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神捕》第799章


两次手下留情并没有让宁月感觉到得意,反而心底有些毛骨悚然。法王不杀自己,定然不可能因为友好。那么,自己的身上有他们想要的价值,换句话说,自己活着比死对他们更有利。
宁月一边想着,一边迈开沉重的步伐向远处行去。猜不透法王手下留情的目的那就不要猜,此刻对宁月来说最重要的死疗伤。
芍药被法王抓去,宁月必须尽快恢复过来将芍药救回来。法王会对自己手下留情,谁知道他会不会对芍药也手下留情?
凉州城外,离开了中原九州的地界。羊头堡,是中原九州第一个门户也是唯一一个门户。因为就算是玄州的通沙堡,都是坐落在九州地界。
羊头堡就像是九州长龙吐出来的龙息一般,狠狠的插入到草原之中。只要能守住羊头堡,就能将草原胡虏永远的拦在九州之外。
羊头堡南门,此刻突然间变得人山人海。从凉州出发的难民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羊头堡。前去劝回的官吏并没有能改变难民们的注意,至少并没有让难民们回到凉州。
难民们也并没有如羊头堡禁军担心的那样闹事,发生冲突。恰恰相反,这群难民都表现的如此的安静如此的敬畏。
来到羊头堡,他们并没有逼近城门。而是安静的站在城门百步之外。累了,他们就安静的坐在地上。就算难民之间彼此交谈,都是头贴着头,低声的私语。
种种表现,都和历史上记载的难民聚众相去甚远。身后陆陆续续的人越来越多,乍一眼望过去无边无际。但这些似乎还不是全部,在凉州方向的天际,眺望台上的兵卒还看到了无穷无尽向羊头堡聚拢的难民。
莫无痕轻轻的敲击着桌面,在他的面前,跪倒着一个原本羊头堡的官吏,此刻他却蜷伏在地上,额头紧紧的贴着地面不敢抬起。
“张茹,趴着做什么?起来吧!”莫无痕突然睁开眼睛,用柔和的声音淡淡的说到。
“臣未能劝回难民,有负皇上重托,臣罪该万死,恳请皇上降罪!”张茹依旧将额头贴着地面,丝毫没有站起来的意思。但语气,却如此的不卑不亢,说请降罪,但似乎并没有一丝的惶恐。
“朕又没说要责怪你,你起来吧?”
“皇上下令臣劝回百姓,臣未能完成致使皇上陷入被难民包围之窘境。身为臣子,未能替皇上分忧,便是有罪。如果皇上不重罚臣,恐难以让满朝群臣信服。皇上以仁治民,依法治国,臣既有错,定当问罪还请皇上降罪。”
“嘿,你这张茹倒是蹬鼻子上眼啊,朕都说不降罪了你还不依不饶?好,你要朕治罪,朕便治你的罪。但是,在治罪之前,你得先交代清楚。那群难民为何而来?还有是何人聚众闹事煽动难民?”
“回皇上,此刻已经是五月天了,其他几州的春耕都已经结束,但凉州的春耕还没有开始。虽然凉州难民在去年已经被妥善安抚,也各自遣回了家。蓝田郡王还花了大笔钱财买来种子分发下去,但原本说好的皇上亲自来凉州祈求上苍还回凉州灵气。
但皇上一到凉州,就马不停蹄的到了羊头堡。凉州百姓望眼欲穿,却迟迟未见皇上动身。心焦难耐之下,就结伴来羊头堡想……”
“想什么?”
“想把皇上请回去做法……”
“噗——”莫无痕一口茶水喷出,差点没被呛死,过了许久,莫无痕才平复了下来,“朕又不是那些道士僧侣,哪会做什么法?凉州百姓是怎么想的?”
“皇上,您是天子,也许在您看来,您不过是比寻常百姓多了皇位。但在寻常百姓眼中,您可是天,可是神啊。皇上金口玉言,凉州百姓可是坚信不疑。如今皇上在羊头堡不出来,百姓是急了。”
………………………………
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起
“这不是时候未到么?离祭台开启时间还有十天,百姓就这么急么?”莫无痕毕竟是从小在深宫中长大的,虽然聪明也得到了正确的教导。但对于百姓对土地对耕种的追求执着他还是有些不了解。
“皇上,您知道还有十天,但凉州百姓却不知道。而且这一次前来的,并非是举家而来。臣问过他们,他们皆是家里的顶梁柱。城外十五万难民,几乎没有妇女儿童。皇上以为如何?”
