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将王玄策》第283章


这一句话,听得王玄策等人也是面带笑意,甚是开心。
紧接着这德瓦国王又接着说道:“至于这礼佛之事,虽说这佛教发源于我泥婆罗,但是这几百年来,已经日渐没落,也就本王还在信奉这佛教,我泥婆罗大部分百姓,也都改信这婆罗门教了,虽说,这佛教遗迹众多,但都是萧瑟了不少呀。”
“大王,为何百姓要改信婆罗门教呢,这婆罗门教岂不是把人种,分为四等,这样有了等级之分,岂不是很不恰当。”王玄策对这改教之事,再一次略带疑惑的问起。
“贤弟有所不知,这佛教其实源自于婆罗门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理论性质上面,针对这理论性,也就在这王族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之间,才能够想明白,想透彻。而在这普通百姓之间,他们只要吃饱肚子,不饿这,就是最大的奢求了,哪有那么多时间或者想法来钻研这些宗教的教义呢。虽说这婆罗门教将人种分为四等,但是在我泥婆罗国,可不像当年的阿罗那顺那样,监控的那么严格与死板,贱民就成了他的玩物。在我这里,也奉行各阶层平等的方略,只要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不会有刻意的追杀与死亡。况且这正统的婆罗门教甚是包容,所以,就一直在这百姓之间流传,而是佛教不能代替的,而我也懒得在继续追究这些问题,所以就提倡这百家争鸣的策略。”德瓦国王于是就这样给他们解释到……
说到这里,他们似乎也就明白了这泥婆罗的基本之国情,于是这德瓦国王又这样说道……
德瓦国王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看下回……
编者说:宗教只是一种心灵的载体罢了,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前提是这个宗教必须是教人向善的宗教~
(本章完)
………………………………
第十六回:众人齐观水火池 老里正啰里啰嗦(上)
“还是我好,信那么多宗教干嘛呢,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饿着,不渴这,有事做,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周曾看着他们又在讨论这宗教之事,于是就一边吃这鹿肉,一边回复到。他这一句话也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还是周兄弟爽快,这足见其豪爽之本性呀”德瓦国王一边礼让大家用膳,一边回到。
听此一语,但见这周曾继续一边对着众人哈哈大笑,一边吃这鹿肉,丝毫不在乎他们在说什么。
德瓦国王与王玄策相视一笑之后接着说道:“对了,既然说起这观瞻佛教遗迹之事,你们准备观瞻哪里?”
“在佛陀的诞生之地,迦毗罗卫城如何,我等计划敬献一顶袈裟。”王玄策按照事先的计划,随口就回到。
只见这德瓦国王稍稍思索之后,这样说道:“这迦毗罗卫城,虽说是佛陀的诞生之地,可是如今已经荒芜很久,这里人烟稀少,只有一座寺庙而已,应该有三十多名僧人,学习的是小乘佛教的教义。”
“都已经荒芜成这样了?”
“是呀,主要是佛教在我泥婆罗日渐萎缩的结果。对了,最近,我泥婆罗国有一件幸事,不知长史可否愿意,前去观瞻一番。”
“是何幸事,请大王说明”王玄策带着好奇之心向国王问到。当众多大唐使团的成员,听闻这幸事之时,顿时,都向这德瓦国王投去了幸运的目光。
看着众人诧异的神态,这德瓦国王也是微微一笑道:“最近在我这帕坦城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颇罗度来村,在他的东坎之下,有一个池子,不管旱涝,他从未干枯,也从未溢出过。池子大概有十来丈见方。但是水经常沸腾。如若将火把放在这水面之上,这里面就会出现这熊熊燃烧的火苗。”
“还有如此神奇的地方,水火相交?”陈茂材随即吃惊的问了出来。
“是呀,并且离咱们帕坦城不远!”
“大哥,我看这事咱们真得去看一看,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景致呀”周曾也随着他的话语说道。
王玄策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带着丝毫之诧异问到:“那如果想要让这火熄灭,该怎么办呢?”
