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悍妻:将军的小娇娘》第73章


黄氏觉得丢脸,头痛欲裂,骂道:“你们还想咋样。难不成过两个月再去买别人家的稻米不成?老二,母子哪有隔夜仇,娘以前责骂你,都是为你你好,你咋记仇了呢,你帮你岳家处理了稻米,可是你到底帮你家做了什么?”
李海:……
再次发现他娘胡搅蛮缠和不要脸的本质。
他道:“娘,先不说别的,事情总有个先来后到之分,我们既然已经答应了元家的,自然要守信用,难不成娘希望儿子不守信用不成?同样,我们也答应了别家的。都已说好,若是出尔反尔,儿子实在是不配为人。”
黄氏愣了,动动嘴,韩氏看着黄氏落败,连忙顶:“老二,其他的暂且不提,可是你和元家的约定,可以继续约,只是能不能不要一百石,要五十石便可,这样也能兼顾自家和岳家。”
还真别说,韩氏有时候挺有小聪明的,黄氏赞同她的说法。
可你赞同是你的事,元氏却不依:“娘和大嫂这话说得真够意思,我们说好了一百石,后来却只是要了五十石,你让我娘家怎么想,我哥我嫂子咋想?剩下的五十石,难道丢了不成?”
“你这话说的,都是亲戚,哪有什么隔夜仇?剩下的五十石再去镇卖了完了呗。”韩氏低声抱怨。
“大嫂这话说的,也忒不要脸面了吧?毕竟谁都不是大嫂,可以义无反顾地和娘家闹翻了,逢年过节从没回过娘家,而且大嫂让我娘家去镇卖粮食,那么麻烦,大嫂自己去镇卖家里的粮食不完了?”元氏咄咄逼人。
吃瓜群众刚才还觉得韩氏的提议不错,等元氏再把其的蹊跷说了出来,他们也觉得元氏的不错……
☆、202。第202章 算得好
202。第202章 算得好 
所以吃瓜群众没说话,每次看李家的大戏,只要沉默行,因为每次的结果,总是那么地相似,过程又是那么地曲折,不到最后一刻,不能下结论。 
韩氏心里有根刺,平时没人触碰还好,她还能自我********,今天被元氏拉了出来,她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大叫道:“元氏,你再说一遍,竟然敢嘲笑大嫂。”
要说韩氏,蠢和泼辣是两个脱离不掉的标签,想当年,她还没被黄氏教育成不要脸,多少还要点脸面,她是她家的两个女儿之一,其一个是她姐姐,人家温婉,自然和韩氏不对付。
韩氏还有两个弟弟,当时韩氏嫁过来后不久,大概是生了李奕章一年吧,回娘家,听到弟弟要说亲的事儿,她想着参一脚,选那些她看起来好的。
可是看起来好的,其实都是那些穷苦人家的姑娘,娶了是债啊,她嫁进李家,发现自己过得不宽裕,可姐姐嫁的却是富户,她想着,反正家里四个孩子,我不能是最差的,至少要拉一个弟弟垫底。
于是在弟弟说亲的时候,经常回娘家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最后她姐姐看不过去,联合两个弟弟孤立她,在一次指手画脚时,她的弟弟气恼了,把她赶出了家门,不让她再回去。
韩氏年轻气盛,说不回去不回去,加总是回娘家,脸都丢尽了,所以韩氏不再回去了。
所以,最后的最后,韩氏逢年过节再也没回过娘家,只有她爹娘去世的时候回去过一次,其实说心里话,韩氏羡慕那些逢年过节回娘家的人。
特别是元氏,即使出嫁十几年,可娘家对她依然很好,可以说是宽厚的地步,对她的赞赏可谓是滔滔不绝。
同是妯娌,崔氏和娘家关系也不好,她找到了平衡感,可是元氏,凭什么她可以和娘家关系好?她都可以毁了她弟弟的婚约,她同样也能回到元氏和元家的良好关系。
想毁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了。
韩氏如此,元氏早看得分明,于是元氏冷笑:“大嫂,有些话不要说得太明白为好,大嫂有空在这里吵闹,还不如去镇卖了粮食,省得每天胡思乱想。”
“要是卖得出去,我还稀罕求你吗?”韩氏叫出声。
话才出口,韩氏愣了,黄氏恼到想打这个蠢儿媳。
“大嫂既然知道粮食卖不出去,索性我们二房是个受气包,所以甩给我们二房了?”元氏脸都绿了。
“你们做生意的,届时,煮成了饭,谁还知道这些稻米原来是咋样的。”韩氏将错错。
“正是你们做的黑心生意,才会亏本,我做不来这种没良心的事儿,大嫂不也是做过生意的吗?你自己想办法吧。”
“元氏,你!”
