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记》第66章


“冀哥儿随你父亲回去吧,你父子好些年不曾好好处过,如今有了机会,得好好亲近才是。”裴氏对姜冀道。
姜冀笑道:“祖母说的正是。我明日带弟弟妹妹来给祖母请安。”
裴氏一笑,“年轻人都贪睡,你让她几个歇息好了才过来。”
姜冀应了,才和姜正炀一家回去了府里。
待姜氏安排好云暮和张鹤,姜氏带了丈夫过来又给裴氏请了安。
裴氏坐在灯下,看了看这女儿眉眼间和前些年并无不同,这才信了楚然楚真的话,想来这泥腿子出身的楚之望对她是极好的,才真正放了心来。
楚之望知道这个岳母一向对自己挑剔,也不敢多说其他。
“好了,留了你媳妇在这儿和我说话。”裴氏道。
楚之望如蒙大赦,这岳母可比岳父厉害多了。
“母亲,你老是吓他。”姜氏笑着给裴氏捏肩膀。
裴氏哼道:“当年的事,我可记着呢。”
当年姜氏生了双生子,那时候楚之望还在云州,楚家的族人对姜氏并不好。还总有流言让他休了姜氏。
姜氏一笑:“都过去这么多年,两个孩子长大了,母亲就放过他吧。”
裴氏拍拍她手:“若不是看在你面上,他当年那般做事,我早让人打断她的腿。这么多年了,我可是听然哥儿说了,他和齐王那老东西还有联系呢。要我说,他还是个糊涂的。”
想起家里的姜阁老,裴氏再次摇头。
姜氏一顿,半响才道:“这几年已经没有了。母亲放心吧。”
“他们这几个老的,我看目光还不如然哥儿一个年轻人。”裴氏悠悠开口,“这次那孩子能来西州,还是多亏了然哥儿。”
姜氏知道她说的那人是谁,轻声道:“上头那人怎会舍得放他出来,若是让有心人知道,这。。。。。。。。”
裴氏道:“阿然是个聪明的。这次在京里,他和云谦可是结了大梁子。楚家和云州齐王的关系彻底是没人信了。这孩子释了上头那人的心结。我看这是好事一件,总归云州是要出大乱子的。”
云谦是云州齐王的嫡出儿子。
姜氏心里一惊,面上却强自镇定,“这孩子又做了什么?”
裴氏笑道:“云谦的人做了京中守军的军粮生意,偏还吃了很多银子,不少人都牵涉其中。这军中的事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知多少人被齐王收买了。这事也不知然哥儿是怎么知晓的。他竟让人告到了户部,牵出了一堆人。你也不用担心,难不成上面是眼瞎的。这些人和齐王多少有些瓜葛,圣上怎会不知晓。不过是顺藤摸瓜,斩了齐王在京城的手脚罢了。这事还是楚然的功劳,圣上可是好好夸了他一番,还给了他一个千户的职位。”
虽说是平淡的说出一件事,但是姜氏的心却七上八下,京中这么大的震动,虽然楚之望偶然提起过一次,但更多的并未对她说起。她当时也未曾多想,哪想这背后是自己儿子的出手。
这么大的事,牵扯到那么多官员,哪像裴氏说的那么简单,那孩子不知又遇到了什么风险才安然过了来。
姜氏想到儿子可能经遇到的危险,险些落下泪来。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心里难受。”裴氏正色道,“那是你儿子,你不疼自然是假的。他可是十八了,不能老靠着老子吧。”
姜氏哪有不明白的,“我只是想着他以后,唉。。。。。。”
裴氏见她慢慢平静下来,才道:“真姐儿定的是裴平那孩子。那孩子你也曾见过,是个好孩子。我就做主给你定下了。”
姜氏想起女儿的事,才笑道:“是真儿有福气。”
裴氏微微一笑:“我们那只人口少,家里也简单。大出息我说不好,但是舒心日子还是有的。另外那只,这些年来心大了,我看真姐未必适合。”
姜氏笑道:“母亲定下就是。”
裴氏看她:“真姐儿定下了,然哥儿呢?”
姜氏微微皱眉,半响,才道:“不满母亲说,我也在愁呢。那孩子,通房也不要,总是要有点出息才说亲,可是这孩子都十八了,我怕再过几年,哪有适龄的好姑娘等着他啊。”
裴氏一笑:“我听说你拒绝了你嫂子的提议。”
姜氏笑:“慧姐儿是个好的。”
干巴巴的一句话,却不说下文了。
裴氏笑看她:“楚然身边没有丫头?”
