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烟》第172章


话说自己对《女诫》没有什么印象,影影绰绰记得是才女班昭所作,我稍一愣神的功夫,许靖却站了起来,双手倒谫于背后,迈着文士们所特有的四方步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继续教训道:“妇好虽为王后反不如曹大家更颇为知名,何也?便如参军所言,妇好能征惯战,却不知这沙场之事岂是女子所能参与的,自无法与恪守妇道之曹大家相比,以彰后人。《诗经》有云: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女诫》之中亦引用此句,足见女子生来便应主内,岂能与主外之男子相提并论?因此‘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方为女子克尽本分之道,若依参军之言组建女兵,岂不是颠倒了乾坤,违拗了事物自身之规律,将妇人之德、言、容、工四行置之于何地?”
许靖说罢,用眼睛轻轻瞄了瞄我,然后径自归了座,那举手投足间依然带着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长者威严,看得我又好气又好笑。
“梦烟,太傅之言甚是有理呀!”一直一言不发的诸葛亮此时正眯着眼睛,面上那几分诡异的笑容分明有看笑话的意思,引得我对他好一阵腹诽。
此时我亦将班昭的生平在脑中做了个大概的结论,随即起了身,不理睬诸葛亮,对着许靖微微一礼,道:“太傅只是依常理论事,却不知万物虽有规律,然并非一成不变;事分是非曲直,人分三六九等,男女虽有差别,亦要分人而论,不可以偏概全。太傅只知曹大家为才女,所著《女诫》流传于世,岂不知她更是一位历史学家,《汉书》之成班昭功不可没;殇帝与安帝时,邓太后辅政,班昭则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政事,此等成就岂是只懂相夫教子之人所能达到的?”
稍调整了一下气息,我又继续道:“如若太傅将这些机要政事亦视为内事,我无话可说;若论此等事务并非内事,那么班昭既得以参与,可见女子并非生来便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笼中之鸟,不是她们没有才能,而只是她们没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君不见吕母、迟昭平身为女流却能率千万之众对抗外戚王莽的不仁……”
我一转身,向刘备一礼,“虽说女子善武者不如男子居多,然并非全无;如今主公虽有三州,然三州之人口远不如中原之众,人口的多少决定了将士的寡众,而兵力又是决定日后胜负的主要原因。无论多少既然有这么一批女子可以用于战场上,便可加以利用,不利用则就是资源闲置浪费!”
刘备与诸葛亮这两个知道我真实身份之人对于最后一句话虽没有完全理解,却也能大概明白其中的意思;而许靖直直地摇头,不屑道:“若主公将女子用于战场怕引得别人耻笑我营中无人,不妥,不妥!”
“在意别人的耻笑重要还是万里江山重要?”,我冷冷一笑,“倘依太傅之言,主公用我赫梦烟便错了,我亦是女子,主公此举乃不合常理之道,天下之人是嘲笑我还是嘲笑主公?”
“这……参军多虑了”,许靖面上稍稍一红,忙冲我摆了摆手,亦起身向刘备施礼道,“靖并非此意,主公唯贤是用,堪称典范;参军虽为女子亦有男儿风范,屡建奇功,不过,至于别处女子……”
“天下女子并非只有赫梦烟为贤才,他人只是没有得到展露才华的时机而已”,我好不客气地打断了许靖,“女子中不仅有能文者,亦有能武者,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参军方才所言我三州人口不够多,让女子从军倒不如在家多生育些男儿才为长久之计!”
看许靖面色已涨红,又觉在厅堂之上谈论生儿育女这种事情颇为滑稽,忍不住一笑:“太傅所言倒是从长远打算,可谁能保证每家每户所生都为男儿,即便为男儿,那这些孩子的成长是不是需要一个过程?这成长的十几年间要发生多少战事何人能说得清楚?曹操也好孙权也罢,恐怕没有一个愿意等我们发展壮大之后再来做打算的。如此算来,也只是长久之计,并不能解决眼前之事。”
偷眼看刘备在捻髯沉思,我又一字一句道:“主公,如今我们不是在苛求所有的女子出来做事,而是只要求一部分,哪怕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只要有人可以做,为何要忽略了这股力量呢?”
