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15章


过几天,郑简公召集大臣们在宗庙里结盟,发誓不参加叛乱。过了几天,逃出去的姬伯有把自己的家仆、旧部召集在一起,进攻国都新郑,子皙和众官员们领兵奋力抵抗。姬伯有和子皙都派人来邀请子产助战,子产流着眼泪说:“兄弟之间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我只有谁也不帮,等着上天来安排了。”因为姬伯有兵少,很快战败,姬伯有也被杀死,拉到大街上示众。子产得知姬伯有被杀,就来到街上,扶住姬伯有的大腿号啕大哭,并把姬伯有和其家仆、旧部尸体安葬。子皙听说子产安葬了姬伯有,非常生气,要攻打子产。子皮见此,怒道:“礼仪是国家的根本,没有比杀死有礼仪的人更大的祸患了。”子皙见子皮发火,只好作罢。
楚国令尹芈围听完后说:“郑国有贤人,这就是我们的困难呀。看来,现在与郑国打交道并不那么容易。”
第二天清晨,芈围派伍举进城,商议和丰家订婚之事。下聘之时,财礼丰盛。到娶亲时,芈围与伍举暗中商议,要借迎亲为名,多用车辆,乘机起事,偷袭郑国。
因一个搓绳的女子而破城
在郑国宫内,闻听此消息的大夫子产向郑简公奏道:“我们郑国是个小国,不得不日夜防守大国的入侵。如果我们不加紧防守,后果是灭国大祸。现今芈围的心思难以推测,一定不能让其率领多人进城。”行人子羽说:“请让我再去推辞一下。”郑简公同意。
子羽出城见芈围说:“听说令尹将用大批人马迎亲,敝城狭小,没法容纳众多随从,请在城外准备地方,隆重迎亲。”芈围说:“承蒙郑国国君降福于我,使我与丰氏新婚,但如果在野外迎亲,怎么成礼数呢?”子羽说:“按照礼数,兵马不得进入都城,何况结婚仪式呢?令尹一定要用多人以壮观瞻,请除去兵备。”伍举私下对芈围说:“郑国人已经戒备我们了,不如除去兵备。”芈围就让军士都不带弓箭,倒垂着箭囊进城,把丰氏迎接到馆舍。成亲后,芈围就率人去赴会。
晋国中军将赵武和宋、鲁、齐、卫、陈、蔡、郑、许等各国卿大夫,都已先到虢地。楚国令尹芈围派人向晋人说:“楚国、晋国有盟约在前,这次就不必重立誓书再行歃血了,就把在宋国订立的旧盟约宣读一下,让各位不要忘记就可以了。”晋国司马祁午对中军将赵武说:“楚国令尹芈围这话,是怕晋国争先歃血。”赵武说:“公子芈围来会盟,威仪和楚王没有两样。他的心不只是抗外,而且还要在国内谋反,不如姑且听他的,让他更加骄傲,骄傲就会疯狂。”祁午说:“听说芈围到郑国娶亲时,阴谋袭击郑国,我们应该对他做点准备。”赵武说:“之所以要继续修好,是为了维护弥兵之盟。我赵武只知道守信用,不管其它之事。就像农夫,只要勤于除草培土,虽然有一时灾荒,最终必然获得丰收。”
风雨欲来,各怀鬼胎。赵武、芈围及会盟诸国官员在大厅上坐下。楚国芈围正式说:“我们来到这儿,不需要另议盟约了,只需要宣读旧誓书,把它放在祭品上,就可以了。”晋国赵武连连答应,心想芈围果真心不在盟会上。其它国诸侯国卿大夫们尚未开口,突然莒国使节急匆匆赶来,不为别的,是前来控告莒国遭受鲁军侵略——
不久前,鲁军进攻莒国,莒国国君莒犁比公逃亡到郓城。十几年前,莒国曾杀了一名男子,这名男子的妻子就搬到郓城去住。她量了郓城城高后,每天在家纺线搓绳。等到鲁军来到,这个寡妇就把绳子扔出城外。于是,鲁军在夜里攀绳登城,杀散莒兵,占领了郓城,莒犁比公狼狈逃跑,遣使来虢地控诉鲁国违反弥兵之盟。
如果可以使鲁国平安,死也值得
