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230章


无故得到的利益,称之为祸殃
过了三天,上党郡守冯亭使者来到赵国。赵孝成王打开信一看,上面写道:“秦国攻打韩国,情况危急!上党军民不愿投降秦,而愿投靠赵,因此将上党管辖的十七座城邑,拜献给大王,乞求大王接受。”赵孝成王高兴道:“内史禹所说的扩大土地、增加财富的福份,今日应验了!”此时,赵孝成王之叔、平原君赵胜之弟、平阳君赵豹在旁。他劝说道:“臣听说天上掉不下馅饼,无故得到的利益,称之为祸殃,请大王不要接受。”赵孝成王说:“上党郡守冯亭是畏惧秦国、感念赵国才来归附的,怎么能称作无故?”赵豹说:“秦蚕食韩国,攻克野王城,断绝上党的道路,不让两地相通,自认为是掌中之物,准备坐而得之。如果一旦被赵国占有,秦国岂能善罢甘休?就如同秦国努力耕种,而赵国却来收获一样。如今冯亭不将土地献给秦国,却献给赵国,是想嫁祸于赵国,以舒缓韩国的困境。大王为何不察觉呢?”赵孝成王不以为然,再召相国赵胜来决断。平原君赵胜说:“派遣十万大军,历时数年,也不见得能得到它国一座城池。如今不费寸兵斗粮,就得到十七城,这是莫大利益,不可失去。”赵孝成王说:“你说的正合寡人心意。”于是派赵胜率兵五万,去上党接受土地,封冯亭为华陵君,仍为郡守。
冯亭闭门哭泣,不与平原君赵胜相见。赵胜坚持请他,冯亭说:“我有三不义,所以没脸见。为君王守地而不能死,这是一不义;没有得到君王命令,擅自将地入赵,这是二不义;卖君王之地而得到富贵,这是三不义。”赵胜叹息道:“这真是忠臣啊!”于是等候在冯亭门前,三天不离去。冯亭被他的诚意所感动,就出来相见,还是垂泪不止。冯亭愿意交割土地,但让赵胜挑选别人来做郡守。赵胜再三安慰:“你的心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不做郡守,就无以慰藉军民。”冯亭这才接受了郡守任命,但仍不接受封号。赵胜将要离别时,冯亭对他说:“上党所以归赵,是因为兵力不足、难以抗秦。希望平原君奏明赵王,多派将士,为抗击秦军做好准备。”
长平之战
平原君赵胜回去报告赵孝成王。赵孝成王只顾置酒庆贺,发兵之事一拖再拖。这时,秦国将军王龁率兵包围了上党。冯亭坚守了两个月,赵国援兵迟迟未到,无奈之下,冯亭就率军民逃往赵国内地。直到此时,赵孝成王才命廉颇率兵二十万前来增援。行进到长平,遇到冯亭,才知上党已经失守,秦兵正日渐迫近,于是就在金门山下,列营筑垒,东西各几十个,如众星排列。分兵一万,派冯亭守光狼城;分兵二万,派大夫盖负、盖同分别守东西二鄣城;又派大夫赵茄远探秦兵。
却说赵茄领兵五千,探到长平外二十里,遇上了秦将司马梗也行探到这里。赵茄欺负司马梗兵少,冲上前就交战。正在交锋,秦国大夫张唐率兵来到。赵茄心慌意乱,被秦兵刺死。话说秦国自阏于之败后,大规模组建骑兵,赵军原有胡服骑射优势已不复存在。而秦国自卫鞅变法始,全面实施军功爵制,故将士打仗个个奋勇向前。赵茄所带五千军士,旋即被秦军杀散。
廉颇听到这个消息,知道秦军强盛、势不可挡,便传令各营用心把守,不得与秦兵交战。廉颇又让军士挖地几丈深,将里面注满了水,军中将士认真执行命令,但都不解其意。
此时,王龁大军已到,在距金门山十里处驻扎。他先分兵攻打二鄣城,盖负、盖同出战,都被杀死。王龁乘胜攻打光狼城,冯亭也败阵,跑回金门山大营。秦兵又来攻垒,廉颇传令:“出去交战的,即使胜了也要斩头!”赵军故坚守不出。王龁久攻不下,就把营地往前移动,挑战几次,赵兵就是不出战。王龁说:“廉颇老成持重,很难对付。”副将王陵献计说:“金门山下有一条小河,名叫杨谷,秦、赵两国兵马,共用这条河水。赵军营垒在河水东面,而秦军营垒在西边,水势从西向东南流,如果绝断此河,使水不再向东流,赵军用不上水,过不了几天军中必会大乱,我们就趁乱攻击他们,定能取得胜利。”王龁认为有理,就派军士将河水绝断。谁知廉颇早已挖好了深坎,注满了水,军营中日用水并不匮乏。秦、赵两军相持了四个月,王龁一仗也没打成,真是无可奈何,派人回报秦昭襄王。