姜氏想了想,道,“我给了他两个,都让他撵了出来。母亲,你说不会这孩子会喜欢,喜欢。。。。。。。”
不过是偶然的一想法,姜氏赶忙切掉心里的想法。
裴氏笑了起来:“好了,好了,然哥儿肯定不是那样的人。你呀,多观察观察。小狐狸总会有露尾巴的时候。”
姜氏不得所以,陪着裴氏说了好一宿话,才出了去。
回了自己屋里,却不见丈夫。方要问话,却听平嬷嬷来说,老爷在罚少爷呢。
姜氏一惊,想来是为京里的事了。
姜氏强自忍住心疼,也不去问。在屋里半天,才又听平嬷嬷来说,然哥儿让裴氏带去她院里搽药去了。姜氏才放下心来。
等了好一会儿,才见楚之望进屋。
姜氏令人退下后。才给丈夫宽衣,只是一言不发。
楚之望知道妻子这是生气呢,便道:“我这是为他好。你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且不说云谦的事。就说三皇子的事。也不知他从何处得了一把青云剑。送给了圣上,这卖弄小巧便罢了。偏偏还说当年皇后娘娘也曾给他看过一把青云剑。不知圣上还记得不?这些话,他倒是说得出口。”
楚然脸皮的厚度,也不知是赶的谁,楚之望想到他的胆大,又气道,“第二日,圣上就带着三皇子祭奠元后去了。我都给他说了无数次,三皇子元后嫡子,身份虽然尊贵。但是圣上一日不立储君。我们就得一日和这些皇子们走远点。他以为别人是看不出他那把剑和那些话其实都是在为三皇子说话吗?如今倒好,他居然把云暮带了来。”
圣上的意思是让皇子代圣上亲□□劳边关,这注意实在太过冒险。云暮一日不归京,他这心就一日放松不得,偏那孽子却说得轻巧。 
“若不是你和齐王交好,他才冒着风险做了这么一出。你倒好,还怪起他来。”姜氏冷哼道:“他自幼就和三皇子交好,在京里的那几年更是。如今突然疏远,这又要人作何想?陆皇后当年确实是为圣上而殇。阿然那几年又得陆皇后亲自教导过,今年是陆皇后去世十年,楚然提到皇后娘娘,我看也没什么。”
三皇子虽然是元后嫡子,奈何陆皇后十年前逝世。若非陆家护着,三皇子恐怕也如二皇子一般,早没了命。奈何如今朝中形势复杂,圣上宠爱萧贵妃和四皇子,而五皇子的生母又是出生顶级世家的镇国公裴家。而陆家随着陆皇后没了,势力早已不如前,这三皇子,其实并不被人看好了。
楚之望叹气:“你是如此想。可是外人却不会这般想。他做了这些,四皇子和五皇子如今可早把楚家打上三皇子的烙印。我在边关,最好不要和任何一个皇子扯上关系的好。现今他又将人都带了来,不出事也就罢了,若是有事,我们一家老小的命可都抵上了。岳父岳母这也太。。。。。。”
后面那句话最终还是没说出来。姜阁老的意思楚之望哪有不明白,他这是利用楚然和三皇子的关系投资三皇子罢了。表面上姜家姜阁老依然是中立。将来若真是三皇子,姜家也能顺势站队,且功劳自然也是大的;若是不好,姜阁老可以说是楚然自己的交情。历来政治投资,风险是必然有的。但是楚之望并不想早早卷入京城中的斗争成为姜阁老的棋子。

☆、第 59 章
? “我不过是看不过圣上太过偏爱四皇子和五皇子罢了。”被楚之望揍得爬在榻上的楚然叹气。
楚然是完全不信姜阁老真是个中立派,若真是中立,那把剑上的说辞姜阁老就不会亲自润色。
楚真道:“你这样说,谁信你呢。再说三皇子和你的关系,满京城都知道,楚家俨然已经是三皇子一派了。”
外祖母裴氏出生裴家,裴家的心自然偏向五皇子。但如今的裴家却早不是当年定国公时的裴家了。再说定国公当年继承的并非裴家祖上的镇国公爵位,定国公的爵位可是自己挣的。但定国公一脉这百年来并不理朝政。如今活跃的却是镇国公一支。五皇子的生母便是出自镇国公一只,而裴氏却是定国公一支。
楚然四岁时被姜氏送回京城,当时陆皇后还在。裴氏进宫带了楚然,被陆皇后看见,便被留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