“这个,好办,只需要将这火把移走就可以了,自然而然的火就熄灭了”普拉帕德随即就答复了他们的话语。
听闻有如此神奇之地方,顿时激起了大家的好感。议论纷纷的一定要前往这里观瞻一番。
“既如此,那你们就在我这帕坦城暂且休息两日,一扫身上之疲劳,到时候,有本王亲自带领你们前去观瞻”德瓦国王,面带笑意的回着他们的话语。
“如此甚好”王玄策随即代表大唐使团欣然同意了国王的意见。不过如此神奇的地方会预示这什么呢,对他们来说一直是笼罩在心头的疑惑,再加上德瓦国王的热情,让他们也不好再深入的问下去,一切都只能够等到见到之后,再做论断!
宴会始终在这祥和的氛围中进行,而王玄策等人也被德瓦国王的热情所感动。这种感动不仅仅是一份气节上的感动,更是发自内心的使然。
随着这两日安然的休息,他们也暂别了这风餐露宿的日子,在这里好生的安稳度日。一方面感受一下这帕坦城的繁华,另一方面又体验一番这泥婆罗美丽的风光。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这约定的日子,德瓦国王也让普拉帕德早早的传下邀请的旨意,让他们速速的前往王宫。一行人穿戴整齐之后,就跟随这普拉帕德来到了这王宫之中,这时候。德瓦国王将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王长史,今日我也没事,就陪着你们一块这去这阿耆婆沵池观瞻一番,也算是礼佛了。”德瓦国王离得老远就这样说道。
王玄策随即伸出双手,长施一揖:“多谢大王,玄策代表这大唐使团,感谢大唐的美意”
于是,这德瓦国王随即将王玄策拉上了自己的王驾,而众多大唐使团的成员跟随这普拉帕德,前有兵士开道,后有兵士护卫。就这样望着帕坦城东南是十五里的颇罗度来村走去。
说起这颇罗度来村,这个地方也不是很大。也就方圆四五里。村子也就二三十户,百十来口人。这个池子,原本就有,至于这种情况,则是这两年才发生的事情。故而引得不少泥婆罗的百姓前来观瞻,一方面是感叹这池子的神力,另一方面也是一堵自己的好奇之心。
鉴于今日这大王带着大唐使团亲自观瞻这阿耆婆沵池。所以,这里早被兵士戒严,也提前发下文书,今日谢绝百姓观瞻。于是,这王玄策等人就伴随着德瓦国王有说有笑的来到了这颇罗度来村。
随着车驾的到来。但见一白发长者,直接到了他们这车驾之前,随着德瓦国王与王玄策的下车,这白发长者,立刻跪了下来说道:“颇罗度来村里正,拜见大王,拜见大唐国使节”
“快快请起,老先生不必多礼,今日我就是随着大唐使节,来咱们这颇罗度来村观瞻一番,还请你多做讲解”德瓦国王彬彬有礼的对着老者说道。
“谢大王,小老二,定当细心的将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情,尽数讲解。大王,长史请。”说着就将他们引到了这阿耆婆沵池的旁边。
果真如德瓦国王所述,这个池子也不大。看起来就是一普普通通的水池,也就十丈见方,在池子的四周,各有一颗高大的菩提树,将这池子完全的映衬在树荫之下。
虽说是一个普通的池子,但是早已被挂满了青苔的石头给围拢了起来,细细的看起来,这些石头也是颇有一些年头,在这池子的正中。的确有一个泉眼,不住的往上面咕嘟嘟的冒着泉水。虽说这泉水不住的往外面冒,但是丝毫未曾让这个池子的水溢出。似乎就是一个完美的循环一般,生生不息。
观此一幕,众人不仅被这雅致的风景所赞叹,更被这优美的环境所迷住。
但听这陈茂材说道:“这个地方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呀,诗情画意,有山,有树,有泉水,还有奇景。”
听此一语,这大大咧咧的周曾,也随着他的话接到:“这地方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呀,闲情雅致,有房,有井,有百姓,还有安逸”
“呀哈,你小子还会对对子了?”不仅陈茂材,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问出了相同的话语。
“那是,别看我周曾平时大大咧咧,这些年我也是粗中有细呀”周曾得意的拍着胸脯说道。
引得小六等人,随着王玄策淡然一笑。
编者说:这一段观瞻,是被新唐书所详细记载的,王玄策至泥婆罗,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