各国官员正在虢地努力营造暖暖的和平气氛,不料刮来一股战争冷风,众人悚然。鲁国来参加会盟的是叔孙得臣之子、上卿叔孙豹,此时他的心里忐忑不安。楚国令尹芈围说:“鲁国践踏和平,自食其言,现在要想宣誓,首先要杀死鲁国叔孙豹,为休战祭祀神灵。”晋国大夫乐王鲋此时站在鲁国叔孙豹旁边,做了个索取贿赂的手势,小声说:“当今能与楚国抗衡的是我晋国,请让我替你向楚国说情。”叔孙豹拒绝了。他的家臣梁其胫此时在旁,小声劝叔孙豹:“财物是身外之物,如果拿出财物就可以免去一死,为什么还要吝惜呢?”叔孙豹说:“这不是你所懂得的。我奉国君的命令来参加会盟大事,现在国家有罪,我却用财物免死,这说明我来会盟是为了自己私利。虽然我可免一死,但今后怎么再从事诸侯国之间的交往呢?君子担忧行事不正,行事不正,就会导致别人来仿效,这就更加暴露出他的行事不正。我不是吝惜财物,而是担心行事不正啊。况且罪过不是由我引起,我就是被杀又何损于义?”此刻,会盟大厅里乱哄哄的。鲁国是晋国属国,晋国赵武有意要保护鲁国叔孙豹,便提议散会,另择时间再开。于是,众人离去。
鲁国叔孙豹到晋国赵武处表示感谢,赵武说:“楚国令尹芈围,刚愎自用,好自尊宠,如果被他碰上,你肯定无法躲避,你何不现在逃走呢?”叔孙豹答道:“我奉国君命令,来参加诸侯会盟,是为了国家。如果鲁国有罪,而来参加会盟的使节逃跑了,那鲁国一定免不了遭到讨伐,这样我逃走反倒害了国家。如果我被诸侯们杀害,那对鲁国的诛伐也就到此为止了,必定不会再兴师问罪了,请杀我吧。杀害是出于自身犯罪的话,那确实难堪,如果是由于他人连累到自己,又有什么为难的?如果可以使鲁国平安,死也值得。”赵武很受感动,便向叔孙豹表态,替他向楚国求情,叔孙豹道谢后回到自己馆舍。
你说,他能长久在人世吗
晋国大夫乐王鲋索贿不成,恼羞成怒,便向中军将赵武说:“诸侯缔结盟约,还没散会,而鲁国就违背它,那又何必缔结盟约呢?纵然不能出兵讨伐鲁国,却又要赦免鲁国来参加会盟的使节,那晋国还凭什么作为盟主呢?一定要杀死叔孙豹。”赵武说:“有人不惜一死来保卫国家利益,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加以爱护吗?如果都能这样爱护国家,那么大国就不会丧失威严,小国也不会受到欺侮。如果按照这个道理去行政,就可以教训百姓,又怎么会毁坏国家呢?《诗经》说:‘好人患难,不救不吉祥;恶人在位,不除不吉祥。’因此,我们晋国一定要想法保护叔孙豹。”赵武坚决向楚国请求,楚国人便赦免了他。
过了两天,到会各国宣誓。楚国令尹芈围穿了国君服饰,两个卫兵拿着戈站在旁边。鲁国叔孙豹说:“楚国公子芈围很神气,像个国君啊!”郑国上卿子皮说:“两个持戈之人站在前面,这可是国君礼仪。”楚国伯州犁见各国不服,议论纷纷,便解释说:“这些东西是向楚王请求借来的。”郑国行人子羽说:“借了就不会还了。”楚国太宰伯州犁怒说:“您还是去担心一下你们国家的子皙违命作乱的事情吧。”子羽笑笑不再回话。
宣誓一结束,楚国令尹芈围便急急回国。各国到会卿大夫们,都知道芈围不用很久就会篡位为楚王了。
等楚国人一离开,赵武就和各国卿大夫们说:“我们宣读旧誓书,只是为了坚定弥兵信义,不是惧怕楚国。”此刻,赵武心里很自卑,因为这次会盟让楚国抢了上风,这让赵武感到耻辱。此刻,赵武又重复道:“重温旧誓言也好,可以让我们牢记和平相处。”回国时,鲁国叔孙豹、郑国子皮和他同行,赵武又说:“这次会盟,还是不错的,让各国牢牢记住不再战争的信约。”叔孙豹说:“您所说不再战争的信约,能坚持下去吗?”赵武叹了口气说:“哎!我们这些人只是混饭吃,图个安逸,哪顾得那么久远呢?”
送别晋国赵武一行后,鲁国叔孙豹向郑国子皮说:“晋国中军将赵武快要死了!他说话唠唠叨叨,不像个壮年男子,而像个八九十岁的老人。年纪不大,却不考虑长久之计。你说,他能长久在人世吗?”不久,赵武果真患病去世了。韩厥之子韩起代替他担任中军将,执掌晋国政权。
她们虽为女身,但都男装装束
“岁已暮矣,而禾不获,忽忽矣若之何?
岁已寒矣,而役不罢,惙惙矣如之何?”
齐国宫殿上,一位身长不足三尺之人在自舞自唱。这人名叫晏婴,人们习惯称晏子。他刚从虢地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