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湖情》第32章


“妈的,去你的。”莫山虎一巴掌扇在了那个小卒脸上。
“大人,我们大王带我们几个到开封府,说是让我们开开眼界。这下好,我可开了眼了,一看就看到那个狗头铡了。大人,一直到昨天,我们才知道要刺杀的是你。”小卒带着哭腔,回答包拯的话。
“为何要谋刺本府。”
“这个得问那个狗头军师,还有那么一个不男不女来的。”
“他们姓谁名谁。”
“这,大王没有告诉我们。”
“莫山虎”
“是,不能再问了,再问要洩底了。”
“本府不但要问,你还要从实招来,不可拖延。”
“那能不能不说名字,就是她告诉我的,她说是你把她那个义兄给铡成两段,还说什么把她那个义父给撵出了朝廷的,他还说你不但可恨,而且你还可杀,我就是听她这个话,我才带这帮弟兄到开封府来找你的。”
“她的义父可是庞太师。”
“啊,我可没说这个,没说这个。”
“这把朱雀宝剑也是庞太师给你的。”
“这,这叫我怎么说才好呢,我又不能说谎。大人,你干脆这么吧,铡了我算了。”
“莫山虎,你本是一名山大王,素行不良、危害乡里,且鲁莽无知,故受人利用谋刺本府,其罪当诛。本府念你天良未泯、血性尚存,放尔等一条生路改过自新,不可再为非作歹,否则本府绝不宽容。”
“大人,这么说—你是不铡我了,兄弟们来谢大人哪。”
“来人呐,将莫山虎重责八十,一干人犯各打四十大板。”
“是”
“啊,还要打啊。”
淮阳知府查清那封书信是毒书生写的,含晴那里刺杀失败,庞太师投靠了襄阳王,季高和含晴也往襄阳王那里逃去。谁知,那襄阳王爷贪恋美色,竟然对含晴不怀好意。庞太师心里就想着等拿到襄阳王的罪证,那就可以回朝了。其实庞太师他只是贪权,并不想造反,所以他准备做卧底。含晴渐渐喜欢上了莫山虎,只不过想着还不是他们远走高飞的时候。
很快庞太师就得到了襄阳王的罪证,襄阳王假造的御玺,而后庞太师找了一个理由说是要回淮阳拿东西,实则庞太师拿着证据进了宫。
“老臣庞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庞太师,数年未见,你可安好。”
“臣启奏皇上,老臣有生之年得见龙颜,虽万死亦无憾,托皇上的洪福,一切尚好。”
“你深夜进宫必有要事,来…先起来说话。”
“老臣自知罪孽深重,请容老臣跪禀。”
“好吧”
“启奏皇上,老臣自退隐山林后,即在家深居简出、闭门思过。除朝夕为皇上祈福外,别无所求,不想数月前,那襄阳王派员至寒舍,坚邀老臣前往襄阳密谋造反一事。”赵祯脸色沉了下来,没想到庞太师来皇宫是为了状告襄阳王。
“说下去。”
“老臣深受皇恩,感恩图报尚且不及,怎敢背叛皇上、背叛朝廷。那襄阳王深知老夫在朝野任然颇具威望,力邀老臣加盟。继而胁迫老臣献出家产,供其招兵买马,老臣经过三思,觉得应以国之安危为重,为了探其阴谋、查其究竟,于是虚与委蛇。不过老臣虽身在虎穴,而心在朝廷,经九死一生,老臣竟然得知那襄阳王置三宫、养死士、招群臣、穿龙袍,俨然一国之君。只待时机成熟,即将胁迫皇上退位,由他来继承。”赵祯其实心里明白,庞太师是想以这个消息来回归朝廷,赵祯神色不动。
“太师所言,可有凭证。”
“启奏皇上,那襄阳王为收买老臣,竟然篡改国号、假颁圣旨,并许以事成之后,赐老臣以高官厚禄,不过老臣皆不为所动,这假圣旨上,就有那襄阳王伪刻之御玺,恭请皇上过目。”庞太师从袖中拿出襄阳王在假圣旨上盖的假御玺,递给赵祯过目。
“襄阳王,朕的皇叔以王者之尊竟图谋反。庞太师,这都是真的吗?”赵祯看后,龙颜大怒。
“启奏皇上,老臣所说句句实言,若有半句虚假,愿将项上白发人头高挂午门示众。”
“好,起来吧太师”“谢皇上”
“好,难得你忠心耿耿,防范于未然,你为本朝立了一件大功。”
“老臣不敢居功,而尽人臣之本分而已,我愿吾皇万岁国运昌隆。”
“好…传旨下去,宣包拯进宫。”
“遵旨”庞太师一听皇上叫包拯进宫,便立刻阻止。
“启奏皇上,此案万万不可交于包拯,他与老臣水火不容啊!”
