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儒侠》第390章


种种奇遇,虽然让桓常武功进境神速,却也留下了许多隐患。
不管是墨子任的兼爱、非攻之道,还是姬耳的无为自然之道,对于桓常都有着很大影响。
甚至于,桓常完全能够凭借自己,通过无字天书对于无为自然之道的领悟,直接突破到蜕凡。
被别人的道影响,桓常若不能认清本心,恐怕就要渐渐迷失自我。
“我的路,究竟在何方?”
“我的优势,又在哪里?”
桓常无意识朝着前面走去,眼中却渐渐露出迷茫之色。
不知走了多久,桓常眼中的迷茫之色渐渐退去,反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我乃书剑阁传人,书剑阁传承才是立足于江湖的根本。”
“书剑阁真正的绝学除了春秋九剑以外,就是那诡异莫测、令人闻风丧胆的春秋笔法了!”
春秋九剑虽然厉害,可相比起其余四大隐世宗门的绝技,仍旧要稍逊一筹。
不仅如此,就连五大超级宗门,以及那些顶级宗门之内的绝技,也不见得比春秋九剑差上多少。
否则,那些宗门就不会有如今的声势了。
真正让书剑阁扬名天下,使得所有人都不敢小觑的绝技,却是不惧群战的春秋笔法。
三百年前,书剑阁祖师最终虽然陨落了,可是因为春秋笔法为其陪葬的蜕凡却是不计其数。
就连华山派与万剑宗的两位绝世强者,也因此陨落。
书剑阁祖师以一己之力,对抗两大超级宗门以及宋国境内众多门派,所倚仗的正是书剑阁绝学春秋笔法。
也正是经过那一战,书剑阁的绝学才让众多门派闻之色变。
然而经历了三百年时间的流逝,书剑阁威名渐渐消逝,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令人闻风色变的春秋笔法?
先不说如今的桓常,只是略微学到春秋笔法皮毛。
就连已经快要踏上武道巅峰的徐妄,也未能真正将这门书剑阁绝技的威力发挥出来。
“空守宝山却不识宝物,看来我真的迷失了。”
桓常背后冷汗淋漓,脸上露出了苦笑之色。
“从此以后,我当摒弃杂念,专心修炼春秋笔法,提升书画之道的境界。”
桓常握紧双拳,暗暗下定了决心。
小路旁,桓常挥舞着春秋神笔,在空中飞快舞动着,眨眼间就有一朵美丽的花朵在虚空绽放。
“嗡嗡嗡!”
花朵绽放以后,本来正在四处采蜜的蜜蜂,仿佛闻到了最为芬芳的花香,纷纷朝着虚空中那朵花的方向飞去。
不仅如此,那些翩翩起舞的蝴蝶,也顾不得继续展露自己美好的身姿,亦是紧紧跟在蜜蜂后面。
“终于达到了乐落笔生香的境界么?”
桓常看着蜜蜂以及蝴蝶们在花朵四周飞舞着,眼中露出了喜悦之色。
春秋笔法以书画之道为根基,这也是为什么在桓常小时候,徐妄禁止他习武反而让其以书画入道了。
只有在书画之道上有着很深的领悟,才能将春秋笔法的威力真正发挥出来。
书画之道,也分为好几种境界。
想要以书画入道,最低要求就是必须达到画龙点睛境界,以笔墨赋予动植物生命,让画中之物能够虚空显圣。
所谓虚空显圣,就是让画中之物在现实世界中现出原形,就好像真正的活物那般。
桓常当初正是达到了画龙点睛境界,才以书画入道直接成为了入室境武者。
不过,虚空显圣虽然也具有实物的些许威势,还能通过真气的灌输而变得强大,却终究没有活物的种种特性。
也就是说,虚空显圣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书画之道的第二个境界笔落生香,不仅能够让死物显圣,还可以赋予对方该生物的某种特性。
就好比桓常方才在虚空画的那朵花,已经有了与真花相同的气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涉及到了,武者对于自然之道的领悟。
若非桓常已经达到半步蜕凡境界,并且借助无字天书领悟了自然之道,恐怕也不见得能够赋予虚妄的花朵以生命特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朵花现在虽然还并非真正的花朵,可是只要桓常境界不断提升,未来也并非不可能以虚化实。
当初昊天出现在鹰愁渡上,与飘雪峰峰主对决的时候,那些在漫天冰雪中一念花开的奇景,也与落笔生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追根究底,两者都是因为对于自然知道的领悟,才能做到这般。
