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我的1997》第441章


“完了?”
“嘿嘿,没完呢。”
嘿嘿笑了笑,李文秀原本还想卖个关子,见刘宝生一副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自然知道瞒不过他,只好继续说下去。
“刘老师知不知道洛杉矶林家。”
提到林家,李文秀脸上的表情也不免有些后怕。
这一次去美国,石伟的反应自然在他的预料之内,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期待的。
但是预期归预期,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不是林家那边,林天佑突然改变主意,竟然同意跟金和实业合作,李文秀心里其实也有些心惊肉跳的。
把林家那边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即使是刘宝生都忍不住深吸了口气。
“你是说林天佑竟然主动要求跟你合作?”
“大致是这样。”
见李文秀点了点头。
刘宝生还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事情的确有点超出他的预料之外。
事实也是如此。
连李文秀都没预料到这个结果,刘宝生自然也不例外。
“算你小子运气好,林家可不是普通的商人,据我所知,林家在洛杉矶的地位不比石家弱吧?”
“不弱,我看还要强一些,最近石家在房产上的投资不是很顺利,现在正被林家压过一头。”
不得不说李文秀的运气的确很好,原本按照他的打算,一旦跟石家之间的谈判破裂,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暂时放弃海外扩张的计划,甚至连和盛那边都有可能会遇到大麻烦。
但是林家突然出手,西部集团那边马上就变得忌惮了很多,连澳洲的动作都收敛了不少。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李文秀还是让欧耀金做好了彻底撤出澳洲市场的准备。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刘宝生也是有些感慨,自己当初收李文秀做学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发生后来的这么多事情。
其实刘宝生自己很清楚,眼下即使是他不回护李文秀的话,估计东财这边也不会真的对他有什么动作。
上半年金和实业牵头,包括和盛贸易跟远东集团在内的十来家实体公司已经跟东财校方正式签订了建立创业园区的协议。
目前这个合作项目已经报到市里去审批,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很快就会获得批复。
到时候这个合作项目一旦上马的话,那东财极有可能就会成为国内首个建立自己的创业园区的高校,这个作用对东财来说,意义还是极其深远的。
最让人感慨的是,东财跟金和实业合作的这个项目,完全就是实体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一个空架子。
按照协议的内容,一旦项目被批复下来,到时候第一批投资的金额就会高达一个亿左右,对于东财而言,这一个亿能自助多少个创业项目,就是傻子都知道其中的可怕之处。
现在金和实业这边,既然李文秀能找到林家这种合作伙伴,那这个项目几乎上已经算是稳如泰山了。
想到这里,刘宝生也未免有些欣慰。
嘴角动了动,刚想说什么,一阵电话铃声立马就打断了两人之间有些沉默的气氛。
朝李文秀摆了摆手,刘宝生接通电话,等他挂断的时候,李文秀也听出来大致是什么事情了。
“学校里刚刚打电话过来,你们的那个项目市里已经批了,最快下个礼拜就能启动,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心里到时候要有个底。
如果不出意料之外的话,到时候市里的领导应该会下来参加启动仪式,还有,我得提醒你,一旦这个项目上马,你们金和实业肯定马上就会获得媒体极大的关注,甚至不排除还会有其他的高校找你们合作。
这里面的平衡点你要找准了,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也可以多跟几个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你自己想必早就有了想法。”
点了点头。
李文秀对于这个项目这么快就得到市里的批复其实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毕竟是一个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市里没道理不支持。
心底想了想,觉得还是要给刘宝生一些支持,努了努嘴就说道:“刘老师,如果管理学院有兴趣的话,我倒是有个主意,创业园区那边,其实可以开辟一个跟管理学院对接的人才通道。
到时候如果有合适的人选,这边可以往创业园区那边输送一些不错的管理人才,大致的模式的嘛,可以按照联合培养的方式来操作,至于可行不可行,您可以考虑考虑,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还不太成熟。”
听到李文秀的话,刘宝生笑着骂着两句,不过心底也知道李文秀这是在投桃报李,自然答应下来。
………………………………
450 复牌
10月中旬。
跟刘宝生预料中的结果并没有差多少。
随着以金和实业为代表的十多家企业跟东财签订的项目正式对外公布,随即在离东财不远的老工业区正式启动国内首个大学创业园区建设项目之后,金和实业这边,每天接到的电话就暴增了上百个。
除了上海市内的高校以外,几乎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纷纷打听金和实业的下一步投资方向。
其实李文秀原本并且有想过在这一块投资太多的精力,但是见此情形,脑子里竟然忍不住冒出来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搞一个国内知名的校企合作模式。
在这一块,以前其实也有企业做过,但是真正能做成实体的却并不多。
一方面是因为前期的投资太大,回收成本的时间太长,一般的企业根本就承受不住。
另一方面其实也跟国内目前的高校发展思路有关,提倡创业和创新的思想目前在高校内部还不是很流行,金和实业其实也是占了李文秀前瞻性的眼光的便宜。
所以等到进入十一月分的时候,李文秀手上已经拿到了一份完整的项目投资方案。
作为这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坐在李文秀对面,眼睛盯着那个年纪看起来比自己儿子还要小了不少的年轻人,胡勇心里也是有些忐忑不已。
在加入金和实业的这个合作项目之前,胡勇一直担任东财就业处的副处长,一直到上个月,李文秀高薪把他从东财挖出来之后,胡勇这才意识到东财竟然还隐藏着李文秀这么一条大鱼。
想到当初如果不是校领导和管理学院的刘宝生一力推荐他,他甚至不大可能汇过来,胡勇心里就有些感慨。
尽管早就知道金和实业的创始人很年轻,但是真的看到李文秀的时候,他还是被吓了一跳。
这也年轻得有点太可怕了。
才刚过二十,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一般的孩子还在学校里上大学,但是李文秀竟然已经创立了这么大一家企业。
心里就是不感慨也不行。
办公桌后面。
李文秀看完手里长达二十多页的项目策划书,虽然早就知道胡勇是个人才,但是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叫了声好。
沉默了半响,脑子里把思路捋了捋,这才合上项目书深吸了口气,然后才说道:“胡教授,项目书我看完了,总体上跟我预想的差不多不过还有个地方我需要提醒你一下。
咱们既然是想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模式推广出去,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品牌。
你这个项目书上,似乎还缺一个名字,光叫大学生创业园区肯定不行,这样吧,回头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重新起草一个名字。
另外,前期你们一定要把好关,争取挑一些国内的名牌高校来合作,不过不要太多,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宁缺毋滥,等品牌做大做响了,后面自然不缺申请的高校。
眼下除了这件事情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案,这些都是园区要尽快配套完善的东西,一定要尽快做出来。
我的意思是,你们完全可以搞一个国内的认证方案,大致的意思就是联合合作的高校,成立一个类似于认证委员会的机构,至于人选嘛,可以从高校和参与合作的企业里面挑一些知名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进来。
这些人本身就在行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能够下决心做一个类似的认证的话,我觉得完全大有可为。
您觉得怎么样?”
把自己的想法一口气说出来,李文秀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但是另一侧,胡勇已经完全被李文秀嘴里冒出来的话给吓到了。
把创业园区做成一个知名的品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