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第362章


,万贵妃一人在朕身边伺候了,朕听她亲自吩咐的太监,头三个便是叫的裴寂、徐世绩、程咬金,其后叫的徐清。后来徐清扇了朕一嘴巴,后来给朕送了几口气,把朕的浓痰挤出来,后来,就到了现在这样。”
“你们四个啊,连万贵妃也知道,你们是真的忠臣。往后的日子里,无论朕是怎么死了,还是糊涂了,你们切记要扶太子,而非秦王。秦王性格太适合当皇帝了,朕,朕怕他会闹出血光大祸啊。”
“臣等遵旨。”
徐清等人不知李渊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听见李渊再次说道:“四位爱卿平身吧。”
地上四人齐齐站了起来,李渊又道:“徐清,你去那柜子里拿件朕便服,看你这跑的。”程咬金等人看过去,也是嘿的一笑,这时他们才发现,徐清跑丢了鞋子帽子,衣服也是从床上刚爬起来的样子。
徐清拾掇出一件衣服,随意穿上,李渊点点头道:“不错,精神!”
这时,裴寂拱手道:“皇上,不知边关有和急时,竟让皇上如此心急?”
李渊在床头拿出一折子,扔给了裴寂,自己躺下了,仿佛还没有回过神。裴寂接过折子,粗粗一看,只见他眼睛中便露出了无尽的震惊。陆续,程咬金和徐世绩也看过了,皆惊。
徐清疑惑了,不知这什么事情竟然能让这大唐数一数二的人物也能这么吃惊,最末,他也看了起来。
“太子深入薛延陀,信发之时,已经被围白马山。但薛延陀不知是太子,大军接近,恐怕让薛延陀心生警觉”
徐清看罢,发了一句牢骚道:“军情如火,前线的人是怎么了,还写急报到长安来?”
李渊摆摆手,闭着眼睛道:“那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现在太子被围,如何才能把他救出来啊。”
徐世绩微微一思考道:“如今之计,唯有如汉高祖一般,用搅乱敌人后方的方法了。”
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朝中的人便遣使去和匈奴单于的妻子说他丈夫出轨了,又许给了大量金银,这次将刘邦接了回来。
“世绩啊,若是朕被围了,还可以用此法营救。朕不怕丢脸”李渊摇摇头道:“可是建成不行啊,他将来要继承大宝,可不能再多这么大一个黑点了。”
李渊这个担心,的确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现在朝内朝外,支持太子和秦王的分成两派,一旦太子露出这种军事上薄弱的短处,那么更会给秦王的人留下口实。而秦王,并非李渊心中的继位之人。
徐世绩又道:“那不如,就派遣一支小部队,暗杀薛延陀贵族,使其军队大乱。再大军压上,若是别人得知,边说太子只身冒险,以自身为饵,诱敌出兵。如此,太子便可身、名两全”
此话一出,李渊眼光一凛,问道:“那世绩你觉得派谁去统领这军队合适?”
徐世绩摇摇头道:“臣旧伤难愈,知节性格莽撞,裴相乃文人,其他人不可靠反而误事。如今,适合陛下派遣的,唯有徐清耳!”
徐清下了一跳,赶紧拜伏道:“皇上三思啊,臣,臣肚子疼,脑袋疼,腰疼,数兵加身,不堪军旅之事,还请皇上恕罪。”
李渊哼了一声道:“你难道不记得,你可扇了朕一巴掌!无论怎样,非你不可!”
徐清哎呦一声,心道,我这是糟了哪门子罪啊,倒霉的夜。在被窝里睡的迷迷糊糊地被人叫醒,到了这里又和一老男人亲热了一阵,完了之后,还要被派去边关,和薛延陀打仗,回来的时候还不知是生是死
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上
叫苦是没用的,徐清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得好好和李渊提了几个要求。
第一,徐清去了之后,李渊要负责派人保护徐清家人的安全。若是徐清家人有失,那么不用说了,从此君臣肯定是当不了的。前面一句话说出来,李渊立即答应了,后面一句话,则是徐清在心里说的。
第二,徐清万一回不来了,还请李渊要照顾一下徐家人。
第三,徐清出远门的消息,也不可跟几女提起,就算她们问起,也说现在的徐清在镇守一项重要的事情,暂时不能出门。万不可说徐清去了北边打仗。
最后,徐清问李渊要兵。徐清点兵,精精益善,李渊也不含糊,在手中比较隐秘的亲兵——龙卫里,抽选出一支百人队,交给了徐清。这百人队,弓马娴熟,刀枪不凡,侦查刺探无一不通,不仅如此,还能造各种军械,基本上就属于大唐的特种兵。
另外,李渊再派徐世绩,张瑾等一些将领北上,掌控失去了主帅的营州十万大军。而且,由徐世绩领兵,徐清也会配合得更默契一些。李渊又写信去了幽州、并州,他为了救这个儿子,几乎动用的手中半数的力量了。不仅是人力,还是兵力。
救儿子嘛,最应该拿出诚意的,不就是李渊了?
