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甲天下》第79章


打开史书开始查看朝鲜。
“喔,如今是高丽王朝的末代时期呀。”沈从看着史书,结合着心里的历史开始定位出了朝鲜此刻的历史,那么高丽棒子的称呼,也应该是结合了这个历史时期的吧,毕竟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高丽真的太有名了,就沈从自己而言,他对朝鲜历史的认识,也主要以高丽王朝为主。
高丽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918年建国,高丽都城为开京(今朝鲜开城)。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北方从大同江不断拓展,到12世纪时达到鸭绿江沿岸。
“高丽野心不小啊。”看到这里,沈从冷笑一声。
他曾经看过一段野史,就是高丽王朝在面对蒙古帝国的时候为了应对蒙古帝国,高丽可是给蒙古王朝送了不少的女人呢,所以高丽王朝又被称为用女人保存了的国家。
高丽王朝是从新罗王朝手里得到了政权,而新罗又可以追溯到唐代。
沈从甩掉了没用的信息,直接开始了解此刻的高丽。
此刻的高丽正是后代时期,而后代时期是从高丽元宗开始的,在高丽元宗统治期间,元朝试图以高丽为跳板征服日本。高丽被迫为元朝提供兵力、兵船、粮草等以为征讨日本作准备,加重了税收。1274年,高丽元宗去世,忠烈王继位,忠烈王向忽必烈提议娶蒙古公主为妻,并迎娶了忽必烈的长女齐国大长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成了元朝的驸马,此后,高丽君主都成为元朝的驸马,成为惯例。
随着元朝国力衰退,无力保护高丽,从1349年开始,高丽频频遭到倭寇的袭击,加上时任高丽王的忠定王对元朝的统治十分不满,经常与近侍通宵戏谑,或者用墨水泼侍学官的衣服以泄愤,他还经常在愤怒中击杀官员,在冬天用冰雪之水和冻饭喂人,因此被官员和百姓讨厌。
忠定王的叔父江陵大君王祺很受元顺帝赏识,并且是元朝驸马,得知此事后趁机收买人心,同时倚仗元朝的势力夺取王位,是为高丽恭愍王。
“那么说现在的高丽应该就是高丽恭愍王时代。”沈从很快就理清了头绪,因为他知道,高丽王朝是1392年破灭的。
据沈从所知,1382年,明朝可是命故元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高丽命令其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平,女真败退。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移文告知高丽,高丽国王王禑、门下侍中崔莹密议进攻辽东,守门下侍中李成桂反对无效。
看完了高丽的历史,沈从的心里也清楚了不少。
高丽的灭亡和明朝肯定有关系,毕竟高丽居然要进攻辽东。
“末代时期,君王暴政,民不聊生,但是对商人来说,这可是赚钱的一个好机会呢。”沈从敏锐的觉察到了其中的玄机:“高丽王朝之后应该就是新的王朝了,假如这位新的王朝建立,自己再出资帮助新的王朝,那么沈家是不是也能够趁此机会可以在朝鲜王朝确立自己的地位呢。”
沈从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如今瓦刺在沈家的帮助下具备了牵制朱家的实力,那么再多一个朝鲜王朝呢?
