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22章


晏婴目睹田无宇所为,感叹道:“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无大的功德,但却借公事施私恩。一个人如果有恩德于民,国人哪会不拥戴他呢?”
齐国一时趋于平静,楚国突然又起波澜。
公元前540年,楚国令尹芈围听说楚王芈麇生病,就入宫探问。一时篡位之心骤起,便假托有密事启奏,把嫔妾婢女全部打发走。芈围快速解下系帽带子,用力勒住楚王芈麇脖子。不一会,楚王芈麇就咽气了。
伍举起草国书,派人送往各国。国书道:“敝国大王芈麇不幸辞世,楚共王在世众子中,芈围居长,即位为王。”芈围改名芈虔,这就是楚灵王。
楚灵王立长子芈禄为世子,任命薳罢作令尹、郑丹作右尹、伍举作左尹,斗子文六世孙斗成然作郊尹。太宰伯州犁有公事在郏地,楚灵王想起当年“上下其手”之事,嫌伯州犁头脑太活,正直不够,派人将其杀掉。伯州犁当年本想求生存,无奈弄巧成拙。楚灵王用薳启疆作太宰。
楚灵王命人把芈麇埋葬在郏地,并为他改名叫郏敖。楚灵王三弟芈比、四弟芈黑肱惟恐祸及其身,一个逃往晋国,一个逃往郑国。
晋国派中军将韩起到楚国吊唁楚王芈麇,同时祝贺楚灵王即位。伍举闻讯后,对楚灵王奏道:“韩起胆怯低调,但却贪心有余、物欲极强。他对晋国的霸业,漠不关心。我们应该低调接待,加重他的胆怯。”于是楚国人不出来迎接。韩起十分懊丧,但心里更加惧怕楚国。
此时的楚灵王埋在心底很久的志向得以实现,从而越发骄横,任意而为,有了独霸中原之心。他派五弟芈弃疾出使晋国,要晋国把它的依附国交他统领,又认为丰氏女子家族微弱,不配做夫人,遂向晋平公求亲。
坚决不去学别人的不正派
楚国公子芈弃疾到达晋国国境,晋平公也不想派人去迎接,大夫羊舌肸谏道:“楚国不正派,我们为什么去学不正派?《诗经》说:‘你的教导,百姓都要仿效。’我们坚持行善为准则,坚决不去学别人的不正派。”晋平公认为有理,就派人迎接芈弃疾。晋平公胆小,加上晋国势不如前,对楚灵王的要求,晋平公不敢违抗,一一同意。
就在芈弃疾出使晋国之时,郑国大夫子产随同郑简公一起到达楚国。楚灵王问子产:“晋国会允许它的依附国归服楚国吗?”子产说:“会允许的。晋君贪图小的安逸,志向不在于称霸,而且晋国卿大夫们各有所求,不能全心效力晋国,当年虢地会盟就已经露出端倪了。”楚灵王说:“晋国的依附国会来拥护楚国吗?”子产说:“会的,服从弥兵之盟,取得大王您的欢心,哪能不来呢?”楚灵王笑着说:“这么说,寡人无所不行了?”子产答道:“让诸侯心悦诚服,做不到。不过,如果和它国目标一致,凡事没有不成功的。”
郑简公、子产还未离开楚国,楚国公子芈弃疾就回来了。他向楚灵王报告说:“二件事,晋君全答应了。”楚灵王非常高兴,遣使赴各国提出大会诸侯,约定明年春天在申地相会。郑简公、子产见楚灵王心性不可捉摸,便请求先到申地去,楚灵王答应。
第二年春天,依附晋、楚的诸侯——蔡、陈、徐、滕、顿、胡、沈、邾等国国君一个接一个赴会。因为宋国上卿向戍倡导弥兵大会,所以也赶来。楚灵王亲率大批兵车来到申地,诸侯们前来拜见。
伍举向楚灵王奏道:“臣听说要图霸业,必先得到诸侯归服;要得到诸侯归服,一定要在礼数上谨慎。宋国的向戍,郑国的子产,都是各国卿大夫中的佼佼者,有知礼的威名,不能不小心对待。”楚灵王问:“以前会合诸侯有何礼数?”伍举说:“齐桓公有召陵之会,晋文公有践土之盟,这二公会合诸侯,各有自己的礼数,请大王挑选。”楚灵王说:“寡人要称霸诸侯,应该用齐桓公召陵之会的礼数,只是不知他是怎么办的。”伍举答道:“齐桓公率联军攻楚,在召陵驻扎,楚国大夫屈完到齐军中,齐桓公向屈完夸耀强大,然后集聚诸侯和屈完订盟。现在各国诸侯前来,大王也应该显示强大,让他们畏惧,然后召集大会,再讨伐有贰心的,他们就不敢不服从了。”楚灵王说:“寡人要向诸侯用兵,应当先打谁?”伍举答:“齐国庆封杀了国君,逃到吴国。吴王不声讨他的罪行,还加以宠信,并把朱方那块地方给他,让庆封比原来还富,使世人愤恨。吴国又是我国仇敌,如果起兵攻吴,用诛杀庆封为名,那就一举两得了。”楚灵王连连答应,就按伍举建议,先是排兵列阵,恐吓诸侯,然后在申地举行盟会。
