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背后》第24章


“算了,算了,我们也不管你们是为什么分的了,我们都是为你好啊,知道吗?”我听到陆媛与秦振生分手很欣慰。
“那你晚上请我吃冷饮。”
“为什么?”我惊讶道。
“我男朋友都分手了,你不得请我吃点儿好的安慰安慰我受伤的心啊?”陆媛说话全是她的道理。
“我请吧!算是对大家努力一学期的鼓励。”张超被陆媛的歪理弄得哭笑不得。
“那就这么定了,今天吃张超的,改天再吃杨仟的,还有薛子洪,你也跑不了的。”陆媛笑的很灿烂,完全看不出她刚刚和男朋友分手。
薛子洪做出无所谓的手势,陆媛回头看看我,我笑着点点头,陆媛乐的一把把王嘉悦搂进怀里大笑,她的笑容很快感染了我们,紧接着我们全都大笑起来,这笑声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以前没有分开时一样,只有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彼此才不会有任何秘密,这是一种多少钱都换不来的情谊。
☆、十六
陆媛交男朋友的事件就算是过去了,我们在高中第一学期的成绩随后就出来,除了薛子洪的发挥不算理想外,我和王嘉悦、张超的发挥还都算正常,成绩出来后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要准备过1997年的春节了。
春节自然是要和家人在一起过了,年虽然越来越近,但是年味却越来越淡了,就是每年除夕晚上的固定节目春节联欢晚会,也越来越觉得没意思了。整个199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除了董文华的那首不算新的《春天的故事》外,几乎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节目,就连每年的压轴节目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也毫无新意了。而过完除夕之后就是到长辈家去拜年,我如今已经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了,长辈们把以前每年都给的压岁钱都省了,只是不停的问学习成绩如何,反复的唠叨让我更确切的感觉过年果然没什么意思了,在这个时候我开始盼着早点开学了。
1997年过年比较晚,等过完大年初五大概只剩半个月就开学了,就在我们慢慢悠悠的准备着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一个消息让我们震惊不已,同时也开启了注定不平凡的1997年序幕。
在1997年2月20日的这一天早上,我们得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前一天,也就是1997年2月19日病逝,周一我们还特地在没有开学的时候就赶去了学校举行了升旗仪式,之后又看着国旗缓缓降下一半儿,一直到开学前电视机里面播放的都是关于□□事迹的专题节目,就在全国一片哀悼声中,我们高一下学期终于开学了。
开学没有几天,陆媛就郑重的通知我们,她又交了新的男朋友了,让我们再次震惊了一次。几天之后,在陆媛的安排下我们见到了这个叫做宋凯的男生,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男生长的高高瘦瘦的,而且脸色不是一般的白,见我们时还穿着一身淡黄色的风衣,让我第一时间联想起前一阵子放假时看过的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里面的胖头陀,最重要的是他说话时总是摇头晃脑,对我们也不是很有礼貌,眼中透露着不屑,有一种很自傲的感觉,我们所有人对他的印象都不好。
我不止一次私下问陆媛:“你在哪找的那个白无常啊?”
“去死,人家有名字的,宋凯是我上一届的,他的父母都在政府上班。”陆媛对我随便给她的男朋友起外号表示了不满,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这次我没有对对方一无所知了吧。
“你看看那家伙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是不是平时连你都打不过啊?”
“看来你是不太喜欢宋凯?”
“确实不怎么喜欢!”
