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74章


央都是越兵,不由斗志全消,大败逃走。越王勾践率领越兵紧紧追赶,将吴军逼到了笠泽。两军再次交战,吴军又被击败,吴姑曹、胥门巢等阵亡。
吴王夫差连夜逃回都城姑苏,坚守不战。
越军乘胜追击,将吴都姑苏一围数月。城内粮草断绝,相国伯嚭托病不出。吴王夫差便让公孙吴骆肉袒负荆,跪行到越王勾践面前,代己请罪求和:“吴国过去在会稽得罪大王,后来送大王返回越国。如今大王兴兵伐吴,夫差也想让大王赦免一次。”越王勾践心中不忍,打算答应和解。范蠡一旁劝阻道:“大王早起晚息,苦心经营十几年,怎能功败垂成、半途而废呢?”越王勾践于是拒不答应和解。
吴国使节往返七次,都被文种、范蠡驳回。
越王勾践下令从南门总攻,突然,门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更有飞沙走石铺天盖地而来,越军一时乱作一团。文种、范蠡见情形危急,急忙令攻城越军停下。
这天晚上,范蠡坐在营帐中小睡,忽然梦见伍子胥飘然而来,开口向范蠡说道:“我知道越国兵马必来,临死前让我的家人把我的双眼悬挂在南门,我忠心未绝,不忍让你们从我的双眼下攻入,所以呼风唤雨将你军吓退。”范蠡醒后,将梦中之事告诉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便下令越军从城南移兵城东,越军刚行到东门,就见太湖水突然暴涨,波涛汹涌,把城墙冲开一个大洞,范蠡大喜道:“这是上天帮助我们灭掉吴国呀!”急令军士入城,越国兵马占领了吴国都城姑苏。屈卢神矛、步光宝剑重又回到越王勾践手中。越王勾践得到的,还有吴国的各类奇珍异宝,内有大屈宝弓等等。
梦中预兆已经应验,早晚都是一死
吴王夫差听说越军攻入城中,相国伯嚭已降,连忙和吴骆紧急逃奔至阳山。吴王夫差腹中饥渴难耐,命下人快快上饭。下人粮米没有、釜鼎也无,慌里慌张,见山下鲜稻刚熟,便采了一些,去掉硬壳,便献给吴王夫差。吴王夫差狼吞虎咽,大口吃掉,又俯身喝了几口沟里的水。突然想起一事,便问下人:“刚才吃的是什么东西?”下人答是生稻,吴王夫差长叹道:“‘兵败逃奔,来不及吃上热饭’,孙胜的话果然应验了。”吴骆说:“前面有深谷,可以躲避越兵。’吴王夫差说道:“梦中预兆已经应验,早晚都是一死,还躲避什么?”一行人遂停在阳山。吴王夫差对吴骆说:“寡人以前杀死孙胜,把他的尸首抛在阳山之下,不知他会不会显灵?”吴骆说:“大王可以呼唤他的名字试试。”吴王夫差于是大呼道:“孙胜!”山中也有回声应道:“孙胜!”三呼三应,吴王夫差心中害怕,率领一行人逃到干隧。
越王勾践率领文种、范蠡及一千兵马追来,将吴王夫差君臣重重包围。吴王夫差写下一信,让人用箭把它射到越军中,交给文种、范蠡。两人读道:“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若被攻灭,功臣也将身亡。两位大夫何不放过吴国,也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呢?”文种也写信让人用箭射给吴王夫差,信中说道:“吴国有六大罪状:杀死忠臣伍子胥;杀死贤士孙胜;重用小人伯嚭;派兵攻打齐国;侵犯近邻越国;越国杀死吴国先王,吴国不思报仇,反而纵敌贻患。有这六条大罪,怎能不身死国亡?过去上天将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肯接受。现在上天又将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敢违逆天命?”吴王夫差得信,当读到第六条罪状时,垂泪说道:“寡人不杀越王勾践,忘记先王之仇,是不孝之子,因此上天要让吴国灭亡。”吴骆说:“臣再去向越王勾践哀求。”
吴骆来到越军营前,文种、范蠡不许他进入。
寡人以此来报答伍子胥的忠心
