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异界法》第520章


—可想而知埃尔塔陆军为这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付出了多少代价。
一个光荣但同时又令人黯然神伤的组织在此时悄然发展壮大,“埃尔塔伤残军人及遗族理事会”就这样逐渐爬上了台面。这刚刚夸赞过军方的警察的顶头上司就只有一条肉腿,另外一条腿是木制的假腿——毫无疑问他也是理事会的成员。
这厂方代表心里默默称是,然后点了点头。尔后他挺圆了肚子,对着看似寂静无人的村庄里就是一嗓子:
“我们是熊猫集团的收购员,村民们,准备好带我们去看你们的竹子,然后把竹子换成一沓沓的钞票吧……”
“骗子!”
令在场所有人始料未及的粗鄙之语自拒马后往车队的方向丢来,与之相伴的还有一整只明显烂掉的带皮竹笋。为首的厂方代表幸亏是一个眼疾手快,往旁边闪了两步才没让这只烂竹笋“爬”上他的裤脚。
骗子?在闪避的同时,这厂方代表顷刻间就懵了。这合同是他们的村镇长官代为解释,一个词一个词地解释清楚的,最后摁手印也是他们村民自己在没有第三方外力强迫之下自己摁下去的,绝无坑蒙拐骗强迫之嫌疑,怎么今天一顶大帽子就莫名其妙地扣到了头顶了呢?
这一揽子协议无一例外都是以“国退民进”精神作为指导纲领。实在一点说,吃亏的可能是国家,可能是合资集团,但绝无可能是用自己的手印为自己做决定的市井小民。
在这样的背景下,集团和厂房不急着喊吃亏,喊受骗已经是给了中央政府十足的面子——为了长久的打算,中央政府和集团,工厂等甲方在这些协议中各承担了百分之五十的扶助额。要是这样还被喊做骗子,那这日子恐怕真没办法过啦。
“大资本家!骗子!滚出我们的村庄!‘勿谓言之不预!’”
这一下,所有人都彻底懵了。这一群马车夫,挑夫自然不懂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最有见识的厂方代表也只是微微有所耳闻而已——此刻他就正努力地搔着头,尝试着从脑海深处把这个词的意思挖掘出来。
至于后面这句话,就根本没有人知道它的意思了。这句话实际上只出现在对双月教会和对西征军的宣传传单和官方文书当中,基本上就没有出现在大众的面前的经历——哪怕一次都没有。
要把晦涩的文言文翻译成通用语,其文句模式和意思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当程度的变形。倘若不在上下文中联合文段的大意来揣摩这句话的分量,和汉文化不兼容的读者根本就难以思考这句话到底是何方高意……
很明显,教会这群村民这句话的别有他人。只可惜厂方代表姿势水平仍显不够,还是需要学习一个才能和村民谈笑风生——但是从他的动作已经能看得出来,他已经知道现在的局势“有些不妙”啦。
只见他退了两步,双手举得高过脑袋,连带着整队人一齐后退。虽然不知道这村里的人是着了什么道,连送上门的钱都不要,但现在他们还是不要太过于刺激他们为妙。
第二百零六章 善良的坏人
“不过……这个是?”
厂方代表刚后退几步,便又注意到刚刚滚到脚边的整只竹笋。他蹑手蹑脚地走进几步,在众目睽睽之下捡起了这只竹笋,拿到了眼前细细端详。
“代表先生,这上面有什么玄机吗?”
正在擦去竹笋上灰泥的班博注意力全在竹笋上,所以没有回答。他身为熊猫集团的社招职员,虽然不太清楚什么叫“大资本家”,什么叫“勿谓言之不预也”,但对于面前的竹笋他可是百分之两百的清楚——熊猫集团的社招是要考试的,而考试的内容就是这些有关于产品,原料,工序等知识的考试和实际考察。
“警察先生,你知道这‘毛竹’什么时候会发竹笋么?”
