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第356章


见有御史说话,李渊心里嘀咕了一句,这不会是对付徐清的吧?皇帝是不会亲自对这种七品官开口说话的,只是微微颔首,而由旁边的太监发声:“崔御史,皇上让你说。”
崔靖当即起来,上前几步道:“启禀皇上,臣弹劾银青光禄大夫、云麾将军、洛南县伯、玄武门守将徐清,其任玄武门守将,常不在位,滋扰中枢其他地方,蛮横无理,强占长安仓几车石炭不还。臣,弹劾其德不配位,当减勋爵,降官外放!”
李渊这下脸色更差了,那一天徐清的话,犹在耳边,这不过一天 ,便有人跳了出来。好吧,且看看你们都在做什么。这时,也用不着李渊说话,因为主持朝会的是尚书左仆射裴寂,他是百官之首,往往起到一个调度的作用。换而言之,李渊只是高居上位,看着自己的臣子议论,只有出现他感兴趣的,这才出来说话。
这时,裴寂移动着发福了的身子,看向身后道:“徐清,你有何要辩解的?”
徐清早就等着此刻了,他这次不用侍郎大哥提醒了,而是立马站了出来道:“下官有话要说。”
接着,他对那崔靖道:“崔大人,本官有几件事情不明……”
士大夫,是文雅的阶级,吵架也要恭谨让,崔靖也是不失礼节的拱手道:“徐大人,有话请说。”
徐清便缓缓道:“崔大人说本官常不在位,是什么意思?本官驻守玄武门,崔大人如何得知我不在位的,难道崔大人在玄武门安排了眼线?”
“呃,”崔靖摇摇头回到:“这自然不是,下官有友人看见徐大人去了将作监,又在六部乱逛,可下官记得,徐大人的职位,乃是不能离开的、”
徐清挥袖喝到:“一派胡言!蒙圣上恩宠,本官有在尚书省行走的权力,六部难道不是尚书省?况且,本官去了也是为国谋事,黄河凌汛、四军十六卫换新装备,本官都是献言献策了的。此事,裴相可以作证、”
裴寂顺势答道:“不错,徐大人在尚书六部行走,乃是合规矩的、”
崔靖似乎不怕裴寂:“那将作监呢,徐大人去将作监做什么?”
裴寂这是眼睛一凛,露出了万兽之王的气势,不过转瞬即逝,他看了看崔靖,似乎也想看透他背后之人是谁。奈何,奈何,崔靖也站的忒远了……
徐清笑了,缓缓道:“此事也是为国操劳,不过个中缘由不是你能知道的,皇上可以作证。”
“呀,”崔靖立即拱手对李渊,再道:“既是如此,那此条便是冤枉徐大人了,臣死罪。”
没人敢问皇帝要证据不是?
一条不行,那不是还有第二条嘛,崔靖道:“徐大人,这第二条,强占长安仓石炭可是真的?”
“假的!”徐清断然道,说的那贼像真的似的,此时,徐清露出了官场老油条都不一定有的厚脸皮,脸不红心不跳。在场其他人,多少知道点事情,此时不由佩服起了徐清,真是个人才。
崔靖也是气急:“你不要狡辩,长安仓仓大使就在旁殿,他可立即来对质!”
“对质就对质,没有就是没有……”
崔靖倒吸一口冷气,他道:“前些天,长安仓仓大使难道没有送石炭给玄武门”
“没有,本官什么都不知道。”
“好好好,徐大人真不是凡人啊……”崔靖拿出袖子一本账簿道:“徐大人,这里是长安仓那天的支度,哼哼,上面写着支出四车石炭给了玄武门,你还不认账吗?”
“是仓大人贪了吧?”徐清冷笑道:“崔御史,改日本官也找个本子,写上借给你二十万两,您是不是就该还钱啊?”
崔靖一愣,整理了一下朝冠,拱手对李渊道:“臣失礼了,臣乃御史,闻风而奏,不解其中真相。既然徐大人说了,为还徐大人清白,恳求陛下让臣去玄武门搜寻一番。”
李渊还未说话,这时武将们纷纷嚷嚷道:“哎呀呀,你这鸟人,不过是几车石炭罢了,吃不得穿不得,也不值几个钱,你计较那么多干嘛!”
