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公子》第356章


“这足以说明仙长对你的看重,不怕对你说,朕之所以任命你我为太子太傅,一方面是你的功劳,另一方面是因为仙长也看重你,朕相信仙长的眼光,所以你不要辜负朕更加不要辜负仙长的期望。”
赵匡胤语重心长的说道。
“纯臣听到陛下说的吧,以后那你可要尽心尽力的辅助陛下开创我大宋盛世。”王著也十分有面子,这么一个弟子在这里,他也十分的高兴。
“官家,咱们的赵太傅应该是大宋最年轻的官员了,古之甘罗也不过如此,看起来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良臣,这是陛下洪福齐天。”
赵普不失时机的拍了一个马屁,不过这个马屁恰到好处,赵匡胤也深以为然。
“好了,朕让你们是谈论正事的,这一次光义居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朕也有责任,好在最后没有引起来大的动乱,但是依然将大部分官员给牵扯进去了,这善后的事情诸位看看怎么办呢?”
那些官员都被抓起来了,对外宣称是他们触犯了宋律,抄家的抄家,但是最终怎么处置还没有定下来。
“官家,虽然这件事罪魁祸首已经去了,但是为了杀一儆百,臣建议对他们严惩不贷,这些人居然敢跟着造反,加上他们本身就有问题,所以杀了他们也符合咱们宋律,如果这一次不严惩的话,那么以后难保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臣建议严惩。”
赵普立刻站了出来,严惩,那就是杀无赦了,甚至他们的九族都会收到牵连。
“父皇儿臣也赞同赵相的意见,对于这些臣子不能姑息,如果不是父皇洪福齐天,此刻恐怕……就连忠于大宋的那些忠臣下场都会很惨,所以儿臣也赞同将诛九族。”
赵德昭可是找到机会了,这些大臣跟他们不对付,趁着这个机会直接给除掉,这也是他们直接给干掉了。
赵匡胤点了点头,他也能想到赵普和自己的儿子这样说,毕竟这一次事情太大了,自己还从来没有处置过这么多的官员。
自己也很为难,杀这么多人自己于心不忍。
“纯臣你有什么意见,说来听听?”赵匡胤心中还是没有最终决定,问起这个年轻的臣子。
“陛下,臣也赞同太子和赵相的意见,虽然陛下宅心仁厚,但是对于那些乱臣贼子也不能手软,俗话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这句话在现在还没有出现,现在人讲究的放虎归山,那里有这么贴底气的话。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赵匡胤在嘴里念叨了好几句,眼前一亮,以前还没有人跟自己这样说话。
“那你的意见也是对那些人处以极刑?”
“官家臣是这个意思,不仅如此,还要写个奸臣录,将这些人全部记录上去,昭示全国,让后人知道他们的恶行,这样乱臣贼子再也不敢窥测神器,还请官家恩准。”
恩?
所有的人都吸了一口凉气,这赵承嗣也太狠了一点吧,不仅支持处斩,还搞个什么奸臣录,这是要将这些人遗臭万年的节奏。
如果说处置他们,也只是一朝的事情,但是如果将他们写进奸臣录的话,那可是传之万世的,事情,被史书记录下来万世流传。
绝对是遗臭万年,赵匡胤怕什么,就怕史书上对自己不好的评价,这也是让一直谨言慎行的原因。
想不到今天赵承嗣居然来了一个奸臣录,这和史书记录下来这些大臣的恶行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真的实行话,那这些人一辈子甚至十辈子都不能翻身。
可是其中的好处也不少,比如赵承嗣所说的,那就是对那些乱臣贼子起到一种震慑,极大的震慑,这也是一件好事。
“既然这件事是你提出来的,就交给你办吧,太子也跟着去吧,你们都下去吧,成象先生留下,朕还有话要对你说。”
赵承嗣摆摆手让赵承嗣去办这件事,也就是说奸臣录要出,那些人要死。
………………………………
第四一三章 枢密副使
奸臣录一出,朝野震动。
那些上了奸臣录的人不仅在大宋一朝丢人出丑,在以后也会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那些有野心的人现在也要掂量一下自己以后的名声了。
有的人把名声看的比生命重要,宁可死也也要维护自己的名声,赵承嗣这一招可是掐住了那些心怀不轨大臣的脉门了。
当知道这一切都是出自于新任太子太傅赵承嗣之手的时候大家对这个年轻人的忌惮又深了一层。
而赵承嗣这几天就忙着处理这些,要不然就是被那些大臣给宴请,现在终于有机会好好休息一下了。
不过自己的便宜徒弟赵德昭又来了,还带来了大量的礼物,让赵承嗣苦笑不得。
“我说殿下,这么晚了你这是干什么呢?还有这几位是?”