“诶,太师—朕信得过包拯。”“是”
“启奏皇上,包大人到。”包拯正准备跪下叩见赵祯,赵祯免了包拯的跪拜,把那道假圣旨递给了包拯,让他看。
“朕的皇叔,朕封他为襄阳王、食厚禄、拥重权,朕哪一样不敬重他,他竟然谋反,要朕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向天下人交代。人心不足蛇吞象,朕要怎么对他,他才能心满意足。包卿,皇室li墙、贻笑朝廷,你对本案有何建议。”
“臣启万岁,臣以为假圣旨一案宜慎重处理。”
“慎重,朕就是太慎重了,才会有今日谋反之事,其实朕早有耳闻,朕之所以不敢相信,乃是因为皇叔是朕的亲叔叔,如今证据确凿,朕要下旨召他进京。”
“如他知道事态败露,拒绝来京?”
“那就起兵讨伐,朕绝不再养虎为患。”
“万岁,那会逼他提前造反,即使抓住襄阳王,也会令天下不安。”
“那依你之见……”
“万岁将此事交开封府处理,微臣不胜惶恐,望万岁信赖微臣、不动干戈,化暴戾于无形。”
“包卿,皇叔谋反、此乃家丑,处理不当、动摇国本,朕只有信赖你了。”
“微臣当尽心尽力处理此事,望万岁切勿悬念。”
“包卿,朕能有你这位忠心贤臣、足喜。”随后,赵祯听了包拯的劝,把此案交给了开封府。
开封府衙,公堂之上:“包大人,此案非比寻常,万岁将本案交付于你,你就该与老父私下协商,怎可于公堂之上公开审理。”
“本府办案、一向秉公,无私相授受,为何不能公开审理。”
“难道你不怕洩露出去、打草惊蛇,这万一误了大事,你可担待得起。”
“那无需你来操心,倒是本府问话,你要据实回答。”
“嗬,莫非你还把老夫看做人犯不成。”
“公堂之上你是原告,一介黎民、自称老夫,乃是对本府不敬。”
“你呀,你对老夫的确成见太深了。”
“还敢自称老夫,莫非你要激怒本府。”
“当初万岁将本案交付于你,老夫就心想大事不好,果然你假公济私、公报私仇。好,老夫不跟你多说,老夫去面圣。”
“站住,本府尚未问案,岂容你说走就走。”
“老…草民年事已高,可否备一座位。”
“备座”
“好,你问吧”
“你可曾向皇上密告,指那襄阳王意图谋反。”
“既然是密告,就必然是机密之事,怎么可以张扬嘛!哦,你以为你这个开封府大堂是铜墙铁壁,你的手下个个是守口如瓶,不会洩露出去。”
“本府倒不认为你的密告是何等机密,又怎知不是诬告。”
“什么,你说老夫是诬告,你可要听听老夫是如何向万岁爷禀告的。好,老夫就再说一遍,让你也听听,你所谓的诬告。老夫是如何倾家荡产、深入虎穴甘冒一死才得来的。”
“你年事已高、不可轻易动怒,何不坐下细谈。”包拯的几句问话,把庞太师给逼炸毛了。
“庞吉”
“我先问你,万岁爷有没有交给你一件证物,说老夫为本朝立下大功一件。”
“你指的可是这份假圣旨。”
“诶,你可要看仔细了,那份假圣旨上面有伪造的御玺,这足以证明老夫不是诬告。那襄阳王意图谋反、铁证如山。”
“你说圣旨是假的,御玺也是伪造的,但又如何让证明此物乃襄阳王所有。”
“这是他亲手交给我的,是我从他手上拿到的。”
“可有人证”
“襄阳王就是人证啊,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找他来,我可以与他当堂对质。”
“襄阳王未必肯来,他乃皇亲国戚、万岁亲叔,意图谋反、令人难以置信。分明是有人居心叵测、陷害于他。”
“什么,你说我欲陷害于他,我看分明是你包黑子要陷害于我。”
“本府看这件伪证、毫无价值、不足采信,不如当堂销毁,以免贻笑大方。”不足话完,当堂就毁掉了那份伪证,这下把庞太师气惨了。
“这是老夫拼着性命才得来的,你把老夫的心都撕碎了。我,我跟你拼了。”
“此人咆哮公堂、羞辱本府,压入大牢、定期再审。”
“我死不足惜,你是我大宋朝的罪人……”
第22章 襄阳王被铡
我看着快要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