刚刚问问题的警察被反丢了一个问题,这会儿自然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见他摸着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们这地方不产毛竹和竹笋吧?据说这东西是原产于中国的宝贝,因为我们埃尔塔人也有需求,所以中国人把它们带过来栽植于此。”
这是完完全全的官方说辞,宣传口对所有熊猫集团外的埃尔塔人均是用这样浅显易懂的口径进行宣传的。当然,实际情况是比这么说还要复杂些,但说警察所言不假倒也没有问题。
“不错,”班博把竹笋在两手之间互抛把玩,“这东西确实不是原产于埃尔塔大陆,甚至双月教会都见不到。这竹子的幼苗竹笋一般产于春夏之交。”
“那这东西没奇怪啊?”警察有些不解。
“它是幼苗,不是果实。”班博打开了随身的布包,把这只烂竹笋用塑料袋好好地包裹塞进了里面。“十个果实当中可能只有一两个能最终发育为成材植物,但幼苗的几率大概就是十分之**了。警察先生您也知道我们的目标是造林,那村民们随意采摘幼苗,是什么意思?”
合同当中并没有一刀切地禁止村民采摘竹笋。竹笋实际上还分两种:冬季的芽笋,以及春夏季的正常竹笋。
采摘冬季的浅层芽笋对来年毛竹的长势并没有多少影响,“冬笋老鸭汤”和竹林青翠并无冲突。但如果春夏的竹笋被过渡采摘,那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竹林会秃成什么鬼样子。
至于眼下这个情况算不算滥砍滥伐?班博和警察先生相视一笑——本来春夏笋就是禁止采摘的对象,现在多到已经腐烂,甚至是可以当成示威的武器进行投掷,不是违反合同内容又是什么?
“那只能是他们不想干的意思了。警察把目光重新投到用竹子制作的拒马群上,“而且代表先生,看一看这些用于阻拦外人的工事吧,那些难道不是竹子做的?”
“我也是现在才发现——”班博掩面摇头。“看来这东西不是要阻拦什么山贼,而是要来阻拦我们进村啦。”
“不进村也没什么关系。”警察笑了,“我们绕过这些磕碜人的玩意儿,直接去看竹林嘛。他们既然不想出这个钱,那我们先拿走竹子,以后再记账不就得啦?”
班博点头:“这是个好办法。”
他虽然是这么回答,但实际上他自己心里像个明镜似得——他们自己要的速生成材竹,恐怕就在村口的拒马堆里啦。也不知道是谁把制作那些的技术传授给他们的……
带着满腹的疑惑,班博带着一队人绕过了村庄的位置,直直往竹林的地方赶。但还走到竹林,班博就已经发现他自己的不祥预感成了真:
原本应该在一年之后发展既绿又密的速生竹林,现在已经秃了大半。班博走上前去,于警察的保护下在竹坑和松散的毛竹间左右探查。
这里的毛竹根本不像是已经好好栽了一年多的样子。被从底节连根砍断的竹子满坑满谷,粗暴挖竹笋之后剩下的坑更是俯瞰即拾。
“怎么样?”随行的警察关切地问道。
班博挥挥手:“砍吧!能有多少砍多少。”
“啊?”警察有点惊讶,“不用按照规章制度,让村民代表来看看我们这一次砍掉多少?”
“看个屁!”班博有点气得不行,“有这次,没下次啦!我们这一次执行合同差不多只会砍掉成材数量一半的竹子,但是现在他们能留下一半吗?又是挖竹笋又是砍竹子的,能有三分之一都谢天谢地啦!”
这明显是违约了。本来熊猫集团厂的意思是可持续发展,一次最多只砍掉总数10%的竹子,也就是成材数量的一半。但安尔基村的村民恐怕不止动到了成材的那一部分,连未成材的都开始砍伐了。
班博从布包里掏出了一只带摄像头的过时智能机,对着挖竹笋剩下的土坑和被拦腰砍断的粗竹子开始记录现场的惨状。上上下下折腾了好一会儿,这才高呼着让工人们举着镰刀和斧子锯子开始砍走剩下的竹子。
班博不可能不留点心,为集团找到些对方违约证据。而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这只烂掉的竹笋,安尔基村村前的竹质拒马,以及他拍下的照片就是如山的铁证——既然安尔基村率先违约,那么熊猫集团方面也没有必要留什么情面,都是纸上的规矩。
既然没有什么山贼,匪徒等影响安尔基村整体治安问题的存在,那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因果链,证明引起成材竹的数量不达标是由于安尔基村村民滥采竹笋导致的。其次,安尔基村的村民由于某种考虑,或许是为了阻止熊猫集团的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