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风》第117章


拜师前半个月,徐渭的名号就传开了。他之前为了生计,没少卖自己的字画,所过的日子确实也跟唐伯虎差不多,这时候他的画还远没有达到晚年大成的程度,一尺顶多也就十两银子,就这还几乎没人问津,可自从半月前,他的名号传出去之后,青藤居士四个字那是蹭蹭的往上涨价。
在绍…兴,落有青藤居士款的字画,每一幅价比千金,随随便便练手的作品,也得几百两银子,要是认真的大作,三千两银子也大有买家。而在京城,他的一副三尺的花鸟图,居然卖出了五千两银子的天价。
就这,还是有价无市。谁不知道徐渭现在是定远侯的老师,身份地位大大的不同以往,虽说人还在,但以后想要他的画,那是千难万难了,人家要帮定远侯出谋划策,哪有时间娱乐你?
因此,早先有确实喜欢徐渭字画的人买了他的字画的,无不庆幸万分,纷纷将字画挂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出多少钱都不卖,这是要留作传家之宝的。
之前因为种种原因跟徐渭有过交集却又失之交臂的,此刻肠子都悔青了。之前,徐渭生活拮据的时候,可能你请他吃顿饭他就会写几个字给你,可现在?呵呵,一般人恐怕都没有让他动笔的资格了。
这也还好,最悲剧的是之前的罪过徐渭的人。
徐渭平日里清高惯了,脾气多少有些酸,再加上日子过的又不好,平日里瞧不上他的人很多,甚至还有人欺负过他,此刻徐渭风光了,这帮人全都吓傻了。胆子小的,干脆举家搬迁,隐姓埋名了,胆子大的,也都在忙着送礼。
当然不可能是给徐渭送了,他们现在压根就没有找到徐渭的门路,徐渭活了三十来岁总有朋友,这些平日里跟徐渭不太对付的,纷纷将礼送到他有限的几个朋友那,这差不多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吧。
别人还能送礼,可徐渭的大母和哥哥可没招了,这徐渭虽说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但他是庶出,也就是小妾的儿子。这年头小妾和小妾的儿子本来就没什么地位,说是佣人也不为过,何况,他老爹在他生出不久就挂了。
再之后,大老婆就把他亲妈给撵出去了,可想而知,徐渭童年过的是怎样的日子。之后大老婆也死了,两个哥哥干脆将家产分家,一毛钱也没给徐渭留,以至于他甚至需要入赘来维持生计。
这两天,徐渭的两个大哥都不知道是怎么过的,徐渭或许没心思搭理他们,但架不住想拍马屁的人多啊。讨好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得罪他的仇人了,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么。
没两天,两个大哥就将当时分家的家产都还了回来,甚至都不敢出门了。
最可乐的是他的考官。
徐渭考举人怎么也不中,之前当然没啥,伤仲永的事情多了。可是现在可就不一样了,能教出定远侯来,岂会是等闲之辈?没听说,连胡宗宪胡中丞都对他十分钦佩么?
