礼。”
赵主簿笑道:“这些和孩子的前途比起来也不值什么,只求大人尽力尽心。”
啸桐笑道:“小事一件,只等录取吧。他以后想要个什么官呀?”
赵主簿见啸桐这样热情便道:“那是另一件事了,只要这件事办好,那件还求大人。让大人费心了。”
梧桐昨夜西风紧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来后到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来后到
衣啸桐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也很清楚官场上的这一套,收了赵主簿的东西当然要为他办事,又拿出一部分钱来打点各处。动作不敢大,几天下来后算是办妥了交代的事。赵主簿果然派人又给啸桐送来了二十根金条,和当日在赵家看上的那名唱小曲名叫香雪的歌女。
啸桐更加喜欢,当晚就将那歌女收了房,让她做小妾。程氏皆看在眼里,心中全是火,本想上前去大闹一场,但又想何必呢。那个歌女正是啸桐的新宠,得罪了她,啸桐更不待见她了。再说自己一直没有为衣家添个男丁,便也忍气吞声,每天带着浅香过日子倒两下相安。
啸桐得了好东西当然也愿意和大家分享。治了酒席请几个交好的朋友来家里聚聚,本也下了帖子去请世祯。可世祯向来厌恶这些便没有过来。以前是因为宛心的缘故他和衣家走得近些,现在他知道了宛心的心思也不好上别人家里去旋,说来说去还是怕两人见面有些尴尬。
因此只有赵主簿和罗晋来了。罗晋和世祯可不一样,自从那日在衣府匆匆见过宛心一面后,日夜都在琢磨着怎么将宛心弄到手。
因此啸桐在小花厅里设了席,杀鸡宰鹅烹羊,做了几十道菜来,三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不亦乐乎。又让歌女在席间吹曲唱歌,那场景就越发不堪起来。
程氏知道此事,但也只装作。两耳不闻。在吴夫人这里回了几件事,那歌声飘进了内院。吴夫人忙问她:“据说桐儿在家宴客,这又是唱歌又是吹曲的。老爷回来知道定是一顿说,你还是平日里劝劝桐儿吧,只怕他还听些。”
程氏冷笑道:“怕他离了我才更快活。”
“送来的那丫头我看了,又是一个。狐狸精,我生平最见不得这样的人。可啸桐自己做主纳为小妾,我想只要她安分些也没什么。若是能为衣家延续香火倒也没什么挑剔的,可像这样个闹法也不是办法。目前你在理家,说不得啸桐,你说说她总行吧。别忘了你可是正房。”吴夫人说道。
正房两个字让程氏背脊一挺,。扬起下巴说:“我想找个时间好好会会她。”
吴夫人道:“你也别去闹,有话好好说,快要年底了。说。来一家人闹得太大了也不像样,怕别人取笑。”
程氏答应着。她见吴夫人没有别的事要交代,便去。宛心房里。当下宛心正教浅香念唐诗。浅香正在抑扬顿挫的念着,见母亲来了。忙过来对程氏道:“娘,姑姑正教我念诗。”
程氏道:“好,你有没有好好学?”
浅香点着头说:“有,可还是有些地方不懂。”
程氏摸着她的头发说:“不懂的地方就问你姑姑。。衣家的姑娘可个个都知书识礼,我们浅香当然不能输。”
浅香重重的点点头。
程氏看见女儿。也欣慰,对她道:“好了,你先回去吧。我还要和你姑姑谈谈话。”
浅香笑道:“那女儿先回去了。”
程氏让两个丫头好生跟了去。
宛心让程氏坐。程氏便上炕坐了,见针线箩里还有没做完的针线,像是小孩的东西。程氏拿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件小衣服。可这么小是给谁穿的呢,难不成是做给宛冰孩子的。还没等程氏问,宛心却先说了:“王妃姐姐待我一直不薄,王妃如今又怀了孩子。我正说做针线上的东西送她,大嫂帮忙看看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程氏细细看了一番笑道:“看得出来妹妹很下了一番功夫,手真巧。要是我们浅香长大了也像妹妹这么出色我也就放心了。”
宛心叹道:“光是出色又有什么用呢。”
程氏知道宛心心里难过忙道:“太太上了年纪,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妹妹倒不要往心里去的好,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太太又将妹妹抚养到这么大,不是娘亲也胜是娘亲了。”
宛心咀嚼着这几个字:“不是娘亲胜是娘亲。论理我不该埋怨太太的,哪个做娘亲的没有打过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每次连带我的亲娘她也要带上呢。再怎么说我亲娘也是从小跟着太太,伺候了好些年,又没落下个好下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程氏道:“我也是听府里的老嬷嬷说的,说你母亲当年生得很好。跟着太太陪嫁过来,没多久老爷就看上了她。收在屋里,倍受恩宠,为此冷落了太太很长的一段时间。你母亲也命苦,添了你以后后来就病故了。”
宛心道:“我何尝不知道这话,但我娘也没做错什么呀。”
程氏笑道:“好了,上一辈的事就让它慢慢的结束吧。目前我比较担心的是妹妹。太太给我说过好几次要给你说门亲事。我虽然应承下来,可还没真正去办。一来家里事本来就多,二来我想你心里还惦记着那个人。着实的让我为难。这句话也不瞒你,在那次你挨打之后,我对妹夫说过,让他将你接出去,可我想短时间里是不可能完成这事了。再说太太肯定不会让你跟他走。她心里一直恨着妹夫呢。”
宛心便给程氏跪了下来,央求着她:“嫂子,好嫂子。如今在这个家里只有嫂子真正疼我了,还求嫂子能为宛心做主。”
程氏忙去扶她:“你快起来。我能做什么主,现在我那边的事都还没做到主,怎么好帮你。再说这事太太有言在先,我也不敢十分违背她的意思。太太的脾气你也是领教过的。不过妹妹放心,能为妹妹说话的我一定为妹妹说话。”
宛心感激的对程氏道:“宛心先谢谢嫂子了。”
“哎,先别说谢的话。你要相信嫂子,我是站在你这一边的。当年你和妹夫的情谊我也都知道,是太太糊涂做了这门亲事,不然怎么会闹到今天这个无法挽回的局面。如今太太又催着张罗你的事。我想,真要嫁的话也要替你找个好人家。到夫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