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妻》第143章


驻扎在京郊的五军营约莫十四万人,分三十六卫,一个卫有四个千户所,单是千户就有一百多人,真要挨个查,要查到几时?
而且,万一排查过程中得罪了那些两不相帮的千户,岂不是因小失大?
顺义伯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急匆匆地又赶回帅帐。
顺义伯回家这个空档,秦镇又去了皇宫附近溜达。不过没靠近,就隔着远远的,打量着密密麻麻的营帐。
到了夜晚,秦镇照例带着张三顺与李大壮,将各个将领的家给点了。
将领的府邸不比顺义伯府有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兵把守,加上秦镇已经有了经验,放起火来要容易得多。
一晚上,差不多能烧三、四家。
包围皇宫的众将领心里直犯嘀咕,已经烧了的忧心家中老少衣食没有着落,还没烧的惦记着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家,隔一会就派士兵回去察看一番,倒是大半心思用在了家里。
不知不觉,皇宫已经被围了八天。
米粮倒是还能供应上,菜蔬鱼肉早就吃光了。
其他人倒好说,吃白米饭也能支撑着,可宋青葙喂孩子,每顿都得喝点汤汤水水才能下奶。
先前那头奶羊,早在宋青葙有了奶水之后就被炖成羊汤进了她的肚子。
现在御厨没办法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艺再好的厨子没有原料也做不出高汤来。
五爷淡淡地说:“荷花池里不是养着锦鲤,每天捞几条出来,炖着吃了。”
御厨大惊,锦鲤可是十几两银子一尾。
五爷笑道:“再金贵也比不上人金贵,去捞鱼吧。”
宋青葙吃了几天锦鲤,没两天,又喝上了口感极鲜美的鸡汤。
长脸宫女笑道:“是御花园养的雉鸡,秦夫人放心,御花园还有锦鸡、凤尾鸭,马厩里还有几百匹马,足够吃一阵子。”
宋青葙心道:别人都是一天一碗白米饭,自己是一日三餐,而且顿顿有鱼有肉,五爷能做到这份上也不容易了,只是御花园的活物终是有限,米粮也是有数的,硬撑又能撑几天?
围城的将士大多是受了顺义伯的鼓动,如果他们知道五爷才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就算他们不撤退,起码保定府、河间府的驻军也应赶来救驾才是。
又想,秦镇也不知在干什么,希望他安好不要一时冲动做出傻事来。
宋青葙思量片刻,问长脸宫女,“宫里甚多能工巧匠,不知可有人会做孔明灯?”
长脸宫女笑道:“奴婢要禀过皇后娘娘才知道。”
宋青葙便道:“若是能做,请让人帮我做十只,要白棉纸面的。”
长脸宫女干脆地应了声。
是夜,风高夜黑。
皇宫上空突然升起了数百盏孔明灯,孔明灯上写着斗大的正楷字,“郑广谋反,其罪可诛”、“贵妃乱宫廷,狸猫换太子”、“兴王继位、天下兴旺”,每只孔明灯下系着白棉布条,上面写着郑广觊觎楚家江山、定为上天不容等字样,又加盖了玉玺大印。
除去这些,还有几十只孔明灯,字体或明媚或清丽,显然是出于女子手笔。
围城将士正惊叹于数百盏孔明灯同时放飞的壮观景象,城墙上突然飞下无数羽箭,箭头已去掉,上面捆着纸条,依然写着郑广寻术士炼丹害死皇上,贵妃淫~乱被处死、皇上遗诏传位于兴王等等。
围城将士议论纷纷,半是相信半是怀疑。
混乱中,不知谁喊了句,“郑广图谋皇位,拉老子垫背,老子才不干。”
又有人说:“难怪郑家被火烧了,原来上天都看不过眼,放天火烧了他家。”
顺义伯情急之下,杀死数人以儆效尤,却激起更多人的愤怒。
有几位五军营的千户凑在一起商量片刻,索性拉起大旗,当即带着手下士兵离去。
武康侯世子站在自家院子里望着天空发呆,武康侯府位于皇城西南,冬天刮西北风,孔明灯正好飘过。
在众多孔明灯中,武康侯世子一眼就看出袁氏的字迹,“一切安好”。
虽只寥寥四个字,武康侯世子却如同吃了定心丸。
吃了定心丸的当然不止武康侯世子一人。
被羁押的夫人们每人都写了十盏孔明灯,给家人报信。
此时的秦镇正穿行在鳞次栉比的屋舍间,自然也瞧见了空中随风飘过的孔明灯。
有一盏很是特别,上面没有只言片语,只画了副鬼脸钟馗图。
秦镇脸上不由浮起浅浅的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得目不忍睹,实在不会写战争朝堂等事,妹子们凑合着看吧,下章宋青葙就出来了
第117章
武康侯府位于皇城西南;冬天刮西北风;孔明灯正好飘过。
其中有一只不知为何里面的火熄了;孔明灯徐徐降落,底下系着的白布条被树枝挂住
第二天早晨;小厮提着破烂的孔明灯敲开了武康侯世子杨靖益的房门。
素绢上的事虽然惊世骇俗,杨靖益已略有所知,并未觉得惊诧。可目光落在白棉纸上;杨靖益蓦地睁大了双眸。
白棉纸上写着四个字;“安好勿念”;字迹妩媚细致;很显然出自女子之手。
杨靖益急切地吩咐小厮;“去打听一下,何处还有坠落的孔明灯;十两银子一只,全买回来。”
小厮目瞪口呆,心想:世子爷是不是忧心夫人都糊涂了,上好的孔明灯也用不了一两银子,竟然花十两银子买这破烂货?
