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捕皇帝》第76章


“什么事?”
“回皇上,回纥太子来朝见驾。”
“他来作甚么?”
“这个、”程伦皱皱眉“听他之言,是来求婚。”
“求婚?”李适急道:“求什么婚,向谁求婚?”
“臣、”程伦搪塞道:“臣忘了问,还不清楚?”
李适面色低沉,“传他觐见。”
回纥太子奉旨觐见,深深施礼:“臣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太子免礼平身,赐座。”
李适道:“前番我国危难之机蒙贵国仗义相助,朕十分感激,正有意派人出使贵国相酬,恰巧太子来到,朕当面谢过。”
“臣不敢,战场之上,臣不听郭帅之言,鲁莽行事,被获蒙难,险些害了唐军,臣愧疚与心,蒙安阳公主冒险相救,深感大恩,哪里还敢厚颜取酬。相反臣要献上一些薄礼,聊表寸心,请皇上过目。”他呈上礼单,李适看过道:“既然彼此有恩,何须太子酬谢,这么厚重的礼,到让朕不解?”
木苏起身跪倒:“皇上,臣还有一事请求。臣与安阳公主有缘结识,一见如故,曾许诺纳她为妃。因她不止是郭家女,更是公主之身,进献重聘,向皇上求亲,求皇上赐婚,成全我们。”
李适闻听,猛觉脑袋“哄”的一声响,闷声道:“你要纳她为妃?”
“是,臣真心喜欢她,皇上若将安阳公主许我,两国联姻,结秦晋之好,可保两国永远太平友好。”
李适站起,“太子之言,好似有别的意思,太子可知,三国联兵攻唐时有一个条件就是献公主和亲,朕不但没有答应,而且选择反抗!”
“臣不敢,回纥与郭家有私交,郭家一定会应,臣想,皇上没有拒婚的理由。”
“哼!朕不能拒绝,业不能应。因为郭家、安阳公主他们眼里好像没有朕,你去问郭家吧!”他将礼单往他面前一摔,拂袖而去。
木苏急问程伦,“丞相,皇上这是何意,他是不同意这桩婚事么?”
“太子,这公主和亲是国事,不是皇上一人一时能决定的,他要考虑,要和群臣商议,关键还有太后一关,公主可是太后掌上明珠,所以万不能草率的,太子不要急,不如回官驿休息,等候消息。”他捡起地上的礼单,“这个请先收好。”
木苏千里迢迢而来,本抱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可是此时却没了主张,他当然不愿就此退缩,他要等待机会,只要有一线机会,他是不会放过的。
李适独自行走在御花园,御花园的秀丽风光没有为他带来丝毫的舒畅,反而增添了他的郁闷和不安。他没想到菱儿和他一样心事重重的徘徊。二人在花从的香径间相逢,彼此都愣了一下,相互的望着,前所未有的保持着距离,谁也没有靠近。
想到正在张罗商议自已婚事并已目标明确的太后、母亲,想到姐姐郭芙,她幽幽一声叹息,转身欲走。李适忽然叫她,“菱儿。”
“皇上,有事么?”
“你知道奇罕和木苏吧,他们今天来京向朕求婚,要求联姻和亲。”
“什么?”菱儿花容变色,“奇罕,木苏?”
“朕知道你和他们都有渊源,他们千里迢迢为你而来,自是对你情真意切,不知道你对他们感觉如何?”
菱儿急道:“我和奇罕只有一面之缘,和木苏也不过泛泛之交,我从没想过这些,我不要和亲不要远嫁,我对他们毫无感觉,我根本不爱他们。”
“不爱他们?”李适目光一闪,想到一个自已从未问过从未得到过证实的问题,“你有心爱之人么?”