你来的时候占卜吉凶了吗
盟会期间,楚灵王派大夫屈申,率领各国兵马一起攻打吴国,包围了朱方,捉拿了庆封。屈申明白吴军强大、难以战胜,就班师回到申地,用庆封献功。
楚灵王要在诸侯面前审问庆封,伍举劝谏道:“如果审问庆封,恐怕他要反唇相讥。”楚灵王不听,就把他绑缚到众诸侯前,用剑按着他的脖子,强迫他自述罪过。庆封料想自己活不成,既然活不成,还不如出口恶气,于是大声叫道:“各国诸侯、大臣听着,不要学当今楚王芈围。他杀死楚王芈麇,夺权篡位,还不知羞耻地会盟诸侯。”此刻,各国君臣全都止不住地掩口而笑。楚灵王芈围恼羞成怒,命人赶快将庆封杀掉。
申地盟会草草结束,楚灵王回到了楚国。他火气依旧未消,怪罪大夫屈申不肯深入吴国,胆小怕事,将其杀掉。
这年冬天,吴王夷昧率领兵马攻打楚国,攻进棘、栎、麻等地,用来报复楚军攻打朱方一战。楚灵王十分生气,又调各国兵马攻打吴国。楚灵王自己亲率大军,到达罗汭。
吴王夷昧见楚军势大,料想不能取胜,便派同宗弟弟吴蹶由来慰劳楚军以望求和。此时的楚灵王想杀掉他,就问吴蹶由:“你来的时候占卜吉凶了吗?”吴蹶由答道:“占卜了,大吉大利!”楚灵王哈哈大笑说:“寡人想用你的血涂抹楚军的战鼓,这有什么吉利的呢?”吴蹶由反应很快,立即答道:“吴国所占卜的,乃是为国家大事,哪里是为我一个人的吉凶呢?我们吴王派我来劳军,是为了察看楚王您是生气快还是生气慢,这决定我们防守的缓急。楚王您如果好好接待使节,让敝国忘了防备,我们国家灭亡就没有几天了。如果您用使节的血涂抹战鼓,敝国知道楚王大怒,一定修整军备,抵抗楚国。以强大的吴国之力来对付无道的楚国,自然是绰绰有余,还有什么比这更吉利的呢?”楚灵王叹口气说:“你是贤士!”便放吴蹶由回去。
楚军拒绝吴国求和,继续进攻吴国内地,可是越来越困难,最后楚军无功而返。楚灵王叹道:“过去屈杀屈申了!”楚灵王回国后,为出兵无功而耻辱。正在烦闷时,有人来报:“陈国有国书到了,说陈国国君陈溺已死,公子陈留继承了国君之位。”伍举在旁,上前奏道:“陈国世子陈偃师,名字已列在诸侯册子上,现在忽立陈留为国君,那么把陈偃师置于何地?以臣考虑,陈国一定有变乱了。”
陈孔奂的武士冲出,刺死了他
正在疑惑中,又有人禀报:“陈国公子陈胜和侄儿公孙陈吴请求晋见。”楚灵王召见他们,问他们来意如何。二人哭着拜倒在地,陈胜说:“嫡兄陈偃师,被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的司徒陈招与陈过设计屈杀,以致我父君自缢而死。陈招和陈过又擅立陈留为国君。我们怕他们加害,特来投奔大王。”楚灵王命二人站起。二人详细叙说了陈国变故——
陈成公去逝后,陈溺即位,即陈哀公。陈偃师,被立为世子。次嫔生公子陈留,三嫔生公子陈胜。次嫔多媚得宠,陈留出生后,陈哀公极其宠爱他。只是因为陈偃师已被立为世子,找不到理由废除他。陈哀公便让自己的弟弟、官居司徒的陈招任陈留的太傅,陈过为少傅,嘱咐陈招和陈过说:“将来让偃师传位给陈留。”陈哀公重病卧床后,陈招对陈过说:“偃师的儿子陈吴将长大成人了,如果偃师继承国君之位,一定又立陈吴为世子,那怎么能传位给陈留呢?这样我们就辜负了君上的托付。现在君上久病,大权在我们手上,趁君上未死,我们假传君上命令,杀掉偃师,立了陈留,那就可以免除后患了。”陈过同意,就和大夫陈孔奂商议。陈孔奂说:“世子每天必到宫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