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娱之心里的声音》第1165章


这位不是歌手嘛,怎么又成编剧了呢?
可不管怎么说,既然石振秋是编剧,那似乎真的可以省略一个环节了。
不过就在大家这么想的时候,里德却满是怀疑。
“等等,石,虽然你是编剧,同样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编剧。但是不要忘了,你的作品受到欢迎,都是在韩国。我们是要制作在北美能够受到欢迎的作品,你可以吗?”
美国人就是这样,说话、做事很直接。里德只为公司的运营负责,才不在乎别人是什么感受呢。
石振秋接触了不少美国人,早已经适应了。所以对于里德的怀疑,他一点都没有在意。
相反他还站了起来,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了和凯西·奈拉准备的差不多的资料,同样也分发给了大家。
“各位,这是我做的一些大数据的研究资料。和凯西的不同,我的研究主要是从作品的角度出发的。”
听说他也做了准备,大家都十分好奇,不知道他初来乍到,能研究出什么来。
可是当拿过资料,仔细阅览了之后,大家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
再次看向石振秋的时候,全都带着崇拜的意味。真是想不到,他一个亚洲人,还是刚刚从韩国过来的,竟然对于北美民众的心态如此了解。
通过石振秋准备的详尽的分析资料可以看到,近年来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活动的不尽如人意,招致了民众的极大不满。
对于政治任务的抨击和批判,也是甚嚣尘上。
美国民众每一天都在抱怨,自己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差了。各种各样严峻的问题层出不穷,而这些都是政府的过失。
特别是如今美国社会当中,种族问题、枪支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以及经济问题,全都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民众对于政治就越关心。
石振秋总结了近五年来美国的热门话题以及新闻的影响力概率,结果发现,政治内容占据了超过57%的比重。
这足以说明,政治问题如今受到了很多美国人的关心。
大众迫切地想要从政治人物的活动中寻找答案,知道美国目前的问题的来源。
在调查资料的最后,石振秋就断言,如果制作反应美国高层政治生活的作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那么就一定会大受欢迎。
他是以编剧的身份来进行调研的,可在座的这些,却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
所以大家对于石振秋给出的资料,更加的感同身受,也不得不认同。
他们自己,包括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就时不时地就政治问题激烈地讨论过。
连他们都是如此,又实地地见识了美国这些年的变化,他们哪里会不知道,石振秋的这份大数据调研报告,拥有怎样的价值。
一群人的崇拜目光中,里德直接冲石振秋竖起了大拇指。
“石,我真的很感激,感激我自己。感激在关岛的时候,偶遇上了你。伙计,来吧,快点说说,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
连里德都是如此了,其他人就更加不要说了。
而和他们相比,石振秋在来美国之前,就早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
没办法,有了心里的声音的帮助,石振秋早就对Netflix在影视制作方面的发展,了解的一清二楚了。
现在,因为和自己的相遇,让Netflix提前了两年开始了影视制作。
那么自己要是不出手的话,Netflix可不太容易像前世那样一炮而红。如今自己来了,Netflix又成为了自己的产业,石振秋当然要尽心尽力了。
在大家都认可了他之后,石振秋终于露出了峥嵘,开始了自己的目的。
“各位,迈克尔·多布斯大家了解吗?他有一部文学作品,叫做纸牌屋。这部作品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BBC改编,取得了极大的轰动。最近我看了这部作品,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觉得我们可以取得改编授权,然后将它制作成美剧。具体的剧情,如今已经在我的脑海里了,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取得授权。我想这个应该不难,里德交给你如何?”
出乎石振秋的意料,在座的不少人居然都知道《纸牌屋》这部,甚至还有人看过BBC版本的电视剧。
所以当他提出要改编这部作品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禁赞同。
因为《纸牌屋》的风格,和如今大多数的政治片都不同。
它没有《新闻编辑室》的理想主义,也没有《白宫群英》的浪漫主义。相反,《纸牌屋》的整体都非常冷峻压抑,是完全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在作品中,政治人物血淋淋的个人爬行史,以及各种权力的运用,各种策略的施展,都让人大呼过瘾。
同时,刺激而阴冷的过程也让人窒息,仿佛深陷其中,成为当中的牺牲品一样。
而这种风格,可不就是如今大多数美国民众对于政治的看法嘛。
古往今来,任何地方的普通人,对于政治的猜想和憧憬其实都差不多。
对于上层人物们的轶事和丑恶,全都抱着猎奇和八卦的心里,被解读成不同的内容而广泛传播。
所以真的按照石振秋的想法,来改编《纸牌屋》,制作成美剧的话,前景真的十分光明。
里德想到了这些,立刻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放心吧,交给我了。最多两天,就能把这些搞定。”
他可不是在说大话。
虽然《纸牌屋》的作者是英国人,但如今资讯发达,只要诚意到位,对方没有不同意授权的道理。
见Netflix这边效率空前,石振秋终于放下心来。
“那么好,现在还有一件事。我还需要一个改编的帮手,帮我寻找一位叫鲍尔·威利蒙的人。他精通政治,还做过查尔斯·舒默、霍华德·迪恩和希拉里·克林顿的助理。有了他的帮助,我们的剧本绝对会无比完美的。”
Netflix的副总罗伯特·罗伊主动站了出来。
“这个交给我吧,我认识他。”
………………………………
第974章 中秋大礼
美国和韩国的时差有十三个小时还多,所以当美国还在9月11日上午的时候,韩国已经临近了午夜十二点。
按理说,此时已经深夜时分,到了很多人开始休息的时间。
然而此时此刻,却有不少的人的坐在电脑前,不停的刷新着D社的官网。
这一切,都源于三天前。
在中秋临近,不少国人都满心欢喜地等着大假来临,能够好好地休息和玩乐一次的时候,D社突然发布了预告。
自从被报道了汤和金志勇的事情后,D社的名气就大了许多,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是一家专业的娱乐八卦媒体。
而且和一般的娱乐媒体不同的是,这家报社最擅长的就是爆料。
这一次也是如此,早在三天前,D社就发布了预告,将会在中秋节当天,爆料一对世纪情侣。
只这一条预告,就迅速制造了了不起的风波。
虽然韩国娱乐圈的明星艺人很多,明星情侣也数不胜数。但能够担当得起世纪情侣称号的,至今也没有多少。
不少人对于顶级明星情侣的印象,甚至还停留在崔秀宗和夏维罗的年代呢。
对了,当初宋允儿嫁给薛景求,也是制造了不小的轰动。
奈何薛景求乃是二婚,宋允儿难免沾染上小三的嫌疑,世纪情侣的称号未免不够完美。
但这一次,没用外界的大众评价,D社就使用了世纪情侣来划分等级。如果不想挨骂的话,那么这一对即将被曝光的情侣,就一定很了不起。
这三天来,无数的人心痒难搔,纷纷猜测,到底会是哪两个艺人中招了呢?
同时不少人也在心里决定,如果D社只是故弄玄虚,爆出来的艺人情侣不够份量的话,那么少不得要去留恶评了。
但不管人们抱着怎么样的心思,这三天来,确实被D社忽悠的牵肠挂肚。
到了今天,很多人更是迫不及待地,早早就用电脑和手机刷新了起来。
很多人甚至觉得,这种干耗着等待一分一秒过去的煎熬,比等待下班的时候还要难受呢。
不光大众被激发了好奇心,因为D社的预告,韩国的演艺界也被惊动了。
那些传媒自不必说,在这三天里可谓是手段尽出。
什么收买啊、试探啊、侦查啊等手段都用了出来,就是希望能够从D社的手中得到情报。
奈何这次的报道是李明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