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无敌》第538章


张宝一声令下,早有几名亲兵捧来二十副札甲,还有一张简陋长案。
“请主公试刀。”
张宝双手握刀,走到跌落起来的札甲面前,双臂猛然力,幽暗的空中一道寒光掠过,只听咔嚓一声,那横刀劈在札甲上,如刀切豆腐般,六件札甲被张宝一分为二~
“好刀!”
一刀落下,张宝张宝忍不住的动容,这不过是老铁他们研究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有如此威力,那么盛唐时期真正的横刀该有多大的威力?
虬髯大汉典韦目露惊色,忍不住的说道:“主公,若我军士卒全员配备如此锋利的横刀,天下间将还有谁是主公军队的对手?”
“嗯!”张宝轻轻颔,转头对老铁道,“老铁,刀的确是好刀。若是要全军都准备上横刀,大概需要多久?”
老铁沉声道:“主公,横刀铸造的工艺我们也是刚刚摸索,铸造一柄横刀所用的铁矿大概能与我军制式装备五比一的比例,时间耗费的更久,如果想要量产,恐怕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行!”
“五比一的比例?”张宝神色一凝,微蹙眉头道,“我军铁矿资源丰富,这问题不大。不过五年的时间才能量产,这太久了!”
“唉~”老铁叹气道,“主公有所不知,这还是小人初步估算一切顺利的情况,如果有什么意外,恐怕五年的时间也不够用啊!”
“好,五年就五年!”张宝沉声道,“从今往后,你们就不用管别的事情了,全力研制打造横刀。同时我会安排天逸给你们提供足够的铁矿!”
“报~”
张宝话音放落,铁匠铺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匆匆入内,轻声附耳张宝,张宝神色一历,大声道:“走,回府!”
。。。。。。。。。。。。。。。。。。
汉献帝初平十二年春,张宝正励精图治、休养生息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州却生了一桩震惊天下的大事,这件大事彻底打乱了张宝休养生息的计划,迫使其仓促起兵,再次踏上征途。
。。。。。。
扬州寿春,大司马府。
恰逢元宵佳节,又是袁术四十大寿,遂于府上大设筵席,宴请麾下文官武将。
徐州刺史孙坚,当然孙坚是没有前去徐州上任的,还是呆在吴郡。还有丹阳太守、庐江太守、九江太守、吴郡太守等各路太守纷纷携带家人、亲信赶来寿春道贺。
丞相曹操、荆州刺史刘表、青州刺史袁绍、河东太守吕布亦派使者前来道贺。
又有袁耀、袁胤、金尚、冯方、桥蕤、陈兰、雷薄、李丰、梁刚、梁纪、韩胤、杨弘、刘祥等亲信文官武将缭绕席前,一时间,寿春城内可谓人才济济,袁术府上更是文武云集、盛况空前。
酒过三巡、觥筹交错。
徐州刺史孙坚携子孙策离席,立于阶下举盅遥向袁术道:“徐州刺史孙坚,携子孙策恭祝大司马福寿永享。”
“呵呵,文台何必如此客气。”袁术呵呵一笑,目光落在孙坚身边的孙策身上,不由两眼一亮,欣然道,“这便是伯符?两年不见竟已长得这般英伟,真可谓是虎父无犬子,文台好福气啊。”
孙坚恭声道:“末将之福,便是大司马之福也。”
“呵呵,好,甚好。”袁术笑得合不扰嘴,向左右道,“赐酒,赐酒!”
又有新任九江太守周尚携侄周瑜出席,立于阶下向袁术道:“九江太守周尚携侄周瑜恭祝大司马永享禄位、福寿无边。”
“这位少年郎便是周瑜周公谨么?”袁术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舒县的事情本大司马都听说了,嗯,不错,小小年纪就能有此谋略,得以从贼人张宝手中全身而退,不简单哪!单凭这点,就已经胜过许多沙场宿将了,呵呵。”
“承蒙大司马夸奖。”周瑜拱手淡然道,“瑜愧不敢当。”
“赐酒,赐酒。”袁术连连挥手道,“一并赐酒。”
正饮宴时,主薄闫象忽然击案而起,厉声道:“吾有一言,诸君且听!”