“我?”菱儿怦然心跳,“我、我不清楚。”
李适眉头一皱,上前抓住她的肩,“到底有没有,朕要知道朕要清楚,你说呀。”
菱儿眸内闪着晶莹的泪花,哽咽道:“我只知自已从十二岁便跟定一个男人,五年来自已对他的感觉随着时间随着经历在变化,最初是为赌约守信、报恩,接着敬服崇拜,不知不觉中他已是我生活的重心我的精神支柱,我愿意为他做事;愿意为他付出;愿意分担他所有的喜怒哀乐;愿意承受因他导致的苦恼和烦愁,唯一的不愿,是远离他的视线怕的是离开他的心田。我度过离别的一年,那是牵肠挂肚痛彻心扉的一年是我永远不想再经历的一年。他不是皇上;不是公子;不是哥哥;不是姐夫,是我心甘情愿要依赖的一个值得我依赖的男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的感觉,这样的人是不是我心爱的人。”
“菱儿,”李适双目迷蒙。相处几载,彼此相知。他当然知道菱儿的心事,他当然知道自已是他心中的唯一,何况出于自私霸道的心里,他是不会容许菱儿心中另有他人的。虽有种种原因的阻碍,自已仍然控制不住并多次透漏对她的企盼和爱慕。今天在自已的追问下一直有着很多的顾虑和矜持的菱儿终于敞开心扉,向自已认证了感情归宿。这是他盼望已久的感情,是他最为珍惜的感情,也是最为纯洁真挚的感情。激动中他把娇驱揽入怀中,菱儿情不自禁的伸出一双粉臂,勾住他的脖颈,带着羞涩轻轻扬起玉颜,“适哥哥……”
李适吻着她的额、她的脸颊,吻着她娇艳欲滴的朱唇和粉颈。无限的深情,无限的激情,陶醉在芳菲的百花从中。
一阵急咳将二人惊醒。看去,是随侍太监安远。他是被菱儿在疆场救回身落残疾的军士,前不久才荐给李适做公公的。此时他距离二人十几步,低头背对着二人。
李适面带愠色,“什么事找到这来?”
“回皇上,太后传召皇上,有要事商议。还在派人寻找公主回去。”
“你先回去,朕马上就到,你、知道怎么说吧?”
“奴才知道。”
菱儿马上预感到将要发生的事,全身震颤。李适还不知,他牵住菱儿的手,道:“正好我们一起去见母后,朕要告诉她我们的事,朕要正式纳你为妃,要你做她老人家的儿媳妇。”
“适哥哥,如果、如果母后不应,她另有打算呢?”
“另有打算?”李适含笑道:“母后是最了解我们的人,不会棒打鸳鸯的,即使不同意你做我的皇妃,也会同意我做你的驸马。”
菱儿气的一笑,“你好讨厌。”
“走吧,朕心急了,一刻也不想在等。”
菱儿的心忐忑不安,跟着他来到太后宫中。昌平公主及郭芙都在。不知安远如何回复的,太后公主对李适和菱儿先后而入一点没有奇怪。郭芙却觉着菱儿怪怪的,不禁疑在心头。
彼此见礼,李适扶起昌平公主,“皇姑也在,内宫中何须多礼。”
太后心情很好,“一家人不必拘谨,都坐吧。菱儿,坐到母后身边来。”
菱儿轻移莲步走近太后没有坐,站在她的身后垂头不语。郭芙见状,故意引起话题道:“妹妹你怎么了,今天可是要定你的终身大事,是个好日子,要高兴才是。不会又受欺负了吧?”
太后也察觉道菱儿面带异样,忙道:“皇上,你不会刚见菱儿就动火发脾气吧?”
不等皇上说话,昌平公主拉过菱儿道:“不会的,以往恩怨都是过去,今非昔比,菱儿是我的女儿,就是皇上的亲表妹。有这层兄妹关系,皇上会更多一份怜爱给她,怎么会再欺负她呢。菱儿还没正式认过表兄呢,来,给皇上施礼,叫声皇表兄。”
菱儿迟疑一下,眸内忽闪着泪花,对皇上深施一礼:“皇表兄。”
“菱儿……”李适心一动:皇表兄?他不由看看太后和公主。太后道:“皇上,从此以后,这个小表妹你要向亲妹妹一样待,我不准你再欺负她。”
“儿臣不敢,母后。”皇上心道:母后和姑母言外有音,分明指定我们是兄妹关系。那我如何恳请母后成全我们的婚事,我还能提及此事么?郭芙看着他的神情,心知肚明,道“皇上,您没注意到母后身体康复么,知道原因么?”
“噢,什么原因?”
“那是心情好。母后已经为宝贝女儿找到一个极好的驸马,只等着你一锤定音呢。”
“什么,为菱儿招驸马?”李适不由的笑笑,“不可能吧,菱儿还小呢,母后?”
“皇上,你们初逢时,菱儿是个十二岁的孩子,现在她长大了。母后有个心愿,就是为他找一个合适的驸马,不看人家,专看人品,要她向普通人一样过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的日子。我已有人选,基本定下,不会在变。”
“啊……”李适心潮起伏,“母后既定,还、召儿臣来何事?”
公主道:“我们虽相中此人,菱儿召驸马这是大事,还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