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捕皇帝》第113章


“老夫人,”菱儿扶她坐下,道:“国公,老夫人,大公子之死已是定局,但皇上一直视他如手足,怎么会情愿伤害他呢。”
“什么是不情愿,不是还下旨了,难怪都说无情莫过帝王家,我为什么要收养他,真是造孽。”
“老夫人此言差矣,人心都是肉长的,皇上怎会是绝情之人,国公和夫人虽是经商世家,但都是善良耿直有正义感的人,正因如此,虽读书少,却不仅生育了两位本性刚直嫉恶如仇有侠义心肠的儿子,还抚养出今天的圣明天子。想当年,刚受封巡查使的皇上带着一般兄弟巡守天下,凭着一颗关爱百姓铲凶除恶效忠朝廷保家卫国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闯过了多少风刀雨剑,翻过多少大江大浪,拯救多少困苦百姓,严惩多少贪官恶霸,斩杀多少十恶不赦的奸商佞官。”菱儿看着吴扬和严容:“大家保着大人,团结一心,患难与共,出生入死,虽没有利益,但大家都是心甘情愿。不是为别的,就是因为大人有一颗无私坦荡之心、怀一身浩然正气。正因为大家都是正直侠义的同道人,才拥护大人尊敬大人效忠大人。因为追随大人做事,大家都受到万千百姓的信任与崇敬,提起八大护卫,何人不知,百姓是何等的赞不绝口,这就是人的名、树的影。想想当年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和传颂,我们是何等的骄傲、何等的有激情。”菱儿叹口气,“当年的大人做了丞相,当了太子,做了皇帝,拥有天下的同时,也有许多放弃和失去,但唯有一样由始至终牢牢的抓在心里,那就是‘民心’,因为他爱惜江山所以他谨记一句古训‘失民心者失天下’,在民心和手足之间他只有一个选择,你们说他应该选择什么?”
吴扬看看严容,“这个、我们明白。”
严国公不禁道,“不杀严元,真会招来那么严重的后果么?”
菱儿回到国公与老夫人面前,“天下的奸恶之人永远无穷尽,所以代代皇朝都要制定王法朝规,为什么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皇上如果袒护获罪的儿子,正人不能正己,必然失信于民,还有何威严治理天下,还有何理由惩罚天下的罪人,如果每个官员都有私心去纵容包庇犯罪,天下岂不要岌岌可危,一代皇朝还会长久不衰么,国公,在大公子身边,于显父子不是在拭目以待,在盯着皇上么。”
老夫人气道,“就是那个于佳害的元儿,是他将元儿拖下水的,于显父子才该杀,罪大恶极。”
“老夫人,虽说如此,但还是大公子深处富贵遗忘本性,贪慕奢华,才受奸人熏染沾染恶习。”
严国公不禁顿足长叹,老夫人泪落纷纷,抓住菱儿的手,“没有一点办法可以挽回元儿的命么,菱儿,皇上他忍心看着我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么,不看僧面看佛面,我是他的养母,对他有恩哪。”
菱儿扑通跪倒,“求二老忍痛割爱,原谅皇上吧。”
“啊?”众人一惊,老夫人慌道,”快起来,快起来,你是娘娘,怎么可以这样。”
“不!我是代皇上请罪来的,二老不原谅皇上,我不能起来。”
“你、嗨、你这是干什么,岂不要折杀我们。”
“这是应该的,皇上说他永远是您们的儿子,抚育之恩,终生难报。”菱儿叩首道:“请公公婆婆原谅皇上。”
老夫妻面面相觑,不觉老泪纵横,严容吴扬等众人无不潸然泪下。
严国公哼声道,“逆子之恶行,实难姑息,我们不能为袒护有罪的儿子,难为皇上。将心比心,如果被难的是我们,同样会企盼朝廷公正无私伸张正义。养育这样贤明的皇帝,是严家几世积德修来的福气,岂能不珍惜,不自重。吴扬、容儿,准备设立灵棚,法场收尸。”
“是。”吴扬二人退出去,老夫人拉起菱儿,“我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我、我实在……”
“我明白您的心思,您是一个母亲,当然不愿 儿子离去,可是那些无辜被害的人同样有着年迈的母亲、有着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他们都是普通寻常的百姓,他们的离去,又会给家里造成多大的伤痛和打击呢。”
老夫人哽咽着,“起来吧,快起来,我明白,皇上做的没错,我不该怪他,我知道他会为难的,好孩子,我不怪他,是真的;我、我就当作没生过这个儿子。”她擦着泪扶起菱儿坐下,“瞧你衣服还湿着,嗨,我知道你自已还是满腹伤痛呢,玲珑,快端杯热茶来。”
玲珑端过热茶递过,看看她气色道,“菱儿,我们好久不见,你瘦好多呀,皇上让你受这么多苦难,你还肯帮他说话,你不怪他么?”
