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辣椒》第133章


等顺儿离开了,看热闹的人赶紧叫过自己的孩子,问他们是不是参与了。而参与的人也赶紧到杜睿他们面前道歉。也有两个脾气倔的,竟然死活不干。晚上回去的时候看,杜兰就告状了。顺儿说了一句知道了,这件事情就不让孩子们掺和了。不过顺儿还是对四个孩子说道,
“打击你的敌人,有的时候可以直接来硬的,有的时候,就不能,要学会变通。还有就是,能忍的时候就忍,但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忍的。”四个孩子似懂非懂,
“啪!”后脑勺又挨了一记,顺儿已经很久没被拍了,秋氏对几个孩子说道,
“别听你妈的,以后不许打架。”
之后,不道歉两家人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大家都拭目以待了,没过多久,这家有亲戚想要搭着顺儿家的车赶集,被拒绝了。今年秋天过后,酒厂的工作安排都没有这两个人。而且两家人也渐渐的发现了,村里的人在疏远他们了,因为顺儿和陈家,于家的态度非常明显,谁家跟着两家有关系,谁就靠边站。看不出是顺儿出手,但是谁都知道是因为顺儿的关系。没办法,两家人带着孩子到顺儿家道歉。顺儿一家很热情的招待了,说是,既然误会已经解开了,这件事情就算了。不过,酒厂的好工作已经有人顶替了,他们后来被安排到了蔬菜大棚那边,收入自然是少了很多。只是,这两家人虽然心里恨着顺儿,但是更是怕顺儿。
最近于桂荣又去了一趟城里去看孙女,不过回来的时候非常的不高兴,念叨着陈磊两口子太不会过日子,又跟她要钱了,而陈磊的丈母娘还在他们家住着。于桂荣这一次是气的狠了,没再给钱。
现在赶集挣的钱越来越多了,她也越来越上瘾了,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数钱,赶集更是辛苦活儿,钱挣来的不容易,花出去就更谨慎了。第一批货的一万块钱已经还上了,而第二批货又是五千,第三批冬装马上就到了。一直到过年前一个多月,所有出去读书的人都放假回来了。她们姐妹两个才算是把钱都还清了
。现在每天卖的货,挣的钱都是纯利润了。大梅、卢平和常金库回来就帮着家里卖货。好在这三个人没有那么好面子。既然人多了,顺儿觉得不能干闲着这些劳动力。干脆再开一摊生意好了。
顺儿拿出所有的粮票都去买了面,家里也存了许多的面,有把家里的一个大油桶改成炉子,上面放了一口大锅,带上桌子,面板和苫布、架子,支起棚子炸麻花卖。这个生意就交给了大梅两口子。常金贵是儿子,自然帮着自己的老妈,将来他有养老送终的重任,所以无论于桂珍挣了多少钱,都是他的,他自然帮忙没怨言了,非常积极热情。
没多久,又来了一批羽绒服。男女老少的都有,颜色漂亮,款式新颖,非常受欢迎。自己老妈这里不用说了,大部分人过年还是自己买布料做衣服的。为了给老妈招揽生意,顺儿自己做了一件粉紫色的厚料立领外套,胸口的位置绣了一朵非常漂亮的牡丹花。果然,又引起了一波新的绣花浪潮,顺儿会绣花,家里还有缝纫机,干脆接起了缝纫活儿,这边于桂荣和丈夫卖布,旁边就有顺儿给量好尺寸裁剪了。绣花费时间,但是家里平平和秋氏都能帮忙。所有人都非常的忙碌。顺儿甚至把四个孩子都交给陈的水了。
这天,张真真带着余理来了,说是余理和老家那边的人联系过了,能弄到一批人参,想要拿到南方去卖。顺儿觉得这是好事,不过一再的交代余理要小心,这件事情千万不能声张。
没几天,杜海明来信,说是新疆那边已经送去了一百多人了,有三分之一是过去派到缅甸的人,现在新疆那边刚刚支开架子,所以借调过去了。后来又招收的人,都是一个给一个担保的,并且是上过战场的老兵来当他的伙计。当然,还从香港雇佣了三十多个人,一部分分到新疆和上海,还有一部分在缅甸。他现在就在南方,这才打算回来拿东西。只得是顺儿藏在地窖的东西,黄金的成色也不好,都要弄出去,然后在瑞士银行看一个保险柜存放。家里的贵重首饰也不能留了,让顺儿挑几样特别稀罕的,黄金首饰可以留下一些。剩下的那些宝石、钻石都要藏起来。那些古董字画和瓷器等等,都要运到南方去。
