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第431章


李世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地大门,一整天霸占了徐清,二小反而没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好不容易等到天色完了,李世民带着李承乾回自己宫中了。
李世民刚走,只见魏冼凑了过来:“徐大人啊,下官作为您的主簿,也算得您的心腹之一,有句您不爱听的话不得不说,还请您不要怪罪。”
徐清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你说吧,我听着呢。”
“徐大人,秦王现在几乎已经成了过街臭老鼠,别人恨不得从来没认识过秦王,你倒好,还把他接到玄武门待了这么长时间。这让有心之人怎么看啊?”
“原来是这事,魏冼,你先别急,我知道秦王现在落于下风了,但他还是一个亲王不是?再说他还有个通关文符,我又拦不住他。”徐清好声好气地跟魏冼解释道:“不过,我认为秦王的这次上缴兵权,恐怕是烟幕弹,万一秦王杀个回马枪,咱们岂不是得罪了?还是两边都给点面子的好……”
魏冼叹了口气,徐清问他道:“对了魏冼,秦王交了兵权,朝中其他人怎么看啊?”徐清问的这个朝中其他人,自然是指的长孙无忌等人了。
魏冼摇摇头道:“秦王的心思谁也猜不透,但是他已经交出了兵权,天策府中的和他出生入死的将领也被抽调了大半。只要这么一去一回的功夫,甭管是不是打突厥了,秦王势力不死也回脱层皮。据我听到的消息,原来默默支持秦王的人,也已经暗中选好了退路。现在的秦王,不仅仅是没了兵权,更是将整个秦王的势力给弄得没了士气。举兵卒容易,聚士气难,秦王再想翻盘,也是不可能了。”
说到这里,魏冼停顿了一下对徐清苦口婆心地道:“徐大人,依在下看来,您还是少和秦王来往。您是光明正大,良善之辈不假,但太子和皇上若是看偏了眼,听了小人的谗言,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是。今后太子登基了,想起今天的事情,以他帝王的心思,就怕秋后算账啊。”
魏冼的意思是,秦王现在已经成了咸鱼,徐清再两边讨好,其实没了效果,反而让人以为徐清是墙头草。
徐清愣了一下道:“放心吧,以我对太子和皇上的了解,他们是不会对我怎样的,太子登基之后,他还是要靠着我的,他要是这点气量都没有,也用不着登基称帝了。你说一说,长孙无忌家里有什么情况吧。”
“长孙家里,关门闭户,连下人都极少出来。”
这就奇怪了,秦王自己不动手,应该也会让下面人动手的饿啊,连长孙无忌都如此绝望的关门闭户了,莫不是真的放弃了?
这时,魏冼仍旧不放弃劝诫徐清:“徐大人啊,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又不是太子,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小气量?帝位之前,只有利益啊。”
徐清苦笑着看魏冼道:“我的魏主簿啊,你就踏踏实实地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有足够的利益,让太子和秦王都要留着我,当宝贝供着。”
“唉,反正我是劝过了,你不信就算了吧。”
徐清还是有些怀疑李世民是不是真的已经放弃了兵权,甚至还怀疑李世民跑到自己这里来其实是为了迷惑别人,所以才想看看长孙无忌在做什么,毕竟身为李世民的第一心腹,如果李世民真的是在演戏的话,那么就只能让长孙无忌去做一些事情了。
但长孙无忌闭门不出,这是憋的什么坏心思?不对,这种东西又是一个伪题,就和徐清不知道李世民是真的交权了还是假的交权,徐清没有办法确定长孙无忌是真的闭门不出还是假的。徐清又打听了几句,发现秦王较为核心的将领,都关门在家不出,而那些不那么核心的,反而出门四处走动,像是在寻找下一作靠山。
而这时候,徐清这玄武门又来了一位客人,正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一进徐清的房里,酒把魏冼他们赶了出去,看着徐清开口便道:“徐大人,这几天肚子是不是疼了?”
