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记》第71章


郑城月接了,“想必是楚姐姐的帖子。”
楚真自京城归来,女儿节的时候也邀过郑城月,但当时因张三姐之事,郑城月便未能前去。
倒是郑城月前几日去林家找洪大夫,见了林七,才听说楚真定了亲。定了定国公裴家的世子。
真是顶好的婚事。
定国公裴家和镇国公裴家虽说都是同一族,百多年前,那时候还没有定国公府,只有镇国公裴家,当时的镇国公世子也既后来承平年间的摄政王裴瑾瑜不知因何事,和镇国公府并不太和睦,早早搬出了裴府,住在了仁宗赐下的摄政王府。
裴然是摄政王的儿子,摄政王去世后,裴然虽然成了镇国公世子,但后来老镇国公去世,要为孙子请封镇国公时。裴然转手让出了镇国公爵位,爵位由老镇国公的另外一个孙子,裴然的堂兄裴慕鑫继承。一直到今天,镇国公裴家都指的均是除了裴然一只以外的其他裴家人。
而裴然因功劳卓越,被仁宗赐予定国公位置,府邸就是当初的摄政王府。两府虽然都姓裴,关系也很近,但是两府的做事风格却决然不同。这些年,虽说把持朝政的是镇国公府,但是定国公府依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上辈子,楚真和镇国公家的婚事最终让姜慧抢了去,这辈子,楚真却嫁进去定国公府,如斯变化,可不要再变了。
楚真大方爽朗,是个明快人,值得有个好的姻缘。
过了两日,郑城月打理好送给楚真的礼物,便带着春枝去了将军府。
到了将军府,丫鬟带了进去。
郑城月有些奇怪,今日里来楚家,和往日里有些不同,往日的将军府虽然肃穆规矩,但是气氛却不如今日这般小心翼翼。
往日里,郑城月在楚夫人的偏厅里请了安,便会被楚真带着去自己院子里。
今日却被丫头领着到了一处装饰古朴,却更加典雅的院子里。
郑城月微微抬头,上面写了三个字:“余香阁”。
“大小姐在里面等着姑娘呢。”领路的丫头微笑。
郑城月额首:“多谢姐姐。”
那丫头一笑,便退了下去。郑城月轻轻往前走了两步,便闻到院子里一股淡淡的菖蒲味道,清新典雅。
“妹妹来了。”楚真站在廊下叫道。
自楚真去岁去了京城,郑城月便在未见过她,如今的楚真,鹅蛋脸,高挑的身材,英朗而青春。
郑城月快步走了过去,笑道:“楚姐姐越来越好看啦。”
楚真捏捏她鼻子:“几月不见,你嘴巴越来越甜了。”
郑城月微微福了一福,口中轻笑:“姐姐喜事将近,我的嘴巴当然得甜一点,讨个好彩头呢。”
楚真笑道:“放心吧,有你的好彩头。走随我进来。”
一把拉着郑城月的手几步穿了长廊,过了花园铺子,便到了一间正厅前。
“姐姐,不知我一会儿要见的是谁?”郑城月问道。
楚真转头看了她一眼,低声笑道:“你现在才开口问道,看来还挺有耐心的。”
郑城月笑道:“那是因为我知道姐姐断然不会对我如何罢了。”
“哎呀呀,果真是长大了。”楚真啧啧惊奇,“心眼也跟着多了起来。”
郑城月只管笑,不说话。
楚真看了看正厅,里面隐有笑声传出,便笑道:“一会儿你要见的是我外祖母,还有我几个相熟的世兄。放心,都是自己家人。我外祖母偶然一次见到你店里的刺绣,很是喜欢,便问了几句。”

☆、第 62 章
? “那也该见我苦杏姐姐才是。”郑城月奇道。
楚真嘻嘻笑道:“难道有好生意,你不做?”
郑城月心下一愣。还未来得及说话,却只听楚真又道:“不过,这生意之事,外祖母并不知道。你先见了外祖母再说。”
说罢,拉着郑城月几步进了那正厅。
那正厅里早坐了好些人。郑城月根本来不及看一眼,目光就被主坐上的人吸引了。
那主位上坐着一个雍容的夫人,头发不过简单的挽起,面容典雅。见了楚真进来,微微一笑。
高贵而优雅,其中却含有几分旁人不及的威严。
“外祖母,这就是我所说的那丫头。”郑城月听见楚然的声音。
外祖母!
