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公子》第351章


“赵相不要哦胡说,皇兄洪福齐天,一定会没事的,好了赵相,我们进去吧。”赵光义说完就走了进去。
赵匡胤的皇子和皇后妃子们都在那里,其中赵德昭对着御医在大发脾气:
“要你们还有什么用,这么长时间了,连父皇有什么病都不知道,你们不是废物是什么?”
“殿下,是臣等无能,臣等罪该万死!”这些御医也确实是不知道赵匡胤有什么病,也不敢贸然用药。
但是今天他们发现赵匡胤的脉搏弱了下来,他们诊断一下,就发现皇帝熬不过今晚了。
“德昭,你这是干什么,这样让御医更加有压力了,对皇兄的病没有好处,御医陛下到底怎么样了?”
赵光义一副假惺惺的样子。
“王爷,臣,臣,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就直说吧,出了什么事情本王给你担着,毕竟也不能全部怪你们。”赵光义好言好语的说道。
“多谢王爷,官家恐怕,恐怕要弃我们而去了!”
“你这庸医说的什么,你这是找死。”坐在床边的赵德昭气冲冲的站了起来,一副要哦吃人的样子。
“德昭当着皇兄的面不可造次,这也不怪御医,先退下。”赵光义训斥道。
“御医,这话可不能胡乱说,陛下洪福齐天,怎么?”赵光义还在演戏。
“王爷,臣等不敢乱说,陛下的脉象显示,这……”御医满脸的悲伤,那意思很明显了,赵匡胤是不能康复了,这些人都是顶尖的大夫,这点不会看错的。
“天不佑我大宋呀,皇嫂,现在外面那些大臣都在等着,是不是让他们进来给官家请安,毕竟这件事也不能瞒着他们呀,这可都是官家的重臣。”
赵光义还征求了一下皇后的意见,此时的皇后是宋皇后,是一个年轻的皇后。
“一切就由晋王做主,让大臣们都进来吧。”
在赵普的带领下,那些大臣们走了进来,个个跪倒在地,行礼问安,其中赵光义悲痛的向大家宣布了赵匡胤的境况,立刻就有大臣痛哭流涕。
这个时候宋皇后脸上的泪痕还没有干。“众位臣子,官家现在这个样子,是我们大宋的损失,我提议先立而皇子为太子,不知道众位大臣有可有异议?”
哄!
大臣们一下子议论开了,皇后提议立二皇子为太子,难不成她看不清眼前的形势吗,二皇子根本就和晋王没有办法相比,甚至有传言说晋王已经准备登基了。
现在皇后怎么说这句话呢,一些支持赵光义的大臣们就不淡定了,这皇后是想干什么。
赵光义眼中精光一闪,随即而逝。
“二皇子是皇兄嫡子,理所当然……”
“我反对!”赵光义还没有说完一个声音就响起来,直接反对。
………………………………
第四〇六章 问过我吗
“卢参政,你难道不同意德昭即位,德昭是官家的嫡子,自古以来子承父业,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宋皇后有点不悦,虽然赵德昭不是自己的儿子,但是也是皇帝的儿子,他即位自己还是皇太后,还是会尊敬自己的。
如果赵光义登基的话,自己只是一个皇嫂,这可是相差很大的,所以在她的心中还是倾向于继子即位,这对自己也有利。
“圣人,臣反对,那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我大宋,官家不幸,而我大宋现在正在对位外用兵,需要一个强硬的君主,二皇子虽然是官家的弟子,但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军事,并且官家也从来没有说过让二皇子继承大统……”
“卢参政,此言差异,自从西周以来就有了嫡长子继承制了,卢参政不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
卢多逊还没有说完,就被赵普给打断了,这卢多逊说这话还没有道理,父亲死了,嫡长子就自然拥有父亲的一切,这还要吗?