赵德昭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礼物,后边还跟着几个漂亮的女子,年纪都不大,大约有十五六岁的样子。
这让赵承嗣有点疑惑,送礼自己可以理解,毕竟自己这一次帮了赵德昭这么多大一个忙,将他送上了太子之位,送点礼物表表心意也是可以的。
赵承嗣也不是那种迂腐之人,知道变通,而现在自己是和赵德昭绑到一辆战车上了,礼尚往来也是应该的。
“太傅,这是我的一点小意思,这几个人是我宫中的几个女官,姿色自然不用说来了,她们个个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看太傅府中也没有主事之人,所以将她们两个送给太傅,太傅放心,她们可都是清白之身。”
赵德昭满是笑意,这两个姑娘还真的是他千挑万选的,真心送给赵承嗣的。
赵承嗣当初成亲的事情闹的是满城风雨,现在赵承嗣身边还没有一个女子,这怎么行,所以赵德昭决定帮助这位年轻的太傅找几个女子,成家。
“再说了太傅你也应成家来了,那件事已经过了很久了也是时候成个家了,你看上那家姑娘了,给我说,我请父皇赐婚,这两个可以当妾嘛!再怎么说这么大一个家怎么能没有一个女人呢,就这样定了,太傅还请给我这个面子。”
赵德昭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赵承嗣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让人给去她们安排住处,毕竟赵德昭的面子也要给的。
但是赵承嗣可没有放下戒心,这个时候赵德昭送来两个人,谁又能保证她们是不是赵德昭的眼线呢?
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这件事也不会摆在明面上,心里有数就行了。
“如此多谢殿下了,不知殿下这么晚来有何事,我想总不会是专门来送这些东西吧?”
跟赵德昭也不用这么客气,还不如直接点好。
“太傅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聪明,难不成我就不能专门来看看你吗,你这样说实在是令我感到伤心呀。”赵德昭也难得开玩笑,一张苦瓜脸,赵承嗣看着都觉得他是窦娥的哥哥一般。
也是,要是放在以前赵德昭也不敢开这样的玩笑,也是最近他春风得意,才有心思开玩笑,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他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错,但是现在不一样来了。
赵光义死了,朝中赵光义一派的人也都死绝了,他还被立为太子,已经没有人能威胁到他了,他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赵承嗣撇了撇嘴,赵德昭这家伙这么晚来一定是有事情。
赵德昭看到赵承嗣那不信的样子,也知道自己骗不了他,于是进入到正题:
“太傅,其实我是来告诉你,今天在你离开之后父皇已经正式任命你为枢密副使了,我是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的,怎么样还不错吧?”
枢密副使?
赵匡胤要任命自己为枢密副使?
这可是实权位置。
要说自己的太子太傅是一个高位,但是却没有什么实权,到底不如丞相尚书这样的职位。
但是枢密副使就不一样了,那是枢密使的助手,这是真正的实权。
从唐宋时期的枢密使制度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也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其经历了从内廷化向外朝化的转变。从唐后期最初的由皇帝近侍宦官担任,经历了五代枢密使改由士人充当并建立起日趋庞大的枢密院机构,总揽财权、政权、军权,凌驾于三省之上,“是宰相之外复有宰相,三省之外复有三省矣”,基本上完成了由内廷向外朝的转化,成为正式的决策机构。宋政府鉴于武将骄悍,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