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正道》第317章


每时每刻,他的法力都在不断波动上涨,即便不刻意修持,自然而然地也会缓缓进步……无论是道行还是法力。
几乎见不到上限。
“是时候了……”
林正阳突然叹了口气。
殿中流出一条宽广的大河,正是他证道时无意间造就的一方大世。
大河自上游开始,渐渐腐朽、断流,直到下流。
河道显现而出,而后土壤寸寸消散,重归虚无。
这是世外之人所见。
此世之内。
天柱摧折,五方神兽纷纷显现。
青龙,朱雀,玄武,白虎,麒麟。
身为方位神的祂们,身上也出现了腐朽的气息。
原本与天地同寿的五方神兽,随着天地寿限到来,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死亡。
神光暗淡,神力消散,再也无力维系时空的奔溃。
哀鸣声,传遍天地。
三界同时走向奔溃。
天界。
神霄天宫之中,天帝与众仙平静地迎来终末。
“帝君,这一劫后,天地还会重开吗?”
“这一劫后,天地重归于无,纵然是天仙正果,也不能幸免。”
“何人可以幸免”
“无人可以幸免,天地本来有七十二纪元之寿,寿尽劫终,自然之理。”
“帝君,您呢?”
“我”
天帝笑了笑。
“此身为天帝,执掌三界,自然与三界共存亡。”
“更何况,我也不过是一点神念化身于此……”
“只是我那正身,乃是大罗道君,不朽之尊,物外逍遥,纵然天地寂灭,也当独存,可以庇护你等。”
“君臣一场,全此情谊,你们这便去吧。”
天帝大袖一挥,天宫之中,一应仙人仙兽,都无力抗拒,就此离开此世。
殿外,毁灭的步伐已经到来。
人界和冥界已经彻底消失,天界也只剩下小半。
好似有看不见的大口,一点点吞没着万物。
天帝注视着这一幕,直到终结。
……
面前的河流彻底消失,与此同时,林正阳收回了维系此世的法力,感受着缺失的那一角补全。
心绪愉快之下,也就不计较化身给他找来的麻烦了。
“十万天仙,这就是这个世界最后的菁英了。”
念动间,林正阳已经用法力凭空造出另一方大殿。
殿中密密麻麻摆放着木牌,正面镌刻着名姓,背后书写着简单的介绍。
“去吧。”
点点晶莹,自他掌心飘出,落入各自对应的牌位中。
一方大鼎被他造出,鼎中点燃着一柱香,烟气袅袅,弥漫而出,供养着这些仙魂。
“受我一柱香火,凭借着外力,你等也算超拔了苦海,日后辛苦修行,未尝不能真正得道。”
虽说希望很渺茫就是了。
那一方世界最终是寿限到了,不会再有纪元往复天地重开的机会,原本作为与天地同寿的仙人,自然也会一并消亡……天地都不在了,仙人自然也会死。
好在他们被林正阳的化身送来此处,有道君法力护持,又受了这香火供养,这才能抵御虚无的无形侵蚀,存活下来。
“昏昏沉沉的也不好……”
沉吟片刻,林正阳念动间,这些神主牌位之中,各自隐约现出一些小小的气泡,其中沉浮着不同的世界。
那些被送出来的仙人,就在其中居住,修行,求道……
与道君不同,这些普通仙人,根本不能在这样真正虚无之所生存,只能为其开辟一些小巧的气泡世界供其容身。
当然,这所谓的小巧,乃是以道君的角度望去。
实际上即使是这些小巧的,不需要林正阳多少心思就能创造的,气泡一般脆弱的世界,对于这些仙人而言也是相当的广阔无垠。
所以道君的正身法力,其实相当不可思议地强,大到世界内的生物难以想象……
至少,以林正阳本身而言,开辟普通的世界是没有任何消耗的,或者消耗微乎其微,即便是证道时开辟的那一条大河,对于而今的他而言,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自从进入此境后,他的法力至少增长了三成,并且在可见的未来,直到遇见瓶颈前都会这么一直增长下去。
随着法力的不断增长,他的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之中,并且隐约可以感受到自身气机运行在虚无之中,延伸到他处。
虚无之中存在着与他同等的存在,并且有很多强大的世界。
这都是他现在能够感应到的。
主神空间,就是他感应之中相当清晰的一处。
并且,似乎可以容纳他正身进入。
要知道,道君正身法力太强,等闲世界是很难容纳的,一般都是化身显化。
比如之前林正阳进入自家开辟的大界,也只能以化身进入。
“先前听八景道君所言,这虚无之中也不安宁啊!”
