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记》第49章


郑城月对数字很是敏感,两个铺子一年的账,她算得竟然半分差错都没有。问了张氏的意思,又给铺子里掌柜和伙计都发了过年的礼物,惹得张氏感叹自己女儿果然是长大了。
而郑方也将两个铺子这年的收益给了郑城月,一年她分了三百多两银子,加上她收的租子。这一年她手里倒是多了不少进项。转手给张氏买了镯子,又给郑霖做了一幅里面穿的软件。
郑老太太有风湿,她便花了大价钱给老太太买了老虎皮做了膝套和手套。当然,对两个弟弟,她也是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买个没完。还给俞平生买了一副好棋子。
这个年一家人过得喜气洋洋,除夕守岁的时候,郑老太太和郑霖夫妇又转手给了她不少好东西。张氏更是给她打了一副头面。
转眼到了上元节的时候,张澜张轩几个来郑家接了郑城月和郑城知去看灯会,张二姐看到郑城月身上穿的戴的,心里不由又生出了些酸楚。同样是爹娘,姑姑和大婶对表妹大姐都如此尽心,而她自己的爹娘,即便在婚事上也不过是找个有银子的商户人家就觉着对女儿是莫大的好了。
想来和那严家的婚事,应是她及竿后就定下了吧。想到此处,张二姐便有些烦闷。
今日出来看花灯,夏龄武和妹妹也一起来了,因他和张大姐定了亲,两家也乐于看两人培养感情,如这样的节日,见个面一起游玩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而张澜带着郑城月等人也默契的和两人拉开了距离。
“那花灯,表妹可还喜欢。”张轩对于自己亲自送的礼物很是关心。
郑城月笑道:“我让春枝挂着了,母亲说表哥做的花灯很别致,多谢表哥。”
张轩听了,心里一喜,“姑妈,表妹喜欢就好。”
郑城月道:“我听舅母说,表哥今年功课很好,还得了书院里的奖励。恭喜表哥。”
张轩笑:“不过是老师的厚爱罢了。倒是大哥,今年就要下场,学里的先生们都觉着大哥这次必定是中的。”
郑城月笑道:“大表哥肯定能中秀才。明年表哥也能下场了。”
张澜今年是必定中的。
张轩一顿,并不答话。他的文章,风格太过独特,锋芒毕露,若是遇到个喜欢他风格的,这秀才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不喜欢的也很明显。张澜劝了他几次,可是每次下笔依然如此。
张澜和张轩都是读书人,而西州的上元节,城中大户人家都愿意出钱图个热闹,将军府,知府府里,林家等大户都出钱共同办了赏灯会专门给读书人,或是武人们聚会游玩,就连专门给小女儿家游玩的也有。
解谜,写诗,做文章这样的风雅事自然吸引了一堆读书人。
张澜带着张轩郑城知去了摘星阁。
夏龄武陪着张大姐在印月阁旁边的茶水店里坐了下来。印月阁是专门舍给城中女儿家用的,里面除了各式花灯,各式谜题以外,也有诗书音律。热闹程度不亚于摘星阁。
张二姐因心情抑郁,就和夏姑娘一起陪了张大姐。反留了郑城月和张三姐二人,两人平时里就不爱说话,是以沉默着将花灯随便看了一圈,都觉着很是无趣。
“阁上顶层秦姑娘的诗做的真好。”边上有两个少女走了下来,边走边闲聊,“听说今儿个会选第一,我猜定是她。”
另外一个姑娘道:“要我说,姜姑娘的诗做得才好。。。。。。”
两人与郑城月和张三姐擦肩而过,郑城月历来不是个好奇的性子。哪知张三姐却道:“我们去看看吧。”
也不管郑城月的反应,直接上了楼去。
因是上元节,那阁里聚了不少人,边上还有不少点心,虽说分量都不大,但做得也颇为精致,听说这是林家送来的。
张三姐才进了来,就听到有人“张家妹妹。”
张三姐回头见正是冯芳和几个姑娘笑看着她。
自去岁郑城月和姜慧冯芳发生冲突后,张三姐就不曾收到过冯芳的邀请,冯芳及竿,也不曾邀请她。为此,张三姐还曾埋怨过郑城月。
此时见到冯芳叫她,她怎能不高兴,赶忙走了过去,福了一福,“好久不见张姐姐。”
冯芳笑:“你既然来了,不如和我一道去看秦姑娘和姜姑娘做的诗吧。”
张三姐自然满口答应,和冯芳一起过了去,自然也不叫郑城月。
郑城月一笑,也不介意,反而心里颇为轻松。她也不去看那什么诗或者迷的,至于那秦姑娘和姜慧的诗谁好谁坏,她也不甚关心。且姜慧于她,那就是个仇人,她这辈子不主动去害她,已经算自己能忍了,再要去奉承她,那更是万万不能的。
不过郑城月不愿意去看姜慧两人的诗,周围倒是有人将这两人的诗都念了出来。
姜慧的诗秀丽婉约,还带着点少女的优思,而那秦姑娘的诗却颇为优雅空灵。以郑城月自己的观点,她是喜欢后者的。
“这点心好吃?”声音带着几分询问,一个看起来和郑城月年纪差不多大的姑娘看着郑城月。

☆、心思
? 郑城月点头:“这点心里放了樱桃,味道带了微微的酸和清甜。姑娘试试?”
