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解兰舟》第8章


部将们高声应是,离开主城,向各城展开支援。
……
这一次内部叛乱使汪仲年脸上无光,她锁城估计被朝廷怀疑,但无疑央川叛乱的消息也会立刻被知道,洗刷自己的嫌疑。重要的是——中央何时会派来救兵。
她急切地等待着天降神兵,杀杀央川的威风。
……
比起汪仲年一心希望朝廷帮助自己,朝廷的意见竟然戏剧化地分为了三种。
如果汪仲年亲眼看见她们是怎么讨论的话,她一定会感叹这些年肝脑涂地,她得到了什么?!
朝廷以右相黎空淳的保守派和荣亲王的主战派为首,形成了三种意见:一,斩央川,助汪仲年。二,使衮路一分为二,两人共治。三,斩央川,废汪仲年,重设总节之位。
总算没有丧心病狂到想要撤换汪仲年,叫央川取而代之,大家都知道央川身上印证着“养虎为患”一句老话。
京师为了意见一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京城的空气都为之灼热起来的时候……远方传来了新的消息。
原来衮路三日遇雨,因地形崎岖行兵困难,汪仲年前后包抄的计划就此落空,而央川拥有了军队整形的时间,对后方土地拥有了坚实的占领。
等双方部将面对面对峙之时,西北八府近乎四四两分之势。
举国为此哗然。
☆、第九章 少年
在衮路事变升级之后,不少人开始重新考虑对待央川瓦温一行叛党的态度……
先开始所说的那种丧心病狂的想法有不少人认为“可以付诸行动”。
之所以这么急迫,是因为她们发现,邦季在后面蠢蠢欲动。
如果比之汪仲年,央川更对她们口味的话,禹国愿意息事宁人——然后或许事后讨还血债!
商量了很久,满足大多数人心意的举措迟迟没有出现,日渐向暑时只见汪仲年气急败坏却无计可施,央川日益稳固而邦季摩拳擦掌。
……
京都的立夏节,人们热情庆祝着佳节。
从骄阳似火到月上西楼,蒲扇与香酒,往来不绝,绿藤或是浓阴之下,依旧闲话,只是,这话题之一便不能改变的是衮路一事了。
这一日有一个水榭游园会,京都士、卿共同参与,是年轻男女互诉衷肠的好机会。
莫桑景受邀,祝长都来找她的时候,她说不想去,然而莫烛宇并不拒绝,祝长都露出了大喜的表情。
两人走了老远,莫桑景迟迟不能忘记祝长都最后的表情,她心头一惊,又改变主意了……
如果祝长都敢对弟弟做出轻薄之事,她绝对饶不了她。
夏衫极薄,穿起来舒适宜人,莫桑景在头上架了一顶轻帽,带了银两和一方朱红小印,慢慢地从小门踱出府去,绕着人家墙根儿往外去。
太阳时出时隐,威力不小,不过好在有风,不算十分闷热。
莫桑景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影,为绿树所挡,慢慢走近了才能看到他的全身,那是个面孔漂亮目光狡黠的少年。
莫桑景微微皱眉,这少年正打开一个荷包,数里面的铜钱。他穿一身朴素的灰布衣,但手上的荷包确是绣工精致的。
莫桑景起先不想过问,走过他身边,前进了三步,她停下来了,摸摸银两,确实少了一两纹银。银两不重要,那枚小印丢了可是紧要。
她径自向少年走去,伸手:“把偷走的东西还给我。”
那小贼眼里闪着狡黠的光,眼也笑弯了:“你看出来啦?”
他又道:“你这人真搞笑,既然知道我是扒手,又何必打我身前走过呢,不是知道铁定会被偷的吗?”
“废话少说,”莫桑景不悦:“我爱向哪儿走便向哪儿走,偷东西是你不该,还做狡辩。”
那少年吐吐舌头:“你不记得我是谁啦?”
他大眼睛看着莫桑景,让莫桑景由薄怒转向疑惑,她始终没想起在哪儿见过这个人,道:“我不记得见过你。”
少年抿嘴笑:“自然不记得,我见到你时你正喝醉了酒,在一棵树下打醉拳呢……”
什么“打醉拳”,莫桑景气他胡说八道,不过他这么一说,她自然想起某一次喝了“十二时陈酒”后,有人不经意间靠近了自己,她追去看是谁的时候那人又消失了踪影。
那人便是他?!
