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皇子的宠妃日常》第124章


他明白就好,那晋国公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沛瑶对陆勉的情意; 自己深知,和曾经的大女儿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几次三番闹着非陆勉不嫁,为父的也奈何不了。女儿大了,哪一个他都左右不了。况且当初陆勉对余竞瑶,不也是平静得很,许他就是这性子吧。
不过他还是要为沛瑶的未来和自己打算,强强联手,那么就需要互利。
“尚书令今年便要致仕,若你能够真心对待沛瑶,那尚书令的位置,就是你的。”
听闻妹妹和陆勉订了婚约,余竞瑶感到很不可思议。当初若非两人自小有了婚约,陆勉是绝对不会娶晋国公大小姐的,所以对她的态度也是冷冷淡淡的,余竞瑶还一度认为他不喜欢晋国公小姐。如此,他怎会突然主动要娶沛瑶?若说他喜欢沛瑶,谁信余竞瑶都不信,不管他对自己到底放没放下,他心绝不在沛瑶身上。
这又是一桩政治联姻吧。无论哪一世,宣平侯府和晋国公府都必然纠缠在一起,她能改变晋国公大小姐的命运,改变不了沛瑶,只盼着陆勉不要负了沛瑶的一片痴心吧。
中秋节,宫中拜月,余竞瑶刚出了月子,身子尚虚,她和沈彦钦便没参加。如今重阳赏菊,若再不去便说不过去了。宝儿眼看着就满两月了,喂养得精心,小东西越来越壮实,整日躺在床上,要么就是吃睡,要么就是晃着两条小胳膊抓挠着,倒是很少哭。
余竞瑶心情好了,自然而然奶水也多了,可以照顾一夜。这孩子也尤其粘母亲,这一粘,有人不满意了,白天霸着就算了,晚上还是他的。夜里他每每一叫一动,余竞瑶就要从自己怀里挣脱开去哄着孩子,沈彦钦郁郁已久。没想到多个孩子,还真不是多个人那么简单。
九月九这日一早,二人准备入宫,沈彦钦整装待毕,余竞瑶去了趟沐室回来,就瞧见他们父子两一个躺在床上晃着胳膊,一个站在床边低头背着手,大眼瞪小眼,气氛不甚和谐。
“你说,你这何时是个头啊!”沈彦钦喟然感叹,语气带责备似的。宝儿蹬了蹬小腿,哼了一声,像在回应。
“我还没怨你,你有何不满。”沈彦钦一本正经,伸出手指点了点。“也就是此时她宠着你,待你大一些,看我如何收拾你!”说完,只听宝儿哇得一声哭了,这一哭,把为父的给惊住了,愣在那半晌,才反应过来去抱孩子。伸探了两次,也不知该如何下手,结果笨拙地抱起来,左右不知该如何是好,一回头便瞧见了身后掩口偷笑的余竞瑶。
“快给你吧!”他一脸嫌恶地胳膊一伸,孩子颠了一颠。
“小心孩子头。”余竞瑶心一紧,赶忙接了过来,托着宝儿的头抱在怀里。哄着哄着,她还是忍不住笑了,瞥着沈彦钦谑语道,“殿下,还是输了吧。”
他恢复了平寂清冷,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甩了甩衣袖,出内室等她去了。原他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二人拾掇一番便出发了,重阳登高,众皇子大臣随着皇帝和贵妃登上了万岁山,在行宫中赏菊,吃花糕,喝菊花酒,好不热闹。
余竞瑶母乳喝不得酒,沈彦钦嘱咐给她换了菊花羹,好些辛辣之物他也替她一一剔了出去,细致入微,余竞瑶暖心,看着也叫他人艳羡,二人情感果然如传言一般,情深意长。
皇帝留了心,看着二人问道,“屿儿如何啊?”