这样做的话,今年杜海明又不能在家过年了。不过能在家里待上半个多月就不错了。顺儿觉得杜海明偶尔不在家也挺好,有距离确实非常美。思念可以说是酸苦的,有时候,你也会感觉到难得的自由和放松。
这一次,杜海明和手下方晨开着一台东风大卡车回来的,官方的公文是给北方某个工厂送配件。回南方也是这个借口。
不过当方晨,也就是大块头,看到顺儿的时候,可真是乐坏了,没有想到当年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竟然成了自己老大的媳妇,她得叫大嫂了。顺儿哪里能看不出他眼里的戏谑,大嫂的架子摆的足足的。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这才杜海明非常聪明的带回来几个大箱子的对联和福字,还有年画等等。羽绒服也不少,都是款式很新的,除了羽绒大衣,还有羽绒棉袄,纯棉内衣,厚毛衣,毛料布匹,烟酒糖茶。足足一大车。
衣服什么的还是给了大姨,布料自己卖,让老妈去卖对联。陈德水夫妇也出动了,去卖烟酒糖茶,现在学校都是吃两顿饭了,孩子们带着午饭去学校,下午两点半放学,完全可以让陈德水夫妇抽身出来了
顺儿家里有两台车,这么多人,怎么都忙活的过来了。之后,杜海明又带着顺儿他们去了县里几次。县城的消费能力果然高很多。没多久,货就卖空了。
而杜海明也要离开了。两口子偷着把放在密室里的东西都搬到车上,放到准备好的箱子里,外头还钉上木框。瓷器更是包裹的严实。余理这才也跟着杜海明走了。几个孩子很舍不得杜海明。爸爸回来总是给他们买吃的喝的穿的玩儿的。舍不得也正常。
顺儿曾经问过杜海明老舅在南方的情况。杜海明说老舅的运气很好,工厂运转正常,今年少说能挣两万块钱。听他这样说,顺儿就放心了。这才,顺儿把地窖里的东西全都给杜海明装走了。有青花瓷、粉彩,古书、古画、册封王爷的文件金册。还有那些不再鲜艳的首饰、金器、玉器等等。自己就留下一些玉镯子、吊坠,还有就是一些金首饰。剩下的那些全部被拿走了。顺儿知道这是出于安全考虑。
卡车上除了装二十个箱子的金子,十二箱子的古董珠宝瓷器和古籍之外,为了掩人耳目,还装了一台自行车,一些黄豆袋子,自行车零件、车轴等等,都满了。
出发的那天早上,最后一次检查车厢的时候,方晨竟然从车厢里拽出一个人来,是老舅妈冯敏。大家都非常的吃惊。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女人可以疯狂到这种程度。
☆、第128章 无题
顺儿真是有些后怕,幸好那些贵重的东西都放在中间。车头和车尾的部分放了一些车轴箱子,粮食袋子等等。余理的人参藏的也很好,如果真的让冯敏给发现了,这个女人一定会要挟他们的。杜海明很生气,把这个女人拉出来之后,杜海明看都没看,就扔到一边了。
然后就是让顺儿好好照顾自己,带回来的燕窝和虫草什么的,一定要吃。给孩子们的奶粉也不能断了。还有给她买的漂亮衣服也要穿。杜海明从国外给顺儿买了两套羽绒服,一套白色带狐狸毛领子和帽子的长款羽绒服,还有一件是水粉色的,还买了皮毛一体的长筒皮靴两双,一双红色的,一双黑色的。
羊毛呢子大衣买了三件。毛衣买了开衫、套头圆领毛衣,鸡心领毛衣。大红围脖,狐狸皮围脖。这个可真是有点过分了,如果不是穿貂皮像是军阀太太,估计她也能弄回来一件。孩子们的羽绒服也是一人两套。雪地靴,羽绒袄子和棉裤。头上戴的也是貂皮雷锋帽,果真是富贵人家啊!
大梅也得了一套羽绒服,红色的,卢平那套是浅灰色的,平平也有两套,还有小皮靴。陈磊和陈钢都是羽绒服,给沈明明的就没有了,顺儿送了一件毛衣。顺儿觉得杜海明不是忘记了给沈明明买东西,而是有目的的,送人礼物有亲疏,这才是对的。至于顺儿打架的事,杜海明很是夸奖了媳妇一番。弄得于桂荣的脸都直抽抽。
冯敏很没面子,现在于家姐妹完全不理会她,顺儿就更不会理会了。陈德水夫妇觉得冯敏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