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之西洋》第17章


听了金枝最后几句话。儿玉沉着起身,向着金枝深深一鞠躬:「谢谢天皇和先生的器重。哪怕是要把整个中国土地全给翻开。我儿玉发誓必定完成这个任务。否则。。。切腹向天皇谢罪。」
金枝满意儿玉的答复,满怀笑容。
「儿玉,你不愧是我大和民族的好男儿。天皇陛下为嘉许你爱国的行为,决定将这笔宝藏的百分之一交给你做为嘉奖,亲**待我…要儿玉君不要推辞。这是天皇对大和勇士的赏赐!」
儿玉一个转身朝着东北(东京)方向,双脚一跪不断叩头,低沈沙哑带着哽咽的声音,传遍整个办公室:「天皇陛下,万岁!万岁!」
第23章往事历历
更新时间2007…12…2421:04:00字数:2366
上海1940年
告别奥斯汀,张搴带着丰厚的礼物离开德州,返回纽约。赖德曼先一步从老牛仔的电话中,得知任务圆满逹成的消息。师徒二人会面后。赖德曼也对罗盘及地图存有相当的疑问。于是在馆长的支持及鼓励下。张搴决定再赴中国,试图找出些与罗盘及地图的线索。要是时间许可,也不排除顺道来趟巴格达的辛巴逹地图之行。在大战即将全面爆发的战火下,张搴难得偷闲的暑假注定不会是平静。
既然又得踏上中国,这趟旅程肯定少不了张搴那位情同手足的好伙伴—江龙。这对好搭挡的故事,得从东方明珠上海的一处知名景点「豫园」开始说起。
上海城隍庙边九曲桥旁有一座历史悠久,号称「城市山林」的江南林园,这便是上海知名的「豫园」。豫园是曾任四川布政使的上海人潘允端初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据说潘某人,素有贤孝之名,花费十八年时间建造此园愉悦双亲,取「豫悦老亲」之意,命名为「豫园」。园内建筑精巧,天然石林布置恰当,三五步一景,景景不同,精细的设计安排,让人能「不出城郭而览山水之胜,深处闹市而享林泉之美」。
二十年前,初生之犊的张搴初次造访亚洲。拜访日本时,小巧精致的日式花园,叫张搴流连忘返,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张搴的日本友人告诉他,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于是才踏上现代中国门户的上海,便兴冲冲,操着怪腔怪调的中国话,直奔中国花园代表之一的豫园。
没想张搴好奇的冲动,到了欺生的大都会,当下便吃了闷亏。来到城隍庙附近,当地商家见这个初来乍到、人单势孤,又全然不懂上海话的洋傻小子。当下便将一桩说定付了货款美金的买卖,硬是要张搴重新再加价。张搴当然气愤拒绝,欲要回美金走人。没想商家仗着人多势众,不但不退还已经付出去的钱,还堵住张搴的去路。现场哟喝的人虽多,大多袖手旁观,等着看洋小子出洋相。
正当四面楚歌,进退不得之际。一名貎不惊人(身高约一米七左右),可胆子、身手俱了得,附近卖艺的年轻小伙子。见斯文稚气、又慌张无措的张搴给众人包围拉扯之际,当场挺身而出,本着苏北庄稼汉率直本性,拿着卖艺的家伙便往人里头冲。向来动口不动手、欺生怕恶的店家,见了江龙无畏的气势,居然给镇住了。乖乖退还货款,解了张搴的城下之危。
一场看似危机四伏的困境、弹指间便在江龙的傻劲义气下给解除。感激之余,张搴拉着江龙上和平饭店吃洋大餐报恩。江龙虽不全明白张搴的意图。但却叫这洋人的诚意所感动。一番拉扯相持下,反拉着张搴尝了一旁大名鼎鼎「南翔馒头店」的蟹黄汤包。这结果可叫一向贪恋美食的张搴惊为天人。自此每回到上海的头一件差事,便往豫园跑。可不是急着去赏园子,而是去品美食。美食伴随着美景便成二名好友在上海碰面的固定场所。
就像是武侠小说般的情节,江湖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二人从此结缘,成了行走江湖的好搭挡。张搴是个独子,又比江龙年长几岁,除视江龙为一位异姓兄弟外,还教授江龙知识、国际礼仪和洋文。张搴不摆架子又随和兼具书生、牛仔本色的个性。搭配着大而化之、直来直往庄稼汉本性的江龙。南辕北辙的悬殊出身和背景,加上鸡同鸭讲的语言及文化隔阂。尽管合作之初,有些状况及困扰。但只是小磨擦,而不曾有大冲突。几年相处下来,相辅相成的个性,反倒成为一文一武的好搭挡。