“怎么我那个男朋友你都看不上眼呢?”陆媛皱起了眉头。
“不是我看不上,是大家都不喜欢,他明显看不起我们。”
“他没有看不起我就行了,算了,以后我的事情不问你们了,怎么都这样。”陆媛突然很激动。
“我们怎么了?大家还不是为你好吗”
“好了!我们学校有那个不交个男女朋友的啊?你们不要管了。”陆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看着她固执的样子我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那天和陆媛不欢而散,没过几天我们就得知她和那个“白无常”也分手了,就在我们还没有回味过来的时候,陆媛又新交了个男朋友,没过半月再次分手,当她的第四任男朋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这些多年的好友彻底麻木了,知道劝也劝不动,就由着她了。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偶尔看到陆媛就会看到她不断变化的头型、衣服,以及频繁变化的男友,此时她交男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他们学校了,高中生和社会上闲杂人员也有。 
由于我们学习和练球都很繁忙,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理会陆媛的私生活了,由于多次被陆媛顶撞,我和张超总是闭口不谈她的事情,薛子洪和王嘉悦看不过去的话还会经常劝劝她,但也不会有效果。
刨除陆媛的烦心事,我和薛子洪、张超在学校篮球队里也过的很不愉快,我们篮球队的高年级队员并不给我们这些高一学生们任何机会。那个时候我们市的所有高中和中职院校联合举行篮球联赛,大概每年五月份在王嘉悦他们学校进行比赛,比赛队伍有10支,打积分赛,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如果平分算小分得出胜者。
其实我认为这种比赛很好,也让我们平时的训练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我们学校的高二学生牢牢把握着上场比赛的机会,就算我们打的比他们好也无济于事,为此,满腹牢骚的我们找过教练宋刚。
宋刚听过我们的牢骚后先是笑了笑,随后语重心长对我们说:“不要把比赛看的太重,等到了明年你们上高二的时候就会了解他们的心情了。比赛是一种释放心情的方式,你们几个有很好的素质,甚至好过现在的先发球员,尤其是你们的配合,等到了明年就是你们发挥的时候,他们就没有机会了,而到时候你们也不会愿意把机会留给你们下届的,就算他们比你们还要优秀,努力吧!”
宋刚的话我们并不是很能理解,但是经过讨论我们几个最后还是决定留在了篮球队。在那一年的五月里,我们坐在替补席上看完了当年的联赛,我们学校得了第四名,而王嘉悦他们学校得了第一名。
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娱乐不断地交替下,我们高一的下学期也接近了尾声,因为要迎接“七一”香港回归,我们这学期的期末考试要提前举行,并还要配合市里的庆祝活动准备文艺汇演。
就在期末考试前,我们还要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高二的文理分班,其实我早就决定选择理科,多次问薛子洪他总是犹豫不决,却在最后时刻选择了文科。
“杨仟!我还是决定选择上文科班。”做出最终决定的薛子洪特意来告诉我。
“也好,你的记忆力一向很好,历史和政治不成问题,可能选择文科是你最正确的选择。”看着一脸失落的薛子洪,我只能用这样的言语安慰他。
“嗯!那我们高二时可能连在一个楼都不可能了。”薛子洪说话有些伤感。
“没关系!还记得乔哥说过的话吗?我们只要友情在,就永远都不会被分开的。”
“我相信。上了高二你也要努力啊!”
看着现在的薛子洪我有一种很愧疚的感觉,如果是放在以前,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陪着薛子洪去文科班学习,但是现在不同了,也许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而这些无可奈何的分离就是我们长大后所要面临的。
迎香港回归文艺汇演最终我们学校出了一个100多人的大型舞蹈,在六月的大热天排练可想而知有多辛苦,每天穿的短袖是干了湿,湿了再干,而薛子洪因为身高太高被排除出了舞蹈队伍,令我们羡慕不已,而王嘉悦也在他们学校的大型汇演选中做了演员,要忍受和我们一样的痛苦。
七一过去之后,我们高中第一学期也就算彻底结束了,王嘉悦和张超也选择了理科,暑假刚一放我们就去了乔哥的烧烤店庆祝,一进门却看到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在烤肉串,没有看到乔哥让我们几个都一愣。
“想吃什么里面坐,里面有单间。”年轻人没注意到我们发愣,热情的招呼我们。
“请问乔哥在吗?”我试探的问了一句。
年轻人随即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冲着里面大声喊了一句:“老板!有人找!”接着就去忙着烤东西去了。
“你们几个还知道来大哥这啊?给你们几个能耐的,这都多久了才过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