大厅里霎时一片寂静,众人皆愕然相顾,都不知道闫象要说什么,只有朱范嘴角掠过一丝冷笑,凑到孙坚耳边轻轻耳语了两句,孙坚不由微微色变,霍然转头望向主位,果见袁术两眼微眯,神色有异。
待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闫象才正了正衣冠,肃然道:“昔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最终据有天下,至今延续四百余年,气数已尽,海内鼎沸,百姓之盼新君犹如久旱之盼甘霖也!”
众人纷纷色变,大多猜到了闫象想说什么。
第六百零六章 袁术称帝
果然,闫象大步离席,走到厅中喝道:“袁家四世三公,望归海内,大司马当应天顺人,正位九五!众人以为何如?”
闫象话音即落,厅中一片死寂,袁术高据主位,两眼微闭一言不。。
“不可!”
令人窒息的死寂中,忽然响起一把炸雷般的大喝。
袁术的眼皮猛地一跳,霍然睁开眼来,只见会稽太守许贡已经离席而出,立于厅中大声呵斥闫象道:“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臣节事殷商,今大司马家世虽贵、扬州虽富,却远不如周之鼎盛,何况汉室虽微,也不如殷纣之暴虐,身为臣子又岂能有篡位之心?此事决不可行。”
闫象怒道:“所谓江山社稷,有德者据之。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千年之前尚且还是刘姓之君!且大司马据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
“嗯?传国玉玺?”
“玉玺?”
“玉玺竟然在大司马手中?”
“董卓乱汉之后,玉玺不是已经失踪了吗?”
闫象一语既出,众人哗然,朱范微微侧目,向孙坚使了个眼色,孙坚会意,疾步出列立于厅下,铿然道:“敢问大司马,传国玉玺果在府上?”
袁术淡然道:“本大司马前日偶游南山,山中忽遇一苍须老者,以手中黄绫包裹相赠,还说代汉者,当涂高也,甚是不解,抬头再看时,苍须老者已经化作一股青烟遁去,再解开黄绫视之,不想竟是传国玉玺。”
袁术话音方落,闫象慷慨激昂地说道:“代汉者,当涂高也!大司马表字公路,正应其意,依在下看,大司马山中所遇苍须老者,分明便是南华老仙,必是奉了上天之命以传国玉玺相赠,这岂不是天命所归吗?”
“既是天命所归,臣等恭请大司马正位九五!”
袁耀、袁胤相继出列,跪地陈情,金尚、冯方、桥蕤、陈兰、雷薄、李丰、梁刚、梁纪、韩胤、杨弘、刘祥等文武心腹也纷纷出列,跪倒在地,孙坚回徐庶,朱范脸有冷色,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孙坚遂翻身拜倒,跪地朗声道:“臣徐州刺史孙坚,恭请大司马正位九五,以安天下万民!”
徐州刺史刺史孙坚既跪,其余九江、庐江、丹阳、吴郡、豫章、南阳诸郡太守亦纷纷跟着跪倒在地,齐声恭请袁术正位九五,倏忽之间,大厅内跪倒了一片,放眼望去只见满地撅腚,再无站立之人。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袁术心中狂喜,脸上却故意摆出嗔怒之色,喝道,“袁家四世三公、世受皇恩,又岂能做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举?你们这么做,只能让本大司马遭天下百姓所唾弃!”
“大司马!”闫象以头触地,疾声道,“今日你若不正位九五,在下便撞死在石阶之上!”
“唉。”
袁术脸色一变再变,顿足长叹一声转身扬长而去。
。。。。。。
汉献帝初平十二年,袁术正式在寿春登基称帝,国号成,改元仲家,史称仲家皇帝。仲家皇帝定都寿春,以九江郡为淮南尹,设置公卿百官,乘龙凤辇、祭祀南北效,立冯氏为皇后,袁耀为太子,各郡属官皆有封赏。
此消息一经传出,天下震动!
。。。。。。
三月,消息传至幽州。
张宝急召贾诩、郭图、戏志才、华歆、张烈等心腹谋士相议。
张宝沉声道:“袁术终于称帝了!”
“主公,这下好了。”华歆以手扶额,抢先说道,“袁术称帝,则势必导致关东原有格局的大变乱,一场诸侯之间混战已经是不可避免了,这下我们终于可以坐山观虎斗,放心地休养生息了。”
张烈也道:“袁术称帝,对曹操的冲击最大,曹操如果不想失去号令天下群雄的政治优势地位,就势必要出兵讨伐!以目前曹操的实力,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