郑城月心中微微一惊,这人就是楚真的外祖母,可是她的年纪与姜氏相比,看起来不过才大个十岁左右罢了。
“城月妹妹,这是我外祖母,前些日子才从京里过来。”楚真对郑城月道。
郑城月行了礼,“城月见过老夫人。”
这主厅里除了姜氏和小周氏外,其他几个就是楚真楚然兄妹,姜牧姜慧,还有一个年级更大的青年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坐在下手。
裴氏自郑城月进来,就一直看着她,直到郑城月走到跟前,才道:“你就是真姐儿说的那个郑家丫头,几岁了?听说你还开了间绣庄?”
郑城月答道:“今年虚岁十四了。老夫人说的绣庄是我和两位族兄姐合伙开的,我不过是出了点银子,绣庄里的很多事都是我堂兄和堂姐打理。尤其绣庄的刺绣,均是我唐姐亲力而为。我不过是沾了他们的光罢了。”
裴氏看她,“一间铺子开起来,可不光是出体力之事,酒香其实也是怕巷子深的。我可是听真姐儿说了,你几家铺子开起来,可都是想了不少点子。”
郑城月道:“不过是歪打正着吧。在真正的生意人面前,我那不过是雕虫小技。绣庄真正靠的还是我堂姐的刺绣之术。”
“你那堂姐若知道你这般推崇她,想来也很是高兴。”裴氏道。
郑城月垂目:“城月自幼得堂姐帮助,心中很是敬重她。”
裴氏笑:“既然敬重,又为何让她一女子小小年纪出去赚这辛苦钱。要知道姑娘家,在外是极度受人欺辱的。”
哪一个姑娘不想自己家世优渥。可是苦杏却不是这样的人,也不是这样的命。
郑城月微微有些苦涩,“若有选择,我相信她也不会如此。不过能不依靠别人,也是种福气不是。”
裴氏这才微微一笑,转首对坐在边上的姜氏和小周氏笑道:“年纪虽小,却是个头脑清醒的。”
姜氏一笑,“母亲说的是,城月是个懂事的。”
她知道楚真兄妹想来喜欢郑城月,经常听两人夸她,但也并未真正放在心上。毕竟郑城月的出身在那摆着,再好也就那样了。但今日一看,能在母亲的话里始终坚持自己,不受母亲话中之意蛊惑,确实是个稳重的。
小周氏心下一转,笑道:“母亲和妹妹说的极是。难怪不但我们真姐儿和她交好,然哥儿对他也是极为爱护呢。上次,在苦禅寺,我们慧姐儿。。。。。。。”
“丫头,过来,走进一点。”裴氏看了小周氏一眼,转脸却招手将郑城月招呼到身边。
小周氏的话自然被打断了。
一边的楚然微微一笑。
“这根簪子,拿去玩吧。”说话间,裴氏已经将头上戴的一根簪子取了下来,插在了郑城月头上。
那簪子颜色鲜艳,上面却有颗红宝石,很是璀璨。
姜氏微微一愣。母亲要赏赐别人东西,一般都是让人取来,从自己身上取下物事,这么多年可是从来没出现过。况且这跟簪子。。。。。。
而一边的小周氏脸上也是一变。裴氏对这小丫头现在才不过见了一面,就显得如此亲近,郑城月家世连给姜家提鞋子都不配,裴氏打的是什么注意?
“多谢老夫人,只是这簪子如此之重,城月无功不受禄。”郑城月心里也有些发憷。别看裴氏只是问了她两句话,可是那些话里,哪一句不是暗中引导,一不小心便顺着她的话说了不该说的话。
裴氏笑道:“不过一根簪子罢了。还能要你有什么功。”
郑城月方要说话,却听楚然笑道:“外祖母给的,妹妹就收下吧。听真儿说你弓马骑射还不错,外祖母年轻时也是个中好手。你若得闲,就进府来陪祖母说说也不错。外祖母,您说是吧?”
一席话说完,姜氏只觉头脑在发胀,转眼看了看裴氏。
裴氏不说话。
姜氏又且是个傻的,此时被突然一击,联想到过去这些年的事,心早沉了下去。
这个混小子,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难怪他竟然一个通房也不要?难怪竟然几次三番找借口不让父母为他说亲?
姜氏一想,心下又惊又凉。
微微看了一眼儿子,楚然却很淡定。
裴氏还未说话,姜氏就出了声,勉强对裴氏笑道,“母亲,你看这混小子又说错话了。郑姑娘毕竟和我们非亲非故,哪能时常来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