最末,徐清还问李渊要了一个人,那天他在通化门前认识的未来大将,也就是薛仁贵。当然,还有两副合身的铠甲,一些武器粮草。
徐清回玄武门拿了做好的可调换倍数的单筒望远镜,这望远镜叫做千里眼20,比起千里眼10,已经是进步了很多。第一,调换到高倍镜时,所能看到的距离大大增加。登高而望,足可以分辨出远处地平线上的马匹。换了较低的镜头,看得就更清楚了,能够在一个敌军无法目见的距离之外,看出敌军旗子上的大字。就不知薛延陀的骑兵,带不带旗子行军了。
有了千里眼二代,徐清还拿了许多火药,只可惜徐清制作的枪,并未能改进,只是做了一个管子比较长的,可膛大的。管长便能聚气,增加射程,膛大就能提高威力,徐清还没真的实战过,故而踌躇得很,好在其他人都不知徐清拿的是什么东西。
另外,徐清也将还在睡觉的诸葛燕和魏冼叫了起来,吩咐好了许多小事,告诉他们怎样骗几女。随后,和赶来的百人龙卫和一脸蒙圈的薛仁贵,奔向北边营州。
第二天一大早,长安城里便少了一个人,也就是徐清。消失得那么彻底,无影无踪,不声不响。害的二小无法适应,总缠着万贵妃问,徐清去了哪里,是不是被皇大父贬了,皇大父是大坏蛋。
万贵妃知道一点细节,但由于李渊下旨的时候,她出去了,知道得不全。也不敢胡乱说,便对二小道,徐清去了山里,给你皇大父守一件宝贝,一个月后就可以回来了。
而玄武门那些兵卒呢,也不适应了。站岗的时候,再也看不见徐清拿着个杯子,金的,在早晨的太阳下闪闪发光,然后徐清就在那耀眼的光芒里用薄荷盐水漱口。玄武门屋顶上,也看不见徐清挂的那条歪歪斜斜四角裤在风中飘扬。
更不习惯的是,足足一个月,没有看见徐清来让他们比赛了。都是议论纷纷道,是不是徐将军被我们弄怕了,过关的人,一次比一次多。当然,由于徐清提高了伙食水平,他们也没有发现,在这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上鼓出来许多“块儿”,比一个月前,要强壮得许多了。等到徐清再回来时,他手下这三千人,已经成了三千t…800,简直不要太爽。
没日没夜的赶路啊,徐清和那个百人队都来不及说说话,认识一下。白天,徐清便骑马,晚上 ,便找个驿站,不睡,而是换了马车,继续赶路。就在颠簸的马车上睡觉,一开始睡不着,后来一个比一个呼噜打得响。几天之后,徐清和薛仁贵时头也疼,屁股也疼,浑身更散了架似的。
这还打仗,这都打不过一只老鼠了,如果老鼠大一点,像田鼠那样,能直接给徐清来一个过肩摔。
好在一路上马匹充沛,虽然屁股被掂得疼了,总之还是到了目的地的。似乎,这一线驿站的马匹又多又好,完全不像徐清在江南路过的那些驿站。徐清心想,这里是中枢连接不友好边界的要道,才如此费心思安排马匹吧。
这几天,虽然一直在赶路,但吃饭的时候,大家还是休息了一下,说了几句话的。龙卫是李渊的近身护卫,所接触到的军机,比徐清多得,徐清是他们现在的头,关于太子被围的事情,他们自然也要说给徐清听了。
徐清知道了,太子带兵深入的那个消息,早几天就传了过来。就是徐清在通化门前,遇到薛仁贵之前看到的那一封十万火急,便是太子出兵之后,其无奈的下属写来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者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