江龙吃着上海著名的蟹黄灌汤包,一边和张搴话着家常:「怎么,又嘴馋?Champ!不早跟你说过…。忘不了蟹黄灌汤包,干脆辞掉工作,来上海教书,不就随时爱来就来,爱吃就吃。反正教书嘛…哪不都一个样?学我们的孔老夫子,周游列国。行。可蟹黄灌汤包…全世界只有咱们上海有…别的地方花钱也吃不到。。。」
瞧着江龙难得说教的样子,忍不住一个拳头搥在伙伴的肩膀上:「吃东西就吃东西,哪来这样多大道理?没听说过:『吃饭皇帝大!』」
江龙一脸疑惑,抓抓脑袋瓜子:「有这俗语?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伙伴,中国这么大,部族何止百千,文化这么多元,光汤包就不下几十种…敢情你都去过、听过、吃过?」
张搴虽然有故意作弄江龙的意图。不过,说的倒也是实话。
「也对!你的话一向。。。有道理。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龙这人有个好处,不会硬是和你抬杠。不知道的事,就说不知道;搞不定的事,便说搞不定。虽然多年来四处闯荡,在上海落脚多年,依旧不改庄稼汉子的纯朴和率直。江龙常跟张搴提及当年离家出门时候,他母亲再三叮咛的情景:「为人要诚恳实在,千万别打肿脸装胖子。」所以,江龙就连扯个小谎,也会脸红耳赤。这点可和张搴的见多识广,必要时耍些世故的小计谋大不同。
「这话的意思是说:『吃饭的时候,自己最大。就连天皇老子,也得等你把饭吃,才能要你干差。』中国人不是这么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的时候,当然是吃饭的人最大。凡事总得先把肚子给填饱,否则…啥事也办不成。」
张搴讲得头头是道,江龙是频频点头,一副学生受教专心模样。
「Champ!你说的有道理,『吃饭皇帝大!』这话我喜欢。我现在要专心吃包子,当皇帝,可别再打扰我。」
江龙一大口便塞进一个满是滚烫肉汁的汤包。来不及阻止,就见江龙含着满口包子,脸色涨红,只得赶紧递给他一个碟子和一杯茶水。
江龙一口将包子吐在碟上,又立刻吞了一大口茶水,才喘呼呼的说道:「这皇上还真不好当啊!差点烫死我…」
「又不是头一回吃汤包…看你吃的狼狈模样。」
「还怪我?都是…听你说大道理,一时给分了神。差点没烫死我!」
江龙猛吞茶水,吐着舌头。张搴被他那又急又滑稽的模样,逗得笑了出来。大堂中可不是只有张搴和江龙两个客人,整个大厅顿时传出一片爆笑声,唯独江龙一脸面红耳赤,好不尴尬。
第24章大海捞针
更新时间2007…12…2515:36:00字数:2591
上海1940年
餐后两人走进豫园,穿过仰山堂、点春堂,来到了大假山。夏日时节的上海,其实和纽约相差不多,气候湿热难当。避开园内著名的两厅堂,选择来到大假山,一则是屋外凉快些,二则是避人耳目。
张搴和江龙二人一路悠闲来到玉玲珑的下方。玉玲珑是块八、九米高的巨大太湖石,峰石玲珑剔透,周身多孔,具有漏、透、皱、瘦之美。据说在石头下,点一炉香,石头上的个个孔洞都会冒出烟雾;若从上方倒下一盆水,个个孔洞也会喷出水花。石上刻有「玉华」二字,意为石中精华。
江龙沈不住气先开口:「现在总可以告诉我,这趁来上海的目地!别告诉我…。是来看老朋友,吃美食、逛园子。」
张搴刻时逗着老友:「怎么,不行吗?」
江龙当然也没这么好打发,便跟着老友唱起双簧:「行!当然行。我随时奉陪。不过…可别后来找我干些麻烦事。」
张搴只得束手就擒:「好了!好了!我来找资料。。。找些关于明朝的资料。」
「那该上北平,或是去南京。干啥子来上海?」
张搴敲了江龙一拳:「伙伴…你逗我?北平早已是座空城,故宫的那些宝贝和专家不早就南迁到上海?」
听张搴这么一说,江龙反有些不好意思:「这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