菱儿不觉垂首,“事情已经过去,还怪他干嘛?”
玲珑一声苦笑,“我清楚你们两个脾气,你是他的出气筒,闹僵之后呢,他又会低三下四的赔礼道歉。我真佩服你,即温柔又有韧骨,不卑不亢的。你和三嫂同是郭家女儿,性格恰恰相反,三嫂是外坚内柔,你是外柔内坚,皇上真是怕了你这特性。可不知以后还会不会这样,你有多少青春供他折磨?”
“这……”
老夫人道,“玲珑,你胡说什么!”她拉住菱儿的手叹道,“提起这个;我该劝劝你;我们在一起那么久,你和皇上的感情我们都清楚,他喜欢你是真心实意的,甚至很霸气,他对你的好是任何嫔妃甚至你姐姐在世时都有所不及的,在别人面前他是皇帝,只有在你面前他才是个真实的人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人。所以他依赖你,信任你,一些烦恼忧愁都要对你发泄让你忍受,你才会受尽委屈和苦楚。菱儿,他毕竟是皇帝,你要多体谅他,多担待他呀。”
菱儿不觉微微点头,“老夫人,我明白,以后,菱儿再不会任性了。”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皇上的眼光不会错,皇上真的不能没有你。”
“老夫人过誉。”
玲珑忽一笑,“不是叫婆婆么,怎么又称老夫人?我想娘还是喜欢听你叫婆婆。”
菱儿不禁含羞垂首,“是,婆婆。”
老夫人情不自禁的握住她的手,“我的确喜欢,以后、会常来么?”
“当然会,您二老是皇上的牵挂,我会常陪他来看您,您放心。”
老夫人双目湿润,微微点头。菱儿喝过茶,又聊了几句,道,“府上有事,我不便在此,国公老夫人,玲珑姐,我就此告辞,请保重身体,免得皇上牵挂。”
“让皇上放心吧,我们、没事。过些天,我进宫去看太后和他。”
“菱儿告辞。”
出了府门,看着已经搭建起来的灵棚,看着着严家人即将面对失去亲人的凄凉与悲痛;菱儿心中有感,暗道:是我太拗,是我的错,如果我在皇上身边,会及时劝他制止大公子的恶行,大公子怎会有杀身之祸呢。皇上辜负天下人,我岂不是辜负皇上和天下人么。再不要任性,再不要皇上为我落下骂名,不要皇上为我而伤天下。”菱儿垂泪蹬车远去。
好事多磨
连续几天的大雨终于过去,雨后初晴,一道亮丽的彩虹斜挂天边,多日不见的太阳照射着大地,愈加显得明媚。菱儿陪着太后坐在院中,看着李贞小兄妹与宫人玩毽子。宫女们赛着踢毽子,开心又热闹。菱儿不觉看的兴起,央求太后道,“母后,我也要玩,我也去踢好不好?”
太后心情爽朗,拍拍她的手含笑道,“真是太久没见你玩了,难得你还有心情,去吧。”
菱儿奔过来与宫女们玩在一起,她的技艺令人吃惊,身子轻灵,动作敏捷,一只毽子在她的玩弄下上下翻飞,招式变化不测而美观,惹得众人欢叫不已,赞声不决。欢笑声中,李适走进,目不转睛的看着,面上洋溢起深深的笑容。李平首先看到他,扑过来叫道,“父皇,父皇你看哪,母妃在踢毽子,好好看哪。”
众人这才发现他,立即静下来。菱儿任毽子落在地上,呆愣的看着李适,面含羞涩暗一吐舌头,跑到太后背后,垂下头。太后摇头道,“你何时这么怕他了。”
李适给太后见礼坐在一旁,“母后今天好像心情很好,没有念经么?”
“今天看到菱儿高兴,我就开心,倒把念经的事忘了,不过,看到你们和好,这也就是我念经求佛的目的。”
“母后,儿臣不孝,让您不能安心享受晚年,还为我们事事操心。”
“哼!我为的是菱儿,才懒得理你。”
“是,”李适陪笑道“儿臣明白,她是您亲女儿,朕却不是亲儿子。”
太后不由一笑,“知道就好;但愿你们不要再闹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