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好男人》第392章


几亩旱稻,已经长到半人多高,长势良好,已经准备抽穗了。
不过距离收成的日子,还早着。
然后就是留在家里,每日陪着女人们过小日子。
闲得慌了,余乐就带可心和菲菲这俩丫头,去对面的长兴岛,还有旁边的崇明岛,打打兔子,捡捡海鲜,供应家里的一日三餐。
偶尔开船出海,办些海货,贮备过冬。
为了明年能顺利起航,一些能早做准备的事情,也商量着要准备了。
其中一个就是煮海盐。
十四五口人,对盐的消耗量,那是挺大的,平时还要腌制肉类野菜什么的。
去了华中,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矿盐,估计也不太好找。
所以现在方便,必须预备足够的海盐带走。
商量了一下,最后便决定,抽几天时间,至少煮个半吨盐回来。
这还不能在附近煮,因为长江口一带的海域,都被河水冲淡了,海水含盐量不高,煮半天把水煮干了,发现锅底也没什么盐精析出。
所以必须开船,往长江口南岸走上半天,再架锅取水,找来柴火来熬煮。
最后估算了一下,为了煮这半吨盐,起码熬干了十五吨的海水!
而沈娟那里,给她鼓捣了一个月,果然也给她鼓捣出一套纺织机出来了。
余乐和李志,绕着参观了半天,最后只剩下一肚子的佩服,问沈娟:“你年纪也不算很大,才三十来岁,怎么还会制作这种古董玩意儿啊?”
沈娟笑道:“这也不算多古老的物件,早些年,乡下里都还有人用的。我家住乡下,小时候,就跟过我母亲和奶奶一起,纺纱织布,干了好几年呢,所以对这些物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后来长大了,因为从小熟悉这一行,所以最后也进了服装厂工作。”
余乐恍悟起来:“原来如此!看来咱们这个队伍,果然是藏龙卧虎啊。就算不回家,靠我们这十多口人,也能创造出一个新世界来了。”
众女一起笑骂他拍马屁拍出了新境界。
传统纺织,必备两大件。
纺纱机和织布机。
纺纱机构件相较还简单,就一个架台,一个大风车轮子,还有卷纱线用的锭子。
绵花首先从壳里扯出来。
听沈娟说,这时候这个叫做籽棉,因为棉心里面还有籽的。
接着再把里面的籽弄出来,就成了皮棉。
皮棉再切成棉条,那就可以用来纺纱了。
从棉条里,扯出一个线头,缠绕在纱锭上,然后用手摇动风车,风车再带动纱锭飞转。
飞转的纱锭,一直从绵条里抽线,并绞成一圈一圈的。
绞满一个锭子,再拆下来。
这些细线缠成的纱卷,那就可以用来织布了。
至于织布机,那则既精细,又复杂得多。
机架、启动、传动、制动结构,还有引纬、打纬、梭子什么的,沈娟说出来,旁人根本就记不住那么多的名字。
也亏她记得那么清楚,还能造出来!
那些机件的小孔,密密麻麻的,又能把人的脑袋看晕。
至于沈娟详细地说了一遍织布过程,更是把人听得云里雾里的。
余乐和李志两个男人,还没听完,就赶紧找地方逃了。
然后沈娟就把几个年纪长的女人,组织起来,认真地给她们教学讲授起来。
然后带着她们一起干。
清料的清料,纺纱的纺纱,织布的织布。
最终,一块块棉布织了出来。
其精美与细腻,看得两个男人直瞪眼!