“以前分家的时候,稻米哪怕放坏了,也不分给我们二房,现在眼看着二房过得好,稍有一点好的,想赖到我们二房头,大伯母这算盘真是算得好。”李桂川幽幽道。
☆、203。第203章 凭什么
203。第203章 凭什么 
韩氏:……
黄氏恼羞成怒,韩氏这个盟友,真是蠢到家了,她恼道:“老二家的,你到底要不要买粮食,咱们这里离镇远,你也知道元家村离镇近,去卖粮食也方便,你说是不是?何况,你家里有着两个哥哥,都是能干之人,来回一趟也不麻烦,你大嫂说得对,多少要照顾两方爹娘。 ”
“当家的,你咋看。”元氏把矛头转向李海。
“娘,您的粮食,我们不能买。”李海态度坚决。
黄氏:……
“你要是不买,是逼死你娘啊。”黄氏又用了一哭二闹三吊的把戏。
虽然俗套,但是好使……
于是,李海下不了台了,要是黄氏真的出了个三长两短,这家里的人都看着呢,他可不想当一个不孝的男人。
“奶奶身强体壮,何不带着大伯母一起去镇卖粮食,反正有力气,何必在此寻死觅活的。您不是还有两个儿子吗?身强体壮的,一起去镇摆摊好了,二房能做的事儿,您的儿子也能做,又能挣银子,又能把家里的粮食卖了。”
“你闭嘴。”寻死觅活的黄氏斥责道。
李桂川瘪瘪嘴:“儿子和孙子懒惰,分家又不给人分,现在又想赖到别人头,老不羞。”
韩氏实在是再也受不住别人异样的眼光,连忙躲回屋里,冷哼了一声,似乎是在不屑,可实际,到底是什么心态,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韩氏离开了,黄氏大概是没了战友,竟然也跟着离开了,走的时候,背影灰溜溜的,似乎是落荒而逃。
李桂川:……
元氏疲惫地松了一口气,默默地走回二房的院子里,周礼把走路摇摇晃晃的百百抓了过来,以免它出去祸害人。
但是今天百百的出现,让很多人都知道,周家养了一只狼,从此,去村东头那边的人都害怕了起来,连狼都养,还有什么不敢养的?
于是乎,周礼真的如同他的长相一般,在村里,可以说是一个丧心病狂的存在。
这个暂且不提,粮食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除了翠花家的还在闹之外,一切妥当。
过了年,天还冷,没到春耕的时候,但是地里的杂草,多少也要收拾一番,所以二房去镇做生意,一般都是李海和元氏单独去,李奕权和李奕安在家收拾地里。
二房的地虽然不多,可一旦开了春,事儿不一样了,杂草疯长,抢得过的是时节。
小三和小四已经去私塾念书了,这是出乎意料的事儿,以前嚷嚷着要让儿子去念书的崔氏,倒是还没动静,反倒是二房,一声不吭,把两个孩子送去了。
一年六两银子的束脩,两个孩子是十二两,如此算下来,三年下来,也能建一栋砖瓦房了。
这二房,出手真是大气。
村里人唏嘘,但是也没空闲来说这件事,忙着春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哪有时间来玩耍?
崔氏不同,她在家气得脸都绿了,凭什么她聪慧的儿子不能去私塾,而二房那两个蠢蛋可以去?
☆、204。第204章 春天到了
204。第204章 春天到了 
凭什么韩氏自己的儿子不送去私塾,她的孩子不能去?
要说崔氏,这段时间过得并不好,经常气得脸都绿了,韩氏自打开春后,把她看得很紧,唯恐她把李奕尘送去了私塾。
她没办法送去,黄氏也不容许,这个暂且不提,她出去摘菜的时候,偶尔听到村里的妇人说,二房阔气,送两个孩子去私塾,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崔氏越想越是越是不服气,回家时也学习韩氏,心情不好罢工,什么都不做,黄氏对崔氏又有点愧疚,于是便让韩氏每天做饭。
一年,韩氏心情不好,让崔氏做饭一段时间,她以为自己赚到了,可今年风水轮流转,崔氏罢工了,韩氏每天去收拾地里回来辛苦不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