“一家一人足矣,何须举家前来?又不是逃难……”突然,莫无痕的眼神阴沉了下来,看向张茹的眼神多了一丝审视。以他对张茹的了解,张茹此人就是一根筋从来不会拐弯抹角。
“皇上,因为那些妇女孩童,恐怕到不了羊头堡就会饿死路上。皇上,走路是要体力的,体力从何而来?口中吃食!但他们家中的粮食,只够一个人吃的了。他们不是被逼到了绝境,是不会来迎接皇上请皇上回凉州做法的。”
“粮食只够一人吃?”莫无痕咀嚼着这一句话的内容,越是咀嚼,心底却越是发酸。原本只能活一个人的粮食,如今却要让一家子都活下来,那其中的米粒,怕是要数着吃了。
“朕的子民……竟然活的如此艰难……”莫无痕的眼中突然闪动着泪光,“张茹,你不是说去年的救灾已经完成了么?为何凉州百姓还如此艰难?难道宁月欺君?难道尔等欺君?”
“皇上,救灾是为让难民活下来,只要饿不死就就成。但是今年开春,去年的存粮多数已经化为种子种下,而且往年的存粮都用于了赈灾,平叛。
再着说来,凉州灾民遭了灾,九州之粮救之原本是天经地义。但是,如今已经五月了,如果凉州百姓不自力更生却还要九州来救,试问九州百姓该如何想?”
莫无痕轻轻抚着眉头,眼中闪动着无奈,“算了,不计较这个问题了。张茹,如此浩大的聚势,朕不信是百姓自发为之,定然有人带头煽动。百姓无辜,但那个煽动之人无论是何目的都不得姑息!”
“这……回皇上,煽动之人已经被凉州百姓给……打死了……原本煽动之人乃是玄阴教余孽,因皇上迟迟未至,故而野心死灰复燃。
扬言天罚之期未满,皇上失德与天失信于民。而后鼓动百姓欲进击羊头堡拿下皇上祭天。在那个余孽刚刚引起骚动之时,就被聚拢暴怒的百姓用乱石砸死。
但那余孽所说之言倒也是提醒了百姓,与其苦苦等待,还不如去迎接圣驾。一人提议之后,纷纷响应。而后他们徒步从凉州出发,期间人数越聚越多,渐渐的形成了现在这十五万规模。”
莫无痕低下头有些沉默,过了许久才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随朕出去吧,看来有些话,得和凉州百姓交代了。”
“恭送皇上——”
羊头堡南门外,陆陆续续到来的凉州百姓皆尽到来。到了日上三竿的时候,远处汇聚而来的百姓已经很少了。但是,望着底下黑压压仿佛无穷无尽的人头,眺望台上的禁军心底依旧有些发凉。
就算面对十五万草原狼骑的冲锋,他心底都不会发凉。因为在他的身后,有着十五万禁军弟兄,还有这无坚不摧的神威火炮。但是,面对眼前这些一个个衣衫褴偻手无寸铁的百姓,他却升起了浓浓的恐惧。
他不是怕被暴动的难民打死,他是怕打死他们。皇上就在羊头堡,这在仰头堡并不算秘密。难民一旦有一点点的暴动,那就是行刺圣驾。
就算禁军心底有千万个不愿意,军人的职责也会让他们刀剑出鞘。但是,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让他们如何自我?让他们如何在事后面对这件事?
从他们进军营的第一天,就被告知了三个铁律,第一,忠君爱国,第二,服从命令,第三保家卫国。三条铁律,为禁军一生行为准则。
保家卫国,保的是哪个家?自然是九州这个家!何为九州,九州的百姓就是九州。
城门外的百姓翘首相盼,城墙之上的禁军却是战战兢兢。气氛变得越来越凝重,越来越令人紧张。哪怕现在天气并不算热,但禁军的额头上却纷纷滴落下豆大的汗珠。
突然间,底下的城门打开。城门的动静不仅让楼上的禁军微微一颤,更是让城门之外的难民们纷纷紧张了起来。虽然他们尽力的避免误会,但他们聚众集结在羊头堡外,这样的行为已经够得上威胁皇上了。
因为一时冲动,他们聚集在了一起,但冲动之后难民们又开始了惶恐不安。他们只是一些吃不饱,渴求能回到家园继续耕种的农夫,他们不只是自己一个人,他们的家里还有妻子,老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