杨靖益见小厮呆愣着,喝道:“还不快去。”
小厮赶紧应了声“是”,撒腿跑了出去。
秦镇昨晚又忙到半夜,白天则习惯性地骑着马四处踩点,经过文思院时,突然看到一位身穿灰色裋褐的壮年男子正提着盏孔明灯在路边跑。
孔明灯是白棉纸糊的,上面用黑墨画了副鬼脸钟馗图。
秦镇心里一动,纵马上前,一把扯过孔明灯细细打量两眼,问道:“这灯从哪里来的?我要了。”
男子急道:“有你这么不讲理的吗?十两银子凭什么白白送给你?”
秦镇冷声道:“把话说清楚。”
男子梗着脖子道:“武康侯府杨世子说了,谁捡到昨夜宫里放的孔明灯,只要送到府上就可以得到十两银子,先到先得。”
秦镇想了想,扔出一只银锭子,“给你十两银子,这灯归我了。”
男子捡起银锭子在衣襟处蹭了蹭,对着光看了眼,又龇牙咬了下,见是真银,遂乐呵呵地说:“行,归你。”
秦镇提着已有些残破的孔明灯,打马慢悠悠地回府,脸上浮出个温暖的笑意。
鬼脸钟馗……这个促狭丫头,什么时候了,还忘不了这个。
那年元宵节,秦镇陪着宋青葙去东安门外的灯市看花灯。
灯市极热闹,来往行人摩肩擦踵川流不息,宋青葙不免被人碰到,秦镇脸色甚是不虞,冷着脸将行人推搡开。
有女子因相公被秦镇推了一下差点摔倒,很是不忿,叉着腰骂秦镇丑若钟馗。
宋青葙便回道:“钟馗又怎样,总比你家相公是小鬼强,躲在你背后都不敢见人。”
女子气得转身骂她相公不争气。
两人继续前行,刚好见到灯市上有人卖假面,其中便有钟馗。
秦镇买了一只戴在脸上,问:“难道我就长成这模样?”
宋青葙歪头望着他笑,轻轻地说:“不管你长成什么模样,只要是你,我就喜欢。”
灯市上人声鼎沸,她的声音又小,可秦镇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情动之下,街道两旁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背景,他俯身吻了她。
宋青葙羞红着脸,再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于是两人各戴一只钟馗假面,逛完了整个灯市。
除去宋青葙,谁还会想到在孔明灯上画钟馗?
知道她还安好,秦镇舒一口气,可心底的思念却如潮水,一波未落一波又起,绵延不绝。
清平侯也拿到了一只孔明灯,对着素绢看了半天,吩咐侍卫,“拿我的印章,到天津卫所请求张指挥使出兵。”
秦镇不解地问:“父亲不是说,咱们秦家从不站队,两不相帮,为何要助五爷?”
清平侯肃然道:“不错,秦家人在朝政中从不站队,从不分党结派,秦家只忠于皇上。眼下,皇上既然传位于兴王,兴王就是国君……要记着,秦家的主子只能是皇上。”
秦镇沉默着点了点头。
傍晚时分,天津三个卫所近两万人打着“忠君护主、清除叛逆”的旗号,以锐不可挡的气势自永定门、正阳门进了城。
再一日,真定卫进城。
那几天的京都城,刀剑声不绝于耳,血腥气经久不散。
寻常百姓均关紧了门窗,躲在家中,连婴儿都不敢啼哭一声。
当尘埃落定,三月的春风已悄悄吹绿了金水河边的垂杨柳。
三月初三,顺义伯挥剑自刎于帅帐中。
三月初四,紧闭三十八天的宫门终于再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