林正阳略微有些踌躇,随后下定决心,将被拘束的三缕先天道炁取出。
在这殿中,隔绝了其正身与化身之间的感应,是以这化身的遭遇尚未被正身察觉。
其实道君气机无意间在不同世界显化的化身数不胜数,根本不会在意这么一处角落里的化身。
林正阳本来打算参透大罗之后的修行奥秘,可惜区区几缕道炁根本没有预料之中的有用处。
或许对于未证大罗的仙人而言这是难得的至宝,但对于林正阳而言不过是鸡肋罢了。
收获寥寥无几,只是增长了些许常识,大罗之中的常识。
到了大罗之境,修行的方式可就与过去大不同了。
气机无时无刻都在膨胀,并且与别的道君在不知名之处碰撞、消长、演化……
表现在外的就是一方又一方世界生灭不定。
彼此的道在争斗不休。
这争斗演化出了一。
一演化出了万,万即万有,名为诸有。
在这些无意间开辟出的世界之中,有些气机就会显化为化身,各有性格爱好甚至与正身截然不同。
等到这些世界消亡后,化身的气机又重归于正身,而这段时日的记忆经历也会有选择地被吸纳。
这就是,通常的道君的修行方式。
第二章姓氏
“何为天道”
“恒强者,天道。”
所谓天道,原来也不过是力强者者罢了。
“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吗?”
是啊,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如此。
青铜的灯盏里,燃烧着棉线,制作尚算得精美的油灯,冒着火花,照亮这冰冷的石殿。
白发垂腰的青年,跪坐案前,笑问着站在面前的少女:
“君女,今日去城郊采风,可是有所收获”
“今日遇见自称云中的老人,问我天道。”
“哦……”
白发的少年两眼微眯,眉头轻皱,思索着这背后的缘由。
夏穆是封君之女,地位不凡,更有神血,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关注,每日所见所闻都会出现在封君桌案之上……包括今夜出现在这神庙里。
他是神庙这一届的巫,自上一任巫传到他这里,已经是六代了。
自岐山子先祖披荆斩棘,驱逐荒兽,开辟这一片基业以来,巫和神庙就在这里了。
神庙并非随意可立。
这天一神庙,便是由初代岐山子,亲自担土砌成地基,亲率领民祭天而成。
整个岐山领,也只有,并且只能有一间神庙。
夏王有令,子爵只能建这么一间神庙,供奉十二贵神,三百从神。
除此之外,都是淫祀。
换言之,这天一神庙,是地区的官方神庙。
同时,也是指定的正祀。
虽说如此,但也没有想象中富裕就是了……
“听说小林你是神子,这是真的吗?”
面前的君女好奇地问着。
“并不是……”
似乎这个问题触及到了隐秘,少年面有不虞。
“夜已深了,君女还请回去休憩,本巫师还要看守殿堂,为国君祈福。”
是的,别看姜国只有三城之地,兵不过万,国微民寡,但这里真的是一处封国。
虽说诸侯会盟时,初代国君的爵位只是子罢了。
岐山这里,正是姜国历代国君的墓葬之所。
所以这天一神庙,也负责守陵的职务。
“什么呀,难得出宫一趟的,就不能多说些新鲜事儿吗?”
少女嘟着嘴唇,完全没有注意到对面的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