这一问,把余竞瑶问愣了,哪个屿儿?沈彦钦却不慌不忙,沉静回到,“谢父皇关心,他很好。”
皇帝点了点头,“嗯,那我便放心了,听闻王妃吃了不少苦啊。”
“都是为母应该的,也算苦尽甘来了。”余竞瑶含笑应,她明白他二人在说谁了,屿儿便是宝儿吧。原来皇帝早就给宝儿起了名字,就是那玉佩上的“屿”。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身边的沈彦钦,不再言语了。
宴席依旧欢庆,乐声悠扬,舞者翩跹,恍若仙宫。皇帝及众人兴致正高,沈彦钦对身后内官耳语几句,内官点头退下。不多时,舞者一舞结束,琴师抱琴而入。焚香入定,调息凝神,琴师嫩葱似的纤指在琴弦上轻轻一拨,殿堂内顿时安静下来,弹拨扫捻,一曲《汉宫秋月》婉转而出。
眼下,殿中的空气都随着泠泠之音凝了住,众人更是冷僵,目光不约而同斜斜扫向皇帝。这《汉宫秋月》正是皇后陈氏最擅长的一首曲子,年轻时的帝后恩爱有加,她便是经常奏此曲给皇帝听。
可皇后毕竟犯下大错,在奏此曲,无疑是揭起皇帝的旧伤,挑起他的怒意。不过出乎意料的是,高堂之上的皇帝,竟耐着心把这一曲听完了,面色不见愠怒,倒是有了丝悲凉之意。
贵妃见此,猜到他定是念起皇后的旧情来了,赶忙为他斟酒劝酌,欢笑颜开,众皇子大臣附和着。皇帝捏着玉杯,望着淡黄色的琼浆,若有所思,终了叹了一声,唤道:
“宁王,随我到偏殿来。”
沈彦钦跟着陛下,在余竞瑶和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入了偏殿,皇帝没有坐下,审视着他这个多谋善虑的皇子。低沉着嗓音,用他惯常的威严的语调问道。
“你此为何意?”
作者有话要说: 实在写不动了,晕晕乎乎的,睡觉……明天继续补上来……
☆、第87章 汉宫秋月
皇帝带着宁王一走,余竞瑶还没担心; 倒是主位上的贵妃神色紧张起来; 她频频望向泰然处之的宁王妃,最后忍不住; 也把她召唤了出去。
余竞瑶随贵妃赏着花; 心里念着钱嬷嬷的事; 面上又不能表现出来。
“听闻竞瑶这胎极是凶险,苦了你了。”贵妃瞥视着余竞瑶道。
余竞瑶淡淡一笑; “嗯,不过好在福祉保佑,我们母子平安。”说着,接过下人递来的茱萸香囊挂在了身上。
见她并无他样,贵妃觉得,她应该是什么都不知道吧。前几日听闻钱嬷嬷回乡死在了城外,那时她还在坐月子,应该是不知晓的。死了好; 死了就真真是死无对证了。贵妃笑了笑,伸手摘了一朵鹅黄小菊,拉过宁王妃; 把花插在了她的耳鬓。人面菊花; 清新淡雅; 余竞瑶微微一笑,更是明艳无比。
“你小时候就喜欢簪花,天生丽质; 人比花娇。”贵妃道。余竞瑶笑着摇了摇头,“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如今为人妻母了,总觉得不应龄。”
“哪里的话,即便为妻为母,你在姑母眼中也是个孩子。”贵妃牵起了余竞瑶的手。贵妃的手柔软丰嫩,保养得极好,不似年长人的手,只是微凉,手心冒了些黏濡的汗,她是在紧张吗?
“小时候你母亲带你入宫,怯生生的,唯独见了我就眯着眼嬉笑盈盈,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喜欢你。后来你越长越标致,才十岁就瞧出来是个美人胚子,那时候真想把你留在身边,怎奈你偏偏念着陆勉,睿王又惦记着幼筠,这事也只能作罢。可谁想到,终了你竟嫁给了宁王……”
贵妃一副惋惜的模样,余竞瑶没应,这些事她又不记得,只能陪着她笑了笑。煽情了好些,见她情绪依旧没多大波澜,贵妃神色一转,故作轻松问道,“陛下也不知寻宁王何事,你可曾听宁王说了什么?”
“没有。”余竞瑶应道,“今儿一早便来了,也没听他说什么。”
贵妃目光狡黠地瞥着她,“那首《汉宫秋月》可是他准备的?”
余竞瑶不解,眼神困惑地望着贵妃,好似不知道她为何会问这样的问题。“这曲乐不都应是鸿胪寺筹备的吗?”瞧她是真的不知,贵妃问道,“你可知这曲的由来?”
余竞瑶摇头,贵妃便把陈皇后和皇帝的事情讲给了她听。如此一来,余竞瑶倒是明白为何方才曲子一响,满堂沉重,皇帝唤走了沈彦钦莫不是因为这个。若是如此,贵妃又急个什么劲儿呢。
从皇帝离开,虽在极力掩饰,但余竞瑶还是看得出她的不安,又和自己莫名其妙地叙旧拉近感情,为的也是打听这其中的事,她到底紧张的是什么,沈彦钦又出了什么事,难道都和皇后有关?
“听说你早产是因为在慈恩寺受了惊吓,是曾经的国舅挟持了你,好生惊险啊!那他可和你说了什么?”
看来这事确实和皇后有关了,贵妃一定有秘密。“我那日都被吓得魂飞天外了,哪里还顾得及听,只道他要找宁王寻仇,不过好在宁王来的及时,把我从他刀下救了下来。”
“那就没说些其他的?竞瑶啊,我们可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你可一定要告诉姑母,这毕竟关系到咱们余家。”贵妃拉着余竞瑶的手越来越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