徐清的脸顿时黑了下来,那天平阳公主把他叫去牡丹楼,还和徐清说了秦王勾结薛延陀害李建成的秘密。平阳公主和徐清约定,不能再把这件事情再告诉他人,第二不能掺和秦王和太子之间的事,至少不能站在他们哪一边,第三,则是万一太极宫中出现了兵灾,徐清必须出手帮忙,要保证李世民和李建成两个人不死。
徐清当时是想先答应着,以后再按实际情况说,但下一秒钟,平阳公主倩影一闪,一个药丸便送入徐清的嘴巴里了,入口即化。徐清忙问这是什么东西,长孙公主笑着道:“这东西事西域的一种奇毒,毒性之奇的地方在于,服了这种毒药,并不会当场死亡,但七天之后,就会肠烂肚穿而死。但服用另外一种解药,每七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七次,就能彻底清除毒性。”
徐清原本事不信的,可平阳公主拿出来随身带着的一面铜镜,徐清一看,自己的脸事真的黑了,比包公还黑。这就不得不信了,当场平阳公主让徐清服用了一次。后来,徐清又陆续服用了几次,每次要服用之前,徐清便会拉肚子,跟大姨妈来之前,腰会疼一般。
后来,徐清也找到珞秀秀看过,结果珞秀秀很是认真的对徐清点点头,这个毒事真的有。
最毒妇人心。
这时,徐清看着平阳公主的微笑心里骂了一句,然后道:“平阳公主,现在秦王已经放弃兵权了,他手下的哪些人已经做鸟兽散了,再也无法和太子对立,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解药呢?”
平阳公主看了一眼徐清,拿出怀里的解药,晃了晃,可就算不给徐清,她问道:“秦王到了你这里?”
“是,秦王来过一次。”
“待了多久,来干嘛的?”
“待了半天,本来是送承乾来在我这里学东西的,但是,后来看见了我编撰的叙事算经,于是跟着学了起来。”
“那以你看来,秦王是真的交了兵权,还是假的交了?”
“真假不止,但秦王很平静,十分的淡然。”
平阳公主听了却忽然变得悲哀起来了,几乎哭丧着脸道:“还是要来临吗?血肉之亲,终究是比不过皇位更重要啊。”
徐清奇怪了,为何秦王神色淡然还会不对劲,这不是表明秦王没了造反的心嘛。不过,眼下还是解药更重要:“公主,这个,这个解药……”
平阳公主扔给徐清一个瓶子道:“解药都在这里了,不用你管了,但你记住,你一定要守好这玄武门!”
第六章 先贤有言(补充咪咕)
第六章 先贤有言
嘱咐好这些事情,徐清便找到詹增,带他去吏部衙门述职。礼部尚书;侍郎都去上朝了,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徐清自然是一只手摆平。詹增的政绩,被不高不低平了个中上。中上一等,或者留任一次,或者迁徙到周围州县任刺史。总不会放到薛延陀那种老大难的地方,那可是要优秀的人或者极差的人才能去。徐清也和吏部的人说了,让詹增留在冀南或者河北,原因是家中有老母尚在,不能远走他乡。
徐清的话,含金量自然很高了,吏部的人发誓尽力。其实,徐清现在是太子和秦王两边都要拉拢的角色,他的请求,谁还能拒绝呢?何况,詹增确实有当官的本事摆在那里……随后,徐清带着荀雪儿浩浩荡荡回了善田庄。
朝堂之上,太子驾到,李渊问他何事,太子请求父皇原谅秦王这一次。本来,朝堂上为李渊的这个惩罚是有很大意见的,太子一出口,秦王那边的人纷纷站出来附议太子。但他们不知自己给秦王拍的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他们也不知,长孙无忌和秦王站在前面,脸都已经被他们气黑了。可奈何,心里有苦说不得,还要装作感恩戴德的样子。
最后,李渊被太子的至仁感动了,答应减轻对秦王的惩罚。又说起现在的北方,突厥人有异动,需要派兵北上。太子不是说了朝廷不能没有天策军吗,好啊,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证明自己,天策军抽调两万,其余各军象征性抽调一些,发兵北上,加强关隘的防守。
秦王吞了打碎的牙,谢皇上隆恩,谢太子隆恩。
天策军十万人,去了二万,还有八万,秦王可以将老弱和不服自己管教的人剔除出去,倒也伤不到天策军的筋骨。
但此番事情过后,朝野有识之士,便能看清楚了,当今的大唐皇帝,是铁了心要对付秦王,扶持太子了。有了皇帝这么一个风向标的明确指示,今后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