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将王玄策》第269章


此时的玄奘法师,刚刚带领僧众做完午课返回这禅堂之中。刚拿起旁边侍从煮好的清茶,准备饮上一口,就见这王玄策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随即放下还未喝到口中的茶盏,问到:“王长史这么急匆匆而来,可有要事?”
“有,刚才陛下和皇后娘娘把我传入了宫中,情真意切的吩咐下来一件法师还未曾做过的事情,虽说未曾做过,但是陛下和娘娘的志诚之心,让人甚是感动。”王玄策随即拿起玄奘法师刚刚放下的茶盏,就喝了他这一杯未曾动过的茶水。
编者说:在封建时代,宗教或者信仰往往能左右很多事情,比方说此时的武媚娘……
(本章完)
………………………………
第六回:王玄策传旨慈恩寺 陈玄奘佛前替诵经(下)
惹得玄奘法师微微一笑道:“既然喝了我的茶,那就快说说,所谓何事?”于是,在一旁陪侍的玄奘法师之贴身侍从,立刻又斟了一杯清茶,放于玄奘法师跟前,同时又加满了刚才王玄策所用的茶盏。
但见这王玄策清了清嗓子之后,一本正经的给玄奘法师说道:“皇后娘娘已经怀胎十月有余,按照太医的诊治,应该在十几日前,就应临盆诞下皇嗣,可是这十几日过去了,依旧未有动静,虽说这两日已有了临盆的征兆,但是毕竟未曾生下。所以陛下为了保佑他们母子平安,娘娘也为了祈求这个孩子的安全降生,就想请法师,带领大慈恩慈的高僧大德,为皇后娘娘念佛祈福。”
“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这不仅是陛下的意思,同时还是娘娘的意思。陛下的本意是要亲自前来,可惜的则是因为娘娘之事,一时走不开,于是只能够将我传入宫中,诉说这一切,祈求法师可以诚意祈福。”
“唉”但见这玄奘法师长叹一口气之后,接着说道:“老僧自西域求法以来,目的正是为了将佛法发扬光大,以求让信众明心见性,不仅明事理,更懂世事,同时还可以禀善念,以维护正道之光芒。虽说这心善之人自会得到佛陀的庇佑,但是向来不曾听闻,不修心,只念佛,还能保佑平安之事。”
“是呀,我跟随法师这么多年,虽说不信这些鬼神之事,但是早已耳濡目染,明得法师之本意;所以,自从跨进这禅堂之门,就说到这是一件法师未曾做过之事。只是,陛下和娘娘已经情真意切的吩咐下来,且娘娘也说,如若能够平安诞下皇嗣,必定再来这大慈恩寺礼敬佛陀。”
“罢了,既然陛下有如此至诚之心,老僧还能做些什么呢,那就按照陛下和娘娘的意思,诚心诚意的在这佛前念经,帮他们祈求这平安之意吧。”玄奘法师也是颇为无奈的回到。
听得玄奘法师同意之后,两人会心一笑。只见这王玄策,大手一挥,两个小黄门已经带着武皇后,亲赐的紫衣袈裟和七宝戒刀,出现在这禅堂之中。紧接着就听到他高声唱到:“玄奘法师接旨。”
于是,这玄奘法师理了理僧衣之后,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
看着一切都准备有序,只听王玄策随即就传下了李治的口谕:“朕本意亲临大慈恩寺,将这祈福之事,告于玄奘法师,奈何一时无法脱身,特委派王玄策代表朕,将这两件佛教至宝紫衣袈裟与七宝戒刀,赐予法师,恳请法师可以帮朕和皇后,带领大慈恩寺之高僧大德,在佛前念经,保佑朕的皇后和皇嗣母子平安。”
听得陛下的这番旨意,玄奘法师叩谢隆恩之后,随即恭恭敬敬的接过这紫衣袈裟与七宝戒刀。王玄策赶忙亲手扶起了玄奘法师。
但听这玄奘法师,立即吩咐这身旁的贴身侍从到:“快,速去钟楼,敲响大钟”。于是这侍从,领了法旨之后,就赶忙离开了禅堂朝着钟楼奔去。
说起这大慈恩寺之钟楼,自从建起之后,除了这每日早晚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18下,如此反复两回共108下之后,再无因为紧急之事集合的钟声,这算是这大慈恩寺开天辟地之头一回。