林家送过来的点心看起来都很是精致,郑城月尤其喜欢里面含了樱桃的。
那姑娘伸手拿了一小块吃了起来,动作优雅。
“味道确实不错。”那姑娘笑了起来,干净爽朗,“我姓秦,我和父母年前才到的西州。你叫什么名字?”
秦姑娘倒是爽快。
郑城月惊讶:“我姓郑,你叫我城月好了。我方才听别的姑娘读了你的诗,文字空灵优雅,意境别致。”
那姑娘听了,不由轻声笑了起来。
郑城月一愣,难不成此姓秦不是里面的那秦姑娘,不由大感丢脸。
秦姑娘笑道:“你不用尴尬啦。经常有人都误认为我是里面的姐姐呢。”
原来这秦姑娘叫秦茜,和写诗的秦姑娘秦芸是姐妹。
好在都是姐妹,郑城月也笑了起来,幸而没说错话。
“这点心虽然不错,可是还是不够。说起吃,我听家里下人说西州有家方记铺子,卖的的卤味和各种肉脯很是不错。我到了西州,还没试过呢。”秦茜将面前的两块点心吃了,有染有些不满足。
郑城月笑道:“你家住哪儿?改明儿让铺子给你送去尝尝。”
只卖卤味是不够的,郑城月便和郑方商量了买了猪肉,放了各色佐料煮熟后,晾干,切成小块,做了各种口味的肉脯放在铺子里卖。
这些肉脯虽然价格贵,但保存时间长,又能直接吃。很快便有了不少生意。
秦茜见郑城月说得言之凿凿。她并不是个笨人,听了郑城月的话,不由拍手笑道:“看来我今日是走了运气了。”
郑城月见她穿着并不差,比方才所见的冯芳等人还好,但她说话爽快,丝毫不作伪。自然也乐得和她讲话。
两人说了不久,才发现竟然有了共同爱好,就是爱捣鼓吃食。
待两人说了好一席话,就听里面的结果出了来,原来林老夫人觉着姜慧和秦姑娘的诗都做得不错,给了个并列第一。还分别送了每个姑娘一份礼物。
那玉佩通透水润,和冯芳站在最末尾的张三姐心里很是羡慕。其实诗她也是会的,做得也不错,奈何今日没时间也没机会做。
姜慧得了第一,冯芳带着张三姐几个上前道喜。
姜慧向来傲气,“你怎带了这些人?”
言下之意很是嫌弃张三姐等人。
张三姐的头都低了下来。
冯芳的父亲不过是个千户,说起来姜慧愿意带着她玩,还是托了他爹和姜知府的关系不错才有的。此时听了姜慧的话,笑道:“姐姐,这是张家妹妹。是郑姑娘的嫡亲表妹。”
说罢,看了张三姐一眼。
张三姐赶紧对姜慧行礼。
姜慧听了,才慢声问道:“郑姑娘也来了?”
“上次表姐不懂事,冲撞了姑娘。幸而姑娘大义。”张三姐点头;又知道郑城月和姜慧是有过个节的,此时心里越发小心。
姜慧见她瓜子脸,杏仁眼,倒也水灵。又听了她的话,这才微微满意了两分,道:“过去不说也罢。你既然来了,就跟着冯妹妹吧。”
上次和郑城月之事,她回去之后虽然小周氏没说她什么,奈何姜正炀说了她一顿。而去楚家,楚然对态度实在一般,就连以往对她还不错的楚真都有两分冷淡。心里越发恼怒郑城月,奈何外面有了些闲话,小周氏警告了她,她才停了报复之心。但此时见到张三姐,心里却有了两分计较。
姜慧身边跟着的都是权贵人家的女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