必须要用反间计
秦昭襄王召丞相范睢前来商议,范睢奏道:“廉颇打仗很有经验,知道秦军强大,从而不轻易交战。他认为秦军远道而来,不能持久,想先拖垮我们,而后趁机攻击。如果这个人不除掉,我们最终也攻占不了赵国。”秦昭襄王问:“你有什么计谋可以除掉廉颇?”范睢让左右之人退下,然后对秦昭襄王奏道:“要除掉廉颇,必须要用反间计,非用千金不可。”范睢在耳边说细了计谋,秦昭襄王大喜,立刻将千金交付范睢。
范睢派门客从小道进入邯郸,用千金贿赂了赵孝成王身边的众臣,散布谣言说:“赵国将领中,只有马服君赵括最有勇有谋,如果任用他为将军,必定会战败秦军!廉颇年老而且胆怯,如今被秦军所迫,用不了多久就会投降秦国了。”
且说赵孝成王听说赵茄、盖负、盖同被杀,连失三城,就派人去长平催促廉颇出战,挽回败绩。廉颇依旧采用坚壁固守策略,不肯出战。这时,赵国群臣都言廉颇年老胆怯,都说赵括智勇双全。赵孝成王闻听,信以为真,召来赵括问道:“你能为寡人击败秦军吗?”赵括答道:“秦国若是任用白起为将军,臣还得筹划一番;若是王龁,就不值一提了。”赵孝成王问:“为何这么说?”赵括奏道:“白起统率秦军,战必胜,攻必取,威名显扬,各国将士无不望风而栗,世人称他为‘人屠’。臣若与他对垒交战,胜负各半,所以臣还真得筹划一番。说到王龁,他是秦国新任用的将军,只是趁廉颇胆怯,才敢深入。若是遇上臣,臣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将他打败,王龁实在不值一提。”赵孝成王十分高兴,当即拜赵括为将军,赐给黄金、锦绣,派他带着符节去替代廉颇,又给他增兵二十万。
赵括用车装载着黄金、锦绣,回家拜见母亲。他母亲问道:“你父亲临终留下遗言,告诫你不要作将军,你今日为何不推辞?”赵括说:“不是不想辞,无奈朝中没人能比得上我!”他母亲叹了口气,掉下了眼泪。她不忘赵奢遗言,上书赵孝成王:“赵括不是个将才,请大王不要派他去!”
人人明白粮草是赵军的软肋
赵孝成王见到信简,不敢怠慢,慌忙召来赵括母亲,亲自询问。赵括母亲说:“赵括父亲赵奢为将军时,所得赏赐,全部分给部下。接受任命之日,就住宿在军中,从不问家事,与军士同甘共苦。他每件事都广泛征求众人意见,不敢独断专行。如今赵括一为将,就傲慢无比,将士无人敢仰视,所赏赐的黄金、锦绣,全部拿回自己家。作为将军,怎能如此?赵奢临终时,曾告诫我说,赵括若为将军,赵兵必败!我十分赞同。请大王另选良将,万万不可任用赵括!”赵孝成王原以为有什么重要之事,现在见赵括母亲说了些零碎小事,便笑了笑说:“寡人决心已经下了。”赵括母亲说:“大王不听我的劝告,若是兵败,请不要连累我们一家。”赵孝成王应允。
赵括率二十万大军往长平进发。范睢所派门客,还在邯郸,打听到赵括被任命为将军和赵括对白起的忧惧,便连夜赶回咸阳报信。
赵括来到长平,廉颇验过符节,把军权交给他,自己返回邯郸。赵括一上任,就向全体将士道:“我们赵人尚武,秦人尚利。今与秦军交战,必须发扬我们尚武精神。秦兵若是前来,将士们都要奋勇争先。如果得胜,立即追赶,不可让一个秦兵逃脱回去!”赵括擅长演讲,众将士听后,无不群情激奋。赵括又私下对众将校说:“我们赵国尚武重军,但轻视农业,以致粮草不丰,现今粮食供给已开始吃力了。所以临来时,赵王给我下令,让我们抓住时机,尽快击败秦军。”众将校默然不语,人人明白粮草是赵军的软肋,赵孝成王之所以督促廉颇出战,也是担心粮草问题。赵括为了速战,把廉颇的计划、制度全部更改,把军垒合并成大营。冯亭几次规劝,言秦军太过英勇,要像廉颇老将那样静等有利时机的到来,赵括全都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