于是,随着这急促的钟声响起,大慈恩寺的所有僧众悉数来到这大雄宝殿集合完毕。但见这玄奘法师,已经穿着这武皇后亲赐的紫衣袈裟,将这七宝戒刀安放在香案之上。面对这诸位沙门说道:“我佛自创立佛教以来,秉承教化人心,一心让人向善之本心。今日,我大唐之国母,武氏媚娘已怀胎十月有余,可是至今日,至此时,依旧未曾诞下龙嗣,为了保证我大唐皇嗣之安全,国母之平安,以及陛下之安心。今日我特传下法旨,我大慈恩寺之所有沙门,自此时起,在佛陀慈目的监督之下,诚心实意的为陛下,为皇后娘娘,念《般诺波多密多心经》,《菩萨善戒经》,《大乘庄严经论》,《瑜伽师地论》四部,以求佛陀可以庇佑我大唐。”
于是,列位沙门,听闻玄奘法师之法旨,随即按照应有的次序,盘腿端坐于蒲团之上。在玄奘法师,亲自拈起三炷清香,礼敬佛陀之后,在这大磬,木鱼,引磬,铛子,铪子,铙钹,铃,鱼鼓等佛教乐器的指引之下,开始了应有的诵经祈福之仪式。
王玄策,观此一幕,接着又跟随刚才,一块前来的两个小黄门,急匆匆返回这大兴宫中,来到这立政殿内。将这诵经已经开始之事,尽数报给了高宗李治以及皇后武媚娘。
二人,听闻玄奘法师如此之高的效率,以及宏大之场景之后,也是颇为欣喜。特别是这武氏媚娘,当听闻玄奘法师亲披紫衣袈裟,手持戒刀,带领大慈恩寺所有沙门,于佛陀慈目之下,诚心念诵这《般诺波多密多心经》之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前文,已经说起过,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心理作祟。而这武氏媚娘,正是因为感觉到自己有愧于佛陀,所以才有了这赠送袈裟与戒刀,请求玄奘法师替他佛前念经之事。当一切有条不紊执行之事,她的心态,自然而然的也就放松了不少。随着其心态的放松,一切也渐渐的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事情,就这么巧,随着天色的变黑,玄奘法师已经带领这僧众不停的诵经,有了这两个时辰左右,而此时的武媚娘,心态也放松了有两个时辰的时间,不仅吃的好,还休息的好…
故事,还真这么巧,时间就这样静静的走着,走到了玄奘法师带领所有沙门,诵经的第三个时辰,就是十一月初五的凌晨时分。
这武氏媚娘,突然间从睡梦之中,疼痛的满头大汗,哇哇大哭了起来……
编者说: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巧合,因为一件礼佛之事,又接着引出来以后,一连串的礼佛经历……
(本章完)
………………………………
第七回:武皇后平安产子 立政殿再论拜佛(上)
春天萌芽出土,夏天荷花飘飘,秋天树叶被风摇,冬天百草穿孝。四字并成一字,不差半点分毫。暑去寒来杀人刀,劝君及时行乐最好!
人生之中,不仅要及时行乐,更要心态放宽,身姿放正;自问无愧于天,无愧于心,只有这样,方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一马平川,走向坦途。
面对这人生之紧张气氛,这武氏媚娘,借助于佛陀的力量,终于放松了自已应有之心情,随着心态的平缓,也终于在这凌晨时分,从睡梦中疼痛的醒了过来。
而这一幕,也将在一旁赔侯的李治,惊吓的也从睡梦中苏醒了过来,随着这一苏醒,其赶忙再次走到了这床榻旁边,攥紧了武媚娘的小手。随着媚娘的苏醒,早已在这里守候的侍女已经传进来了太医,经过太医的一番诊治与观察,已经发现这是要生产的迹象……
于是,几个经验丰富的女医官,立刻详细的检查了一番,发现其宫口一开,立即吩咐侍女,速去拿热水,并准备好所需之物,进而又礼请高宗李治,暂且到这殿外等候……
李治望着满头大汗的武媚娘,虽有一丝不舍,但仍颇有深情的说到:“媚娘,别怕,有朕在,佛陀会保佑咱们的!”
此时的武媚娘,虽说已经疼痛难忍,但是,依旧为了李治这份浓浓的爱意,强忍这疼痛,对李治施一微笑。且点了点头……
于是,李治松开了抓紧的手,轻轻的在她额头之上,亲吻了一下,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就出了这立政殿。而正是因为这个深情的亲吻,让武媚娘,更加的心欢与放松了不少……
此时的大慈恩寺内,虽说已经到了这午夜时分,但是灯火依旧通明,佛音依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