“梦烟何以知之?”刘备眉头微皱地看着我,似乎还有很多顾虑。
“我府中就现有一女子,精通弓马兵器,勇武不在常德之下!更兼有报国之壮志,若得主公应允,可教此女前来一观……”
第二百零八章 游说
更新时间2010…12…24 10:33:13 字数:2073
第二百零八章游说
我知道让这些古人接受女子从军肯定有难度,今天刘备和诸葛亮一直不发表意见,而只是看热闹似地围观我和许靖的辩论,或许源于他们认为我这个穿越之人的做法总是有一些根据的,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现在如果要将自己想法得到实现,那么也只能以事实说话了。当下见再这么争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我便提出请刘备来日校军场上观看林年的身手。
其实对于林年的武艺到底如何我根本没有见识过,不过赵云既然说她的身手不差,我想肯定也是有些真本事的。果然在次日的演武中,她不仅弓马娴熟,便是与几位偏将军的比武也不落下风。
刘备虽然面上稍有赞许之色,可仍是一副犹豫未决的样子。
在营中休息时,帐中只有刘备、诸葛亮、赵云和我,大家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谈论着今天的事情,因了刘备宽和的态度以及与进位之前一样的切亲,帐中的气氛温暖而随意。
“主公对此事尚有疑虑?”我歪着头问道。
“嗯”,刘备抬眼看了看我微微点头,又思索了几秒钟,随口问道,“梦烟,这林年是何方人氏?”
“林年字雪瑞,原本中原人氏,幼年随父母避祸南中,双亲去世后便在山中以狩猎为生。”
“梦烟如何识得此女?”刘备不经意地问。
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赵云,而此时一旁的诸葛亮也将略带诡异的目光从我这里转到赵云身上。
我还在考虑怎么回答,身旁的赵云已坦然开口:“主公,前番军师平定南夷之乱时,林年因有助于我军便被收在军中,却因其女扮男装云一直未识得,此事云有失察之责!”
“女扮男装”,刘备似乎是自言自语,然后与诸葛亮相视一眼,又将目光徘徊在我与赵云之间,忽然脸上多了几许笑意。
不知为什么这笑容却让我心中陡然一紧,急忙施礼道:“此事子龙有虽失察之过,幸无甚大碍,看着他以往颇有微功的情分上还望主公勿要责罚!”
“责罚?孤几时要责罚于他?”刘备的笑容慢慢地放大,声音里又搀进了几分玩笑之态,“孤倒是担心梦烟有此心意!”
言毕,他与诸葛亮两人又是相视,然后都大笑起来,我直觉得脸上有些发热,不好意思地小声嘟囔道:“一个女兵我犯得上么?”
偷眼瞥了瞥赵云,他正看我,脸上分明带了几分幸灾乐祸的笑容,我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主公,要说林年之所以女扮男装终归是有原由的”,我收起玩笑之心,就着话题赶紧道,“若是女子能如男子一般堂堂正正入伍,她又何必如此行事呢?其实,像这样有报国之心的女子怕也不止她一人,如今若建立娘子军,多一支军队多一份力量有什么不好的?”
刘备没说话,诸葛亮却摇了摇头,“梦烟想法虽有道理,可天下有几个如林年一般刀马纯熟之女子?亮所忧者并非组建之后,而是如何能组建得起来,以往征兵,百姓家争送子、送夫入伍者屡见不鲜,而若将征女兵之事诏告天下,将有几人送女、送妻入军?”
他顿了顿,瞄了一眼正沉思的刘备,又继续道:“或许在梦烟故乡女子从军已是平常之事,然此处不同于彼处,此人不同于彼人,能否行通还望三思!”
刘备深深点头,显然很同意诸葛亮的看法。
我暗自叹了口气,诸葛亮的担心其实也是我的忧虑,不过忧虑归忧虑,既然没到完全被否决的程度,那么还有争取的希望。
我起身对诸葛亮一礼,“刀马纯熟的女子并非只林年一人,军师府里不就有一位么?”
“何人?”
看三人都睁大了疑惑的眼睛,我一笑,朗声道:“东英呀,就是见山从东瀛国来的女子。”
“见山?”,刘备愣了愣神猛拍了一下额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当年能入得孙权府里,身手必然不错!”
“不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