这种领悟已经超脱了凡人范畴,乃是武者对于道之本源的探寻与解析,也是武者踏入蜕凡的必经之路。
当然,落笔生香也只是概括之言,并不是指桓常施展春秋笔法以后,画出来的所有东西都带着香气。
香气乃是真实花朵的特征。
以此类推,达到落笔生香进阶以后,其余被画出来的东西,也都不会仅仅徒有虚表,反而会带着该生物某些真实特征。
就比如,桓常当初以画龙点睛境界画出猛虎大黄,画中的大黄只不过徒有其表罢了,这头猛虎威力与桓常灌注的真气数量有关。
可是,当桓常以落笔生香境界画出大黄以后,画中的大黄就会拥有真实大黄的些许威力,朝里面灌注同样多的真气,两头猛虎实力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后者画出来的大黄,甚至可以像猛虎那般,行走之间风卷残云,正是云从龙、风从虎。
第十七章 九字剑诀
“终于达到落笔生香境界,我可以修炼春秋笔法的真正精髓了!”
桓常眼中露出浓浓喜色。
这些年来,书剑阁绝学春秋笔法并没有表现出太大威力,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桓常不满足施展这种绝学的条件。
相比起春秋九剑的低门槛,春秋笔法想要发挥出全部威力,却至少都要达到半步蜕凡,并且悟出落笔生香这种意境。
只有那样,才能真正开始习练春秋笔法的九字剑诀。
“我要找个地方闭关参悟九字剑诀!”
桓常眼中露出急不可耐的神色,身形闪动间就已经消失,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深山之中。
山顶,桓常盘膝而坐,双手结印。
“任凭刀剑临身,我自不动不惑!”
桓常低声呢喃着,身上散发出淡淡的光晕,将自己完全笼罩起来。
此时的桓常双目紧闭,庞大的心魔疯狂涌出。
忽而,昊天那俯瞰众生的气势临身,桓常只感觉自己双腿有些发软,忍不住就要跪倒在地。
可是身上那层淡淡的光晕,却化成无数‘临’字符号,在桓常周身不停游走着,十分艰苦的帮助桓常挡住了昊天的威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昊天身影终于消散,桓常脑海中情形再次变化。
左倾城的背叛,白衣统帅、宋公的生死,宋仁军的覆灭,新法的废除,萧韵的离去……
这些曾经经历过的种种痛苦,再次让桓常陷入巨大的悲痛中。
就在桓常差点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身上那层淡淡的光晕再次振动,脑海中幻境迅速消失。
陷入悲痛的桓常终于醒悟,变得心如止水,仿佛方才那些幻境对于自己根本没有丝毫影响。
日升日落。
桓常就这样反复经历着各种威压、悲痛、绝望、诱惑,很多次都差点彻底沉沦。
可是那层淡淡的白光,却每次都让桓常安全渡过劫难。
不知过了多久,桓常终于彻底做到不动不惑,任凭心魔如何张狂,却始终岿然不动。
大雨纷飞,电闪雷鸣。
“临!”
盘坐在山巅的桓常猛然睁开眼睛,春秋神笔忽然出现在右手,朝着虚空轻轻一点。
“嗡!”
一笔落下,天空中雨水都在此刻完全停止,桓常体内真气也在疯狂消耗着。
“散!”
感受着体内迅速倾泻的真气,桓常轻喝出声,那股莫名力量忽然消散,被定格在空中的雨水再次落下。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动容,始终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以顽强的意志配合春秋笔法,才能使得自己万法不侵。”
“这,就是春秋笔法第一式‘临’字诀么?”
感受着方才那一笔的威力,桓常不由在心中暗自惊叹。
他现在有种感觉,如果自己再次遭遇孔文昭施展‘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的时候,肯定能够凭借这招,给自己加持不动不惑的意志,将会完全不受任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