摇摇头,沈从还是制止了这个大胆的决定,这可是卖国行为啊,当前还是先赚朝鲜人的钱再说,假如以后朱元璋对自己步步紧逼,那么万不得已的时候,就稍微的资助一下朝鲜,让它们可以牵制朱元璋精力。
“高丽之后应该就是李氏王朝了。”眯着眼睛沈从仔细的思索着:“好像是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后,将国号朝鲜,和宁等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选取新国号为朝鲜。”
“这么说,朱元璋和李氏王朝应该是有一手了。”沈从抓着脑袋想了又想:“假如朱元璋真的插手了,那么自己提插手朝鲜李氏王朝似乎这也就没什么过错了。”
“那就进军高丽吧。”沈从终于抬手在纸上写了这几个字儿。
注: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
章节目录 104,离开燕王府
“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那么看来就得先找到李成桂这个人了,不过话说回来高丽王朝肯定是保不住了。”沈从略微沉思一声,脑海里仔细搜索关于高丽王朝覆灭的信息。
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
高丽王朝经过长年战争和蒙古帝国的入侵已经岌岌可危,1388年,中国明朝派特使要求高丽归还开元路。高丽重臣借此准备与明开战,并派李成桂出兵入侵辽东半岛。
李成桂的军队在威化岛遭遇大水士兵不愿远征,多有逃亡者,李成桂多次请求撤军回国但都遭到拒绝。
最终导致李成桂发动兵变,推翻了高丽禑王的统治,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清算最终登基朝鲜王朝,确立了对明朝事大的基本国策。
“对明朝皇帝朱元璋事大,这还得了。”沈从心里一下子不痛快了,不能对朱元璋一人事大,要不然自己的商业还做不做了。
“看来得先提前一步找到这个人。”沈从一分析,提笔就写了文书,随后招呼一个随从把这个文书送去八角楼给一个沈家主事儿的。
现在八角楼是沈家在南京的暗线上的总部,所以他早就调集了沈家的主事儿,相信不久以后就可以摸清李成桂了。
沈家商人遍布天下,这话是没有错的,所以一个多月后有关于李桂成的一切很快就送到了燕王府。
沈从仔细的看着李桂成的信息。
李桂成,年三九,前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由于在抵御前朝农民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如今是高丽手握重兵的将军。
沈从一拍手就决定:“没错,就是他了。”那就从他身上入手。
当下,沈从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待着了,想立刻就去朝鲜找李桂成,提前结交这位未来的君王,为自己以后得商业和力量拓宽道路。
傍晚时分,燕王朱棣从朝廷下朝回来,沈从就立刻前去找他。
没等沈从开口,燕王朱棣一见到沈从倒是万分的高兴:“今天本王好高兴呀,你知不知道太子那边又少了一个人,继刘伯温大人离开后,太傅宋廉也被陛下告老还乡了。”
“不是吧?”沈从一愣:“宋廉大人那可深得陛下信任,怎么也被告老还乡了。”这么说,朱元璋是准备发力诛杀功臣咯?只是下一个死的人是谁呢?
沈从记得史书记载,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亲自饯行,并命宋濂之孙宋慎送其回家。宋濂以头叩地辞谢,并约定说:“臣没死之前,请允许臣每年来宫内觐见陛下一次。”回乡后,宋濂每年乘着帝庆节的机会如约进京陛见。
朱棣倒是兴致勃勃的说:“父皇当然非常的信任他,这次的告老还乡可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并且他还给父皇说他没死之前请每年来见父皇一次。”
“他走了,刘伯温走了,现在浙东集团可以说已经覆灭了,走的真是时候啊,这样一来太子的力量消耗的也差不多了。”朱棣无比乐观的说。
沈从心里耻笑一声,燕王真是想当皇帝想疯了,不知道他急个毛线呢。
且不说朱元璋现在还健在,就是太子再怎么没有力量,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还是不会动摇的,因为他是嫡长子,是马皇后生的。
“王爷,在下今天晚上找你是有事情商量,在下在王爷的府邸里也待了很久了,王爷也应该知道这个商业它还是需要人来运作的,如果没有人为它制定正确的政策,这个商业的力量它就会慢慢的减弱,所以沈某打算辞行。”沈从见朱棣开心的差不多了,便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听完沈从的话,原本还开心不已的朱棣一下子呆滞了:“你停在本王的王府挺好的呀,你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何必要去外面漂泊呢,本王绝对可以保证你的安全的,至于你的商业你也不用担心,本王也可以派人去帮你照管。”
“听王爷这个意思是不准备让在下离开了。”沈从面露不悦:“王爷你别忘记了,沈某有能力保护自己,而且我们只是合作关系,王爷没有权力软禁我,至于沈某的生意,王爷还是不要插手的好,还有如果沈某不出去主持沈家商业,一旦力量减弱,王爷你的大事儿能不能成那就难说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