莫桑景面不改色道:“萍水相逢,不值得一提,你把我的东西还给我,我就不带你去见官。”
那个荷包也是他偷的,上次偷偷摸摸的也可能是想对自己下手。
少年闻言大笑:“你可抓不住我,我轻功很厉害。”
他说着已经飞了起来,莫桑景早有准备,拎着他的后颈把他拽了下来,她把少年按到树干上:“不要挑战我的耐性。”
少年似乎委屈一般双睫带泪:“我痛……”
他一说,莫桑景下意识地松开了手,微微红了脸,她一向不和男子走得太近,有点不知道怎么对付他们。但定了定神,她低声道:“要怎样你才肯还我的东西?”
少年闻言一怔:“这银两对你那么重要吗?你不是还有很多?”
莫桑景咬牙切齿:“是那枚小印……”
“哦、哦,”少年把小印拿出来一看,四个篆字也不大认得,但挺好看倒是真的:“你想拿回这个?什么都答应我?”
莫桑景点头:“力所能及。”
那少年歪头想了一会儿:“啊,我今天没想起来要什么,毕竟有了银两好多东西都买得来……我先把小印还给你,等下次找你,没准能想到向你要求什么。”
说着,他把小印放到莫桑景手上,跳上屋檐,又转头道:“谢大哥说的不错,你是个有趣的人,我下回还找你玩。”
说罢,人影消失了。
莫桑景在原地想,谁是“谢大哥”,但她立刻抛于脑后了。
并且,她虽然是正人君子,但也不会对小贼客气,她应承少年的话,一半是欺骗的性质,小印已经回来了,她的目标也便达成。
真有下回再见,也得听过他的要求是什么,才决定要不要满足他。
小印是大姐亲手给莫桑景做的,所以她宝贝非常。
莫桑景去参加了游园会,是和往常一样的程式和无聊,关键在于她看住了不安分的祝长都,然后“安全”地带着弟弟回了莫家。
这一日就这么过去了。
☆、第十章 帝宴
庆利十九年四月十四日,帝召浏阳侯及其亲眷入宫参宴。
并未传呼其他大臣,更令人们感到这是一次特殊的私宴。
当日晨时,莫氏男子布妆于厅,匆匆而寂静。
温加峦不爱脂粉,尊为王子,也不惧人言。做伽卢男子筒袖装,稍束长发,即坐于椅上,托腮目视莫承梧母子戴冠着袍。
莫家三女二子,只有莫桑景是温加峦亲生,生她前他已入府五年,一直无孕,为此曾经不少流言,但随着时光这些都已平静。谁都知道莫侯爷和正夫伉俪情深。
莫桑景大姐莫晴皖,在西南之地高山之间,做一将士为国抵御蛮羌。
莫桑景二姐莫晴云,云游四方,不在府中。
二子最小的七岁,不用参宴,大的即是莫烛宇,待嫁年纪。
莫母外披绣蓝龙云纹黑紫色袍服,以显家族尊荣与对宴会的重视,莫桑景着装颜色与母亲相近,所穿为四季团花纹蓝龙暗纹深紫袍服,与母亲立在厅中,宛如一人。
束冠挂佩毕,几人乘轿向皇宫兴去,宽阔的浏阳大道,为人马遮去一半。
入朱红色广安门,走过长长的青石垒砌的宫道,两旁是琉璃瓦顶的宫墙,皇上允许莫家人乘轿直入大内。
于庆成门下轿,禁宫官人林立相迎,几人过石雕之路,越一大殿,终至宴事殿的门前。
门匾上“彤云日彻”四个鎏金大字,几人捞衣上阶,未至殿内,是庆利帝的笑声先由内传出。
她虽没有下殿相迎,但是在那张龙椅上却是始终坐不住的样子,探身,又满脸的喜悦神色……莫桑景从走进殿门到落座,看着皇帝始终不变的笑颜,轻轻叹了一口气。
“承梧,今天你们全家到来,朕很高兴。”庆利帝站起来道:“朕在这儿摆了晚宴,有许多别地进贡来的珍馐想要同你们齐探风味,到时让侍官为你们讲讲这些远地食材的背后故事,或者你们能更感兴趣。”
莫承梧原本跪坐在食案前,闻言转身向着皇帝的方向,低头回道:“陛下用心,臣与家人倍感荣幸。宴食丰美,有劳厨人们了。”
庆利帝笑着挥手示意开宴,宫人们从殿前小门出出进进,鱼贯而行,为几人的食案布菜。
先是汤羹,继为菜蔬,末了是糕点。
所有的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