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华作品集(共计7部)》第170章


“我从没有介意你见他,有的只是紧张。”刘弗陵的手从云歌鬓边抚过,温和地说,“有人与我一样慧眼识宝珠,更多的大概是惺惺惜惺惺,何况他还是个值得敬重的人。”
云歌被刘弗陵说得不好意思,红着脸撇过了头,心中是欢喜、酸涩交杂。
陵哥哥把她视作宝贝,珍而重之还觉不够,以为别人都和他一样。孟珏可未把她当过什么宝珠,顶多是能得他青睐的几个珠子中的一个而已。
刘弗陵说:“云歌,孟珏是个精明人,和他说话的时候,稍微留点心。皇倒禅让,事关重大,一日未作最后决定,一点口风都不能露,否则祸起萧墙,后剧无穷。”
云歌点头:“我明白。”
现在的局面是一个微妙的均衡,也许一滴水的力量就可以打破,何况皇位这掌控天下苍生的力量?
不说朝廷臣子,就只刘贺和刘病已,他们现在都不存他想,才能一个做糊涂藩王,一个想尽心辅佐皇上,以图有朝一日恢复宗室之名。若一旦得知有机会名正言顺取得帝位,他们还能安安静静吗?也许彼此间的争斗会比皇子夺位更激烈。
长安城中,最后的这段路,也许会成为他人生中最难走的路。
刘弗陵凝视着云歌:“云歌,不如你先回家,等事定后,我去找你。”
云歌皱眉瞪眼:“你想都不要想!我就要待在这里!”
刘弗陵耐心解释:“我不是不想你陪着我,只是以后恐怕风波迭起……”
云歌嘴巴瘪了起来:“陵哥哥,我们第一次分别,用了多少年才重逢?我不想再数着日子等待,不管风波水波,反正我不想和你分开。你要敢赶我走,我就再不理你!”
刘弗陵沉默。
云歌拉住他的手摇来摇去,瘪着嘴,一脸可怜,漆黑的眼睛里却全是固执。
刘弗陵叹息:“你怎么还是这样?你还有伤,快别摇了,我答应你就是。”
云歌变脸比翻书快,瞬时已经喜笑颜开:“幸亏你对我比小时候好一点了,不然我好可怜。”
“才好一点?”刘弗陵面无表情地淡声问。
云歌嘻嘻笑着凑到他眼前:“这是鼓励你要继续努力,说明刘弗陵在对美丽、可爱又聪明的云歌好的路上,还有很多、很多进步的余地,你要每天都对我比前一天好一点,每天都要想想昨天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有没有惹可爱的云歌不开心呀?每天……”
刘弗陵一言不发地拿起圣旨,转身自顾去了,留云歌大叫:“喂,我话还没有说完!”
上元灯会
云歌受的伤比许平君轻很多,加上心情愉悦,在张太医的全力照顾下,伤势好得很快。到上元佳节时,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上元日,白天,刘弗陵要祭祀太一神。 因为主管上、中、下三元分别是天、地、人三官,民间常用燃花灯来恭贺天官喜乐,所以太阳落时,刘弗陵还要在城楼上点燃上元节的第一盏灯。等皇帝点燃第一盏灯后,民间千家万户的百姓会纷纷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灯,向天官祈求全年喜乐。
云歌在七喜、抹茶的保护下,趁着众人齐聚城楼前,悄悄出了宫。
一路行来,千万盏灯次第燃起,若火树银花绽放,映得天地如七彩琉璃所做。
云歌在宫中拘得久了,看到这般美景,实在心痒难搔,自己给自己寻了借口,反正办事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玩过了再办,一样的。遂敲敲马车壁,命富裕停车,笑说:“不怪四夷贪慕中原,这般的天朝气象,谁会不羡慕呢?”