最后余乐厚着脸皮,去找沈娟帮忙,让缝几套衣服。
这些人,本来就没什么衣物换用。
这一年半下来,身上穿的那两套衣服,钻山走林,磨来磨去,早就破破烂烂,露腚露腰的了。要不是女人们手巧,用手搓了绵线来缝补,早就不能见人了。
沈娟笑道:“有有有。每个人都会有!我们摘了那么多棉花回来呢。我是这么打算的,先给每人都弹一床棉被,听说这里的冬天很冷,没有棉被盖可难熬的!至于衣服么,则每人缝两三套,让大家过年穿。我算了一下,即便这样,棉也用不完的,可以织成布,留着以后备用。”
余乐附和道:“是是是,这个都听沈姐你的处置。你就是我们的裁缝师傅,我们的身上穿的,可全靠你费心了。”
可心也凑了上来,神秘地道:“那沈大姐,你会做胸衣吗?我都一年半没穿过胸衣了!那时候才刚上岸,被一只死章鱼,把我的胸衣给弄掉了。之后就一直没得戴。开始还不要紧,可现在长得越来越大,胸前没有束缚,感觉怪难受的。”
余乐在一旁,听着脸都黑了。
沈娟笑道:“会做的。不仅给你做,给我们每个女人,都要做两件呢,不然没得换洗,还有小裤子之类的。”
不料一直与可心形影不离的菲菲,也钻出脑袋来:“那我也要!”
沈娟笑道:“你还没有呢,穿不了,给你做两个小背心吧。”
菲菲没依:“有了!已经开始有了!”
……
岛里的稻地,九十抽穗,十月灌浆。
快到十一月,稻子终于成熟,可以收成。
余乐便组织人手,花了几天时间,进去收割了。
这些野生稻,繁殖能力极强,经人护理,长势更加的好。
金黄金黄的稻穗,每一株都非常饱满,而且沉甸甸的,很有份量。
五亩多旱地仔细收拾下来。
最后晒干入库,估计着能有一吨半左右。
这样稻谷和高粱,加起来,能吃到明年起航,都吃不完了。
眼看就快过年,加上表姐陆琳的肚子越来越大,即将生产。
余乐又变得繁忙起来了。
才收回了稻子,紧跟着又要出门。
按照计划,得赶在年前,去砍那些巨龙竹回来,准备造新船了。
不然等过了年,陆琳生产了,就更没时间离开了。
计划一共去四天。
去一天,回一天,还有两天干活。
这趟一共就去了五人。
余乐,李志,田夏夏,可心,还有郭碧妍。
多余的人,就留在家里看家,晒谷子。
(本章完)
2/25 23:57:20|51202924
第518章 有经验的行家
逆水而上,花了一日工夫,发船到了巨龙竹竹林。
然后便开始了紧张的伐竹工作。
一根巨龙竹,四五百斤,甚至五六百斤重,笨重无比。
女人们自然是不怎么帮得上忙的了,让她们抬,还怕扭伤了她们的小身板。
所以也就是让她们帮忙做做饭,削削竹枝。
因此也才用不着多少个女人跟来,多余的,还不如让她们在家里做纺织。
可心,则拿枪驱狗守护附近的环境,顺带找些食物。
余乐弄了一把竹竿做成的定尺。
把大竹料用尺子量好了,再截,用锯子锯,两端锯平。
他专挑那些根部口径达30公分的大竹料,这样造出来的大船,根料用得少,还结实耐操,怎么撞都不怕破了。
转在这一个大竹林里,仔细地选料,花了两天半时间,一共砍了二十六条大竹子。
造竹筏用的根料,当然用不着这么多。
三十公分左右的大竹料,挑其中的十五六根,就足够造一张四五米大的大筏了。
多砍的根料,则是供挑选用的,因为并不是每条根料做出来,都能保证在制作过程中不损坏的。
路那么远,来都来了,当然要多预备一部份带回去。
余乐可不想以后再来这里走一趟。
另外,根料选够以后,搭建舱室,以及铺甲板,也是需要这种大竹料的。
所以剩下的,无论好坏,始终都不至于浪费。
把料砍够,都先截成了二十五米长——预长两三米,回去熏制时,还要看情况仔细截取一遍的。
这么大、这么长一根料,足有七八百斤!
要把它们全弄到水里,可费了好大一番劲的。
也还好是临着水边,两个男人,连拖带拽,硬是给弄下水了。
竹料下了水,简单地扎成一张筏子,用竹篾连在一起,使其不松散飘走。
料太长太重,根本无法上船,只能靠其自身的浮力,顺水带走了。
二十六根料,倒也不用全部扎成筏。
不然这大筏就太大了,不好带走。
只扎了过半,剩下的根料,则给滚到筏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