也不知道是谁那么神通广大,竟然找到了徐渭几次乡试的考卷,并且还在相当范围内流传了开来,甚至连内阁大佬都过目了。
徐渭的文章,可以说就跟他这个人一样,俩字,潇洒。
所谓潇洒,就是飘逸。所谓飘逸,就是浪。文章写得浪,自然就不规矩,不规矩的文章是很难出头的。再加上,徐渭文采飞扬,写的文章极为华丽,还各种引经据典,东一句西一句哪都有。
这样的文章自然是优秀的,但放在会试中就不合适了,就好像你高考的时候写了一篇朱自清一样水平的散文,你觉得阅卷老师会给你高分么?再说会试的考官水平有限,甚至也就只限于四书五经的程度,许多书都没有读过,徐渭的知识面太广,考官甚至许多都看不明白。
结果,这样的文章,到了每日给嘉靖写青词的这些大学士手里,自然是难得的好文章了。于是,所有主审过徐渭会试考卷的考官都悲剧了,最好也是个降职的处分了。
而这时候,舆论中心的徐渭,喜气洋洋的度过了人生中最得意的几天,以前他连吃饭都困难,哪里想过这成功来的如此之快?虽说京城里没什么故旧,但每日来拜访的依然是络绎不绝,不管是多大的大儒,都对他赞不绝口。
小天把这次拜师整的极为隆重,老爹也已经赶了回来,毫不夸张的说,小天虽然还不是大佬,但地位举足轻重,这天底下敢不给他面子的绝对不多。
大儒收徒,是要广邀天下的,怎么也得弄些重量级的人物来见证一下啊。这徐渭肯定算不上大儒,但人家收的这个弟子厉害呀。所有人都知道,这哪里是拜师礼,简直是出师了好不好。
几天来,徐渭也认识了不少所谓的大儒,但哪成想,真到了拜师这天,这些所谓的大儒压根就没有站的地方。
看看到场的嘉宾都是什么人啊,严嵩,徐阶,李默,悉数到场,大大小小官员全都来了,可以说,这时候天上要是掉下来一块大石头把屋子里的人都砸死,大明的朝廷直接就得瘫痪。就连心学宗师何心隐也特意赶来捧场,可以说,屋子里的每一个人,拿到外面都是泰山一样重的人物。
但不管今天来的客人分量多足,徐渭和小天才是今天的主角儿。徐渭理所当然的坐在了堂下正坐上,看着一大堆平日里光听名字就吓人的主坐在两侧,心里美的都冒泡了。
当小天穿着一身汝袍,标准的跪拜下去的时候,徐渭只觉得再也忍耐不住,一下子便哭了出来,开口道:“我这一生最值得夸耀的事情,就是教了你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三章 躲不掉了
对于小天来说,虽说他前身确实跟徐渭有师徒之谊,但真正让小天混到今天这一步的,是小天来自后世的知识和见识,基本上和徐渭没有多大关系。
当然,小天混到了这一步,除非不拜师,否则除了徐渭还真没有合适的,谁敢贸然收定远侯当弟子?也就是徐渭,毕竟从小教他学问,在世人眼里,小天能有今天,徐渭的教诲确实也举足轻重,这时候行一个正式的拜师礼,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再加上,徐渭自从被小天绑上侠客岛后,一直都在幕后出谋划策,小天的弟弟乐平也一直是他在教导,为了小天连科举都放弃了,小天拜一拜也是心甘情愿。这是早就想好的。
然而有一件事小天没有想好,那就是严嵩和李默了。
李默也就罢了,可严嵩不但是内阁首辅,更重要的是他已经七十多了,事实上他比他的那些同僚大了几乎一辈人了。
这个岁数的严阁老,已经很少出席什么活动了,而且对他来说,去哪都算得上是屈尊。
万万没想到,严嵩今天居然亲自到了,在这之前,小天寻思他派严世藩过来也就是了。看来小天这些日子总是躲,这俩人的耐心差不多到底了。
果然,拜师礼结束后,严嵩和李默说啥也不走,非留下来跟他们师徒俩聊天。
要是平常人,小天当然可以端茶送客,可这俩货哪里是一般人啊,那严嵩又有岁数优势,他今天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送客的。
严嵩倚老卖老是一绝,见李默也死皮赖脸的赖在这不走,干脆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老人吗,一会一觉,你有脾气?
李默被这臭不要脸的给打败了,严嵩这赖法,能睡到明天早上去,他正值壮年,想这么玩儿也没有条件啊。
强忍着,跟小天父子,徐渭三人说了半天话,老严嵩一点也没有醒的意思,他也是服气了,只能恨恨的起身告辞。
果然,李默前脚刚走,严嵩便‘醒了’,开口道;“恩?人都哪去了?哦,怀贞啊,不好意思,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坐着坐着就能睡过去,也是时候该退位让贤了,将来这朝廷,必然是怀贞你说了算啊”。
小天还得配合,开口道:“哪里的话,阁老身体正好着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朝廷可是不能一日无阁老啊。至于小子,实在是无足轻重的很啊”。
严嵩和蔼的笑了两声,开口道:“这些天来,你一直躲着我,今天让我抓住了,你可得陪我这个老头子好好喝一杯茶啊”。
小天连忙道:“哪里敢躲着阁老,实在是俗事缠身,俗事缠身啊”。
小天能有个屁俗事,严嵩自然也不会说破,喝着茶,依旧说说笑笑,寒暄了好一会才开口道:“怀贞啊,都说人老成精,我今年七十三了,七十三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