这小子居然说官家没有打算将皇位传给皇子,赵普真的想问问,你卢多逊死了,会不会将你的所有一切让给自己的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恐怕是不会吧,不过在这里这话不能说,他就听听卢多逊怎么回答。
当然了赵普并不是一个人他的支持者还有不少老夫子,他们是礼教的坚实拥护者,立刻声讨卢多逊。
卢多逊脸色难看,想不到到了这个时候还有这么多人不给面子,真是不知死活,等到晋王登基之后,一定要让这些人付出来代价。
“各位大人的意思,本官也知道,可是也有立贤不立长得规矩,请恕我直言,如果让本官选择的话,本官会选择晋王,晋王这么多年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当然这并不是说二皇子无能,只是相比之下确实不如二皇子,国家现在处在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只顾礼法,而不顾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不行的,为了大局,我想如果是官家清醒,那也会做出来这样的饿选择的。”
卢多逊面对这么多人的质问没有任何的畏惧,反而是一套大道理摆了出来。
之前赵承嗣就说过哦,初期这些的大宋的官员还基本上都是坚定的民族和大局主义者,也许他们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去争夺一番,但是为了大局他们有时候会做出来一些让步。
而且卢多逊说的还都是实情,赵德昭和赵光义一比确实不如人家,所以很多人都开始动摇了。
“如果是平时的时候,我也会和诸位一样支持二皇子,但是现在毕竟是关乎大宋能不能一统天下的大事,我们千万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一统天下是官家的意愿,现在能不能实现就看大家的选择了。”
卢多逊看到赵普那边已经有人开始动摇了,于是再加了一把火,这个时候赵普身份只剩下一两个坚定的支持者。
“二皇子,这是大势所趋,是上天的安排,还请您为了大局,看到天下百姓的份上,做出来您的决定吧。”
赵光义和赵德昭两人都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的听着。
赵德昭的脸越来越难看,如果父亲真的驾崩,这些人绝对会那这些话,将自己挤下皇位。
特别是二叔,已经策划很久了吧,不要看他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心里不知道哦多高兴。
总的来说还是赵普对自己不错,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还支持自己,看起来自己以后要和他多亲近一下了。
“你们,你们……”
赵德昭时十分生气的指着这群大臣。
“圣人,还请您下懿旨吧,晋王继承大统上应天意下合民心,乃众望所归,还请圣人以天下为为重。”
一位中书舍人站出来跪在地上,不用说他也是赵光义的坚定支持者,让宋皇后下旨意,就是让赵光义光明正大的成为下一任的继承人。
“请圣人下旨!”
大臣们跪倒一片,开始请愿,其实这那里是请愿,这是逼迫,不同意都不行。
自古以来权力的舞台就是戏台子,一切全部靠着演。
此时该主角出场了。
“诸位大臣,本王有何德何能,能得到众位大人的信任,担此重任,可是本王德薄才浅,恐怕难以……”
“王爷,不要妄自菲薄,更不可推辞,这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赵光义还没有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是呀,王爷千万不能在这个是放弃咱们大宋的子民呀,这是上天的意思,请王爷以大局为重。”
赵光义的支持者,终于开始用大局这个词语了,他们纷纷劝阻赵光义要以大局为重。
“既然如此本王就勉为其难了,那……”
“慢着!”赵光义正想要兴致勃勃的说一段什么激励人心的话,刚到嘴边,这边就有人打断他的讲话。
是谁,这么大胆,大家纷纷侧目而视,到底是谁还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这个场合说话。
在大家的注视下,一个年轻人满脸带着笑意走了进来。
“赵承嗣你只不过是一介布衣怎敢乱闯皇宫来人将他赶出去。”
这里也有守卫听到里面的人喊,立刻跑了进来,正要将赵承嗣拖出去,不过等他们来到赵承嗣身边的时候,却突然跪了下来。
“下去吧,没有我的命令不要让任何人靠近,否则格杀勿论!”赵承嗣冷酷的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所有大臣的疑问,等到赵承嗣转过身来,才看到赵承嗣手里拿着一枚令牌,金黄色的。
这是赵匡胤的令牌,据说可以调动禁军的令牌,是赵匡胤独有的。
“晋王殿下这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