崔靖面不改色,对着那群武将道:“将军们此言差矣,一丝一毫,一分一厘,皆是民脂民膏,皆是朝廷的,皇上的。岂能因为量少而不顾,岂不闻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就在武将们要出口帮腔的时候,徐清却道:“千日千钱是不错,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崔大人,你尽管带人去找,找到了算我徐清输。”
“那就去军营里找,我就不信没有!”
“若是找出来又怎样,找不出来又怎样?”
“找出了便是你徐清见利忘义,德不配位,罪不容赦!找不到,自然是你徐大人清白无二。”
“好啊,好啊,只要找到便可。那哼哼……”徐清一摸口袋:“不巧得很啊,本官的信印已经是丢了,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找呢。”
徐清冷眼一扫崔靖,崔靖不寒而栗,下意识感受一下自己袖里,难不成徐清已经栽赃我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以德报怨
第一百八十三章 以德报怨?
不过,崔靖知道偷盗官印,可比强占“民脂民膏”要严重得多。崔靖也知道自己的后台是什么,此时,他在权衡利弊。他的后台,是清河崔氏,是动一动脚天下都要震动的。不仅如此,清河崔氏朝中也有靠山,故而小小的殿侍中御史也敢和那些个国公级别的武将硬抗。
但崔靖却不能代表崔氏,不然他也不是个小小的御史了。而对面是谁,是徐清,是眼下朝廷上最耀眼的新星,自己这样和他同归于尽,值吗?同归于尽不用说得那么狠吧,徐清最多名声受害,而自己最多罢官而已。利弊权衡到最后,崔靖决定还是按照背后那个人的要求来做,死磕下去。
他问道:“徐大人莫非要栽赃于我?”
徐清做了一个呕吐状道:“你是什么官,我还要栽赃你,你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崔靖一愣,难不成这是嫁祸到了背后那人?崔靖拿不定主意,他试着问道:“徐大人啊,你丢失官印,本官在弹劾你的条文又要加上这一句了。”
徐清回到:“我什么时候说是官印了?莫非崔大人,呦!”
呔,这徐清又给我下套子!崔靖不由得脑门一阵眩晕,他在想,自己这为官十几载,从前隋开始,我是修炼得如此了,为何到了徐清面前,道行却全没了?
他摇了摇头道:“徐大人不要牵扯其他话题,我们说你那霸占石炭的事情。现在,你是绝不认账了?”
“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我徐清做一件事必对一件事情负责到底,但清者自清,我认什么帐?”徐清不等崔靖再说,便对李渊道:“皇上,微臣冤枉啊。大家都知道,如今天气回暖,都已经不太需要炭火了。前几天下了雪,我去长安仓要了木炭不假,可他没送过来一斤半两。行,我徐清忍了,反正天气晴了,烧点柴凑合凑合也算过得去。”
“这是其一,我犯不着去霸占石炭,用来取暖。实际上,石炭对微臣百害而无一用,大家都知道,石炭有毒,我岂能将其给自己手下的兵卒使用?荒谬可笑之极!”徐清再次拱手道:“此等拙劣之谎言,请皇上明察,请诸位大人明鉴!”
一席话毕,崔靖哑口无言,徐清当真是好口舌啊!弄得崔靖现在觉得自己是被出卖了,来弹劾徐清,不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吗?不成不成……崔靖他想着和徐清同归于尽的,没想到自己却是要完败了。
而这时,另一位官员站了出来,指着崔靖骂道:“崔靖,满朝皆知徐大人乃忠敏能臣,你现在为何出此言论污蔑他,到底是何居心?”
徐清看过去,却不认得,只见他青袍加身,不知他为何要替自己说话。崔靖此时跪下道:“皇上,臣死罪……”
李渊和身边那太监嘀咕了一句,那太监喝到:“罢崔靖御史,夺从前一切赏赐,贬为白丁!”
哗然,这朝廷上贬官,下调三级就算罚得十分厉害了,若是大官被罚,还要荣升一级,然后夺其实权,发放回家。如果在罚得重一点,那就是直接腰斩了。想现在这般,夺以往所有赏赐,直接贬为白丁的实在少见。
徐清冷笑一声,看着那如遭五雷轰地的崔靖,出列劝道:“皇上,臣以为崔大人闻风而奏,实属分内之事,虽然事情不属实,但也是忠良之举。陛下,为广开言路计,臣恳请您饶恕崔大人吧。”说着,徐清还跪下拜伏。
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