抹茶看云歌要下马车,迟疑地说:“小姐,外面人杂,我们还是车上看看就好了。”
云歌没理会抹茶,在富裕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抹茶求救地看向七喜。因为于安事先吩咐过一切听命于云歌,所以七喜微微摇了下头,示意一切顺着云歌的心意。
为了这次出宫,他们想了无数法子,既不能带太多人,引人注意,又要确保云歌的安全,本以为有什么重大事情,可看云歌一副玩兴甚浓的样子,又实在不像有什么正经事情。
七喜、富裕在前帮云歌挡着人潮,抹茶、六顺在后保护云歌,五人沿着长街。边看灯边走。
长安城内多才子佳人,这些人所做的灯别有雅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祭拜天官。灯上或有画,或有字。更有三几好友,将彼此所做的灯挂出,请人点评高低,赢者大笑,输者请酒,输赢间磊落风流,常被人传成风趣佳话。还有才女将诗、谜制在灯上,若有人对出下旬,或猜出谜语,会博得才女亲手缝制的女红。奖品并不珍贵,却十分特别,惹得一众少年公子争先恐后云歌边看边笑:“这和草原上赛马追姑娘、唱情歌差不多,只不过中原人更含蓄一些。”
孟珏和刘病已站在城楼下,挤在百姓中看刘弗陵燃灯。
本以为今晚的热闹,以云歌的性格,怎么样都会来看一下,可城楼上立着的宫女中没有一个是她。
不知她的病如何了,按理说应该已经能下地走动。
满城喧哗,孟珏却有些意兴阑珊,想要回府。
刘病已猜到孟珏的心思,自己心中也有些道不分明的寥落,所以两人虽并肩而行,但谁都懒得说话。
喧闹的人声中,刘病已忽地问:“孟珏,平君告诉你云歌说她只答应皇……公子在那里待一年了吗?”
孟珏微颔了下首。
刘病已笑拱了拱手:“恭喜你!”
孟珏却是没什么特别喜色,唇畔的微笑依旧淡淡。
刘病已看到人群中孑然一身的霍成君时,几分奇怪,几分好笑。人山人海中,一个不留神,同行的亲朋都会走散,他们却是冤家路窄,迎面相遇。
霍成君一袭绿布裙,一头乌发绾了一个简单却不失妩媚的叠翠髻,髻上别着一根荆钗,十分简单朴素,就如今夜大街上的无数少女。只不过她们是与女伴手挽手,边说边笑地看热闹、赏花灯,而霍成君却是独自一人,在人群中默默而行。
今夜,也许是她在民间过的最后一个上元节了,从此后,她的一生要在未央宫的重重宫殿中度过。
她特意支开丫鬟,自己一人偷偷跑了出来,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看见什么,又想要什么。她只是在人群中走着,甚至脑里根本什么都没有想,只是走着。
可是当她隔着长街灯火、憧憧人影,看到那个翩然身影时,她突然明白自己想要看见的是什么了。心酸,让她寸步不能动。
原来自己竞还是不能忘记他,原来自己的寻寻觅觅竟还是他。
原来自己看似随手拿的绿罗裙,只是因为知他偏爱绿色。
荆钗布裙,原来只是怅惘心底已逝的一个梦。
刘病已看霍成君呆立在人群中,怔怔看着孟珏。
她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时有撞到她的,她却好似毫未察觉。
孟珏的目光散漫地浏览着身侧的各式绢灯,迟迟未看到霍成君。
刘病已轻轻咳嗽了几声,胳膊捅了捅孟珏,示意孟珏看霍成君。
孟珏看到霍成君,脚步停了下来。
刘病已低声说:“她看了你半天了,大过节的,过去说句话吧!至少问个好。”
孟珏几不可闻地一声叹息,向霍成君走去:“你来看灯?”
霍成君点了点头:“你也来看灯?”
刘病已无语望天,一个问的是废话,一个答的更是废话,两个聪明人都成了傻子,幸亏他这辈子是没有“福分”享受此等暖昧,不必做傻子。
寒暄话说完,气氛有些尴尬,孟珏不说话,霍成君也不说话,刘病已沉默地看看孟珏,再瞅瞅霍成君。
他们三人:
孟珏丰神飘洒,刘病已器宇轩昂,霍成君虽荆钗布裙,却难掩国色天香,三人当街而立,惹得路人纷纷回头。
孟珏向霍成君拱手为礼,想要告辞。
霍成君知道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和孟珏单独相处,心内哀伤,想要说话,却只嘴唇微动了动,又低下了头。
刘病已赶在孟珏开口前,说道:“既然偶遇,不如一起逛街看灯吧!”
霍成君默默点了下头,孟珏盯了眼刘病已,未出声。
刘病已“呵呵”笑着:“霍小姐,请。”
三个关系复杂的人一起赏起了灯。
虽然多了一个人,但彼此间的话却更少了。
刘病已有意无意间放慢了脚步,让霍成君和孟珏并肩同行,自己赏灯兼赏人。
霍成君本来走在外侧,在人海中,有时会被人撞到。孟珏不留痕迹地换到了外侧,替她挡去了人潮。 
各种灯,样式各异。大的如人高低,小的不过拳头大小,有的用上好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