越王勾践见吴骆痛哭而去,心中不忍,便派人告诉吴王夫差:“寡人顾念昔日之情,想把你封在甬东,食邑五百家。”吴王夫差含泪对来人道:“越国要是毁掉吴国社稷宗庙,赐给五百家又有何用?夫差孤苦,只愿一死。”越王勾践见吴王夫差不肯归降,对文种、范蠡说:“你们为何不去将他捉来处死?”文种、范蠡答道:“臣子不敢诛杀吴王,请大王亲自去处置他吧。”
越王勾践手握步光宝剑,来到军前,派人告诉吴王夫差:“世上没有千秋万岁之君,终归一死,吴王夫差何必非等越国动手呢?”吴王夫差长叹数声,哭道:“寡人杀害忠臣伍子胥、贤士孙胜,现在自尽已经晚了。”又对左右说道:“如果死者有知,寡人实在无脸去见伍子胥和孙胜。寡人死后,要用衣服将寡人面目遮住。”说罢拔剑自刎而死。吴骆解下衣服,将吴王夫差尸首盖好,然后用衣带将自己吊死在吴王夫差身旁。越王勾践命人以诸侯之礼将吴王夫差葬在阳山,又令军士每人背土一筐,堆成一座大坟。
越王勾践进入姑苏城,占据吴王宫殿,接受百官朝拜。伯嚭也站在人群中,他倚仗昔日对越王勾践有恩,脸上甚是得意。越王勾践把他叫到跟前说:“你是吴国相国,寡人怎敢委屈你?你们大王在阳山,你为何不追随他而去?”命令武士将他处死,并下令将其全家抄斩,当年越国送给伯嚭之珍宝又尽数回归越王勾践手中。越王勾践说道:“寡人以此来报答伍子胥的忠心。”越王勾践命人去寻找莫邪宝剑,但却不知所去。
为彰灭吴之功,越王勾践召集牛首山铸剑之人精心制作一把宝剑,上书:“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大字,内铸十一道同心圆,剑身布满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透明石,背面镶有绿松石。宝剑铸成后,越王勾践天天佩戴在身上。
目睹伯嚭下场和越王勾践回拢珍宝贪心,范蠡不禁心寒。
范蠡为人机智,鬼神莫测
范蠡思前想后,决定远离灾祸,于是向越王勾践道别:“君受辱,臣当死。从前大王在会稽受辱,臣所以不死,就是为了助大王报仇雪耻。现在吴国已亡,大王倘若肯宽恕臣在会稽的不死之罪,臣愿辞官离朝,老死江湖。”越王勾践心中感伤,泪流满面说道:“寡人全凭你等尽力相助,才有今日成功。正想报答你的忠心,你怎么却要离寡人而去?你若肯留下,寡人愿与你共享富贵。若执意要走,寡人定将你的妻儿一并处死。”范蠡答道:“大王可以杀臣,臣的妻儿又有何罪?他们是生是死,全由大王一人掌握,臣也顾不上许多了。”当夜,范蠡便乘小舟渡江而去,进入太湖之中。
第二日,越王勾践派人去召范蠡,范蠡早已出走。越王勾践脸上变色,向文种问道:“范蠡还可以追回来吗?”文种答道:“范蠡为人机智,鬼神莫测,恐怕追不上了。”
文种刚离开越王勾践,就有人将一封信简送给他。文种打开一看,发现是范蠡的亲笔信,信上写道:“你不记得吴王夫差的话了吗?‘狡兔死而良犬烹。’越王勾践为人,长颈鸟喙,能忍辱发奋,但又天性忌妒多疑,可与他共患难,不可与他共安乐。你现在如不速速逃去,它日必遭杀身之祸。”文种看完信,便叹道:“范蠡也太多虑了。”几日后,越王勾践率军返越,西施随越王勾践同行。越王夫人暗中让人把西施带出,用大石绑在她身上,沉入江中。越王夫人解释道:“这是亡国之物,留着她干什么?”
越王勾践顾念范蠡的灭吴大功,抚恤其妻儿,将百里土地封给他们母子,又让良工巧匠依照范蠡的形象面貌,铸成一座铜像,放在大殿座旁,如同范蠡仍旧在身边一样。范蠡从太湖入海,有一日忽派人把其妻儿从越国带出。夫妻父子一同来到齐国,后又到陶山隐居,以饲养六畜为生,获利不菲,自号陶朱公。
越王勾践灭吴成功,不仅不封赏有功之臣,而且与老臣们日渐疏远。此时,诸稽郢已亡;内史计倪假装疯癫,辞去官职;泄庸、苦成、皓进、皋如等人也都纷纷告老还乡;文种心念范蠡的临行之言,假托有病在身,不再上朝。
越王勾践成为第七个诸侯霸主
越王勾践左右内侍有人忌恨文种,便向越王勾践进谗言:“文种自认为功高盖世,所以深切希望得到厚厚封赏。因迟迟得不到,所以对大王您心中不满,于是假病不朝。”越王勾践了解文种才干,觉得吴国既灭,他对自己已经无用,更怕他有朝一日谋反作乱,无人能制,因而心中想把他除掉,只是苦于找不到借口。
这时,鲁哀公与季、孟、叔等“三桓”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